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12、徐州攻略(一)

12、鄆亭

因為行軍的線路不能離開水源太遠,王政大軍這些天來一直沿著河流前進,路線大致呈一個波浪形。

而凜冬之時江河結冰,湖溪斷流,中間鑿冰取水等等又要耗費許多,加上顧及輜重車隊等諸多因素,隊伍的進速一慢再慢。

當行到了泰沂山脈最外圍山峰時,張饒和潘璋結合隊伍一些長者的說辭參照推斷,此時已是正式進入了徐州瑯琊國的地界。

若從臨淄出發時算,這已是大軍開拔的第二十三日了。

估算了一下進程,再看了看天色,王政審視適度,下達了扎營命令。

按照王政的要求,大軍盡可能尋找了平坦的地方,開始各自放火燒林。

當然,放火燒出空地也是有講究的,不然萬一引發山林大火,把自己的一萬人馬燒進去,那可就貽笑大方了。

隨著地面燒成白灰,不僅踩上去堅硬了很多,鋪上一層干草或者樹枝、在上面墊了被褥後,入夜後睡上去也會暖和一些,不至于受潮。

簡易的營盤就緒,更多的天軍忙碌起來。

大隊的天輔軍們挑著木桶去一里多外的溪水中取水,還有專人伐木砍柴、平整營地搭建帳篷、巡查明火、燒水造飯……

作為一個穿越者,截至目前王政給與手下真正意義上的第一個科普,便是嚴禁飲用生水。

多渴都不行,必須取水燒開。

就是靠類似這些從起兵時就規定的、很多人完全不理解的嚴苛規定(如無論敵我雙方的尸體都必須立刻就地掩埋等)。

加上系統加持後的體質增強,自起事至今,他的隊伍倒是免去了此世大部分其他軍隊常會苦惱的疾病之擾。

據說曹操赤壁之戰的敗因之一,也是因為北方兵在南方水土不服,曾出現大面積的yi情

帳外一片忙碌,熱火朝天。

帳內王政與一眾將官則同時凝視著一張地圖,七嘴八舌討論起來。

「前方是鄆亭?」

望了眼張饒,王政問道。

「稟將軍,正是。」張饒恭恭敬敬地回答,同時一臉的感慨萬千。

「鄆亭正是我青州往徐州的必經之道,既見鄆亭,東莞不遠,瑯琊亦已踏足于腳下了。」

「瑯邪國縣五十一,沭水出瑯邪東莞西北山,這麼看是這個方位沒錯。」于禁在旁也補充道︰「據史載是鄆亭正好東面臨靠一處天然鐵礦,昔日春秋魯國正因此而建城。」

「此話當真?」

王政訝然抬頭望向于禁,見對方思索了片刻,似在回憶,隨後又肯定地點了點頭,王政想了想道︰

「既然如此,等會通傳全軍,咱們今夜稍作休息,明日先取鄆亭,隨後休整一日,等年後再再圖瑯琊。」

之前如此急不可待的出發,如今到了瑯琊怎麼又按兵不動了?

天軍眾將面面相覷,隨後看著王政望向東面,登時恍然大悟。

也對啊,凜冬趕路已是讓自家隊伍勉為其難地撐了下來,若是再去攻城,確實不太適合。

何況天軍起家起來雖然相比其他黃巾軍在裝備上沒那麼匱乏,但比起官軍也一直是劣勢方。

鄆亭既然有鐵礦,正好趁機開爐鍛鐵,把軍隊的裝備提升一二……

鄆亭這樣的小城半日可下,而天軍糧食充足,邊上又是沭水河流,水源也不缺。

他們完全可以在這處暫時休整一段時間,趁機練兵。再等冰融雪消,春暖花開之時展開攻勢,似乎更為妥當。

「將士們確實要修整一段時日來恢復士氣。」徐方沉吟了會,道︰「只是這樣,難免就失去了攻其不備的優勢。」

「攻鄆亭如當日趙縣一般。」王政胸有成竹地笑道︰「只需不放走人,那瑯琊的官軍們也只是知道有一伙賊寇入境而已。」

「不錯!」

潘璋附和道︰「我大軍不足月旬從臨淄奔赴此地,凜冬道路難行,風雪彌漫,卻也正好一路上掩蓋了我大軍行跡,短時間內確實能隱蔽我等的真實身份。」

王政頷首。

其實他還有個想法。

徐州原本勢力自不消說,早被曹操屠戮地元氣大傷,便是發覺,其實也是無礙。

而按照時日推算,曹操和呂布在濮陽如今也正斗的激烈,便是等上月旬也沒什麼要緊。

正好給出時間發酵,讓他們徹底斗到兩敗俱傷的時候,自己就可以肆無忌憚地攻略徐州了。

這個時間節點上,堪稱完美!

