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811章 白虎科技公司進入收獲期

5月16日,白虎科技公司終于傳來好消息,關于租用虛擬世界的合作終于達成,只是沒有之前想得那麼多訂單。

雙方達成的合作是租用5萬台虛擬頭盔,比預想中的訂單少了一半,但是這個結果還算是讓他比較滿意。

光是這一項合作,就給白虎科技公司帶來了500億元的收入,能夠大幅緩解白虎科技公司的財務壓力。

之所以訂單比預想的要低一半,主要有幾個原因造成的,第一個原因就是預算已經確定好了,就算啟動臨時預算,也沒法一下子提升太多。

第二個原因就是他們還沒有模透虛擬世界的用法,暫時還用不到那麼多,等將玩法模透了,在增加訂單也不遲。

第三個原因就是他們還要為大幅采購其他軍事裝備預留資金,這些軍事裝備花費的資金規模同樣不低。

這些軍事裝備里面,航空裝備和武器的采購是重中之重,因此白虎科技公司也是能從中獲益,他們目前正就裝備采購進行協商。

主要是就裝備采購價格進行協商,因為白虎科技公司生產的這些航空裝備非常先進,按照技術指標來看,每件裝備的價格都不菲。

但是白虎科技公司由于是全產業鏈建設,加上研發成本要低很多,如果按照生產成本來計算的話,航空裝備的價格就不能那麼高了。

雙方各自基于自身利益考量,按照哪種方式都沒有一方完全滿意,于是就需要協商解決,以便達成的合作各自都能滿意。

自從去年陸續有大量的航空裝備試飛開始,經過半年左右時間的高強度測試,各項性能都非常讓人滿意。

可以說,白虎科技公司研發和生產的這些裝備,遠超過很多人的預期,從數據表現來說,完全達到了列裝的標準。

加上我國經濟數據公布之後,國際關系變得風雲莫測,我國現在經濟實力已經很強,而且還基本上是實體經濟為主,連服務業的佔比都不算特別高。

雖然這個經濟結構有點不正常,但是也凸顯了我國經濟還有很大的發展潛力,想要打壓我國的經濟發展,幾乎不可能了。

更何況我國的經濟支柱還是以高科技經濟為主,擁有一大批具備國際競爭力的高新技術,甚至很多領域處于壟斷地位,想要壓制短時間內是不可能的。

所以有些國家著急也就不可避免,開始想盡辦法維持世界老大的地位,只是經濟上看上去已經沒法維持老大地位了,于是就想從其他方面找回場子。

現在我國經濟的弱點主要有以下幾點︰第一個弱點就是人均礦產資源不夠豐富,需要從外部大量進口。

自從我國對外公布經濟數據以來,國際資源價格出現了不同程度上漲,其中以能源價格上漲最為明顯,從原來的50美元左右每桶直接漲到了60多美元每桶。

鐵礦石由于是協商價格,就算是想漲價也得等到下一輪協商的時候才能做到,暫時還能保持平穩,但是鐵礦石期貨價格還是出現了上漲,這反映了市場的預期。

其他礦產資源的價格也都出現了上漲,要說這背後沒有人搞鬼是不可能的,畢竟我國大量進口這些礦產資源又不是今年的事情,前幾年開始就大量進口了。

那時候雖然也在上漲,但是還處于穩步上漲狀態,沒有像現在這樣短時間內上漲如此快,如此多,顯然很多資本看準了這一點,想要從中割塊肉下來。

而我國由于人均資源不足,想要保持經濟持續發展,就不得不繼續進口這些資源,所以在他們看來,這樣的機會難得。

想要完全解決這些問題很難,其中能源問題算是比較好解決的,原本麒麟能源工業集團打算今年建設1萬億瓦太陽能發電設施。

現在已經更改了計劃,將今年建設目標增加到2萬億瓦,比之前翻了一倍,這多出來的1萬億瓦就是用來生產燃油等能源產品和化工產品。

實際上新增加的發電量也很難滿足我國對化石能源的依賴,特別是國內汽車銷量迅速增加的情況下,還有化工產業對石油的需求也較大。

