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920章 在能源期貨戰爭中大獲全勝

5月1日,國內以本幣計價的能源期貨交易所正式在滬上掛牌成立,期貨品種包括原油、石油、成品油、天然氣、煤炭等產品。

幾乎囊括了現有大部分化石能源產品,而且是以人民幣交易的市場,算是開創了當前國際能源交易規則的先河。

潮汐投資公司第一時間進行了交易商注冊,當天就完成了10億元的交易額,雖然和成熟的能源期貨交易所不能相比,但是也算是開門紅。

實際上這些交易,是國有石油企業和潮汐投資公司之間做的交易,國際上的能源出口國和期貨交易商都處于觀望狀態。

原因很簡單,雖然我國經濟體量已經世界第一,但是國際影響力還差很多,以美元計價的國際能源市場還佔據主導地位,老M還具有強大的影響力。

尹拉克前車之鑒猶在,能源出口國,特別是石油出口國都不敢隨便押注,需要先觀望一陣子,看看風頭再說。

老M雖然不能拿我們怎麼樣,但是不代表他們拿其他國家就沒辦法,多年的經營之下,對全球的掌控力還是比較強的。

至于期貨交易商參加的少,主要還是因為期貨數量較少,加上他們也不太確定這個新成立的能源期貨交易所能走多遠,大部分也抱著觀望的狀態。

我國本身就是國際能源市場純進口國,雖然也產石油,但是石油還不夠本國使用,雖然煤炭儲量不少,但是現在基本上已經停止開采。

煤炭基本上用來發電和冶煉,國內發電現在基本上都是太陽能發電和水力發電,火力發電佔比非常低了,而且有進一步縮減的趨勢。

雖然還有大量的鋼鐵冶煉企業使用傳統燃煤作為能源,但是以麒麟基礎工業集團為代表的新型鋼鐵冶煉企業,都是使用純電冶煉技術,對煤炭的依賴非常低。

有更情節更廉價的能源,自然就會淘汰污染重、成本高的煤炭,這是發展趨勢,國家和企業自然不會對著干,國內煤炭開采基本上沒有擴大,甚至有所縮減。

沒有足夠交易的期貨怎麼辦,目前采取的辦法就是國企拿自己的能源用來交易,然後再從國際市場購買能源。

這麼做並沒有太大的問題,在國際貿易當中很常見,但是問題就在于,從國外購買的石油期貨價格比國內期貨價格要高得多。

現在國際原油價格高達120美元一桶,而國內期貨市場的原油期貨交易價格只有870元一桶,相當于100美元,差價達到了20美元。

這種交易正常情況下是不存在的,沒人會自己花錢補貼別人,之所以這麼干,肯定有不同尋常之處。

目前主要是國內國有石油企業和潮汐投資公司之間的交易,兩者之間就有相關口頭協議,潮汐投資公司雖然以低價購買了期貨產品,但是完成交易之後,會補齊差價。

目的不言而喻,就是為了解決兩個問題,第一個就是解決我國石油產品不足的問題,只有這樣左手倒右手,才能擴大期貨交易量。

第二個解決的就是期貨交易商稀少的問題,既然他們不來,那就以利誘之,看到如此巨大的套利空間,沒有資本會無動于衷。

當然,這麼做有兩個前提條件,第一個前提條件就是判斷將來期貨價格肯定會大幅下降,他們交易的是期貨,而不是現貨。

等到期貨交割的那天,如果現貨價格比期貨價格還低,實際上以這樣的期貨價格賣出,不但沒有賠錢,還是賺錢的。

第二個前提條件就是麒麟能源工業集團的化石能源生產進度基本上按照原計劃進行,預計6月份開始,就能陸續完成投產工作。

第二個前提給了第一個前提信心,可以確保未來國際能源期貨,特別是石油期貨將會出現斷崖式下跌。

目前他們交易的期貨都是短期期貨合約,時間卡的比較特殊,870元每桶的原油期貨是在7月份,後面的期貨價格更低,8月份原油期貨只有600元,還不到80美元。