隨著眾將先後表態贊同,這個消息王政想讓吳勝出去傳便全軍。

得知天軍明日攻下前方小縣即可休整一個月的消息後,整個營盤都被歡呼聲震起。

先前路上吃了一肚子風雪而有的的怨言和懷疑,如今總算可以松口氣了

帳內的眾人卻還在繼續討論。

如何攻佔瑯琊。

或者更準確地說,是徐州。

這種話題在目前的天軍中,依舊由于禁這種既有韜略又有經驗的人來發起。

而知道他未來成就地王政,也樂于如此。

「徐州,共有瑯琊,彭城,東海,下邳,廣陵五郡。」

于禁指著簡易地圖侃侃而談︰「瑯琊在徐州的最北面,上面便是青州的齊郡和北海郡,齊郡是我等所來之處,不必多說。」

「北海,郡守目前是孔融,其人和徐州陶謙交好,曹操攻徐州時他兵弱將寡,不敢相助,但若是我等」

說到這里,于禁頓了頓,望向王政,欲言又止。

「我等黃巾義軍,自然不如曹操在孔北海這里有分量。」王政笑了笑,望向張饒︰

「張校尉,記得你之前就是在北海呆過一段時日,孔融此人軍略能力如何?軍隊戰力又如何?」

「民事尚可,民望亦厚。」作為老對手的張饒倒是沒有直接貶斥,只是輕松地道︰「我等若攻北海,他登高一呼,軍民一心或許還有些難啃,若是主動出擊嘿。」

「也要提放一二。」王政總結了句,又示意于禁繼續。

「西面是泰山郡,也是如今曹操的勢力範圍。」于禁道︰「不過他目前與呂布在濮陽爭斗,便是勝了恐怕也會全力先收復兗州全境,其次是青州,先來徐州與我等為難的可能性不大。」

「濮陽曹操必敗!」

王政斬釘截鐵地道。

眾人愣然,剛要發問,話都沒出口,王政已戟指向天,于是齊齊哦了聲,明白過來,也立刻深信不疑。

「那西面已是無慮了。」于禁面露喜色,曾經最嗤之以鼻的人如今也成了狂信徒般的存在。

「瑯琊以東是大海,更是無妨。」

「大致地形就是如此,將軍,依我之見,假設我們已經攻佔了瑯琊郡。」

于禁拿起一根木枝,點了點地圖︰

「西面,無需考慮,北面,齊郡無兵無將,元氣大傷,北海守成有余,有限的官軍兵力用來防範我等尚嫌不夠,要出動出擊,孔融無此膽略!」

「南面,則是東海和彭城兩郡,彭城剛被曹操屠城過,恐怕陶謙便是重新歸還此地,也輕易不敢調離士兵,以防不測。」

分析完了三個方向,于禁對瑯琊郡的形勢下了斷論。

「未來一段時間內,我等若是攻下瑯琊,只需提放東北面的北海孔融!」

言罷,他就望向王政,等對方發言。

分析形勢可以由他于禁這個下屬代勞,但是做出戰略決定卻只能是宣之于王政之口。

很顯然,對如何攻瑯琊乃至徐州,王政是早有計劃的。

「攻下瑯琊後,立刻馬不停蹄,直取彭城!」

王政在徐州地圖的最西面重重一點。

彭城,與雁門關,潼關,襄陽,漢中,山海關,並列中華自古以來六大雄關。

所謂「南國重鎮,北門鎖鑰」。

有句話叫彭城之得失,輒關南北之盛衰。

這是古代中原東部的軍事重鎮,水陸交通要沖,可謂三州交接之處,兵家必爭之地。

與臨淄相同,彭城同樣有十幾米的高牆和寬闊的護城河。

與臨淄不同的是,彭城這樣的天下雄關,本身就已是極致的「易守難攻」!

