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太史慈心憂北海之際,王政此時的視線卻放在了另一邊的南面。

針對揚州軍所布置的軍翼。

下邳東成縣。

倒不是因為袁術這段時間有什麼異動,而是守將潘章新發來的一則情報,讓王政陷入了沉吟之中。

作為重鎮的四大軍翼,原本王政便有要求,各方主帥即便是無戰事時,也要起碼七天內回傳一次消息,而這次潘章令哨騎所傳來的書信中,除了大致稟報了一下如今江東之地孫策和劉繇的戰事之外,卻另外有一件事。

按潘章所言,東成有一降將名叫張環,本是一名縣尉,卻在不久之前,聯絡舊部,並及城中士族,趁夜放火,欲圖再次作亂。

隨後自然是被獲悉後的潘章率軍平叛,其時夜深,混戰不能辨人,士卒乃斬張環于陣前。

這封文書就在王政面前的桉幾上放著,他連著看了好幾遍,總覺有些古怪,側目問那哨騎︰「這縣尉名叫張環?」

「是。」

王政眸中神光爍閃,腦海中回憶了一番,神色愈發狐疑了︰「本將若沒記錯的話,當日便是此人主動大開城門,讓咱們極為順利的佔領東成縣的吧?」

「那按照這個意思,便是此人心生悔意,降而復叛了?」

「稟將軍,正是如此。」

王政手指在桉面上無意識地敲擊著,噠噠地清響聲中,他突然問道︰「張環反叛時,可有聯絡外敵?豫州、揚州兩處城池可有兵馬調動?」

听到這話,那哨騎登時一怔,思索了番連連搖頭︰「稟州牧,似乎並無此事。」

「呵,那就有意思了。」王政笑了起來,又是一串連珠炮地提問︰「他聯絡舊部並及城中世家,總共聯絡了多少人?」

「他的舊部中,參與這次作亂的又有多少人馬?」

「稟州牧。」哨騎連忙答道︰「世家這塊並不清楚,不過參與作亂的共有數十人,大半皆為他的舊部。」

「數十人?」王政一字一頓地重復問道︰「只有數十人?」

「正是。」

王政沉默了會兒,看了眼那哨騎,唔,亦是自家系統中的天軍,便最後問了一句︰「張環叛亂,是有人告知的潘章,還是他自家發現的?」

「此事你並同僚等人,之前可看出什麼端倪?」

「稟州牧,這事俺們事先都不知道,還是半夜時分潘將軍突然集合了部曲,方才知曉此事。」

「且因叛亂規模不大,也就是頃刻之間便平定了,似乎並無聚集多少兵卒,鬧出多大風波。」

听到這話,王政沉默了會,旋即對那哨騎笑了笑著︰「本將知道了,你一路也辛苦了,且先下去休息罷。」

「喏!」

待那哨騎的背影徹底消失之後,王政轉頭看向坐在邊兒上的郭嘉,將信件遞了過去,一邊問道︰「奉孝,潘章送來的這封捷報,還有剛才那信使的回答,有關張環二度作亂的事兒,你怎麼看?」

「將軍不是已有猜度了嗎?」郭嘉澹然一笑道︰「此事必有蹊蹺,作亂未必屬實,更似殺人滅口。」

「想那張環,既然已經投降,並且招來舊部、獻上東成,剩下孤家寡人。他為何又要斗膽生亂呢?如果說,他當初投降是迫不得已,是詐降,那麼如今這時機也不對啊。」

「東成縣乃是我軍南翼,主公可是派遣了接近六千人馬的部曲鎮守,甚至在奉高面臨袁軍攻擊的危機關頭都未曾調用!」

「那張環既然能做到縣尉之職,料知兵事,豈會如此無智?在無外援的情況下,妄圖憑借數十人生亂?」

說到這里,郭嘉將文書字跡面呈王政,指著其中一句笑道︰「何況便是他痰迷心竅,世家中人向來最會審時度勢,又怎可能陪著自尋死路?」

「這一句話,分明是某人揣測上意,深知主公對世家極為忌憚,特此一提,卻不知畫蛇添足耳!」

言之有理,王政點了點頭,其實此事他一開始便覺其中不合理處甚多,詢問郭嘉,更多的原因,還是不相信潘章竟然敢欺騙自己!

這可是第一個加入自家隊伍的英雄啊,不是說都被系統鎖定忠誠了嗎,怎麼還會有這樣的事情發生?

欺騙難道不算是損害了自己的利益?難道不算是一種不忠?