只是因為麒麟能源工業集團無法短時間內將發電設施產能提升太高,因為繼續擴大將來就要縮減產能,屬于浪費投資的行為。

雖然能源價格上漲了,但是還沒有上漲到影響國內經濟發展的地步,只要再給他們兩三年的時間,他們有信心不僅能夠實現能源完全自主,而且還有能源出口。

所以沒有必要為了在能源上的一時損失就擴產太多,不管如何,能源問題總算是有解決的辦法,但是礦石資源就沒有那麼容易解決的。

好在潮汐投資公司和麒麟資源開發集團去年投資了大量的這類企業,隨著礦石資源價格的上漲,他們的收益也不錯,總算是能賺點回來,損失還在可接受範圍內。

第二個弱點就是軍事實力不夠強,雖然我們能夠確保本土安全,但是很難顧及海外經濟利益的安全,就連商船在海上航行都有一定的危險。

目前之所以問題不大,主要原因是承擔我國出口運輸的船只都是第三方國家企業的,甚至很多都是歐洲船只。

但是這種情況不可能一直存在,遠洋運輸雖然算不上暴利,但是卻非常重要,是保證我國貿易正常進行的必備環節。

就在我國公布經濟數據不久,老M就宣布要在西太平洋舉行聯合演習,而且對于南海問題和海峽問題都比之前要激進得多。

這種變化的發生,只要明眼人都能看得出來是為什麼,所以提升我國軍事實力成為我國發展經濟之外,最重要的議題。

目前白虎科技公司的海上軍事裝備研發正在穩步推進,參與的科研人員數量高達6萬人,預計在今年底就能完成所有基礎研究。

明年就能開工建造,但是軍艦的建造和航空裝備的建造不一樣,軍艦單價更高,一般都是需要拿到訂單後才會建造,不會先做個樣品出來再談采購的事情。

所以這次采購談判,不只是采購航空軍事裝備,還有海上軍事裝備的采購方面的談判,至于什麼時候能達成,葉子書也不好評估。

第三個弱點就是航天產業,其實這也說不上弱點,主要是因為航天產業是一個國家經濟實力和技術實力的綜合體現。

標志性意義遠大于實際意義,能夠在全球各個國家當中塑造強大的形象,當然,航天技術也是軍事技術的體現,不然也沒有那麼重要。

這也是為什麼白虎科技公司雄心勃勃的太空計劃出爐之後,世界輿論如此大的原因,也讓一些國家在這方面有強烈的緊迫感。

白虎科技公司龐大的太空計劃,其實也有想讓一些國家就範的意思,不然就沒有必要公布如此完整的太空計劃,只需要公布空間站建設計劃就行。

這些計劃公布出來,如果有國家相信並且投入大量的資金參與進來,他是樂見其成,因為他對此有信心,投入的大部分資金會打了水漂。

因為這根本就不是人類目前科技能夠完全做到的,而白虎科技公司的自信來自老板葉子書,所以心理上更有優勢。

如果不信,沒有要跟的意思,他也不會失望,不管這些計劃有多麼天方夜譚,都是要執行的,而且是必須要做的事情。

這三個弱點里面,軍事實力較弱是最致命的弱點,如果我們的軍事實力較強,老M也不會在西太平洋耀武揚威。

他旗下產業作為國內最大的經濟體,受到的威脅也是最大的,所以提升國防力量也成了他的期望,希望能夠國家在該領域能夠得到較大提升。

目前國內最先進的戰機就是蘇27,而且數量並不算很多,難以應對國土領空的防御能力,所以大規模采購白虎科技公司的裝備就成了必然。

談判過程比較艱難,主要是利益難以達成一致,目前只有白虎科技公司擁有成熟的第四代戰機,沒有現成的參考價格。

經過雙方多輪協商,對方的報價葉子書也拿到了手,輕型隱身戰機的單價為2.6億元,相當于3000美元一架,實際上和我國購買的SU27價格差不多。

重型隱身戰機的單價為5億元,這個比前世我國購買的蘇30要貴一些,但是也沒貴多少,前世我們買的蘇30單價也要4500萬美元。

葉子書看到這個報價後,想了想,覺得沒有必要再斤斤計較,以技術含量和戰力來說,這個價格確實比較低。