9月份的期貨進一步下跌,只有400元,折合美元計算不到50美元每桶,後面基本上維持在這個價格上下波動,偶爾還跌下了400元大關。

之所以繼續下跌,原因就是384元每桶原油價格是麒麟能源工業集團的正常盈利空間,太低雖然也有盈利,但是卻不劃算。

就這樣,沒有麒麟能源工業集團的參與下,就國內石油企業和潮汐投資公司之間的期貨交易,就將原油期貨價格降低到如此程度。

這讓原本不太在意我國能源期貨市場的資本,仿佛看到了血腥一樣,如此巨額的利差,誰看到都要兩眼冒光。

只是單純憑借我國的石油產量,期貨交易量還是太少了,國際資本進來也難以獲得巨大的利益。

于是就出現了詭異的一幕,之前還處于觀望態度的產油國以及國際資本,紛紛宣布進入我國能源期貨市場。

之所以這麼做,其實很好理解,產油國進來的目的,其實就是為了增加石油期貨數量,沒有數量增加就意味著成交量很低。

至于是產油國自願進來,還是背後有人推動就不得而知,對潮汐投資公司來說,只要進來就行,其他的都是小事。

這時候已經是五月中旬了,隨著更多的期貨原油進場交易,大量的國際資本也蜂擁而入,而且非常一致,就是做多。

導致的結果就是,整個能源期貨市場里面,只有潮汐投資公司一家在做空原油期貨,其他都在做多原油期貨,相當詭異。

這種詭異局面並沒有讓這些資本緊張,反而更加興奮,因為同行都和他們的觀點一致,只有潮汐投資公司一家企業孤零零在做空,他們自然信心暴增。

隨著更多原油期貨入場,國內的石油企業開始抽身,因為這時候已經不需要他們撐場面,有些石油企業,反手也開始跟著潮汐投資公司做空原油期貨。

到了6月中旬,進入國內能源期貨市場的原油數量高達10億噸,佔據了全球能源交易的三分之一,這是一個不正常的現象。

一個剛剛成立的能源期貨交易市場,短短一兩個月的時間,就促成了超過萬億美元的交易量,簡直匪夷所思。

可惜面對如此巨額的套利空間,國際資本並不滿足,在全球金融危機背景下,大量國際資本需要一個地方來補充受損的實力。

他們現在想的不是安全為重,而是想要一次性吃個飽,而我國經濟一枝獨秀,加上外匯儲備非常多,讓很多資本,甚至是國家有了別樣的想法。

于是就有資本主動上門找潮汐投資公司簽署以場內期貨價格為標的物的對賭協議,這麼做就可以月兌離期貨本身,純資本運轉,能夠撬動的資本體量就更多了。

他們也不怕潮汐投資公司實力不行會違約破產,因為根據規定,想要在國內能源期貨交易所進行交易,必須要將資金匯入到國內指定銀行賬戶。

雖然他們之間的對賭不算是場內交易,但是可以簽署資金代管協議,這樣就能保證他們能夠獲得利益,不至于出現違約的情況。

他們不用管潮汐投資公司的資金是怎麼來的,是自己的資金,還是從銀行借得杠桿,對他們來說都沒有關系。

實際上他們的很多資金也是通過銀行杠桿獲得的,他們不可能短時間擁有如此龐大的現金流,而且這樣獲益效率也太低了,只有采用杠桿才能賺取超額的利潤。

這些資本主動上門,潮汐投資公司自然求之不得,簡直是來者不拒,簽署的資金規模越來越大,超過了場內交易金額的兩倍,數量高達2萬億美元。

潮汐投資公司的做派,讓很多資本和國家都認為其背後有國家支持,不然一家私人投資公司不可能有如此強大的資金實力。

這讓很多資本和國家很興奮,只要潮汐投資公司出現大面積虧損,就意味著國內的銀行出現了大規模虧損,國內經濟很有可能會一蹶不振。