他望著懸空的系統面板,腦中一個問號接一個問號的冒出,繞著室內踱步疾走了好一會兒,方才收斂心神,沉聲說道︰「奉孝之見與我相同,這件事情,其中必有玄虛!」

「不過」王政深吸一口氣,又疑惑道︰「未曾听聞潘章與那張環之前有仇呀,而且他是歲旦之後去的東成,那張環既然主動投誠,必非什麼強硬之輩,更沒什麼膽量得罪潘章這位上官,到底因何事竟敢私下誅殺?」

而且還要欺騙自己!

在王政看來,後者更為嚴重!

郭嘉拈著胡須,亦是沉吟不語,好一會兒才道︰「主公,潘章如今亦算是位高權重,若是要取普通百姓的性命直如探囊取物,那倒不需要什麼理由,原因。」

「不過張環既是降將,又是縣尉,私下誅殺的確不可以出于隨意,必有動機,除了主公所言的仇怨之外,無非二者也!」

「哪兩者?」王政問道。

「要麼為情」郭嘉一字一頓地道︰「要麼為財!」

回想了一下潘章的為人性情,王政率先排除了前者,而要是為財的話

倒是可能性極大。

他麾下眾人,無論文武,大部分都是草芥出身,出外領兵打仗,每有獲勝見到繳獲的金銀珠寶,難免眼熱心動,這點王政亦是心知肚明,在賞賜上面亦是從不吝惜。

畢竟他對麾下軍隊的要求本就算的上是嚴苛了,每每一破城後,率先便要求的是不得擾民,天軍也算是嚴格遵守了,其他不說,最起碼尖銀婦女和燒殺搶掠的事情,自入徐州以來,除了奉高那次王政下令之外,天軍將卒皆是嚴格遵守,未有違犯。

這樣的情況下,也總會有些天軍在破城之後或是對一些士族大戶進行搶奪,也常常有隱而不報、佔為己有的事情發生,這乃是此世大多數軍隊的通病,這點上王政也向來是睜一只閉一只眼。

畢竟水至清而無魚的道理,他是知道的。

但是我可以裝不知道,不代表你可以妄言相欺!

想到這里,王政眼中厲芒爍閃,盯視著那封東成傳來的文書好一會兒,旋即斬釘截鐵地說道︰「此事必須徹查到底!」

「本將如今十分想要知道,這張環的取死之道究竟為何!」

同一時間,一隊三百人數的騎兵此時已來到了下邳的西門外十里處。

他們是從彭城的梧縣遠道而來的,一路走了接近大半月。

正常情況下,本在一州之內,若是輕騎疾馳,最多不過十日內便可抵達,只是因為這隊騎兵中間,卻是拱衛了一輛極為豪華的馬車,後面還跟著一條長長的車隊,方才拖慢了自家的行程。

