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二百二十六章 白毛僵尸

三天前,十幾具古尸埋下去時,全身僵硬,表情痛苦。三天後,十幾具尸體被刨出時,還是全身僵硬,表情痛苦,只是的地方皮肉開始縮入骨頭,並隱隱約約長出了一層白毛。

「白毛僵尸!」白狼一見白毛,立刻驚呼道。

盜了十幾年的古墓,這白毛僵尸他還是第一次遇到。

以前他听師傅胡道人講過,人死後怨氣聚喉,又葬于四陰之地,就可能變為僵尸。

清朝翰林院庶吉士出身的紀曉崗紀大學士曾在《閱微草堂筆記》中對僵尸的相貌做出這般描述︰「白毛遍體,目赤如丹砂,指如曲勾,齒露唇外如利刃類接吻噓氣,血腥貫鼻。」

也有牛鼻子老道講,這天下僵尸可分為四種,即普通僵尸,白毛僵尸,黑毛僵尸和金毛吼。

普通僵尸也叫死不斷氣,畏光怕水,五行皆可克制,而且遇到活人就會兵解,也就是死透,所以一般僵尸怕人聲狗吠。

普通僵尸如果修煉五百年,皮肉縮入骨頭,渾身長出白毛,即成白毛僵尸。這白毛僵尸也是畏光怕水,五行可克,但是開始不懼怕人聲狗吠,有時還會在晚上行走。

白毛僵尸如果再修煉五百年,白毛變黑,即成為黑毛僵尸。它不再懼怕人類,不懼五行,甚至可在白天行走,偶爾還會說些人話,以蠱惑人心。

黑毛僵尸如果再修煉五百年,即成金毛。此時它全身毛發變成金黃色,只留咽喉處一縷白毛,乃其命門,可渡雷劫。

傳說中觀音菩薩的坐騎就是一只金毛。

馬三也從來沒有見過白毛僵尸,听到白狼如此恐懼的驚呼聲,以為有什麼巨大的危險,一把就將白狼扯到自己背後。

那年輕道士根本不管什麼白毛不白毛,他見尸體已經挖出,就從身後的黃布袋里依次取出三個瓷瓶,並將瓶中物體拋撒在那些尸體上,隨後劃著了一根火柴,扔進了墓坑。

眨眼間,剛才還濕漉漉的墓坑就燃燒了起來,而那些僵硬的尸體在烈火中開始融化,扭曲,變形。隨之一股股惡臭從火中傳出,隨著夜晚的山風飄過了一道山梁,又一道山梁。

因為忍受不了這種臭味,馬三與白狼找了一處上風頭躲了起來,邊抽煙邊往墓坑這邊張望。年輕道士並沒有躲開,而是在墳堆旁的一塊大石頭上閉目打坐,仿佛根本沒有聞到那惡心的臭味。

墓坑里的「異火」持續劇烈燃燒,直到雞鳴時分才開始漸漸變小。見墓坑里沒有了火光,馬三與白狼走過來觀瞧。此時,除一小堆還冒著青煙的灰燼以外,墓坑里空空如也,仿佛那些尸體根本就沒有存在過,又仿佛那些尸體長了翅膀,借著夜幕的掩護悄悄地逃遁了。

「回!」那年輕道士突然睜開了眼,大喝了聲,將還沉浸在胡思亂想中的馬三和白狼著實嚇了一跳。

待他倆回頭,年輕道士已經飄到了幾丈開外。

回到馮家大院,馮老漢與老伴早已準備好了早餐,竟然有酒,有肉。

那年輕道士也沒有客氣,端起酒就喝,夾起肉就吃,毫無禁忌。這一幕看得馬三和白狼瞠目結舌,不知該說什麼好。

實際上,有些道教弟子是可以吃肉的,比如說正一道。

「正一道」由漢末張道陵所創,又稱天師道、正一派。「正一」意為「正以治邪,一以統萬」。公元1304年第三十八代天師張與材被受以正一教主,主領三山符。從此以後,歷代天師均以「正一教主」身份出現,並統領江南閣皂山、龍虎山、茅山等三大符道派。

「正一道」以《道德經》、《正一經》亦為主要經典,以符齋醮、降神驅魔為主要宗教活動,包括神霄派、清微派、東華派、淨明派等,主要傳播于江西、江蘇、上海、福建等地。

根據正一派的教規戒律,正一派道士是可以食葷的,但是他們所吃的是三淨肉,即︰不見殺,不聞殺,不為己殺。

相比之下,我國道教的另一個教派全真教則恪守古訓,禁絕葷辛,要求門下弟子素食、出家(不結婚)、住觀。

全真教由金代王重陽所創,主張儒、佛、道三教合一,即以「三教圓融、識心見性、獨全其真」為宗旨,奉《道德經》、《清靜經》、《孝經》、《心經》、《全真立教十五論》等為主要經典。

全真教初傳時期,遵行「以無為為主」的教旨,即注重個人修煉,組織規模和力量也比較小。自劉處玄、丘處機相繼掌教以後,始逐漸重視創立宮觀和收徒活動,後經過二三十年的發展,全真教初具規模,並在魯、豫、陝、甘、冀等北方地區廣為傳播。

這崆峒山在陝、甘地區,馬三以為山中道教當屬全真教,禁絕葷辛,不想遇到了一個吃肉喝酒的「正一道」弟子。

年輕道士根本不理會馬三等人驚詫的目光,只管自己吃喝,待酒足飯飽之後就坐一旁閉目養神起來。

見對方根本視自己為無物,馬三和白狼也覺無趣起來,三兩口吃完了飯,就往廂房里的炕上睡覺去了。

干了一夜的氣力活,兩人渾身的困乏,倒下頭就進入了夢鄉。

馬三心中無事,睡得很沉。白狼卻因見這個年輕的道士,很是想念師傅,于是悠悠忽忽做起夢來。

夢中師傅時而年輕,時而年老;時而帶他去山上采藥,時而引他去古墓盜寶。年輕的師傅傳他武藝,教他輕功;年老的師傅教陰陽五行,傳他伏羲八卦。采藥時師傅滔滔不絕,談宇宙萬物,講人生哲理;盜墓時師傅卻不聲不吭,滿臉的無奈,滿眼的憂傷……

時近正午,馬三與白狼都被年輕道士叫醒。

見識了人家的道行,兩人雖然心中略有不滿,卻都沒有報怨一句。

到了院子里,年輕道士指了指石桌上兩碗鮮血,示意他們端著跟他走。馬三不想端,就看向了白狼。

作為多年的朋友,白狼自然明白馬三不願意受人指使,就走了過去,一手端一碗,像僕人一樣,跟在兩人身後。

三人再一次來到那個墓坑邊,年輕道士接過白狼手中碗,一邊念動咒語,一邊往墓坑里潑灑。鮮血滲進燒得發白的泥土里,升起了股股白煙。

兩碗狗血灑完,年輕道士又用鮮紅的朱砂在墓坑的中央畫了一個詭異的符圖,之後說一句「填了」就又飄然而去。

馬三與白狼心中著實惱怒,卻也沒有辦法,只好照做了。

做完這一切,兩人回到馮家大院,發現馮老漢月兌了棉襖換上了汗衫,而那位年輕道士已經走了。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