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李衛東擺擺手,不能讓馬軍繼續拍下去了,不然他很有可能會忍不住笑出聲來。

馬軍也知道過猶不及,雖然拍李衛東的馬屁似乎也沒有什麼不妥,有多少想要這個機會而不得呢!

現在他算是看清楚了,跟著李衛東不僅可以喝湯,還能有肉吃,哪怕他能感覺到李衛東對他的信任並沒有對陳谷那幫人深。

他們是李衛東的嫡系,不僅有商業的合作關系,還有一分江湖的兄弟情誼,就算是犯點錯誤,也是內部矛盾,罵兩句,踹兩腳就沒事了。

但是他不行,若是出點事,不听李衛東招呼,很有可能就要被架空了。

而這次改革就是一個明顯的信號,他兼任的總經理已經給了別人,若是他出點什麼問題,被架空太容易了,只需要李衛東一句話就可以。

回首這段時間創業的日子,馬軍深知房地產市場的水很深,唯有現金流才是王道,背靠大山才有前途。

比如,當初他的合作伙伴張潘,他倆是同一天,同一時間見的李衛東,但不知道什麼原因,李衛東選擇了和他馬軍合作。

而張潘幾乎是和他同時創業,但時間過去了七八年,萬弘地產已經在國內屬于頭部企業,在全國有幾十個項目。

而張潘經營的地產公司,卻只有七八個小樓盤,兩者壓根就不是一個數量級,若沒有特殊情況,這兩者的差距只會越來越大。

前段時間,他還在市里舉辦的房地產行業會議上踫面了,只不過馬軍坐在最前排,而張潘只能坐在會議室的一個角落里。

會議結束後,與會的眾人都紛紛地給他遞名片,尋求以後的合作機會,張潘卻只能是遞名片的那波人。

會議之後,兩人還找了一個小酒館喝了兩杯,兩人喝了不少,也說了不少。

張潘一個勁的羨慕馬軍有這麼好的運氣,能夠被李衛東看中,在那個年代,敢拿出幾個億投資做生意的,絕對不是一般人。

而這個人還偏偏選中了馬軍,為什麼就對他張潘愛答不理,張潘問他為什麼,馬軍想了半天也答不出來。

其實到現在他也沒有想出來,李衛東到底看中他什麼,若說會做生意,懂得人情世故,張潘不比他差,甚至還要聰明一些。

這些雖然馬軍雖然沒有想明白,但是他卻想明白了一個問題,自己想要擺月兌的關系,卻是很多求之不得的!

在曾經有段時間,馬軍對李衛東的身家,尤其是國外的身家了解的還不深的時候,他甚至設想過多種辦法,想要擺月兌李衛東對公司的控制和影響!

甚至還天真的想要借助外力,結實了一些自認為在中國商界有影響力的人物,甚至想要引入外來資本稀釋李衛東的股份。

馬軍作為一個傳統的中國人,傳統思維對他影響很深。

在他的潛在認知里,創始人就應該是說的算的,哪怕不是公司的實際控制人。

我把公司發展起來,我說的還不算?

以前李衛東不管事,只是口頭上說一說,指個方向,剩余的事情全是他來處理,這種感覺還是不錯的。

但是隨著公司越來越大,管理也越來越規範,李衛東派駐在公司的董事,手伸的也越來越長,對很多事情都會過問。

尤其是涉及到資金流向的事情,甚至在有些時間比較緊迫的時候,還需要花費大量的時間走流程,評估風險,在馬軍看來這些流程大大降低了公司的運行效率。

這個時候馬軍就矛盾了,一方面想成為李衛東,完全信任可以讓他放手去做的人,比如陳谷一樣;另一方面又希望李衛東什麼都不要管。

所以那些不切實際的想法都在這個時候出來了,只是李衛東身上的事情發生的太快,讓他有些措手不及。

公司改革來了,企業現代化改革,馬軍的理解非常直接而且到位,所謂的改革就是把西方的那一套商業文化邏輯利用起來。

公司的執行層,戰略層和權力層的分離,總經理或者CEO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