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587章 進一步加強加快職業教育發展(求訂閱!)

本來創建這家公司的目的就不是為了賺錢,只要新東方教育集團花的錢符合他的意圖,他就沒有干涉的理由。

既然他們都不在乎自己的辦公場地急促,葉子書自然也不會多管閑事,反正他這個老板已經把態度表明了。

也只有這種對教育的態度,他才放心將這個事業交到他們手里,他之所以如此重視教育,特別是職業教育,確實是有原因的。

別看他現在為就業崗位數量而發愁,但是往後十幾年,可能就會有大量的就業崗位消失,簡單體力勞動會越來越難以就業。

現在人工成本不高,很多本可以機械化作業的工作,還是會使用人工,等到人工成本達到一定的值後,情況就會發生逆轉。

這是必然規律,特別是在工農業領域,除了科技競爭之外,還有嚴重的成本競爭,想要在這個行業生存,是需要和全世界的企業全方位競爭。

就算是他手里擁有大量的技術,也不可能改變這個趨勢,只是可以將這個時間往後延長一些而已,因為可以承擔稍微更高的人力成本。

本來科技的發展結果之一,就是提高生產效率,生產效率提高的結果,必然是用工人數的減少,單位人力創造的價值更高,從而可以支付員工更高的薪酬。

發展好職業教育,是基于現在國內經濟快速發展的需要,也是基于未來所考慮的結果,哪怕砸再多錢進去,也要把這件事情辦好。

別看今年新東方教育集團營收可能達到上千億元,這些錢葉子書沒打算拿出來,哪怕這家企業並不是非營利性機構。

很早以前,他就想過每個縣城都要建設一所職業學校,只是基于現實考慮,這個想法暫時擱置,只是先執行縮小版計劃。

如果新東方教育集團將來的營收越來越多、越來越穩定的話,他認為那時候就可以繼續執行這個計劃。

從這個角度來說,葉子書應該支持他們投資高等教育,因為這麼做對這個計劃非常有利,沒有不支持的道理。

不過關于職業教育,他卻是有自己的想法,目前國內對理工科人才的需求很高,將來也會很高,這是母庸置疑的。

但是工業創造的價值是有極限的,農業發展需要依賴土地,同時農業產品消耗也是有極限的,農產品的定價也是有邊界的。

這些種種限制,讓農業產生的總價值不會特別高,哪怕農業產品技術含量再高、質量再好,都是如此,農業注定是個基礎產業。

所以想要富裕必須要擺月兌完全依賴農業的經濟模式,工業就成為了成為富裕國家必須要走的路,工業的重要性也就越發凸顯。

但是他認為,工業也是有邊界的,達到一定程度後,也是很難提升上去,佔整個經濟體的份額達到一定程度,就無法提升。

這個時候就輪到服務業登場,服務業相比起工業來說,顯得更虛,正應了那計劃,越不是必需的產品,定價權就越高。

將來我國經濟想要繼續提升,服務業將會是重中之重,甚至整個服務業的佔比會高達50%以上。

而服務業的質量高低,就決定了服務業從業者的收入水平,如果只是簡單的餐館服務員,收入永遠不會很高。

雖然他覺得國內還沒有到必須要推進服務業高質量發展的階段,但是他覺得有必要提前做好準備。

既然新東方教育集團想要做好教育這一塊,就不能只是跟在局勢後面跑,那樣永遠都無法做到頂尖水平。

「我注意到我們目前的職業教育,還停留在工業化思維的階段,這個想法沒有錯,目前我國確實停留在這個階段,是符合我們經濟發展水平的決策。

但是這個階段我認為可能並沒有想象得那麼長,快的話可能只有十來年,長的話也只有二十年左右的時間。

到時候,整個經濟社會對高端服務業的需求會迅速增加,我們不能等到社會具有強烈渴求的時候,才注意到這些領域。

因此,我認為你們從現在開始,就需要投入更多的精力到服務業人才特別是高端服務業人才的培養研究課題當中來。

舉一個很簡單的例子,例如萬城基業現在大肆建設城市綜合體,里面酒店是必不可少的建築,我國酒店管理人才的缺乏,卻是有目共睹的。

像這種情況隨著國內經濟快速發展,相關人才越發顯得捉襟見肘,像金融、民航、傳媒、旅游、酒店、咨詢、會展、教育、醫療、法律等等。

這些都是目前我們看得見的專業人員缺乏的行業,但是在你們的相關職業教育體系當中,卻並沒有給予足夠的關注。

我知道你們的智能教育平台有相關的課程,但是這些課程都是人工智能根據龐大的資料自動整理而成的,雖然符合教育學規律,具有很高的價值。

