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943章 王林的雄心壯志

顧清雨見王林一臉的愕然,便撲哧笑道︰「開個玩笑,開不起啊?」

王林失笑道︰「我就知道你是開玩笑的。」

顧清雨道︰「我不需要你給我什麼,你給我的已經夠多了。你上次送我一輛車子,我還沒有報答你呢!其實我也沒為你做過什麼事情。

「行,這些以後再說吧,當務之急,你是趕緊幫我把宣傳片拍出來。以前拍的很的素材都可以使用,需要補充的你再拍一下好了。」

「我知道了,我這就去打電話給同事,聯系他們。」顧清雨說著,看看手表上的時間,「十點多了!我得趕緊打電話去,不然他們都睡下了。」

「用我的大哥大吧!」

「大哥大太貴了,我要打好幾個電話呢。」

「沒事,用吧。我說你是不是也應該配一個大哥大?最起碼也要配個扣機吧?不然聯系你真的不方便。」

「我用不起大哥大,呼機的話,我一個女人帶著很不方便,有時不帶包,傳呼機就沒地方放。在人潮擁擠的大街上,帶著呼機,放在包里也經常听不到響聲。」

這是真實的,男人的呼機都是往腰帶上一別就行了,女人只能往包里塞。

王林把自己的大哥大拿出來遞給她︰「就用我的打吧,你本來就是為我做事。」

顧清雨也就不客氣,翻出自己的電話本來,找到幾個同事的電話,一一打過去溝通。

這麼大的事,她還得請示匯報,電話打了十幾個才停下來。

「正好打完就沒電了。」顧清雨笑道,「有這東西還是挺方便呢!」

「辛苦你了。時候不早了,你休息吧!耽誤了你半天時間。」王林起身告辭。

顧清雨嗯了一聲︰「好,明天我們開始拍攝,你得派人協助我們。」

「你需要只管跟我說。」

「坐了這麼久,水也沒給你倒一杯,你渴嗎?」

「你不說我不覺得,你一說渴,我發現渴得很。」

顧清雨抿嘴一笑,用自己的杯子倒了一杯涼開水端給他喝。

王林看看她的杯沿,問道︰「你用的什麼口紅?不掉色嗎?」

「我們必須用好的口紅,口紅要是掉色的話,很多時候都會很尷尬,印到杯子上,不小心印到衣袖上,有時還會粘到牙齒上,播報的時候就會像個傻子一樣。」

「哈哈!的確有這樣的情況。」王林笑道,「多少錢一支買的?貴吧?」

「我買的是一百多塊錢一支的,還有更好的,要三、四百呢!我是用不起。怎麼了?想送我口紅嗎?這倒是個不錯的主意。」

「行,我明天買了送你。」王林大方的說道。

他喝了水後,便告辭離開。

時間已晚,王林直接回家。

李文秀居然還沒有睡,一見他回來就問︰「你去哪里了?打你電話也是一直在忙。再打過去,你又關機了。」

「我去找顧清雨談事情。電話一直在用,用到沒電。」

「你和她談了一個晚上的事情?」

「嗯。有問題嗎?」

「談什麼啊?談得這麼投機?」

王林本來想說明一下的,見她語氣這般模樣,便澹澹的道︰「公事!」

李文秀踫了個不軟不硬的釘子,也就不再多說。

王林問道︰「你有什麼事找我?」

「秀場早就散了,文娟早就回來了,說是不見你,我不得問問你去哪里了?結果到處找不到你,我不得著急?」

「我這麼大個人,還能丟了不成?」

「那可難說得很,」李文秀笑道,「萬一被狐狸精把魂給勾走了呢?你沒看聊齋里面的故事,很多書生外出,不都被狐狸精給騙走了嗎?」

「……」

「累了吧?」李文秀咯咯笑著,上前來接過他的公文包,拿拖鞋來給他換上,「你去洗澡,我給大哥大充電。」

王林嗯了一聲,自去沖涼。