這場豪賭,讓葉子書听了都咋舌不已,簡直是太瘋狂了,這是之前他都沒有想到的,他以為能有上萬億美元資本參與就不錯了。

可現在場內加上場外,參與的資金數量超過了3萬億美元,而現在的國際原油期貨價格高達 140美元。

如果後面期貨價格真的降低到40美元或50美元左右,中間的利差高達上百美元,到時候如何收場,他都不敢想象。

馬上就要到7月份了,麒麟能源工業集團其實已經投產了相當部分成品油,只是秘而不宣,還在積累庫存。

這次原油期貨大戰,麒麟能源工業集團並沒有受到任何關注,原因就是他們之前沒有任何化石能源業務,反而還需要從國際市場進口天然氣。

因此大家都自動忽略了他們,卻不知道這次原油期貨大戰,真正的主角就是他們,這些國際資本也將為他們的忽視付出慘重的代價。

當初為了避免對方耍滑頭,在做對賭的時候,簽署的協議雖然是以原油為標的物,實際上只要是原油以及衍生化石能源都可以。

這是潮汐投資公司特意加進來的,因為麒麟能源工業集團生產的是成品油,而不是原油,對他們來說,生產石油不是不可以,而是不劃算。

當然,過程肯定不會如上面說的那麼簡單,中間有大量的期貨金融交易操作,帶來的影響不再局限在國內,而是整個國際能源市場。

七月份悄然來臨,大家都在看著七月份期貨交割情況,之前潮汐投資公司和國內石油企業達成的期貨合約,竟然真的以870元左右每桶的價格交割完成。

原因就是在7月初,麒麟能源工業集團正式對外發布公告,告訴外界他們已經掌握了電能生產化石能源的技術,並且實現了工業化投產。

這條消息在全球能源市場是一個重磅炸彈,如果是其他國家掌握了這種技術,還沒有這麼大的威力,原因就是電力也是需要能源來生產的。

可是我國的能源卻不是其他化石能源生產的,而是太陽能發電佔據了絕對地位,說明不依賴于化石能源,也能源源不斷生產電力。

而且他們還公布了生產成本,每升汽油生產成本只需要3元,如此低廉的價格,和如今國際原油市場價格形成了鮮明對比。

別說是國內能源期貨市場價格下跌了,全球能源市場價格也隨著這條消息公布應聲下跌,七月期貨交割價格,基本上和國內同步。

七月份還算好的,麒麟能源工業集團對外公布的七月份生產量還不算很大,但是他們的後續計劃就非常恐怖了,竟然對外宣稱將建成年產能高達10億噸成品油的工業化設施。

甚至還補充了一句,如果有需要,他們還可以繼續擴產,他們新增的電力非常充足,足以支持更多的能源生產任務。

這才是重磅炸彈,導致的結果就是8月份以後的原油期貨價格,出現斷崖式下跌,直接下跌到50美元每桶,越到後面下跌越嚴重,9月份就已經下跌到了40美元每桶。

這個時候如果還沒有回過味來,那就真的是傻了,國際資本和有些別有用心的國家,這才知道我們鎮定自若的信心來自哪里了。

當然,他們也可以要求其他石油輸出國減少石油的生產量,但是石油輸出國顯然不會答應,和少賺錢相比,失去全球市場顯然更讓他們難以接受。

如果他們真敢大規模削減石油生產量,麒麟能源工業集團就能繼續大規模建設能源生產設施,搶佔他們的國際市場。

他們這些國家除了石油,其他產業都不怎麼樣,如果失去了石油收入,他們什麼都不是,甚至國內能不能維持都是個問題。

而我國則不同,就算沒有國際能源市場,我國的經濟也能正常發展,兩者根本就不在一個層面上,對著干對他們沒有任何好處。

本來石油價格在50美元左右是一個正常價格,他們也能獲得正常利益,之前高企的能源價格本來就不是正常現象。

之前場內大量的期貨合約是以成品油的形式簽署的,光是原油減產並不能解決這次危機的根本問題,因為主動權掌握在麒麟能源工業集團手里。

