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三十八章 奇尸

我們走出石欄,大頭拉住我,指指前面說︰「再往前走走,不在這開,這片兒的都窮。」

我們仨又往中心走了走,兩側幾乎是一模一樣的石欄,看走的差不多了,大頭抬腳又踹開了一個木排,里面的情景和先前開的那間幾乎一樣,都是豎葬坑里插著銅棺,只是這一號似乎略大一些,細看能看出來銅質也有所區別,應該是在兩個不同的時期鑄造的。

同樣的這口銅棺也沒有做封氣,大頭兩人撬開棺開,撕開里面的薄膜,竟露出一副披著黑色鎧甲的尸身。

「唐鎧?」大頭瞅了瞅問我。

我仔細辨認了一下,搖頭道︰「不是,是宋鎧,樣式和唐朝的山文甲很像,但漆色是宋朝才有的,黑漆順水山文甲,宋朝後期的高級鎧甲。」

「應該是宋朝人,還有這玩意。」趙顧在一旁從尸體手邊挑過一並長刀,我看過去,沒錯是斬馬刀,應該能斷定這人是在宋朝時死亡的。

趙顧挑著斬馬刀想拿出來,卻發現刀身被尸體死死的抓著,我們對視一眼,尸體手臂出覆蓋著甲片,看不到具體位置,可人死了哪有這麼大力道的。

何況從前一具尸體來看,外面那層淡黃色的薄膜是防腐用的,破壞後尸體就會干枯腐化,根本禁不住趙顧的力氣才對。

尸體臉上帶著淡金色的鬼面,這種面具一般只有在兩軍對壘前才會使用,一是為了在軍武折沖時壯聲勢,二是以鬼面驚煞對方馬匹,造成敵人陣亂之用。

大頭此時揮揮手,示意我們後退,他覺得這具尸體不太對勁。

從甲冑上看,這人在宋朝時也是一名品階不低的武將,武將尸煞氣尤為重,若是起尸,一般人根本招架不住。

我們與之僵持了一會兒,不見尸體有異動,大頭就等不住了,給了照顧一個眼神,自己拿槍指著尸體,趙顧點點頭湊過去,從棺材斜後方伸手過去,用短刀將面具挑了下來,露出里面一具醬紫色的干癟面孔,但奇怪的是並沒有腐敗現象。

「真有問題,這人的死因不太正常,生前應該就受了什麼,僵尸難以腐爛,這種東西在稍微風水有點問題的地方吸收地氣,就會形煉成精,我建議還是趕緊把棺蓋蓋回去吧。」我皺眉道。

大頭也覺得不太妙,我們一合計沒必要在這觸霉頭,便沒有繼續深挖,三人合力將棺蓋蓋了回去,臨走前大頭還拜了拜︰「我們就是瞻仰您的音容相貌,沒有其他意思,您老繼續睡,外面PM也高了,地溝油哪哪都是,拉個屎還得收五毛,您就沒必要出來了,時代不如您那時候,還是這里好,冬暖夏涼的,兩旁還有親戚在,我看就挺好。」

我拉他趕緊走,心想這都什麼亂七八糟的,再墨跡會兒也不怕人留你下來。

我們又往前走了幾間,沒听到身後有什麼動靜,便又開了一個木排,不,準確的說是,又進了一間石欄,因為木排是打開的,在我們之前就有人闖過空門。

我們仨進去掃了一眼,從木排被打開的痕跡來看,不是最近的事,有些年頭了,最有可能是我爹他們做的。

「完了,好東西讓你家老頭子拿了走。」大頭嘆氣道。

「少扯淡,趕緊看看,他們奔這里來,肯定有意義。」我道。最有可能的就是二爺認識古蜀文,他們有可能進來,就是奔著這口棺材的主人來的。

大頭忽然生出一個疑問︰「芬芳,你說這些年就沒有人來送葬?」

想起在朝仙墓里所見的那場詭異送葬儀式,情不自禁的打了個冷顫,我道︰「不可能,送葬對諸鬼人有著極其特殊的意義,這涉及到整個諸鬼部族的秘密,送葬一定會繼續,我其實之前就有過一個猜想,這次看過我老爹的書信,心中更加確定這件事,關外的奉天曹家,可能是最後一個葬地。」

大頭略微驚訝問︰「你覺得近些年的諸鬼族尸體都在那?」

「我的直覺告訴我,不僅僅是尸體……」沒說完就看見他的小眼楮賊溜溜轉,猜到他要放什麼屁,趕緊叫停道︰「打住,你可別打奉天的注意,無論是二姑還是我爹,都著重提醒過奉天的危險,你這小命要是不要了,就去闖闖,十八殿閻王,看哪個要收你。」

「嗨,就是YY一下嘛,人總要有理想,或輕于鴻毛或重于泰山,我現在的理想就是挖你家祖墳。」大頭順了手背頭,「成,咱們今天先開這個,奉天的事回頭再說。」

MMP!我對大頭的秉性也算基本模清,危險在他眼里從來都與回報劃等號,這奉天曹家算是被他惦記上了,雖然嘴上不說,心里肯定琢磨個沒頭。

我們將視線轉移到銅棺上,只見這口銅棺比先前那只將軍棺還要大一些,正當我們研究的時候,一旁的趙顧突然輕聲「咦」了一聲,低下頭在地上找著什麼,大頭問他干啥,他也沒說,就讓給他個亮。

我掌燈過去,看見地上撒著一層厚灰,趙顧抿起來一點放在鼻尖聞了聞,抬頭看向我︰「老板,是香灰。」

我將手電移向旁邊,早角落里找到一只倒著的三足小香爐,香灰就是從里面灑出來的。我過去將香爐撿起來,前後看了看,便不由得皺起眉頭來,自語道︰「不太對勁啊。」

「不就是個香爐嗎,有啥不對勁的。」大頭不在乎的繼續回去研究銅棺。

我對他說︰「你可別小看這香爐,這在圈里可是寶貝。」

大頭一听「寶貝」可就來了精神,一把拿過去借著手電打量起來,「我也沒看出什麼來呀。」

「年代久遠、質料名貴、雕工精美,這些都決定著一只香爐的價值,而且雖說都是香爐,可期間的區別可就大了。

古以蕭艾達神明而不焚香,所以沒有確切的香爐一說。今天說的香爐,都是古人宗廟祭器所用。爵爐則古之爵,狻猊爐則古踽足豆,香球則古之鬵,各有各的說法,開始有香爐這東西的,還是從漢開始,第一件就是從漢宮里流傳出來的博山爐,如今擱在陝博。」

「我先說結論,這件爐子是祭拜用的。」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