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431 一億美金的投資

李衛東的話音剛落,周圍站著的人都愣了,不過很快就猜測,應該是李衛東弄錯了。

剛才馬芸說的一億,第一,本就有可能是個虛數,做不得準, 只是為了吸引李衛東的注意。

第二,就算這一個億是真的,馬芸說的也是人民幣,不可能是美元,都是中國人誰用美金說話。

哪怕是一億人民幣,也已經是國內風投的天花板了,目前為止,還沒有哪個公司能一次拿到這麼多資金。

而且國內投資界最牛的就是精衛投資, 而精衛投資最擅長的就是以小博大,在公司初創的的時候就介入。

即便是在後期的追加投資中,也很難會有超過這個數額的投資,這麼大的金額還能叫風投嗎?

如果沒有確信的收益,這個年月誰有那麼大的膽量,拿出一億干有可能虧損的項目。

畢竟一個億的身家,在當今的國內已經能夠有資格進入富豪榜的前五十了!

站在李衛東身邊的幾個副總和張東碩,稍微有些尷尬,當然也只是單純的認為李衛東搞錯貨幣種類。

對面的幾個互聯網大咖,除了認為李衛東可能搞錯貨幣種類,還有其他的一些想法。

臉上的笑意已經說明了很多,估計其實心里也琢磨,難道現在美金都這麼不值錢了嗎?

他們不懷疑李衛東能拿出一個億美金,雖然不是李衛東的核心圈里的人, 但是對李衛東的身家也有些了解。

李衛東名下的產業數不勝數, 橫跨各行各業,有很多上市公司大股東名單里, 能看到精衛投資或者新盛控股的名字!

但是即便如此, 他們也仍然對李衛東投資一個億美金抱有懷疑,資產是一回事,拿出這麼多現金又是一回事。

而且根據他們對李衛東的了解,他也不是那種孤注一擲的人,而馬芸也不值得他如此看重。

雖然這些人尊敬李衛東,但是限于自己的眼界和高度,對于李衛東的了解還是不夠,有這個想法很正常。

最為尷尬的就是馬芸,他沒有想到李衛東僅僅听了他兩句話,就說投資一億美金!

若不是看著李衛東的語氣肯定,表情真摯,他似乎已經認為這是李衛東拿他打茬呢!

他自己知道自己的本事和身價,一億人民幣就已經讓他感到物超所值了。

至于一億美金,那就純屬開玩笑,若是真有一億美金,李衛東讓他干啥,他就可以干啥。

「董事長,我說的是一億人民幣!」馬芸臉色尷尬的笑著,至于李衛東說的要求,他沒提。

就算是人民幣又怎麼了,影響李衛東提要求嗎?

這是金主,自然有金主的待遇,給你這麼多錢,提幾個要求又怎麼了,別說陪吃陪玩了,陪睡都行!

「人民幣?」李衛東的臉上稍微有些尷尬,不過稍縱即逝,隱藏的很好,至少沒被幾個人看到。

旁邊的幾人臉上的表情比較豐富,想笑,但是有不敢,不過那意思有果真如此的意味。

「這點錢夠干嘛,網購是個新鮮事物,沒點好處誰會相信,不得靠大量的補貼來拉動!」

「還有支付渠道、物流渠道的建設,這些也需要不少資金吧,這一億美金能撐幾年?」

雖然尷尬,但是李衛東依然給一億美金的使用找了幾個合理的途徑,不然不是顯得自己戰略失誤。

而且這種發放補貼的燒錢大戲,他在後世可是實實在在的經歷,效果極好,短時間內就能讓參與度達到極限。

不要小瞧了三塊兩塊的補貼,這會讓很多想要嘗試而未嘗試的人,大膽的走出這一步。

一般人一旦享受網購的便利,會上癮的!

