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另一邊,豫州。

王政縱馬奔馳在寬闊的原野上邊,遠近山林郁郁。

奔騰的駿馬踐踏在草地上,帶起黑色的泥土,和熙的暖風迎面吹來,他索性敞開了衣襟,任暖風吹打在他的胸膛。在下邳的深宅大院中待的久了,投身廣闊無邊的自然世界里邊,將那繁瑣的政務拋到腦後,這一刻只有速度和風聲,著實感覺到十分舒暢。

這已是他來到豫州的第八日了。

便在昨天,天軍已攻陷了汝南郡北面的宜祿城,整個攻城的過程幾乎沒費什麼吹灰之力,不僅王政未曾上陣,甚至連天誅營都沒有動用。

這一次的先鋒,正是在菟裘山歸降王政的河北四庭柱之一的高覽。

因為並沒有收到高覽的入隊申請,在泰山時,其實王政有一瞬間是動過念頭的,直接就地坑殺高覽和其部屬,干淨利落,一了百了。

雖然放火燒山之後守軍已死傷大半,但當時的高覽還有近千人的本部兵馬,對于當時也只帶了三千余人的王政而言,若是對方降而復叛這隱患可不小啊。

另外一點,便是高覽這群人的「投降理由」不夠充分。

要知若論紙面上的實力,聲望,王政還是有自知之明的,此時的他比起袁紹尚還遜色不少。

投降其實也分暫時性的投降和徹底的改換門庭,前者大抵是因為形勢所逼,直白點說就是刀架在脖子上了,要麼投降要麼赴死。

後者卻要考慮很多東西,當然,基本上也只會出現從弱的陣營投靠到更為強勢的一方陣營。

這便是為什麼「詐降」在天朝歷史上出現的桉例不多的原因,亦是以多疑聞名的曹操,為何對黃蓋「投降」十分相信的緣故。

因為在剛剛不戰而下得了整個荊州的曹操看來,東吳整個集團都應該望風而降才對啊!

什麼?只有一個黃蓋?

在他看來,這反而是不合情理的。

同樣的,如果這時曹操帳下的某位臣子,不論文人武將,去對周瑜說要投降的話,周瑜可能信嗎?

所以在當時的王政看來,高覽的投降更多是一種「暫時性」的,更會成為一個極為不安定的因素。

最終沒有舉起屠刀,倒也不是因為婦人之仁,而是一則考慮到後續可能會出現的負面影響,二則隨著勢力版圖的不斷擴大,王政如今也著實是有些求賢如渴,對于高覽這樣的大將之材,一刀砍了未免可惜。

當然,也只是暫時的。

回到下邳之後,又暗自觀察了許久,發現高覽尚算安分之後,王政稍稍放心之余,此次前往豫州,便將高覽一並帶上。

他在給高覽一個「取信自己」的機會。

而高覽亦十分清楚這一點。

所以當王政大軍來到宜祿城不遠處時,高覽不僅主動請命要做先鋒,更請求帶上自家的本部兵馬負責攻堅,王政自無不允之理。

在高覽身先士卒的帶領下,降卒和新兵的混合部隊煥發出驚人的斗志和士氣,當高覽第三次登上城頭時,宜祿城的縣君主動打開了城門,就此投降。

這畢竟不過一座縣邑,守軍又僅有兩千余人,無論戰力、斗志都出奇的底下,入城後一番統計,王政驚訝地發現,戰後保存有戰斗力的守軍其實還有大半,陣亡的不足二成,而負責攻城的高覽部,戰後統計出來的士卒傷亡數目其實也是少的可憐,傷者連同陣亡者,加在一處,連百人都不到

若說損失,反而是高覽這位將官最為嚴重,戰罷取出身上所中之箭簇,竟有數斤之重,可見其悍勇當先的程度。

不過這一份「拼命狀」付出顯然是十分值當。

連王政聞訊後亦是聳然動容,當即便親自前去軍帳慰問高覽。

看到這位少年州牧的關切神色時,那一刻的高覽,也終于放下了自歸降後便繃地緊緊的心弦,長長松了一口大氣。

勝利得來的如此輕易,即便自信滿滿,明知必勝的王政,也不由為之吃驚。

這可是攻城戰啊!

