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一百三十一章 鬧鬼的實驗室

來西安的第二天,我去了西北大學鬧鬼的實驗室。

自從馬三在這間實驗室里做完法事以後,安魂香的味道就住在這里,無論如何打掃通風,趕不走了它。

有燒香的味道,進了這實驗室,就像進了寺廟,或者靈堂。

于是,一些匪夷所思的事實被編造出來,一些怪誕不經的傳言也不脛而走,本來就有些恐怖地古遺體研究實驗室,因此蒙上一層詭異的面紗。

有人說,是幾個調皮的新生在搗蛋,他們晚上不想做實驗,想去約會。

也有人說,與新生無關,是學長學姐在里面約會,他們不想讓人撞見。

還有人說,適逢千禧年,國外的魔鬼將被釋放,國內古尸也將蘇醒。

……

實事證明,謠言的生命力和傳播力要遠遠大于真相。

兩年過去了,關于古遺體研究實驗室鬧鬼的謠言不但沒有停止,反而越傳越廣,越傳越豐滿,越傳越離奇。

作為實驗室的負責人,古老師對此不置可否。

院里的領導曾問過他一次。古老師一本正經地說,這種氣味是從一具尚未完全腐化的尸體上發出的,只要院里拔給他一些科研經費,不出三五年,他一定能分析出原因,並找到解決的辦法。

為此,古老師還打了一份報告上去,結果報告石沉大海,領導也沒再問。

與那些學生相比,這些系院領導要好對付一些。

自從好友馬三的弟弟小東在實驗室被嚇尿褲子以後,那個以少女初「吻」救他的女學生李小鳳就引起了古老師的注意。她勤奮,博學,膽大,心細,多思,又動手能力極強,是一個天生做考古研究的料。

今年上半年,李小鳳順利地通過了國家研究生考試,成為我們李家村第一位研究生,古老師也如願以償地當上了小鳳的導師。

關于小鳳上古老師研究生的事,曾經還有幾句閑言。

傳言里說古老師給自己朋友的弟媳開綠燈,古老師沒有理睬。後來隨著小鳳的本科畢業論文在國內權威考古學期刊《考古與文物》上發表,那幾句閑言碎語就如浮塵一般被吹得干干淨淨。

我相信妹妹小鳳的實力,她是我見過的最聰明、最刻苦的女孩子,總覺得她的身上有一種與生俱來的靈氣。

自從確定上古老師的研究生後,小鳳就一頭扎進古老師的實驗室,全身心地沉浸在她的課題研究中,而我到這里來,就是找她的。

在來實驗室之前,我先去了一趟開元商城。

開元商城位于西安城中心,營業正門與舉世文明的古建築西安鐘樓比鄰相對,是一座集商業貿易、餐飲服務、文化娛樂為一體的多功能、高檔次、智能化的大型綜合性商城。

清朝時此地曾是一座香火旺盛的寺院,名開元寺。清末寺院衰落,輪為老西安著名的煙花之地,車流馬龍。解放後一度為市場、商場,上個世紀九十年代在此修建了商城,名開元商城。

我去開元商城是為了買手機。昨天女友臨走時讓我有空給她打電話,她有一個粉色的摩托羅拉手機,新買的,三千多塊。

我以前在西安上學時有一傳呼機,聯通的,這幾年手機普及,傳呼台紛紛倒閉,傳呼機成了廢品。回縣城後我又一心一意育人教書,也不想與誰聯系,所以一直是個自由之身,不受電子產品的攀扯。

現在來西安了,難免要與一些狐朋狗友勾搭,有個手機還是方便的多。

買手機時又想著妹妹小鳳也該有一部,也順手給她買了。反正卡里有錢,來時二叔听說我是邊進修,邊瞧病,又給我卡打了五萬。

小鳳是女孩子,喜歡時尚漂亮,我用心給她挑一部最流行的,也是最好看的,花了近四千元。而我,則選了部千元左右的諾基亞。

賣手機櫃台代辦手機卡,我又用自己的身份證辦了兩個。

等這些事情辦完,趕到實驗室時已近中午。

實驗室門開著,小鳳卻沒在,說是今天家里有事,不過來了。

「家里有事?我從家里剛來,沒听說有事呀?」我心里有些疑惑。

「你去書院門姚氏古玩店吧,她說不定就在那兒!」那個熱情的女學生見我有些失落,就給我提醒道。

「書院門?馬小東?姚氏古玩店?」我恍然大悟。自訂婚的那一刻起,小鳳的家已姓馬了,而我們家成了她的娘家。

說起姚氏古玩店,我又想到了那個盜墓的馬三,想起那個山杏。

唉,我該如何面對這個馬三?

裝著一切都不知道,都不記得,只將看作小鳳婆家的哥?還是提名叫響說,你就是個盜墓賊,那年那月到我們村盜過墓?

都不能!

如果那樣,我將至妹妹小鳳于何地?

我決不能讓她為難,更不能讓她憂心難過!

可這紙終究包不住火呀!想想小鳳結婚時,五叔一家要回來的,而這個馬三作為男方家主,也必須在場,兩人一見面

要不我先去探探虛實,模模這位盜墓賊的底。

人人都有難言之隱,人生處處也都有不得已。倘若那位親家哥已經迷途知返,我們又何必糾纏那些不咸不淡的往事呢?倘若沒有,也好有個應對準備。

再說哥是哥,弟是弟,只是血脈相連而已,與品性無關。

「對,就去姚氏古玩店!」我打定主意,又坐車折回到城里。

書院門位于西安城南門內東側,東至安居巷,接三學街,因在關中書院門前而得門,1991年整修為明清風格的文化旅游街。

關中書院是明清兩代陝西的著名學府,全國四大書院之一,最初建于明神宗萬歷年間。姚氏古玩店就在其東隔壁,坐北朝南。

店面似乎剛剛整修過,做工精美的雕花門窗新上了大紅油漆,稜角處以金色點綴,顯得富麗堂皇。

邁過一尺高的門檻,進去兩三步,是一扇兩米多高的紅木屏風,屏風主要采用鏤空雕刻工藝,結合,雕、嵌、描、繪、堆漆等手法,刀法洗練,層次分明,具有強烈的時代氣息和地方特色。

屏風腳下兩個清花瓷壇里,幾朵睡蓮開得正好,紅花綠葉間有金魚游戲。

透過屏風上的花紋空隙,店堂里的文物隱約可見。

繞過屏風,左右靠牆各有一個木制博古架,在燈光的映照下,架上文玩琳瑯滿目,令人目不暇接。

中堂之上是一副神人畫像,像兩邊有對聯。畫像正下方是佛龕神台,台上一瓶一鏡古樸典雅,中間一個木制的自鳴鐘增添了幾分靈魂。神台左右各立一個花架,架上君子蘭挺拔蒼翠。

神台前是一張老榆木八仙桌,桌上一套茶具古香古色,桌兩邊各是一把太師椅,簡約里透著奢華。

就在我走近欲細瞧那神人像時,一聲清脆稚女敕的女聲從背後傳來。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