「目前,我們的B2B支付渠道用的是民生銀行的網上銀行,我們合作的還很愉快,基本上沒有手續費!」馬芸解釋道。

不是他故意強調,而是發現後面來了一群人,就有民生銀行的董事長李時輝。

雖然馬芸認識李時輝,不過他可以保證李時輝不認識他。

民生銀行不是國內最早開設網上業務的銀行,但是絕對是第一家真正能辦理銀行業務的銀行。

一個合資銀行自然不好去拿這個第一,不然阻力得有多大,不過自從米國誕生了第一家網絡銀行之後,他們的準備工作在李衛東的授意下就已經開始展開。

準備工作的做的充分,所以發展速度非常的快,第一筆網銀轉賬,第一筆網上跨行轉賬,第一筆網上支付,都是他們開的先河。

現在民生銀行的網上業務已經佔到總業務量的8%左右,京滬深這樣網絡覆蓋較多的城市,甚至能夠達到20%以上。

這不是單純的數字,這些業務量的支出成本要遠低于線下業務,省出來的都是實實在在的利潤。

民生銀行是一個比較前衛的銀行,很多銀行舍不得的肥肉,在民生銀行這里都不是問題,尤其是為了推廣網上銀行,很多線下收費的業務,線上很多都免費!

阿里選用民生銀行不稀奇,轉賬、異地取現都免費,誰還不用,那不是傻嗎!

轉賬收什麼手續費,用的是網銀,最後還是在內部流轉,收這點手續費有個毛用。

現在都聯網了,雖然是比較特殊的網絡,但是多一筆,少一筆業務能有多大的成本。

拉幾個客戶,比啥都好使,而且凡是有這種需要的大部分都是資金量比較大的客戶,做生意的客戶居多。

做生意自然流水大,自然免不了要在銀行貸款,這才是賺錢的根本,手續費這些東西看著多,但是佔的比例小。

所以民生銀行是一個改革者,讓一些國有大銀行感覺到不舒服,不過也僅僅是不舒服而已。

銀行之間是競爭關系,但是管理者之間可沒有什麼競爭,這兩者不能混為一談!

所以千萬不要相信誰和誰是競爭者,後世三大通信公司是競爭,但是人家的負責人互相調來調去,你說哪來的競爭!

而且一些規定也不是某一個銀行能說的算,民生銀行可以不要各種手續費,但是他們不行!

這就是體制區別造成的競爭力不同!

馬芸繼續說道︰「物流渠道在江浙滬和一些大城市還好一些,快遞企業很多,但是其他地方還是得靠郵政和匯通物流!」

他要把自己掌握的東西和李衛東解釋一下,當然對李衛東說的補貼這事,還是記住了!

「這些我不過問,具體多少資金你和鄭總商量,」李衛東沉吟了一下,又加了一句,「還有鄒總!」

鄭思京和鄒總立馬打起精神,這是一個變化,李衛東對兩個投資公司態度的變化。

以前的時候,雖然沒有明說,但是大家都懂,他們兩個一個主內,一個主外,一直奉行著不交叉,不干涉的政策。

但是現在似乎要發生變化了,不過想想也就了然,蚍蜉資本的錢總得要花出去。

以風投的形式投資到國內,也是一個方法,總比把錢轉到其他賬戶上更容易一下。

「另外我有個要求!」李衛東沉吟著,似乎思考該怎麼表達。

「董事長,您說!」馬芸的態度很端正,其實內心非常的忐忑。

李衛東敢答應投資一億美金,雖然具體資金另說,但是也肯定會在個數額附近。

這麼多資金進來,自然是要有適合的股份,人家不是借款是投資,可沒人敢給他借這麼多錢!

一大筆錢進來,公司的估值要變化,他們這幫人的身家肯定要暴漲,但是也意味著公司的控制權要發生變化。

這就是馬芸忐忑的根源,但是這個機會他又不想放棄,也不能放棄,如果放棄了就要錯過一個機遇。

「我希望,別人是因為阿里知道馬芸,而不是因為馬芸知道阿里!」李衛東猶豫了一下還是說道。

他也想,若是如此,這還是原來的那個馬老師嗎,還有沒有能力帶著阿里起飛!

不過若是任由馬老師惹是生非,終究不是個好事!

場面突然有些靜止,幾乎所有的人都會以為李衛東會提出股權方面的要求,沒想到是這麼一句話模糊的話。

字面的意思很好理解,字面背後的意思也很好理解,但是這話卻又讓人模不著頭腦。

馬芸的心突然放下來,他雖然不理解這話,也模不著頭腦,但是有一個意思他理解了。

他依然是阿里的負責人,李衛東對這個位置沒有要求,不然不會說出這種話來!

