簡體版

第九十四章 沒錢就拿人來抵債

新印好的書很快便出現在了李世民的案頭。

《論語》,李世民已經熟的不能再熟,可面前這一本,依舊讓他有些心潮澎湃。

以前想要印一冊論語,至少需要七八天的時間,而這次,只用了不到半個時辰。

這意味著,只要把鉛活字印刷技術推廣開,書籍的印刷成本將會直線下降,而書籍成本的下降代表著能有更多人買得起書,讀的起書。

至于那什麼十萬貫錢,朕是在乎錢的人麼,如果不是怕太子處理不好,朕連問都懶得過問你信不信!

「那個……,鴻禎吶,等下從宮里撥出兩百貫錢,算做對禮部和將作監的獎勵,讓他們再接再厲,務必不能丟了大唐的臉面。順便告訴太子,讓他多上點心,十萬冊佛經少一本,朕罰他禁足一個月。」

「諾,臣遵旨。」鴻禎憋著笑,躬身下去了。

十萬冊佛經啊,這要是真出了岔子,估計太子殿下有生之年是別想再出宮半步了。

……

一年一度的上元節很是熱鬧,長安各個坊市都搭起了各式各樣的彩燈,也幕下登高遠眺,整個城市燈光璀璨,宛如不夜之城。

將作監的工坊,同樣燈火通明,為了方便字模的制作,負責雕版的匠人全部被調到了將作監就近趕工,就算在上元節的夜里,也依舊在忙碌。

可就算這樣,卻沒人有半句怨言,所有人都在低頭忙著自己手里的事情,兩只眼楮熬的通紅,卻依舊不肯停下。

等到了午夜,外面突然駛進一輛輛裝滿貨物的大車,車上蓋著苫布,誰也不知道里面是什麼? 直到一身明黃太子冕服的李承乾出現。

「諸位? 孤是太子李承乾。今日乃是上元? 陛下感念諸位數日勞作辛苦? 特地賜下酒宴,由孤代表皇帝陛下,與諸位共度佳節。來人,布酒菜。」

嗡……。

匠人們初時還有些反應不過來? 等回過神來? 立刻就是一陣嗡嗡的議論聲。

「張二哥? 陛下? 陛下竟然知道咱們在趕工?」

「當然知道? 你沒听太子殿下說? 這是陛下賞賜給咱們的酒菜,這要是放在皇宮里? 那叫,叫……」

「叫御宴? 听人說,就算是五品以上的大官? 一年都不一定能吃上一回。」

「天吶? 那豈不是說,咱們也享受了一回官老爺的待遇?!」

議論聲中? 一輛輛大車上的苫布被掀開,一套套桌椅被卸下來支開? 一盒盒美食流水似的擺到桌上,濃烈的酒香瞬間彌漫整個工坊。

看著桌上那些連名字都叫不出來,樣式精致如同工藝品一般的菜肴,匠人們激動的身體都在打擺子,坐立不安。

這可是御宴啊,而且還有太子殿下在場,回去以後可以在兒孫面前吹一輩子了。

小兔崽子,你家老頭子也曾經輝煌過,也吃過御宴。

便在此時,卻見李承乾再次站到了馬車上面,手里舉著金色的酒杯,臉上帶著和善的笑容︰「諸位,這第一杯酒,孤敬你們大家,飲勝!」

酒是好酒,西風烈,烈酒入喉,化為一股熱流,激得人們熱血上頭。

馬車上,李承乾又舉起了第二杯酒,不過,這一次他的語氣有些低沉︰「諸位應該在疑惑為什麼今年上元節依舊要趕工吧?孤可以告訴你們,那是因為吐蕃人看不起咱們,他們提出條件,希望我們一個月內給他們印制出十萬冊佛經。

有很多人告訴孤,這是不可能的,我們不可能做到,就算拼了性命也不可能完成這樣的任務。」

下面那些出身禮部的匠人紛紛變了臉色,作為雕版匠人,他們很清楚一個月十萬冊佛經意味著什麼,哪怕只印一卷書,若是厚一點,也不可能完成。

更不要說傻子都知道,吐蕃人不可能把一卷佛經印十萬冊,如果要印,十萬冊書至少也要有一百卷的原稿,甚至有可能是一千卷。

怪不得太子殿下說這是不可能的任務。

只要稍微懂行一些的人都知道,這絕對不可能。

就在此時,李承乾的聲音陡然間變的慷慨激昂︰「諸位,你們是不是也要告訴孤,這不可能?孤問問你們,我們大唐推翻楊廣暴政之前,有誰會相信?我們大唐打敗不可一世的突厥之前,有誰會相信?