但是這些畢竟只是以理論居多,想要讓學員盡快投入到工作當中,還需要一個很長的轉化過程。

如果全部依賴智能教育平台的話,我們創辦如此多的職業教育學校也沒有存在的必要,這些學校肯定是有其存在的必要。」葉子書說道。

俞敏洪听後,並沒有反駁他的話,因為這番話說得很有道理,例如萬城基業的房地產業,就需要質檢、監理、設計等,其實這些也是高端服務業。

目前萬城基業為了解決這些人才,可謂是煞費苦心,不得不聘請大量的國外高級服務從業人員加入或進行合作。

同時也不得不和國內的建築專業高校或國外的相關高校進行合作,來培養相關的人才以供自己使用。

在這里面,新東方教育集團發揮的作用並不是特別大,雖然也有一部分人才交給了他們培養,但是規模非常少。

因為他們也是初次涉獵,還不敢說培養出來的人才比高校培養出來的人才要好,只能說探索成分居多。

「葉總說得很對,其實我們也意識到了這個問題,只是絕對並沒有那麼緊急,並沒有做出足夠的應對,是我們失職了。」俞敏洪說道。

「我不是怪罪你們的意思,畢竟你們創立到現在也沒有多長時間,既缺乏資金也缺乏底蘊,有些疏忽是正常的現象。

我只是提醒你們,想要辦好職業教育可不是那麼容易,你們依然有很長的路要走,高端服務業人才的培養,絕對不容忽視。

其實不僅是服務業,農業其實也是如此,別看種地很簡單,我們擁有悠久的農業耕種歷史,其實農業想要發展,今後也是需要很高的專業技能。

今後農民不再是一個身份,而是一個職業了,農民也不再是純粹的面朝黃土背朝天的體力勞動了,而是專業技能很高的一個職業。

這也是我之前和你講,為什麼想要每個縣城都建立一所職業學校的原因,因為專業人才的培養,永遠都不會嫌多。

如果只是進行同質化大規模培養,那麼只能讓這些人在某個領域產生嚴重的內卷,想要解決未來內卷的問題。

你們必須要對全社會農業、工業、服務業進行詳細的調研,對整個社會經濟當中產生和需要的專業人才需要有一個評估。

這樣你們培養出來的人才必然是百花齊放,每個行業都能獲得自己需要的人才,而這些人才也不用擔心因為行業人員過多而產生嚴重的內卷。」葉子書說道。

葉子書最怕的就是哪個行業賺錢,人才全部往那個行業里跑,這種看似是市場化的人才資源調節方式,其實會產生巨大的人力資源浪費。

他不反對市場化調節資源配給,但是他反對完全依靠市場來調節的做法,覺得在市場化調節之前,需要在前期進行人工調節。

只要新東方教育集團前期對整個經濟社會人才需求調研數據分析充分,對未來人才需求具有一定的預見性,就可以盡量減少市場調節帶來的資源浪費程度。

葉子書從來不相信市場是萬能的,把所有問題都推給市場,是一種不負責任的表現,如何平衡調控和市場間的平衡,讓兩者都能發揮各自的作用,才是經濟良性發展的關鍵。

前世高校確實有很多專業,但是很多專業所培養出來的人才,並不接地氣,沒法充分發揮出人才對社會經濟生活產生的價值最大化。

他希望新東方教育集團的職業教育體系,能夠很好地解決前世面臨的問題,切實將職業教育做好做到位。

「如果按照葉總的意思,我們現在的計劃都有點保守了,我們注意到葉總旗下的產業發展速度很快,必然會讓我國的經濟發展同樣如此。

所以想要實現葉總前面提到的理想,我覺得有必要進一步加快我們的職業教育體系建設,包括固定投資、高端師資力量的引進、相關社科類調研等等。」俞敏洪說道。

「既然你覺得有必要加快,那就按照你的想法來,你們現在應該不差錢,我也沒有打算從你這里拿錢出去。

只要是你們賺得營收,將來很長一段時間都會歸你們自己所用,只要用得物有所值,我絕對不會說半個不字。

但是同樣,我也要看到你們巨大投入產生應有的效果,你們培養的人才數量多寡、質量高低,直接決定了我國未來農業、工業和服務業發展的質量和速度。

你們責任重大呀!」葉子書語重心長地說道。

俞敏洪從這番話里面,感受到他對人才的急迫性,于是趕緊說道︰「葉總請放心,我們一定會盡最大的努力,將職業教育辦好。」

對于他類似保證的話,葉子書給予了肯定,至于結果如何,只能看後續了。

------題外話------

求訂閱!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