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鄭小明這個位置一下子就坐蠟,變得很尷尬了。听皇帝的,給皇帝背鍋,很可能要得罪龐大的外朝文官。

但是如果不想得罪外朝文官的話,就只能得罪皇帝。

換了其他人,這個時候只會惶惶不可終日,根本不知道該怎麼辦好?或者想個主意兩邊不得罪,最後兩邊全得罪了。

所以看歷史人物,往往關鍵時候出的全是昏招。就覺著這些人太傻,那是因為你根本就不知道他們所處的處境是什麼樣子!

但是鄭小明卻哪里管那麼多?

接到命令之後,鄭小明想都沒有多想,就直接帶兵出發,連夜直取終高縣而去。

就連中京鎮守太監,以及河道總督兩方面派來的說客,都沒有見到鄭小明得人,鄭小明就已經帶人出發。

三日趕了五百多里路,一路並且清剿了一萬多魔物,這才來到那終高縣城之下。

那終高縣早已經被十多萬的魔物圍困!

只是這麼多的魔物當然不可能擠在縣城下一堆,而是散落在終高縣城方圓數十里上百里之內。

鄭小明率領山陵衛剛剛趕到終高縣界,遠遠就有著大批飛龍像是烏雲一般滾滾而來。

他心中一動,就想要看這些山陵衛如何應對這些空中的飛龍。

就听著白澄一聲令下︰「射!」

無數強弓帶著赤色光芒如同飛蝗一樣射出,瞬間就將數以千計的飛龍給射殺當場,如同下餃子一樣紛紛跌落。

卻是這些箭支之上,居然帶著軍煞之氣。

在這一刻,鄭小明手臂上,那聖德荊棘的圖桉瘋狂增加。

每殺死一個飛龍,他身上的聖德之力就增長一分。

聖德教化,所謂的聖德之力就是教化之力。然而這教化,卻不知是語言文字。所謂舜執干戚舞,有苗乃賓服……

說簡單一點就是大棒加胡蘿卜,教化這種事情,光有胡蘿卜還不行,還得有大棒!

那聖德荊棘,本身便是鞭笞教化的象征。

此刻,這軍煞之氣,本就屬于人道之煞氣,天子以大軍征討不臣。這也就是教化!

此刻斬殺一個魔物,教化之力就盛大一分。

這些日子,統帥山陵衛,斬殺魔物數萬,居然讓鄭小明獲得數以萬計的聖德之力。

以至于讓鄭小明忍不住懷疑,莫非這個虛界留影更適合聖德教化,而不是福德氣數!

蘊含著軍煞之力的弓箭對于飛龍的殺傷力極大,只是兩輪箭雨,龐大的飛龍群就少了接近一半兒。

剩下的飛龍剛剛飛到山陵衛上空,正要噴吐火焰酸雨。然而這個時候,山陵衛們紛紛舉起大盾,擋在頭頂,跟著投出手中短矛。

這一次一輪短矛過去,飛龍立刻再次少了三分之一。

便是在這個時候,大地忽然震動了起來,地面開始撕裂。

原來是在飛龍吸引注意力的同時,又有地龍已經鑽地而來,趁機偷襲。

這一套天空和地底的配合攻擊可謂是厲害之極,不知道多少敵人都拜在這一招之下。

然而從始至終,鄭小明都沒有動手,等地就是這一刻,他 然在地上跺了一腳,地面裂開一座漆黑不見底的大洞。

他手中長槍灌注真氣,像是有著火焰燃燒一般 然順著地底裂縫投出,刺穿地底一只巨大的地龍的身體,將其牢牢釘在地底,頃刻間血液和酸液都從地底噴濺涌出。

「爆!」

鄭小明輕喝一聲,長槍上灌注的真氣瞬間爆發出來,轟然一聲,將十幾米長的一段地龍身軀給炸成了粉碎。

長槍倒飛而回,重新回到他的手中,不愧是地龍珠鑄造而成的神兵,居然毫發未損,依舊光亮鋒利。

鄭小明看了,滿意地點點頭。收回長槍, 然跳躍而出,撲向上百丈外。

那處地方,正有只地龍破土而出,不過卻被白澄等將領給包圍,正殺掉難解難分。

那地龍從地下伸出了十多米長的一截頭顱和身軀,高高揚起,張大口器,想要噴吐酸液,卻被幾只長槍射入大口當中,噴吐出的酸液還沒有離口,就被點燃,反倒是將那地龍自己給燒到。

不過也有一個姓孫的山陵衛千戶倒霉,被酸液火焰波及,身上燃燒起來,不論怎麼滾動,卻都壓不滅火焰,眼看著就要被燒死的時候,鄭小明從天而降,一掌拍下。

龐大的先天真氣如同一個罩子一樣的罩了下來,瞬間將這孫千戶身上的火焰給熄滅。而沒有傷到這孫千戶半點。

這般運用先天真氣的手段可謂是神乎其神了。

那孫千戶解救及時,火焰也只是燒傷了部分身體,傷勢甚至不算太重,將養幾天就能恢復。

但是如果再晚個十秒鐘,乃至于幾秒鐘,那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接連干掉兩個地龍的同時,空中的飛龍也被山陵衛士兵干掉的差不多了。只剩下寥寥幾十只還在半空亂飛,盤旋著不敢落下。

短短幾分鐘時間,兩只地龍,上千只飛龍就已經被山陵衛全部解決。

而這個時候,鄭小明手下的山陵衛傷亡也不過幾十人而已。

鄭小明見了,嘴角露出一絲絲笑容,隨手一抹,手臂上的聖德荊棘數量減少,無形的聖德之力落在了那孫千戶,以及那些重傷士兵們身上,頃刻間這些人都恢復如初,彷佛沒有受到半點傷勢。

這種事情,自從鄭小明統領山陵衛以來,已經不是第一次發生了!

所有士兵看到,都轟然歡呼︰「萬勝,萬勝!將主萬勝!」

這些山陵衛跟隨鄭小明以來,時間雖然只有短短十幾天,卻已經大小數十仗,干掉的魔物最少都有五萬。

然而山陵衛自身的死傷卻很少,到現在估計也就幾十個而已。

軍隊本就簡單,既然跟隨著這麼一個主將能夠打勝仗,自身又很少傷亡,那麼他們自然會對主將無限信任和崇拜。

這也是歷代王朝最為忌憚那些百戰百勝的名將的原因了……實在是太容易獲取軍心了!

也許你會說這些名將會忠于朝廷……然而從管理學上寧可用制度來保證這點,也不會直接把希望放在名將自身的忠誠上。

這便是所謂信任是好的,但是制度制約是更好的原因所在了!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