「董事長,我一定謹記您的教誨!」馬芸此時還沒有以後意氣風發的模樣,自然不能理解李衛東的話,不過也不妨礙拍馬屁。

「行,剩余的事情你們聊!」說著李衛東就轉身向著門口走去。

留下幾人面面相覷,只是這幾位互聯網大咖看著馬芸,內心突然升起一股酸味,這是嫉妒了。

他們現在正積極謀劃的去米國上市,募集的資金也僅僅是幾千萬美金,沒想到人家的第二輪融資就已經到了這個規模了。

他們不也不禁想,李衛東為何有膽量對這個公司投資如此大的數額,難道這真是個巨無霸不成?

而且還有,他們剛才以為李衛東不一定能輕易拿出這麼多錢,但是從話語中,好像從來沒有對金錢有一點猶豫。

正常人,手里有一百塊錢,讓他花一塊錢,他可以毫不猶豫,若是讓他花十塊錢,應該會稍微考慮一下。

若是花五十塊錢,可能跟會猶豫不決,若是花掉一百塊錢,恐怕就要直接拒絕。

但是李衛東花一億美金,好像好開玩笑似的,就說明李衛東手里的錢肯定比這個多很多。

三人互相看了一眼,似乎上市與否也沒有那麼重要了,若是能夠再有一輪融資,似乎會更好。

不過有些晚了,他們上市的時間差不多已經定下來了,就在最近,有萬國證券作為他們的推薦機構,事情很順利。

去米國上市和在國內上市,李衛東的態度截然不同,只要是能夠取米國上市的,李衛東都會極力支持。

尤其是現在這個大泡沫的時候,過段時間開始擠泡沫的時候,再回購一部分股票,完全賺的就是米國人的錢,他甘之如飴。

而且越早越好,早一天估值可能就不一樣,所以萬國證券自然是積極推動。

李衛東向門口走去,後面跟著很多送李衛東的人,非常的壯觀。

李衛東正要上車,張東碩突然走過來,說道︰「董事長,吳老、厲老還有林主任,快到了?」

「他們一起來的?」李衛東听到後詫異的問道。

「嗯,他們上午開完會,就給他們訂的同一個航班,現在已經接到人了!」張東碩如實回答。

這三個人是新盛控股聘請的咨詢委員會委員,來齊州參加公司年會,本來應該昨天就到,參加今天的會前會議,只是最高層在今天召開了一個比較重要的經濟會議。

這幾個人是智囊,是經濟學專家泰斗,給李衛東公司把脈是兼職,給國家的經濟把脈才是本職工作。

所以開完會才趕這個航班來齊州,他們拿著李衛東的錢,就得給李衛東的出力,這沒有泰斗不泰斗。

這年頭流行專家學者在公司兼職顧問或獨立董事,前幾年工商聯在京城開會,李衛東是副主席自然也要出席,遇到了後世幾個名氣很大的經濟學家。

當時也沒想太多,就邀請了幾個專家給公司把把脈,這些都是泰斗級別的,專業知識還是很牛的。

只是李衛東忽略了一件重要的事情,不僅武林有門派,學術界也有派別,尤其是經濟學。

武林門派有爭端,擺個擂台,技藝定勝負,拳頭定生死,但是學術派別這樣搞就不成了。

一來一回的,不僅耗時曠日持久,而且還爭論不出結果。

而李衛東憑借著上輩子的記憶,請了幾個大拿,人家倒是給面子,只是李衛東不知道這幾個人屬于不同的派別。

這下子就來麻煩了,都是泰斗級的人物,而且關系都通天,李衛東一個也不想惹。

關鍵也沒有惹的必要,他是一個粗人,不願意牽連到兩個大佬的學術討論中。

但是合同都簽了,他也不能無緣無故的解聘,這樣太得罪人。

最近有人揭露厲老子女出現在一些上市公司的股東名單上,炒股賺了好幾倍,有些不正常,是股份制改革錯誤的體現!

由事及人,最後還是扯到學術上,學術出現了污點,被人抓住把柄了,攻訐聲不斷!

李衛東還真怕這倆人在一個航班上會打起來。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