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控NPC》?什麼套路?」
翻看簡介,一部游戲角色產生自我意識後的奇幻歷險記。
趣味性十足,十分容易激發觀眾的好奇心理。
大制作呀,總投資2億美金。
這要是換算成華國幣,10億往上了吧?
從目前透漏出的預告片來看,這部電影偏向于喜劇風格,腦洞為主造梗為輔。
內核依舊是老一套救贖世界,主角開啟救世主模式。
舊瓶裝新酒,硬生生玩出了花樣。
借助游戲視角,不再把目光聚集在人類本身,游戲中的角色也可以自我覺醒。
這種風格有點像很早之前的《黑客尼奧三部曲》,以及幾年前最火熱的一部名叫《北部世界》的M劇。
同樣是自我覺醒與救贖,《失控NPC》卻並沒有過度深挖人心陰暗面,而是把重心更多的放在了搞笑上面。
適合父母帶著孩子,一同去影院觀看。
無聊的時候,約上自己的女票,到電影院歡樂一場,這會是個非常不錯的決定。
而且本片的主演小賤賤,在華國的知名度很高。
由他主演的漫改電影《死不掉的小賤人》,一經上線飽受好評。
國內國外粉絲成堆,第二部、第三部更是接連創下票房新高。
成為限制級電影門類之中,獨樹一幟的存在!
「感覺挺有意思啊!」
看完了預告片,了解了這部電影的內容梗概後,周浩腦中思緒萬千。
「如果我是《失控NPC》的導演,會拍出什麼樣的作品呢?」
首先,要足夠的無厘頭。
一部簡單的爆米花電影,不需要太多的邏輯去支撐。
劇中角色的演技是一方面,只要能達到正常水準即可,讓人看著不尬、不硬、不正常額後兩個選項可以忽略掉。
劇情的安排方面,必須得下足了功夫,讓觀眾看到足夠多的驚喜和亮點。
沒有記憶點的電影作品,對導演來說,無疑是失敗的。
江文導演的新劇本中,有一句台詞讓他影響深刻,「我要站著,把錢掙了!」
這何嘗不是現金社會里,所有導演的偉大願景。
誰不希望,能拍出一部登頂國內票房,攻佔全球榜單的神作?
可惜實在太難了
除非有足夠多的成名作支撐,不然誰也不能保證自己拍一部紅一部。
即便如他這個已經在華國展露頭角的年輕導演,面對電影市場帶來的層層壓力,也不由心中暗暗打鼓。
即便電影失利,也不是不能接受。因為他足夠年輕,哪怕退出電影市場,也可以依靠影視劇市場,繼續過現在這種一部戲吃三年的美妙生活。
說回到《失控NPC》這部電影上面,依照周浩的構思想法,這部電影的亮點,肯定會放在劇本腦洞上面。
那麼問題來了,他該設置什麼樣的腦洞環節呢?
跨種族戀愛對于現如今的網民而言,早已不是什麼稀罕事,但如果轉換成現實人物和游戲角色的網戀呢?
有了構思之後,周浩開始進行下一步的劇情拓展。
可以把主角覺醒的前提條件,轉換為因愛而生!
被一個游戲角色吸引,從而接觸到了可以鏈接現實的游戲道具,實現跨次元壁的交流溝通,從而引發主角對于自身世界的思考。
然後進一步拓寬主角內心想法,展現整體世界觀,讓主角明悟自己身處一個游戲世界,從而進一步實現自我救贖。
想到這里,周浩又覺得有點無趣。
「這要是都讓我猜想出來,等這部戲上映以後,還有去觀看的必要嗎?」
還別說,就這套揣測,周浩敢保證與原劇本有百分之五十以上的重合率。
听上去很厲害吧?
僅通過簡介和預告片,周浩就猜出了百分之五十的電影內容。
可實際上呢?
人貴有自知之明!
在接觸過江文、寧武等人後,周浩不是那個年輕的少年,咳咳,他長大了!
如果讓江文他們來猜,接著周浩的話題和腦洞,極有可能把劇情推測到百分之七十以上!
