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一百六十一章 成效

此策結合了地方的實際情況,可行性最高,基本上阻力不會太大,還能收到地方大姓的踴躍投入。

張四維說完,詳細解釋了此方略的好處。

福建地方大戶,和內地有很多不同。內地大戶主要是主家做官,形成依附的大戶。

而福建的大戶,多是宗族聚集而成的大戶,可以說就是大姓之家。

如果朝廷認可他們,還給予榮譽和實際上的好處,那麼這些有了實惠的宗族,為了保護自己的好處。

對于族中犯罪的人,不至于牽連宗族,威脅宗族整體的榮譽和生存,必定對其嚴懲,都不需要官府出面。

朱翊鈞點點頭,還沒有捋清楚,呂調陽出聲,神色疑慮。

「那豈不是地方大戶用家法,長此以往,家法大于國法,後患不小啊。」

張瀚這些年主動性不高,被皇上所厭,有所發覺,也開始改變,支持呂調陽的想法。

「福建大戶就是大姓一家,凝聚力強,必然具有排外性,對地方縣衙,地方小姓都有對抗和欺壓。

如今為了一時的太平,給了他們更多的權利,長久下來,豈不是更不可制。如今行事還在國家控制範圍內,日後超過了底線,國家怎麼辦?」

听完呂調陽和張瀚的想法,張四維笑道。「諸位,雖然明則給了閩地大姓好處,實則更加約束。」

張居正皺起眉頭,努力琢磨張四維之言,他身為內閣元輔,對于同僚們的爭論,有一錘定音之能,所以絕不敢輕易發言。

呂調陽和張瀚听到張四維的話,想了想,還是不知道自己遺漏了何處。

朱翊鈞也不知道,所發說道,「張師傅請直言。」

皇上催促了,張四維不再賣關子。

「閩地之風,已形成多年,不是輕易可改,只能加以引導走入正軌,且朝廷又在閩地行清丈田畝之事,如果態度只是強硬,必然引起反彈,對國家不利。」

先定了調子,張四維繼續說道。

「不管朝廷認可不認可,閩地地方實際的權利,就是在大姓手中,朝廷現在明面的上好處,卻可以佔據大義,要求地方嚴格遵守國法,又拉攏了一部分願意遵守國法的大戶,讓閩地大戶們不能抱成團。」

「張君如何又認為閩地大戶會分裂呢?說不定吃了誘餌,回頭還是照常行事。」

「閩地大戶,有以田為生,有以海為生,利益不同,其實更容易引導。」

听完張四維的話,朱翊鈞有點明白了對方的想法,那就是拉攏海派,打壓地派。

靠山吃山,靠海吃海。

這是天理。

國法也杜絕不了。

閩地如今,名副其實的海民大地,海外之民不知道有多少,明朝海禁最嚴厲的時候也杜絕不了。

隆慶開海,的確讓一些海戶大喜,但是很多大戶只靠地為生,並沒有什麼關注。

兩者的利益也不同。

海戶更需要朝廷的認可,地戶則無所謂。張四維所言,涉及到開海了。

朱翊鈞心有所動,準備先看幾位重臣如何說。

「如今的閩地,地方事務實際情況,就是在大姓手中,衙門公差只能和地方大姓合作才能收稅,這是不爭的事實,否認他還是如此,所以臣建議給大姓之名。

以此為約束,提高對地方大姓的要求,通過十年二十年的苦功,扭轉閩地的風氣。」

張四維看向皇上,說到了最後的重要步驟。

「一,讓提學在地方大興官學,提高福建籍官員在朝廷的數量。二加強福建衛所的操練,增加地方縣衙的實力。三,嚴格要求地方大姓按國法行事,不能隨意欺壓小姓。」

說完,見沒有人反對,張四維繼續說道。

「閩省風俗強悍,好斗狠生事,公式地方,此等人必要嚴懲,敢聚眾械斗者,要重發遣,以靖地方。

地方大姓族長不行阻止,一並連坐,查凶徒聚眾傷人,為首者仗一百,流放三千里。

互相斗毆者,皆如此嚴辦。

而要讓此法在閩地落實,就要給予好處,讓心向朝廷之地方賢德有名義。

如今大戶權利在宗族,宗族權利在族長,地方衙門登記造冊,免徭役,讓地方賢德有主動心。

任命這些人或族正,或房長,給予印照。

如此這般,宗族族長也無法阻攔,族中有了族正,房長還有免徭役之便,最後大姓宗族權利分攤,有了齷齪,最後都要地方縣衙定奪,長久下來,地方大姓越弱,地方縣衙越強。」

張四維的方法很細碎,很繁瑣,但是一環套一環,朱翊鈞想到了漢朝的推恩令。

這是陽謀,變被動為主動,而地方大姓的族長成為了被動方,矛盾由朝廷和地方,變成了地方和地方的矛盾。

但是又不同于清廷的不作為,結果完全不一樣。

「此策甚好,諸卿可還有疑慮?」

「這需要考量地方官員的能力了,如果是庸官,恐怕會適得其反。」呂調陽搖搖頭。

對于地方官員的素質,呂調陽持悲觀態度。

「所以對官員的才能,要加以考核。如果地方官員的能力平庸,那國家任何策略都會被辦成壞事,不光閩地之法,豈能因此而不改。」

「看來張師傅如今也認同考成法了。」

兩人話說的有點苗頭了,朱翊鈞把話接過來。

張四維至今也沒有十分認同考成法,只不顧考成法這些年來,仿佛熬過了寒冷的冬天,到底有了成效。

至于地方的糜爛,越來越少,事實說話,張四維也不在像以往般態度堅決。

「國法始終要大于家法,否則國將不國。張師傅所言,可行。唯可慮者,乃地方官員的才能,所以這幾年朝廷選派閩地官員,一定要重才能。」

朱翊鈞說完,看向張瀚。

張瀚起身,回到,「陛下說的極是,臣這幾年一定會用心留意。」

「先生可有什麼話說?」

事情已經商量的差不多了,朱翊鈞最後問了張居正,國家大事,還是要以張居正為主的。

這是態度。

「可行。且要讓地方大戶,配合清丈田畝之事,這是國家目前的頭等大事,等著閩省出成效。」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