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衛徹,導演,五十八歲。

業內中堅,傳奇人物。

他並非科班出身,而是因為喜歡電影,早早綴學,跑到蘭川來當學徒,而後以廣告導演和音樂錄影帶導演登場。

眾所皆知,廣告導演和音樂錄影帶導演在行業內部,一直都是被排斥被鄙夷的,甚至不認為他們是導演。

因為他們並不具備掌控全局的能力,也不具備將影像與人物、劇情、思想融為一體的能力,以至于當人們批評一部徒有其表電影的時候,往往用「音樂錄影帶」來形容,看似華麗,然而內里空洞虛無。

當然,在電影行業,從廣告或者音樂錄影帶轉行的導演,數不勝數,沒有必要因為起點就產生偏見。

只是說,成功的,終究還是少數,非常非常少。

鳳毛麟角!

在這些屈指可數的珍貴成功桉例里,衛徹,就是其中之一。

甚至不少資深影迷和專業影評人認為,衛徹應該是有史以來從拍攝音樂錄影帶轉行之後最成功的導演,同時也是中生代最偉大的導演——

即使不是之最,也絕對是之一。

衛徹,曾經是大型電影公司制片制度的犧牲者,他從拍攝音樂錄影帶轉行拍攝電影的第一部作品就是商業大片︰

「怪物3」。

系列電影,第一部導演是江澄海,這也是江澄海早年成名作之一,至今依舊是外星科幻電影的經典。

第二部導演是詹士安,這只是詹士安的第二部長片作品,卻證明了他的創造力,成績甚至超過前作。

當年,雄獅影業找到初出茅廬的衛徹,執導系列第三部,就是希望衛徹延續江澄海和詹士安的足跡。

但是,因為系列前兩部的巨大成功,雄獅影業承擔巨大壓力,在電影拍攝過程就一直干涉衛徹的工作;後期更是剝奪了衛徹的剪輯權,由他們自己尋找剪輯師完成所有工作,以至于電影徹底面目全非。

在電影上映前,衛徹就宣布,自己拒絕屬名,拒絕承認這是自己的作品,可想而知,成品多麼糟糕。

事實,也是如此。

「怪物3」上映,遭遇媒體鋪天蓋地的口誅筆伐,票房更是一塌湖涂,和系列前兩部作品的輝煌成功完全就是天差地別,堪稱斷崖式地崩盤,直接導致系列電影被腰斬。

這一次慘痛經歷,差一點點斷送衛徹的職業生涯,沉寂將近三年之後,衛徹才帶著自己職業生涯真正的首作重新歸來,然後拉開了將近二十年的輝煌導演人生,毫無疑問成為當下最出色的導演之一。

「七」、「格斗俱樂部」、「十二」、「奇幻旅程」等等等等。

犯罪和驚悚,這是衛徹擅長的電影類型。

盡管上述作品的票房並沒有能夠大爆特爆,這也使得衛徹遠離一線賣座導演的行列;但是這些作品在專業影評人、資深影迷之中備受贊譽,而且經久不衰、歷久彌新,經受時間的考驗之後,全部成為經典。

如同陳釀一般,越陳越香。

整整十五年前,衛徹推出一部記錄當今社交網絡創始人的傳記電影,「社群」,引發現象級的全面熱議。

從票房到口碑再到評論,全線飄紅,這部作品也被譽為是衛徹職業生涯集大成之作,骨子里依舊透露出衛徹的黑色氣質,凌厲的剪輯、龐大的信息、尖銳的內核,通過影像來沉澱人性本質里的黑暗。

精彩!出色!拍桉叫絕!

在頒獎季,「社群」一騎絕塵,備受贊譽,全程都是金冊獎最佳影片和最佳導演的第一熱門。

但是——

衛徹不擅長社交公關,也不擅長阿諛奉承,于是,韋維看到了機會。

對,又是韋維。

韋維針對「社群」制定了一系列策略,又是抹黑又是離間,又是攻擊又是謾罵,最後在頒獎季沖刺階段完成逆襲,最佳影片和最佳導演雙雙擊敗衛徹的「社群」,再次為韋維的豐功偉業書寫了恢弘的一筆。

衛徹,遭遇沉重打擊,在那之後,低迷沉寂了一段時間。

隨後,衛徹重振旗鼓,回歸自己最熟悉最擅長的懸疑驚悚題材,拍攝了「千禧年」,這部作品也一度是頒獎季熱門,但終究沒有能夠復制「社群」的輝煌。

然後……

就沒有然後了。

「千禧年」,這就是衛徹的最後一部電影長片,距今,已經過去整整五年。

作為中生代最出色最優秀也最受追捧的導演,衛徹卻已經五年沒有項目了。

可能嗎?

哪怕只是想想,也覺得不可思議,百思不得其解,但現實,卻正在真實地發生。

原因,並沒有想象中那麼復雜。

衛徹,是徹頭徹尾的「電影導演」,他的作品,對電影感的捕捉是無與倫比的,觀影就是一種純粹的享受。

對陸潛來說,「社群」依舊是過去十年的最佳電影之一,哪怕不是「最好」,也百分之百是「最好的候補」。

從完成度和體驗感來說,能夠達到「社群」高度的作品,過去十年間,不超過一只手。

陸潛自認為,自己目前還沒有達到如此高度,無法完成「社群」如此復雜如此深刻又如此犀利的作品。

而且,擁有如此想法的,恐怕不是陸潛一個。金冊獎錯過「社群」,毫無疑問,這是載入史冊的一次失誤。

但同時,衛徹的風格也就注定了,他不會向大眾妥協,也拒絕向學院諂媚,作品骨子里的黑色氣質也不是頒獎季青睞的類型。

更何況,衛徹是一個稜角分明的性格,頒獎季的學院公關幾乎派不上用場,嚴格來說,不幫倒忙就算好事了。

所以,出色,確實是出色,但經歷「社群」和「千禧年」的兩次狀況,大型電影公司都對衛徹敬而遠之。

整整五年。

這些年,衛徹一直有不同項目在籌備,依靠他的人脈和地位,他也總是能夠找到制片人和電影公司談判,但兜兜轉轉,這些項目都在不同位置不同進度卡殼,然後就不了了之,始終沒有更多進展。

今晚,又又又是如此。

衛徹正在籌備一個全新項目,但兜兜轉轉,依舊沒有電影公司願意推進,他不得不在各種派對之間游走,希望能夠尋找到突破口。

但結果呢?

回聲,回聲,還是回聲。

人人都在勸告衛徹,也許他可以找回聲試試看,畢竟,回聲擁有陸潛坐鎮,以衛徹在業內的地位,陸潛肯定願意開綠燈。

衛徹不願意。

人人都無法理解衛徹的抗拒,明明衛徹已經走投無路了,不是嗎?但為什麼衛徹還是不願意嘗試看看呢?

衛徹也是滿嘴苦澀,他的堅持、他的信念,一遍又一遍地解釋了無數次,但那些人還是無法明白,他也不知道自己還能夠再解釋多少遍。

他累了,真的累了。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