感覺不妙的國際資本,紛紛開啟自救模式,主動找上門想要和潮汐投資公司提前結束對賭合約,減少損失。

因為他們不知道後面這些能源期貨還會不會繼續下跌,如果繼續下跌的話,他們的損失會更大,還不如提前完成合約比較好。

雖然麒麟能源工業集團說是每升汽油的成本是3元,實際上是多少,誰也不清楚,而且在必要的時候,還是可以進一步下降,因為主動權在麒麟能源工業集團手里。

對于主動上門想要提前結束合約的資本,潮汐投資公司自然不會拒絕,因為時間拖得越久,變數就越大,提前落袋為安是最好的選擇。

只是當听到對方想要以7月份的期貨價格結束合約,讓潮汐投資公司感覺不可思議,他們覺得自己的鐮刀不夠鋒利?

7月份的期貨價格折合原油每桶是100美元,雖然比巔峰時期下降了40美元,潮汐投資公司也賺了不少,但是顯然沒有達到他們的心理預期。

8月份的期貨價格已經下降到了80美元,還有進一步下跌的趨勢,而且他們有心讓這個價格進一步下跌,只需要讓麒麟能源工業集團公布8月份成品油產能就行。

拒絕了對方之後,潮汐投資公司立即和麒麟能源工業集團進行了溝通,確定他們的成品油月產能已經達到了8500萬噸,比設計年產能還略多。

實際上他們還有30%的產能余量,能源是國家的經濟命脈,不可能完全按照市場需求設計,必須要有一定余量應對突發情況。

雙方溝通之後,麒麟能源工業集團立即就對外公布了他們8月份的產能數據,立即引起了廣泛關注。

經過計算,他們發現麒麟能源工業集團的產能建設如此之快,遠超過大家的預期,這里面透露出兩個重要信息。

第一個信息就是他們的能源生產技術非常成熟,而且工業化技術同樣非常成熟,不然產能不可能擴大如此迅速。

第二個信息就是他們蓄謀已久,產能建設不管多麼成熟,基礎建設也需要時間,8月份就完成了預定產能,而且還略有超出。

如果不是早就進行當中,根本就做不到這樣的程度,隨著這條消息公布,原本8月份在80美元徘回的國際原油期貨價格,直接下跌到了50美元,還有進一步下跌趨勢。

看到這種情況,和潮汐投資公司做對手合約的資本,直接放棄了掙扎,再次主動找上門來,想要提前結束合約,他們已經看不到希望了。

最後經過多輪談判,將合約結束價格定在45美元,也就是390元的價位,雖然損失依然慘重,但是也算是挽回了一點損失。

果然,合約簽署之後,國際原油期貨價格下跌到了45美元每桶,分析師認為有進一步下跌的可能,將會停留在40美元每桶左右。

原因就是麒麟能源工業集團的成品油陸續供應國內使用,讓我國減少了對國際石油的進口量,全球原油產能嚴重過剩。

產油國為了刺激石油銷量,只能通過降價的方式促銷,減產雖然是一個選擇,但是需要時間,而且減產多少,需要經過多國協商才行。

不然這個國家減產了,其他國家不但不減產還增產,就意味著將市場拱手相讓,這顯然是不可接受的,必須要商量好行動一致才行。

潮汐投資公司結束了場外合約之後,開始選擇從場內市場逐漸退出,以場內期貨價格計算,他們依然賺得盆滿缽滿,沒道理繼續留戀。

而且有很多國家的能源企業,也開始從我國能源期貨市場購買成品油,國內能源期貨市場經過這次事件,徹底成為全球主要能源期貨交易市場之一。

後面經過統計計算,這次潮汐投資公司一共從全球能源期貨市場獲得的收益高達2萬億美元,成為這次期貨戰爭的最大贏家。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