我們已經創造過許多的不可能,現在,孤問你們,敢不敢再抬起你們高貴的頭顱,向那些看不起你們的人說一聲,吼出你們的戰斗宣言!」

「敢!陛下萬勝,太子萬勝,大唐萬勝!」燈火照耀不到的地方,十分突兀的響起一個聲音。

剛剛喝下去的烈酒在胸中燃燒,突如其來的聲音就像是一針催化劑,瞬間燃起在場眾人心中的憤怒與不甘。

「敢!敢!敢!陛下萬勝,太子萬勝,大唐萬勝!」

酒不喝了,菜全部吃光,雕版的匠人們紅著眼珠子揮舞著刻刀,燒制字模的匠人們光著膀子熔煉鉛塊。

軍心可用。

望著從馬車上下來,有些上頭的李承乾,角落中的杜荷撇撇嘴︰「戲有些過了,不過……總的來說……效果不錯。」

李承乾得意一笑︰「那是,用你的話說,孤可是實力派。」

「行了,別扯那些沒用的,士氣可鼓不可泄,趁著現在大家正熱情高漲,安排人告訴他們漲工錢的事情吧,白天依舊是三倍,晚上五倍。」

「嗯,放心吧,來的時候孤就已經安排下去了。」

……

三天時間轉瞬即逝,吐蕃人如約送來了需要印制佛經的目錄。

是的,只有目錄。

祿東贊畢竟是來出使的,不是來傳教的,使團里面就算有人帶著經書,三五本也就頂天了,並不足以制約大唐的印刷能力。

而李承乾在拿到目錄之後,另一個難題出現了,這些佛經雖然大唐都有,但是生僻字太多了,禮部根本沒有這麼多印刷匠人來挑選字模。

是的,負責印刷的匠人其實大多人都不認識字,以前印制書籍的時候,都是拿著書稿照貓畫虎,刻字什麼的都是當成圖案來刻的。

現在,鉛活字印刷,需要拿著書稿去挑字,不識字怎麼挑,就算能挑出來,那也是事半功倍。

怎麼辦?難道要功敗垂成?

明明已經有了更先進的印刷技術,若是這樣都不能把吐蕃人的挑釁給拍回去,那特麼丟人可就丟大發了。

李承乾郁悶的想要撞牆,長孫沖也是愁容滿面,主意想了一大堆,卻沒有一個靠譜的。

最後,兩人將目光停在了杜荷的身上︰「二郎,你怎麼說,事情都到這個地步了,咱們可不能讓人看笑話啊。」

「笑話倒不至于,最多也就是被人擠兌兩句罷了。」杜荷不像李承乾那樣緊張,反正他是無事一身輕,沒有任何職司在身,就算失敗了,大不了拍拍回家繼續睡大覺。

不過要說就此認了,杜荷也覺得有些不甘心。

面子不面子的他不在乎,關鍵是吐蕃人給錢啊,印的書越多,給的錢也就越多。

好幾十萬貫呢,雖然不是給自己的,但是……看別人花錢也很爽是不是。

就在李承乾與長孫沖快要抓狂的時候,杜荷再次開口︰「其實辦法也不是沒有,老話不是說了麼,解鈴還需系鈴人,普通人不認識佛經里的生僻字,但是某些人確一定會認識。」

「什麼人?」長孫沖月兌口問道。

李承乾卻是眼前一亮︰「對,和尚!和尚一定認識佛經里的字。」

杜荷點點頭︰「對,就是和尚。其實真說起來,咱們這也算是在弘揚佛法,傳播教義,找些和尚來幫忙天經地義嘛。」

听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

長孫沖在二人的指點下茅塞頓開,一拍大腿︰「說的太對了,你說我剛剛怎麼就沒想到呢,那些和尚一個個天天無所事事就知道念經,這東西估計背的比誰都熟,找他們來,咱們怕是連書稿都省了,直接讓他們去挑字排版一點問題都沒有。」

心動不如行動,時間就是金錢。

憑借李承乾的身份和長孫沖的背景,一聲招呼,應者如雲,長安城中大小寺廟派出無數得道高僧,加入了印刷佛經的行列。

三天,僅僅三天,便有近兩萬本佛經被印制出來,而且隨著字模越來越多,印刷的速度也在加快,第一天只有五組人在工作,等到了第三天的時候已經有八組人在工作。

等到了第五天的時候,印制好的佛經已經達到了五萬冊,完成了吐蕃人要求的一半。

望著堆積如山的經卷,听著手下人的匯報,李承乾心情大好,拉著無所事事的杜荷就是一頓幸災樂禍︰「哎,我說二郎,你說萬一到時候咱們拿出三十萬冊佛經,那些吐蕃人沒錢怎麼辦?」

「沒錢就讓他們拿人抵債,那個什麼祿東贊我看著就不錯,把他扣下,什麼時候吐蕃人給錢了,什麼時候放人唄。」杜荷聳聳肩膀,一副無所謂的態度。

祿東贊既然敢向大唐發起挑釁,那他就一定有承受失敗得準備。

如果真的沒有準備,那只能說他缺少社會的毒打。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