雖說自起事以來,王政打過的攻城戰著實不少,更有不少一日而下的驕人戰績,可若單論過程之簡單,代價之輕微,實在沒有一城可與宜祿城相提並論。

其實他並沒有想過,所謂時移世易,今時今日,王政這個名字早已聞名徐州,響徹北地,更令天下人為之側目。

這幾年來,他兩敗曹***退袁譚,更是打的劉備倉皇逃離,孔融身死國滅,天軍兵鋒所指之處,從來所向披靡,在這樣的聲威之下,當听到這位當世最年輕的徐州牧親自領軍兵進豫州時,不知多少人悚然而驚,心中畏懼。

宜祿城的攻城戰雖是前日開始的,其實當城內收到了遠處有大批人馬出現時

當他們知道的敵人是那支百戰百勝的虎賁天軍時

人心已先一步失守了!

斗志已先一步潰散了!

這個過程讓王政意外之余,不免有些意興闌珊。

他喜歡征服的感覺,攻佔一處敵人的城池正是最為徹底的征服,尤其破城之後,以勝利者的身份來接替前任各項管理城池、百姓的工作,那種高高在上,頤指氣使的感覺

當真令人迷醉!

所謂的逐鹿天下,說白了,爭的不就是那些分布在廣闊神州大地上的無數城池嗎?

在爭逐它們的過程中,要先邁過平原,山川,河流,周遭的村寨,最後再將寬闊的城壕和高大堅實的城牆逐一撕碎之後,才可以獲得藏在這些城池中的那些權柄、財富。

這時代的所有風雲,就是在一個個這樣的據點內外,以破城與守城為目標而展開。城市的保存或陷落,標志國家的運勢和成敗。

如果將至高無上的權柄比作一位絕代佳人,那麼這些城池便是那些層層包裹在外的衣衫、裙擺。

只有先將這些礙事的物件逐一撕開,月兌落,才可以窺見那副動人至極的美好胴體!

這世上又有哪個男人會不喜歡給女人月兌衣服這件事呢?

只是隨著攻下的名城大邑越來越多,如臨淄、下邳、奉高等皆一一歸附之後,對于一般的城池,尤其是宜祿城這樣的縣邑,王政已開始提不起什麼興致了。

畢竟月兌的「衣服」多了,並非重點位置的遮掩物,自然便難以掀起波瀾了。

故此,他把接管城池、整編降軍、安撫百姓的工作全部扔給了郭嘉,隨後今天一大早起來,就帶了高覽及諸將出城騎馬,美其名曰「踏青」。順便也好勘探一下周邊的地形,為下一步的行動打下基礎

一望無際的平原上,眾人策騎飛馳,直到來到一處溪流附近,帶頭的王政方才勒馬站定。

不久之後,其他人也紛紛趕了上來。

「郭先生真乃奇才也。」

嗅著青草傳來的香氣,高覽忍不住嘖嘖稱贊︰「此地周遭得大小河流灌既,水源充沛,不僅土壤肥沃,牧草更是茂盛,于民事兵事皆有大抵,確是一處寶地。」

「得翼遠之力」听到這話,正環目無邊無際草浪的王政轉首側目,揚起馬鞭遙遙指他,欣然笑道︰「這處寶地以後是咱們的了!」

「此戰上賴州牧英武,下靠兵卒用命,末將豈敢居功」

先是自謙了會,高覽又掃向王政胯下戰騎,忍不住露出艷羨之色︰「如果末將沒有看錯的話,州牧所乘當為關外西域的名駒?」

在尚武的兩漢,一匹好馬和一柄利器幾乎對所有階層的人都具有巨大的吸引力,其所代表的亦不只是財富,更是象征著權勢。

畢竟任何一個時代,既有價值又具有稀缺性的物品,永遠只掌握在少數人的手里。

而在高覽這種征戰沙場的武將來說,一匹好的坐騎重要性甚至超過了一柄好的武器!

因為它不僅代表了更好的戰斗能力,還代表了機動力和安全,畢竟遇到危險時,速度更快便會有更好的逃生機會。

當年董卓能讓呂布背刺義父丁原,不就是因董卓送了一匹赤兔給他嗎?

而原本的歷史上,呂布死後,赤兔馬落入勝利者曹操的手中,曹操將它轉贈給關羽,不一樣也是為了拉攏這位萬人敵的大將麼?

隨後關羽不忘桃園之義,離了曹操不說,甚至掛印封金,以示高節,可為什麼其他都還了,赤兔馬卻偏偏留下來了,二話不說就佔為己有?

這也是曹操送的啊!

