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十八章 將軍廟神秘的“殺陣”

將軍廟位于北邊半山坡一個平台上,距我們村子不到二里地,中間隔著就是那個大土堆。廟不大,但保存還算完整。大殿、偏殿及門房俱是明清風格,雖已陳舊,卻還牢固。幾棵粗壯的蒼松翠柏排列在門前,訴說著他們數百年來所經歷的風雨。

大殿里將軍神像正襟危坐,身軀偉岸,目光凌厲,不怒自威。兩旁站著他的兩個兒子,手按寶劍,威風八面。東西偏殿各立四名戰將,鎧甲兵器一應齊備,仿佛只待將令一出,即可出征。

廟殿各處皆是雕梁畫棟,雖顏色早已褪去,但也不失精美。

走出廟門往下有九級台階,青石鋪就。距台階七米處,矗立著一塊石碑,高近三米。正面寫三個行書大字「將軍廟」,筆力遒勁,氣勢磅礡。背面是些許小楷,或許是年份太久,字跡早已模糊無法辨認。

廟門外空地不小,足有莫半個足球場大,且極為平整。空地兩側各有小徑,直通坡下。坡下橫過一條河,河上有橋,兩條小徑在此匯合,變成可以通車的大路,一直往南,繞過大土堆,再過了老桃樹,便是我們村。

將軍廟所在地都屬于我們村,因此每年九月十五的將軍廟會也由我們村主辦,爺爺就是主要負責人。

每逢將軍廟會,方圓百里之內的小商小販都會早早來佔下攤位。秦腔戲是必不可少的,還有雜耍和電影。如果踫到收成好的年份,爺爺就會請下兩台大戲,一台在坡上唱,一台在坡下演,那場面人山人海,好不熱鬧!

這其中,最吸引人的還屬「破陣」了!

「破陣」是將軍廟會獨有的項目,許多逛廟會的人,都是沖著它來的。

「破陣」又稱「殺陣」、「沖陣」,是古代戰陣的模擬表演。

演員分攻守兩方,攻方身穿深黑色粗衣,守方身著大紅色粗衣,每方各一百一十人,選出功夫最好的做主將,再選出十名較好做校尉,其余人做兵卒。這兩百多人全部來自我們村里的青壯,從來不用外村人。表演時,由守方先行排兵布陣,再由攻方制定策略進行破陣。

陣法是固定的,共計九套,一天用三套,廟會三天正好用完,絕不重復。打法也是固定的,雙方演員只能用手里的扁擔擊打對方的扁擔,可用蠻力,用巧勁,也可劈,刺、挑,但絕對不能踫撞對方的身體。據說這些陣法都是將軍傳下來的,破陣的打法也是將軍制定的,就連每個人手中的扁擔也將軍設計的,幾百年來從未改變。

雖然陣法固定,但布陣後的走法卻有許多種,軍陣一旦運行起來,其中的殺門、生門都在不停的變換,攻方主將必須靠敏銳的目光抓住戰機,完成絕殺,否則鹿死誰手,實難預料。

因此,雙方的成敗只能靠將軍的臨陣指揮和士卒手底的真功夫。

待雙方全部準備就緒,主帥大喝一聲,開始!雙方便立刻廝殺起來。霎時間,殺聲震天,塵土飛揚,儼然一個古戰場。

自十八歲開始,五叔每年就會參與「破陣」的廝殺,直到他離開。每當五叔想起「破陣」的場面,他都會血氣上涌,意氣風發。

他曾給我說,他喜歡廝殺,喜歡破陣。只要進了那個「戰場」,他就會熱血沸騰,殺性大發。

他還告訴我,他要在二十五歲之前坐到主將的位置。

我也相信五叔一定能!

就在五叔計劃奪取主將時,他去了遠方。

而這一去,就是十年!

十年里,他多少次夢見「破陣」,夢見自己或率軍沖殺,或排陣拒守。他不明白,自己身上暴虐的血性來源于哪里;他不明白,自己的靈魂深處里為什麼會有殺戮的渴望;他更不明白,「破陣」為什麼能夠激發他的血性,點燃他殺戮的渴望。

在這十年里,他異常珍惜爺爺給他講的每一次「破陣」,仔細分析和總結「破陣」過程成功與失敗。他心底有一個強烈願望,那就是回去參加「破陣」並贏得勝利。

如今,他要回來了!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