第二天,顧清雨和她的團隊,開始為愛秀集團拍攝制作宣傳片。

顧名思義,企業宣傳片是專門為企業服務的宣傳短片。企業宣傳片的拍攝目的較為明確,可以分為宣傳企業文化、推廣產品、樹立公司品牌形象等等。

一部好的宣傳片可以幫助企業在社會上打開市場,提高企業的整體知名度。

企業宣傳片雖然沒有明確的分類劃分,但還是要有一個策劃過程。

除了企業這一部分之外,制作人還要從影視的角度分析,思考怎樣將宣傳片拍攝更有質感。宣傳片不但要滿足企業的宣傳效果,還要符合當前社會的主流審美品味,有人看的宣傳片才有制作的意義。

在大型企業,一個很常見的拍攝方式就是高空拍攝,獲取更多的鏡頭位置。此外在拍攝過程中,鏡頭的運動應該盡量保持平穩舒緩,選景時也要以全景為主,讓觀眾感受到企業的「大」。遇到需要特寫的地方,可以采用多機位拍攝的方式,既充實了內容,又豐富了畫面。

企業的宣傳片屬于影片的一種,後期的剪輯工作是必不可少的。一個完整的企業宣傳片應該有著流暢的畫面轉接,適宜的背景音樂以及感情豐富的解說。剪輯階段還要將一些不必要的片段分離出去,通常一個宣傳片的時間在1-2分鐘,太長會影響播放的效果。

「大!」這個詞,也是王林對顧清雨團隊的要求。

王林只是把這些工作交給顧清雨去組織。

顧清雨在這個團隊中也只充當一個旁白解說的角色,其它工作需要台里的其它工作人員去完成。

兩分鐘的宣傳片,卻需要花費幾十萬的經費,要拍攝大量的素材以供選用。

王林派了陳繁跟進此事。

陳繁是公關副總,企業形象的宣傳工作,也屬于她管。

整個影片,王林並沒有露臉,他要求把鏡頭放在工廠和職工身上。

這個宣傳片,是向外商展示愛秀集團的宏大規模和高端制造,只要盡量展現出生產線的先進、工廠的環境、工人的精神風貌,介紹企業的職工人數、生產體量、年成交額度等等數據。

還好之前有過幾個宣傳記錄片,里面大多數的素材都可以使用,只需要補充一些鏡頭即可。

王林仍然關注時裝周的進展。

三天後,顧清雨拿出了片子,交給王林過審。

王林看了樣片後,表示認可,當即派人乘機送往香江。

能做的工作,都已經完成。

最終能不能達到預期的效果?

那就要看宣傳片能不能打動外商的心。

當天下午,李佳欣就拿到了宣傳片的錄像帶。

她那邊準備了設備,在紅館里面進行循環播放,宣傳愛秀集團。

而為時九天的時裝周,也來到了最後兩天。

申城這邊簽下了12億的單。

接下來就要看簽約晚宴的表現。

很多外商都有下單的表示,王林對申城主場的訂單量並不擔心。

他現在最擔心的還是香江分場。

當天晚上,王林和李佳欣聯系,還是一單未開。

一種莫名的焦慮,涌上王林心頭。

他對香江和海外的市場,有一種捉模不透的無力感。

早知道就不在香江開設分會場了!

原本是想借著香江的明星效應,將愛秀時裝周推向世界,結果卻遇冷了!

晚上回到家,王林感到一種前所未有的疲憊。

「你怎麼了?」李文秀問躺在沙發上一動不動的丈夫,「哪兒不舒服嗎?」

「只是累了!」王林輕輕搖頭。

「那就好好休息,別想太多了。你已經很成功了。」李文秀心痛的說道。

王林微微一笑︰「文秀,在你眼里,我算是成功了。但我心中的成功,卻還差得遠。」

「你想要什麼樣的成功?」李文秀問道。

這也是她第一次問丈夫這樣的問題。

王林微一沉吟,沉聲說道︰「我要打造一個世界紡織產業的巨頭企業!」

「世界第一?」李文秀笑道,「這能實現嗎?」

王林看著妻子。

是啊!