但是以白虎科技公司的生產成本來算,還是有得賺的,只是訂單數量不能太低,如果太低了很難攤薄前期投入的成本。

所以他希望輕型隱身戰機的訂單最終量能夠達到1000架以上,重型隱身戰機的訂單總量希望能夠達到200架,如果能夠滿足這個要求,以這個價格銷售是可以的。

說實話,按照技術性能來說,這些戰機的價格提升一倍也是完全沒問題的,只是價格太高采購的數量就較少,賺得總收入不一定就很多。

這也是他要強調訂單總量的原因,相比起單價高低,他更在意能夠獲得的總收入,這樣既能讓國家擁有更多的裝備,同時自己也不太吃虧。

在沒有航母的情況下,戰機最大的作用是防衛本土領空安全,對外的威懾力量還是不夠強。

這就輪到各種戰略航空裝備登場了,這些也是這次談判的重要內容,像戰略運輸機、戰略轟炸機、戰略偵察機等等。

白虎科技公司在這些裝備領域,同樣具有全球領先優勢,各項參數不說吊打現在的同類裝備,就是前世幾十年後出現的同類裝備,依然具有領先優勢。

這些戰略裝備,白虎科技公司同樣有高低搭配,可就算是低端裝備,技術也要領先這個時代一大截,價格卻要便宜很多。

像他們的戰略遠程轟炸機,低端裝備也超過了目前老M服役的B2轟炸機,原因就是他嫌麻煩。

雖然不斷升級可以給白虎科技公司帶來更多的收入,但是白虎科技公司也有很多事情要做,不僅僅是一家軍事裝備研發企業。

他想要的是讓白虎科技公司研究太空技術,相比起花費那麼多的精力放在軍事裝備上更加有意義得多。

所以他當初設計的時候,定的標準就很高,導致制造難度也很高,為了解決批量化制造問題,還親自設計了先進的生產技術。

關于這方面的談判,葉子書沒有特別指示,反正不管如何談,肯定比老M的同類型裝備價格要低很多,畢竟他還沒有那麼黑。

如果軍方覺得價格高,還可以選擇先購買低端產品,畢竟低端產品也足夠他們使用,價格卻要便宜很多。

例如低端遠程戰略轟炸機,價格也就40億元左右,這個價格看上去很高,其實和性能略低的B2相比,就要低廉得多,人家的價格是200多億元。

而且這種軍事裝備一般都不是一次性采購到位,而是每年都會采購一些,集中采購資金壓力會比較大。

畢竟我國目前還是以經濟發展為主,軍事預算需要控制在一定的範圍內,不能因此影響國內其他方面的發展。

更何況我們主要目的是起到戰略威懾力作用,又不需要全球布局,所以數量不需要那麼多,至少在常規情況下的數量要求不算很高。

另一件事情也引起了葉子書的注意,那就是國家確定在今年舉辦珠海航展,這對于白虎科技公司來說具有非常積極的意義。

像這些軍事裝備,國內的價格不好賣得太高,但是如果能夠大量出口的話,能夠為白虎科技公司帶來更多的收入。

畢竟白虎科技公司龐大的太空計劃需要錢堆起來,光是一個空間站的建造成本,可能就要高達上千億元,這還是在他的技術支持下。

當然,這個成本和國際空間站的成本相比就不值一提了,他前世看到的數據是一共花費了1600億美元,成本是白虎科技公司的10倍以上。

而在先進程度上,絕對比不過白虎科技公司的空間站,如果沒有成本優勢的話,白虎科技公司公布的太空項目根本就沒有實現的可能性。

白虎科技公司空間站還是太空城的組成部分,在空間站階段就能實現部分重力,能夠大幅延長科研人員在太空停留的時間。

最重要的是,使用年限會特別長,這也是降低成本的有效手段,如果像現在的航天器使用二三十年就報廢,實在是劃不來。

至此,白虎科技公司正式進入收獲期,未來發展一片光明!

------題外話------

求訂閱!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