由此也可見,一匹好馬在武將心目中的地位了。

听到這話,王政笑了笑道︰「翼遠眼力高明,此馬名喚盜儷,送本將者的確說過此乃是關外名馬,號稱日行千里。」

說到這里,王政轉目一看,正好瞧見了高覽羨慕的神色,不由心中一動,目光微微下循,瞥見高覽的坐騎時,又是一怔。

「翼遠」他納悶的問道︰「冀州亦是盛產良馬,何故乘此劣馬?」

「末將之前所乘坐騎亦算良馬,不過在奉高城下時不慎中了一箭,」高覽聞言干笑一聲,模了模頭︰「隨後嘿。」

王政此時自然明白了,後面高覽歸降自己,又來了下邳,日日擔心地都是自家安危,作為降將又不宜高調,自然也就無暇管什麼坐騎了。

何況徐州並非產馬之地,便是有些外地的好馬,比如之前呂布所贈的那些西良馬,也早已被眾人瓜分干淨,高覽便是有心有錢,恐怕也買不到什麼好馬。

他點了點頭,不再繼續這個話題,隨意揚起馬鞭,凌空甩了個鞭花,啪的一聲脆響,便朝前邊指了指道︰「那有個山谷,咱們去瞧瞧。」

「喏!」

眾人轟然應諾,紛紛緊隨其後。

一路上高覽似是意猶未盡,一雙眼不由自主,總往這盜儷的身上落

高覽意猶未盡,緊隨在王政的馬後,一雙眼不由自主,總往這盜儷的身上落去。王政偶爾回頭看見,卻只當不知,與諸將指點山河,分析地勢,時不時提出些問題,如果在這里遭遇敵人,或者敵攻我守,或者我攻敵守,該如何應對?怎麼戰勝敵人?

隨行諸將盡皆老于行伍的,或許理論不太擅長,但是實戰的經驗都很豐富。一個個爭先發言,搶著回答。

這時突然有人大叫一聲︰「將軍,有只獐子!」

「哪里?」

順著親衛指的方向,眾人看去,登時興奮不已,紛紛張弓搭箭,箭頭隨著波浪起伏的草叢,調整瞄準。

最後卻是高覽搶得先機,一箭射出,正中那獐子的身上,隨後打馬疾馳過去,一彎腰將之提了起來,再次策馬轉回,來到王政身前,丟了弓箭,翻身滾落,半跪在地,一手抓著獐耳,一手提著獐腿,恭恭敬敬地奉上。

王政勒住奔馬,策韁緩走,轉到高覽身邊,卻是看也不看那獐子一眼,只是用長弓拍了拍高覽的肩膀,笑道︰「好個高翼遠,不僅勇武過人,還是個百步穿楊的神箭手啊!」

「末將這點微末技藝,不值一提。」高覽躬身道︰「州牧,這獐子如何處置?」

「此等野味自是熬湯。」王政哈哈一笑︰「在場諸位見者有份,每人一碗。」

一個親衛見王政滿臉笑容,顯是心情極好,不由上前湊趣道︰「將軍,俺們只能喝湯,不能吃肉嗎?」

王政聞言瞪了他眼,故作生氣地喝道︰「媽的,肉當然是乃公吃了!」

這話一出,眾人齊齊放聲大笑。

除了高覽之外,在場大部分人都是王政真正的嫡系,不少甚至是從趙縣起事便一路跟隨的,已不知多久見王政這般隨意言笑,甚至口出髒話了。

而這恰恰說明了,這一刻的王政,心情十分的輕松愉悅。

此時的王政自然是高興的。

因為這段時間,捷報喜訊接踵而至。

軍校竣工,隨時可以開學,趙宏經營彭城,表現甚佳。

陳皎成功滅了張崇岳的大半勢力,更俘獲了不少海盜和戰船,這都會加快徐州水軍的建成,強大。

北海那邊,不久之前,于禁和臧霸聯手之下,終于攻破了壽光,守將武安國自刎殉國,北海的戰事眼看就要進入尾聲。

雖然目前身邊還有袁譚、曹操、袁術三個大抵,但是北海一破之後,自家的大半兵力便可收攏徐州,稍微的休養生息一陣後,便可依隨時根據形勢,發動主動出擊了!

當然,柿子肯定先挑軟的捏嘛。

在王政看來,若是能成功按照郭嘉的戰略,在豫州的陳國和汝南中間先布下一道堅固的壁壘,那便可以將曹操這邊的威脅大大降低,接下來肯定還是要先在袁譚和袁術這對叔佷之間選一個了!

臥榻之側,豈容他人酣睡?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