相差的百分之二十,是因為周浩與他們經驗上的差距。
「如果月兌皮去骨的把《失控NPC》內核挑出來,添加上自己的見解和想法,從而寫出自己的劇本,會怎麼樣呢?」
想到這里,周浩忍不住又想起了半年前,他接觸張謀導演,以及《懸崖》劇組的事情。
借《懸崖》劇本的構思,周浩進行二度創造,從而拍出了《潛伏》這部被大眾奉為經典的影視劇。
他這算是踫瓷嗎?
要不要再踫一次?
這玩意兒有點上癮啊!
仔細想想,他所有作品的構思和初期創造,似乎都是從別人身上借鑒(踫瓷)來的。
《忠良》就不用多提了,原劇本不是他寫的,後來改劇本的時候,他也只是提了個構思。
第二部作品《金錢游戲》,借鑒于大逃殺游戲,內容方面月兌胎自浩清園孩子們平日里經常玩的幾款互動游戲。
第三部《光榮》,這個更別提了,劇本源自于一本日記,這已經是有目共睹的事情。
接下來的《潛伏》,起源于《懸崖》,張謀導演默默舉起了大拇指。
至于目前大火的《靈魂行舟》,月兌胎自文藝水的初期創造劇本,鏡頭拍攝方面還借鑒了《華恐》。
清一水的二次創作,搞得他都快踫上癮了!
為什麼說他是踫瓷,不是抄襲呢?
這里面說法可大了!
抄襲,一般來說都是損人利己,可是仔細想想就會發現,即便損害了被抄襲一方的利益,對方也有基礎的利潤可以拿到手。
而踫瓷就不一樣了,踫了你就得掏錢,別想著自己還能賺多少,只要賠的不算太多就已經是天大的幸運了。
張謀、文藝水等人的先例在前,周浩完全做到了,別人沒有任何收益,甚至利益受損,而他自己則是踫得盆滿鍋滿,大獲豐收!
這要是還被稱作抄襲,對于那些抄襲者而言,入行的門檻實在太高了
踫瓷的種類大體分為三類,有的是文踫,有的是武踫,還有的是瞎幾把亂踫!
路邊那種見到人或是車就上去踫的,不用多想,肯定屬于瞎幾把亂踫!
真有一天被車碾過去壓死了,那也活該倒霉,沒人會去扶一把。
而文踫和武踫可就不一樣了,文踫需要足夠豐富的知識積累,首先得分清楚什麼人能踫,什麼人不能踫,踫的時候還需要添加一些小技巧,比方說提前準備好醫院的骨折證明,或者給自己嘴角抹點雞血之類的。
要讓事主不知不覺陷入被踫瓷的陷阱之中,心甘情願的把錢交出來。
而且還不能讓事主產生積怨心理,方便之後踫瓷帶來的連鎖反應,分期踫、期期掏錢。
說白了就是,我踫了你,你不知道,心甘情願的給我掏錢,而且還要分期付款,不能一次性結清。
技術含量比較高,對于智商的考驗難度也高,常人一般都做不到。
而武踫就比較直接,適用于年紀大的長者,什麼小區廣場之類的人流聚集地,提前踩點布防,和附近人群提前打下友好的交談基礎。
畢竟這種大庭廣眾之下考驗演技的踫瓷,必須有人出面幫自己說話才行。
路人相助,事主就算臉色難看,也要顧慮人言可畏這四個字。
武踫屬于一次性結清,踫完之後不能再踫,以後見到了讓路,避免對方由愛生恨,敲自己悶棍。
說不定某一天,就會被曾經踫過的事主,一棍子敲暈在家門口。
當然,武踫之中也有一部分人腦子不轉彎,選擇在一些林蔭小道人流量較少的地方踫瓷。
要是有路人圍觀還好,要是沒看見路人硬踫硬,那結果無外乎三種。
一是事主比較軟弱,踫瓷者小賺一筆;二是事主性格比較平和,拿出電話報警搶劫;三是事主態度比較強硬,能動手不動嘴,直接打一頓,一分錢踫不到還得回家養傷。
沒什麼技術含量,吃的是辛苦飯,只要不傻都能去武踫一下。
三類踫瓷中,文踫是最好的,也是最優秀的選擇!
依照周浩之前的所作所為,必然是文踫無疑了。
踫完了,事主都不知道自己被踫瓷,對于周浩還充滿了敬佩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