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三章 爺爺每晚都不在家

就在我與爺爺擺弄狗血木橛的當年夜里,撞上鬼打牆的二叔突然發起了高燒。二嬸不敢耽擱,趕忙讓大牛哥叫來了村里醫療站的大夫,給打了支退燒針,不一會兒燒就退了。

天亮後大牛哥來找我一起上學,隨口說了二叔發燒的事。

本來還在睡夢中的爺爺像听到了炸雷,猛地坐了起來,厲聲問︰「幾點發的燒?」

「十二點多吧!」大牛哥怯怯地答道。

大牛哥與我一樣,自小就害怕爺爺。

「你今天不要讓學了,回去給你媽說,帶著你爸去縣城醫院!」爺爺口氣異常嚴厲。

大牛哥一听到不讓上學,扔下書包撒腿就往外跑。

我知道,大牛哥就早不想上學了,但也不至于高興得這樣忘形吧!

爺爺隨即下炕,披上衣服跟了出去。

我們村里的人都姓李,而且是一個祖先,拜一個牌位。祖先的牌位就在我們家,無論村里那家辦紅白喜事都要來拜請祖宗。實際上是請爺爺去,當然作為長孫,我每次也在受請之列。

小時候我很樂意去,倒不是在意他們三番五次的拜我,給我磕頭,是因為每次去了都會得到些糖果和糕點。

那年月,我真的很饞!

長大後就不想去了,但爺爺不許。

爺爺的話,我不敢不听。

有些時候,我感覺就是全村的人都听爺爺的,當然二嬸也不例外。

听到大牛哥傳來的令旨,她二話沒說就叫來了家里有拖拉機的土娃,載著二叔和大牛哥一起去了縣里,留下小鳳一個人看家。

小鳳是二嬸的女兒,今年上初中一年級,一米五左右。或許是膚色跟二叔了吧,不是很白。雖然也是眉目清秀,身材苗條,但我總覺得沒有大牛哥長的好看。盡管如此,小鳳的言談舉止卻像極了二嬸,也一樣頗得村里人喜歡。

當天晚上,小鳳過來喊我吃飯。

我有些猶豫,這麼小的孩子做的飯能吃嗎?

「去吧!」爺爺說了一聲,蹲在門口吧嗒-吧嗒地抽起了旱煙。爺爺用最好的地種了兩畝烤煙,供自己抽,也供全村的老人抽。

到了二嬸家,我驚喜地發現姑婆在。

我知道,我們有口福了!

姑婆是爺爺的親妹妹,小爺爺十二歲。

說起這個姑婆的經歷,村里的長舌婦能說三天三夜。我知道的不多,只記得她曾經讀過書,進過學堂。後來參加了革命,也嫁給了軍官。再後來那個軍官死了,她就孤身回到了村里,又與爺爺鬧翻了,一個人住進了村口古井旁邊的破屋里。我經常偷偷去她的家里,雖然外面看起來破爛,但里面卻非常干淨整潔,還有許多書,許多畫,許多洋玩意!

至今我都能清楚的記得,姑婆家沒有炕,一張大床上被子總是四方四正。透過床頭的窗戶,古井,老桃樹,大土堆看的一清二楚。

自我記事起,時不時就有穿著各種制服的人帶著各種禮物來看望姑婆。

說起來也怪,但凡開車來的,姑婆一概不見,禮物也不收。即使來人將禮物放在了門口,她也會扔進河里。走路來的她卻讓進屋里,好水好茶地待著,送來禮物照單全收。

那些禮物姑婆是不會吃的,最終還是便宜了我們。當然給我的次數最多,數量也最多,時間也最長,直到見不到姑婆為止。

二嬸他們在縣里呆了整整一個星期,姑婆也給我和小鳳做了整整一個星期的晚飯。

這一個星期里,我倆的伙食很是不錯,有臘肉,有板鴨,還喝了米酒,吃了香蕉菠蘿。這些都是南方才有的珍饈美味,我們這些沒出過縣城的北方孩子,根本沒有機會品嘗。

二叔回到村子里時已經痊愈了!逢人就急打招呼,忙問候,遇見同齡人還開上幾句的玩笑。渾身的力氣,滿眼的精神,跟撞上鬼打牆以前一模一樣。

二嬸剛到家就帶著二叔來看望爺爺,並向爺爺訴說他們看病的經過。

縣城醫院的大夫給二叔下了輕微抑郁、重度積食的診斷。當二嬸給大夫說起鬼打牆的病由時,被大夫好好嘲笑了一回,連說愚昧迷信,並取出磚頭一般厚的書,翻了許多頁,給他們念了好幾段話。

雖然二嬸沒听太明白,但二叔明白了。

所謂"鬼打牆",就是在夜晚或郊外行走時,分不清方向,自我感知模糊,不知道要往何處走,所以老在原地轉圈。把這樣的經歷告訴別人時,別人又難以明白,所以被稱作"鬼打牆",其實這是人的一種意識朦朧狀態。

爺爺沒有太仔細听他們解說,只是看到二叔的精神狀態好了,就打起了哈欠。二嬸見狀就拽著二叔起身告辭了。

我知道其實並不是爺爺不願意听他們講,只是爺爺太累了!因為這一個星期,爺爺每天晚上都沒有在家!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