徐州境內大部分為平原地帶,但恰恰是在彭城周圍,卻被高山峻嶺河流川息環抱起來。

這在一馬平川的黃淮平原上便成了絕佳的防守堡壘。

當然,歷史上彭城也曾多次被人攻破,在金身不破這塊不如襄陽那麼戰績彪炳。

但值得一提的是,大部分的失敗,恰恰是守城方主動出擊所導致的城破。

比如昔年楚漢相,劉邦與項羽在此激戰,劉邦便是主動出擊

那還可以理解,最起碼那會漢軍人多。

但最近一次彭城的告破,陶謙對曹操時也玩主動出擊,主動放棄自家彭城得天獨厚的地利優勢,這就讓當世和後世人都表示看不懂了。

彭城對于徐州的意義,就好比劍閣之于蜀川,襄陽之于荊州。

王政甚至已經想好了拿下後的守城人選,騎砍系統官方認證的天賦加上這等雄關地利,可謂天時地利人和三者兼得。

他就可以放心地在徐州內部整肅了。

而且彭城的意義不僅僅是軍事上,經濟上也同樣重要。

徐州自古以來就是連接南北的交通要道,有「五省通衢」之稱。

泗水、沂水等河流以及京杭大運河都流經這里,

商旅頻繁,無論帶來的稅收還是經濟獲利,亦不是一般城池可比。

「所以,各位明白了咱們圖謀徐州的重點了嗎?」

王政詳細介紹,于禁在旁補充,這般說了大半個時辰後,王政在地圖上點了點瑯琊郡,又點了點彭城,最後點了點天軍如今所在鄆亭的位置,方才施施然坐回了主位。

該說的都說了,王政覺得是時候考驗一下自己的將領們了。

事實上,情報已經說明到這個地步,任何一個合格的指揮官,都能想出差不多的決策。而王政提拔的這些將領,除了吳勝等幾個最初的發笑外,無論于禁潘璋還是張饒陳皎,或是正規軍的都尉,或是一方首腦,軍事素養高低不論,最起碼都有。

「我等攻取瑯琊後,先佯攻東海,圍而不攻,吸引彭城官軍前來救援。」

「一旦彭城的守軍出來,立即將他們消滅,然後或強攻或假扮官軍剿匪歸來,騙開雄關大門。」徐方沉吟片刻,第一個開口︰

「只要將彭城掌握在手里,咱們就可以不用擔心西面的幾方勢力插手,轉頭從容收拾徐州剩余三郡!」

望著徐方一臉自信的表情,王政贊許地點了點頭。

或許還有細節需要完善,但就整體而言,已經跟他所想的差不多了。

這就是英雄所見略同

王政離開臨淄近一個月了,這座城市卻還是沒有迎來新的統治者。

望族士紳們各家人才不少,在民生政務上倒還能應付,但是沒有足夠的軍隊,卻讓所有人都有些惶惶不安。

此時的顏府。

養氣功夫甚佳的顏楚,對著手里的一堆竹簡,難得地眉頭緊皺。

這是天軍離開臨淄後,各家望族動用大量人力派去趙縣調查後的匯總。

擺在一旁的,還有顏家自家力量獨自調查的結果。

兩份來自不同渠道的調查,顯示出的王政生平經歷、包括最後得出的結論完全一致。

那就是,王政祖上八輩都是老實巴交的農民,王政本人也是。一直到起兵之前,他甚至就沒出過趙縣境內!

至于對方當年參加青州黃巾作亂時的足跡,卻是暫時尚未得知。

但在顏伏看來,那已經不重要了。

有的東西,是只有出身才能決定的!

但是,望著所有消息上的字跡,顏伏一臉的不可置信。

想起對方起事以來的種種表現,以及那神秘的幾百騎兵隊伍。顏楚下意識的搖了搖頭。

這怎麼可能?

說不通啊!

這時,顏楚正好走了進來。

「這情報是誰負責調查的?」

顏伏望向兒子,冷哼一聲,突然問道。

「趙臨。」

「哼。」顏伏一揮衣袖,氣惱的道︰「你當家這幾年,這些人是越來越敷衍了啊。」

「老夫還沒老眼昏花到看不準人的地步!真要是一個沒出過縣城的鄉民,未曾游離四方,得名師教導,怎麼可能培養出這副氣度、眼界和做派?」

「難道你要告訴我,是對方當年在一群亂民到處乞食的時候所得?」

「還有,對方到底有沒在當年那群黃巾賊的亂軍中,目前都不知真假!」

「分明是沒有用心查!」

「父親息怒。」顏楚趕緊勸了幾句,同時表態道︰「我收到情報的時候也覺得很矛盾。但這情報,已經是他們反復核實過的,不可能有假啊。」

「不可能!」

顏伏斷然否定了情報的真實性,不容置疑的道︰「告訴他們,重新查!王政他們雖然離開了,但老夫有預感,這事還未必算完!他很有可能還會回臨淄的!」

「知己知彼方能百戰不殆。」

「一定要把這豎子的真正根腳查出來!」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