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那麼配樂工作呢?」

修仲鈞一句話就切入重點,同時也讓陸潛露出一點遺憾扼腕的表情。

「最新一封郵件已經發送過去了,但目前還在等待回信,我們需要一點耐心。」

配樂。

一直以來都在電影之中扮演重要角色,但其重要性似乎始終沒有真正得到大眾的全部重視——

至少還沒有達到配樂應得的肯定。

以陸潛所了解的時空為例,在2020年、2021年,「信條」和「沙丘」兩部商業大片都是如此,配樂扮演了至關重要的角色︰

對于「信條」來說,配樂太過轟鳴也太過吵鬧,以至于喧賓奪主,搶走電影原本的色彩。

對于「沙丘」來說,配樂則是畫面恢弘與壯闊的必要補充,對于構建整個視覺效果以及世界觀構建不可或缺。

非常有趣的是,兩部電影的配樂師都是同一位,漢斯-季默(Hans-Zimmer),這位配樂大師在業內無疑擁有崇高地位,但關鍵就在于,即使是同樣的配樂師、即使是同樣優秀的配樂,卻不見得適合每一部作品。

恰如其分,這才是配樂的存在價值。

在科幻電影里,恢弘與悲壯、磅礡與絢爛;在愛情電影里,浪漫與幸福、心碎與悲傷;在恐怖電影里,猜疑與恐懼、激烈與瘋狂……等等等等,全部都需要配樂的烘托與詮釋,才能夠達到預期效果。

當然, 配樂和音響、音效等等相輔相成,但還是可以做一個實驗︰

觀看恐怖電影的時候, 關掉聲音, 那麼恐怖效果至少會打對折, 這樣就能夠清晰感受到聲音的魅力。

目前為止,陸潛的三部作品情況各不相同。

「解除好友」, 因為需要制造出偽紀錄片的質感,所以陸潛有意識地盡可能排斥配樂,避免打破觀眾的代入感, 而是強調音效的作用。

「突襲」,鼓點、低音貝斯、電子搖滾的配樂使用則非常低調,更多是配合打斗場面,進行少許渲染, 他們找了專業配樂師,但不是頂級配樂師。

「游客」,陸潛則反常規地使用古典樂,「四季」,這是他故意為之的,通過古典交響樂的大氣和復雜來制造出反差,因為整個配樂都在腦海里, 根據自己需要編排,所以他並沒有尋求專業配樂師的合作。

由此可見,截止到目前為止,陸潛對配樂師確實缺少了一點重視。

但「愛人」不同。

在「愛人」里, 陸潛不希望延續「游客」的古典樂風格,否則系列三部曲的痕跡就太重了, 反而可能破壞電影獨立的觀影感受。

同時, 「愛人」是一部具有懸疑和驚悚風格的作品, 配樂的渲染非常重要。

在陸潛的腦海里, 他希望配樂如煙似霧般地縈繞在耳邊, 卻又沒有存在感, 不仔細注意的話根本察覺不出來,然後一點一點植入沉浸感, 最終制造出不寒而栗的效果。

這就對配樂師提出了嚴苛的要求,和攝影、燈光等等一樣, 是整部電影拼圖里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這是陸潛首次嘗試強調配樂對于電影的情緒渲染效果。

幸運的是, 陸潛腦海里有著完美的選擇。

不幸的是,合作邀約的進展不盡如人意。

麥家安, 配樂師,今年已經七十七歲高齡,自三十八歲入行以來,已經在電影行業打滾了將近四十年。

麥家安並不是傳統學院派出身的配樂師,如果細細講述他的人生篇章,那是波瀾壯闊的一部長篇小說︰

應征入伍、經歷戰爭、受傷退伍、自學成才、交響樂團、世界巡演、左耳失聰、轉身離開。

簡簡單單一系列關鍵詞,串聯起麥家安十八歲到三十三歲的人生,跌宕起伏,但這遠遠還不是全部。

離開交響樂團的麥家安,輾轉成為一所大學的教授,並不是什麼世界一流、聞名遐邇的專業音樂大學,就是一所普普通通的綜合大學,在里面教授應用音樂學,機緣巧合下,為一部獨立電影做了配樂,從此開啟了麥家安在電影行業的漫長征程。

作為一名配樂師,麥家安擅長多種旋律的運用,從交響樂到電子樂再到打擊樂,涉獵領域可謂廣泛。

但是,因為不是系統教育出身,全靠自學成才;所以麥家安的配樂,往往擅長打破框架,制造出獨特氛圍,賦予電影不同的氣質。

優點就在于,獨樹一幟。

缺點則在于,自成一派。

這些年,麥家安配樂的作品已經輕輕松松破百, 題材類型也非常廣泛, 商業爆米花也有、獨立藝術也有, 浪漫愛情也有、驚悚恐怖也有,大氣磅礡也有、小家碧玉也有,這位敢于打破界線和框架的配樂師,堪稱業內的一道獨特風景線。

然而,麥家安能夠稱為「大師」嗎?

恐怕,行業內部難以認同。

最主要原因就是麥家安沒有形成一個清晰的風格,配樂作品質量參差不齊,從風格到類型都非常龐雜,半路出家的學術背景、遠離塵世的性格更是無法融入學院派之中,反而有種遠離名利場的感覺——

卻又不是清高,而是一種疏離。

這樣說的原因?

最直觀的就是,獎項。

明年是麥家安入行整整四十周年,沉浸行業長達四個十年,至今為止,他的配樂作品總共贏得了十一次金冊獎最佳配樂提名,在歷史長河數不勝數的所有配樂師之中,提名次數能夠躋身前五名行列。

然而,一座金冊獎獎杯都沒有。

當人們討論「金冊獎遺珠」的時候,視線往往集中在導演和演員身上,五次提名顆粒未收、八次提名鎩羽而歸,屢試屢敗、屢敗屢試的案例著實不少;但聚焦在技術部門身上的視線,卻幾乎沒有。

麥家安,十一次提名沒有得獎。

但是,對陸潛來說,「獎項」始終沒有看起來那麼重要——

並不是說不重要。

誠然,一座獎項的肯定,不僅僅是權威認證,同時也是來自行業同僚的認可,如果能夠得到這一嘉獎,那自然是再好不過,陸潛也舉起雙手雙腳歡迎。

陸潛的意思是,即使沒有得獎也不會影響這些專業人士們的優秀,歸根結底,獎項只是代表一小群人的取向喜好;但在這一小群人之外,依舊有著數不勝數優秀的作品,這也是整個行業能夠蓬勃發展的原因。

他們應該肯定獎項的價值,卻沒有必要因為缺乏獎項而否定他人的優秀。

591 配樂大師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