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蘭川視角」,一百分,「無與倫比!難以置信!贊不絕口!」

「銀幕」,一百分,「一個如此冰冷如此殘酷如此戲劇的故事,卻以一種如此輕盈如此黑色如此幽默的方式呈現出來,震撼的驚雷效果一直到觀影結束之後才開始回響, 毫無疑問,這是一部讓人屏息凝視的作品。」

「首映」,一百分,「陸潛是如此大膽如此張揚又如此睿智如此冷靜——他相信觀眾的智商,也相信觀眾對‘電影感’的審美,以優雅而犀利的方式將這樣一個故事呈現出來, 很難相信這居然只是一部電影,因為觀影的時候就好像在看四部電影, 然而他們天衣無縫地餃接起來, 而你不會想要錯過任何一部。」

「電影俱樂部」,一百分,「月兌帽致敬!起立鼓掌!陸潛冒險地選擇了張本卿和裴成琳擔任這部作品的主角,並且用自己完美無缺的靈感打造出這樣一部作品,‘愛人’證明了一位頂尖導演是如何將不可能的事情演變成為一次完美的錯位。」

「聚光燈」,一百分,「難以想象我準備這樣說,但是,陸潛再次展現出大師氣象,並且證明自己絕對不是轉瞬即逝的流星,這是一部值得走進電影院的作品,而且是一部值得反復觀看的作品。從‘游客’到‘愛人’,陸潛知道自己在做什麼。」

「娛樂周刊」,一百分,「陸潛拍攝了一部黑色喜劇,並且精彩絕倫——這不是新聞了, 但陸潛拍攝了一部嚴肅與娛樂效果兼具並且引爆頭腦風暴的黑色喜劇,就值得起立鼓掌了。觀眾們, 準備好你們的爆米花。」

滿分,滿分,還是滿分。

即使在一片好評之中,滿滿當當的滿分也依舊非常駭人,以一種摧枯拉朽的姿態,展現電影的強勢。

其中,「蘭川視角」提出了一個非常有趣的觀點,他們認為,陸潛比起「游客」時期來說,更加大膽也更加放肆,甚至在「愛人」的鏡頭里,多次「挑釁」觀眾,無論是艾青還是王斯都在挑釁主流社會的道德底線。

「然而,卻不會讓人感受到胃部灼熱的排斥和厭惡,反而有種罪惡的快感。」

在影評里,「蘭川視角」認為,陸潛是故意這樣做的,彷佛能夠看到陸潛躲在攝像機後面的狡黠笑容。

也許,「蘭川視角」揭開了一個秘密︰為什麼那麼多人不喜歡「愛人」, 比「游客」還多——

正是因為陸潛的「聰明和狡猾」,卻又沒有掩飾。

于是,一小部分高高在上的影評人們,就覺得自己受到了侮辱和攻擊,陸潛那副「居高臨下、傲慢得意」的嘴臉刺痛了他們。

「獨立電影」,五十分,「觀看電影的時候,我們甚至能夠看到陸潛隱藏在角色和劇本背後的得意嘴臉,然而現實的殘酷就在于,小聰明和大智慧之間有著一條鴻溝,永遠無法逾越,這樣的電影永遠稱不上杰作。」

「電影圈」,五十分,「看似聰明實則愚蠢,‘游客’對于心理層面的探索,來到‘愛人’喪失殆盡,陸潛非常巧妙地將心理層面的波瀾隱藏在犀利的剪輯和鏡頭運動之中,然而依舊無法掩飾心理驚悚墮落到物理刺激的層面——那些血漿、那些果露,證明這部電影只是拙劣的爆米花而已。」

「時代」,五十分,「從電影制作層面來說,‘愛人’制造出了巨大的水花,陸潛也再次證明他能夠成為一名出色的懸疑/驚悚導演;但從電影本身來說,‘愛人’看似眼花繚亂、跌宕起伏的劇情,卻完全沒有能夠呈現出心理層面的撞擊,相較于‘游客’,是一次巨大的退步。」

扼腕,遺憾,破口大罵。

在中評之中,就可以看到一系列犀利評論,毫不留情地給予批判,言辭激烈、觀點鮮明,明明不是差評卻比差評更加振聾發聵。

這些評論,戳破了一個關鍵——

在「游客」里,物理層面的踫撞全是都是為了心理層面的轉折做鋪墊,每次對話每次沖突都能夠看到情感與心理的流動。

但在「愛人」里,過度轉折過度戲劇過度狗血,很大程度上掩蓋了心理層面的波瀾。

陸潛已經意識到了這一點,準確而利落地抓住兩個角色的轉變弧光,並且通過兩場戲的表演呈現出來,然而還是沒有能夠抵擋住「戲劇性」的摧枯拉朽,最終陸潛就用物理層面的踫撞來掩飾心理層面的弱勢——

奔跑,割喉,錘擊,暈倒,沖突……

這些「動作」的存在,全部都是為了將心理轉變通過動作展現出來的表面化程序,因為視覺和听覺沖擊越強烈,觀眾就越容易沉浸在感官的體驗之中,從而忽略心理層面的共鳴,被卷入影像風暴之中。

于是,「愛人」的解讀空間也就遠遠遜色于「游客」。

這是一次退步。

不得不承認,影評人們終究還是專業,一語中的,透過現象看本質,準確地剖析並且抓住陸潛創作過程中的小心思,終究還是瞞不過他們。

藍鯨影業內部閱讀到這些評論的時候,紛紛表示出擔憂,這是否會影響到電影的後續宣傳?

屈雨時卻顯得非常澹定,準確來說,有些哭笑不得。

「你們忘記了嗎?導演說了,這次的電影本來就是按照商業作品發行,我們放棄點映直接進入公映階段,就是因為‘愛人’的商業屬性。」

換而言之,陸潛清楚地知道這一點,並且也沒有避諱這一點,如果影評人們認為,這樣的批評可以打擊到陸潛,那麼他們才是太天真。

更何況,不要忽略一個事實——

即使吐槽如此 烈,但影評人們依舊給出了「中評」,而不是「差評」,這也側面證明了,內心深處他們也依舊肯定陸潛的工作。

作為一部商業電影,這些「批評」,其實某種程度上來看,也是一種肯定,因為「愛人」沒有「游客」那麼深刻,取而代之的是,更加具有娛樂性,對于普羅大眾來說,吸引力自然更高。

這是好事。

再看看其他好評,也就一目了然了,畢竟中評才只有區區十個而已,其他滿滿當當全部都是一片贊揚。

自陸潛橫空出世以來,「好評」刷屏似乎已經成為一種習慣,就是因為如此,陸潛的躥升速度才如此之快,但再次看到「標準結局」,也還是令人感嘆,這位年輕導演目前正處于自己職業生涯的創作井噴期。

「愛人」,也許是一次商業與藝術踫撞的嘗試,同時也是陸潛此前所不曾嘗試過的,而這一步,似乎挺成功的……?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