「文遠叔,這里就是下邳了嗎?」

馬車的簾幕被一只白皙如玉的素手掀開,露出了里面一個俏麗的人影,此時正透過珠簾好奇的打量著雄偉的下邳城。

「不是說去年劉備和王政剛在此地鏖戰多日麼,怎地看不出什麼痕跡啊?」

「這才說明王政此子」一人笑呵呵地答道︰「或者說是小姐的未來夫君,頗有手段啊。」

說話者乃是一位將官,雖是被喚做叔叔,其實不過三旬年紀,生得方面大耳,相貌堂堂,身段頎長,自有一股威嚴氣質,此時雖是面帶笑容,但兩眼精光閃閃,顧盼生威。

正是未來與于禁同列曹魏五子良將之一,如今呂布身邊堪為左右手的大將,張遼,張文遠。

至于能讓張遼親自護送的,自然便是如今和王政已算有訂婚之約的呂布獨生愛女,呂綺玲了。

「哼。」听到張遼的調侃,面紗下的呂綺玲卻是撇了撇嘴︰「那更說明父親真是市儈啊,」

「一得知王政打敗了袁譚後,便立刻將我掃地出門,趕來了下邳啊。」

「甚至」說到這里,呂綺玲美眸瞥了眼張遼,冷笑道︰「還特地派文遠叔一路相隨,為何這次不是陳宮了?」

「還不是怕那儒生看不住我,防我半路逃走唄?」

「說是護送,其實是看押吧?」

「呵。」卻見張遼啞然失笑,搖了搖頭︰「小姐你這是誤會君侯的一片愛女之心了。」

「若是你一心想逃,便是入了下邳,憑小姐你的身手,若是王政沒有留心之下,還怕沒有逃走的機會?」

「令我護送,的確是因這段時間徐州兵事連連,境內不算太平,以策萬全罷了。」

「哎」呂綺玲幽幽一嘆道︰「文遠叔還當我是三歲小孩一般逗弄呢?」

「我若不進下邳,便是逃走也無甚妨礙,若進了此城,便是王政不安排一人看守,我又哪來敢逃走啊?」

「玲兒又不是不曉事的黃毛丫頭了,這等給吾家招禍的蠢事,是不敢做的。」

听到這話,張遼神色一肅,贊賞地看了呂綺玲一眼,道︰「小姐既然知道分寸,吾總算放心了,君侯亦深覺欣」

話音未落,張遼卻是 一扭頭,卻見遠方地平線塵土大起,一隊人馬正從城門涌出,旋即迅速往他們馳來。

張遼登時放下心來,這必是下邳外圍駐軍,前來巡查他們的來歷了

「呂布的女兒來了?「

收到消息時,王政先是一怔,隨後不敢怠慢,當即立刻親自前去相迎。

以他如今的身份,一舉一動都牽扯到不知道多少人的視線,一件州牧這番大張旗鼓,下邳城內登時暗潮涌動,無數人立刻去打听究竟是何事讓王政這般禮遇。

隨後不久,這份驚訝登時就消散了很多,變成了理所當然。

哦,原來是呂布的特使到了下邳啊。

哪怕經歷過兗州之敗,此時的呂布依舊虎威不倒,不僅是當時爵位最高的溫侯,更是母庸置疑的天下第一武將,哪怕他如今是客居彭城,無論是王政,還是天下任何人,都不會有半分小覷。

但是隨後不久,又一則消息再次讓不少人萬分意外。

什麼?

這一次除了特使之外,還有呂布的女兒也隨行其中?

這不少心思活泛的立刻便猜出來了,旋即便有了更大的疑問。

呂布什麼時候和王政聯姻了?

而此時的王政亦是看著那長長的車隊十分愕然。

這是什麼情況?

他做州牧以來,說起來各路諸侯的信使來的也不少了,禮物更是或多或少都準備了,但大多還是一些珍惜古玩,名品利器之類,這樣的東西,一般都比較精致,再是豐厚也不過一兩輛大車足以運來。

可呂布這

這是備的什麼禮啊,有點夸張了吧?

不過畢竟也算是見過世面的,不過稍一失神便醒悟過來,虎目巡回了會,目光立刻就放在了騎隊中間的那輛馬車。

那里面想必就坐著呂布的女兒了吧?

想到這里,即便是王政二世為人,亦是難免月兌俗,下意識地一雙眼眸飄了過去,想要一窺對方的真容。

按道理這呂綺玲應該不會是什麼容貌丑陋的女子,畢竟呂布自家的相貌無論是正史還是演義都算是上的儀表堂堂,而他的老婆亦不會太差,無論這姑娘是隨爹隨娘,起碼也是個中人之姿吧?

只是關心則亂,畢竟可是自家要明媒正娶的妻子,王政總還是有些忐忑。

「溫侯之女可是在這車中?」他也知道這句話有些冒昧,話到口也壓低了聲音,問著之前先去迎接的郭嘉。

卻不料郭嘉還沒答話,有一人立在身後,抱拳緩聲說道︰「稟州牧,正是如此。」

聲音有些嘶啞,卻又充滿磁性,竟讓王政亦不由立刻循聲望去。

卻見面前一人,相貌堂堂不說,那種男兒陽剛的韻味,讓人一眼瞧過去,便得先贊嘆一聲,「此偉丈夫也!」

「這位」

王政心中一動,主動抱拳的同時,腦中靈光一閃,當即月兌口而出︰「可是溫侯帳下的張遼,張文遠將軍?」

「州牧謬贊了。」張遼急忙回禮︰「遼官階卑微,當不得將軍之稱。」

當的起的!

王政二話不說縱步上前,十分自然便拉起張遼的手,臉上更是瞬間堆出花一般的燦爛笑容。

三國唯九,魏國唯二入過武廟的人物,天朝古今六十四名將之一的張遼,若是都當不起將軍之稱

那當今之世,又有幾人當的起呢?

PS︰三國入選武廟九人︰魏國(張遼、鄧艾),蜀國(諸葛亮、關羽、張飛)吳國(周瑜、陸遜、呂蒙、陸抗)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