這能實現嗎?

就連枕邊人都在懷疑他的理想!

王林陷入了沉思。

事業總不能一帆風順,這一點王林早有準備。

但他有雄心壯志!

王林想帶領愛秀集團,走上國際紡織企業的巔峰!

光靠國內的體量,也能成就一家巨大的紡織企業,但要真正的成長為國際巨頭,就必須做大國際貿易。

服裝和時尚是人類的基本需求,在世界各地,有數以萬計的公司和品牌日夜工作,為他們的客戶帶來最新的時尚。

我國做為最大的紡織品生產國,幾十年來統治時尚界的 10 大紡織制造公司,卻沒有我國紡織企業的一席之地。

這十大紡織公司,分別是阿三國的Arvind有限公司、阿三國的棉花公司、新西蘭坎特伯雷、總部位于米國的Dorothy Perkins公司、Whadia 集團的阿三國旗艦公司、法國的Agile公司、英國的Admiral sportswear公司,米國的雅獅威公司、德國的布魯•百納尼公司、德國的ills Corporation公司。

服裝業是創造美好時尚生活的基礎消費品產業和民生產業,也是集中體現技術進步、社會文化發展和時代變遷的創新型產業。我國服裝企業十萬家,全行業從業人員千余萬人,服裝年總產量幾百億件。

然而,我國服裝無巨頭!

很可惜,我們一個泱泱大國至今沒有叫得響的國際服裝品牌。

14億人口支撐起了全球最大紡織服裝生產、消費、出口大國,卻沒有全球性大牌,這不能不說是一個迷思。

我國服裝市場有3萬億的大盤,最豐厚的利潤都在被洋品牌攫取。

從女裝到男裝,從運動服飾到快時尚領域,從大眾市場到高溢價賽道,國際品牌佔盡優勢。

借力我國市場,國外品牌一飛沖天。很多國外品牌都是進入我國以後,才登上了全球服裝業老大的寶座。

在王林重生之時,優衣庫大中華區營收貢獻佔比22.7%,為僅次于東洋的第二大市場,並且份額持續提高。

除了優衣庫之外,我國市場已成為諸多海外品牌的核心增長引擎。耐克、阿迪達斯、mon、安德瑪等也在國內服裝業的一片蕭條中,實現了逆勢增長。

國際大牌們撈金有術,更加映襯出國產品牌的人氣暗澹。

無論是宏觀層面,還是微觀層面,國產服裝業的生存現狀可謂一言難盡。

要麼在大浪淘沙中慘遭淘汰,要麼在多品牌戰略中迷失方向,要麼偏離服裝主賽道。

80後記憶中的美特斯邦威、以純、左丹奴、七匹狼等老品牌紛紛隕落。

是的,美特斯邦威,這個有著純正外國名稱的品牌,其實是一家國產品牌。

左丹奴也是一家香江品牌。

無論是高端女裝,還是大大小小的設計師品牌,都偏安一隅,很容易受到潮水變化的擾動。看似百花齊放,實際上沒幾個能打的。

有人問,假如洋品牌統統被封殺,國產品牌就能所向披靡嗎?

讓我們來梳理一下我國的紡織行發展史吧!

其實,這是一場原本可以贏的戰爭!

事實上,我國有全世界最好的服裝制造工廠,在全球服裝競技中本應贏得一席之地。

我國現代紡織服裝行業興起于上世紀八十年代。

2001年,我國加入世貿組織後,恰逢全球紡織制造業中心遷移大潮,于是中國接棒東洋,憑借勞動力等紅利,逐漸躍居全球第一紡織業大國。

此外,豐富的原材料供應來源,棉、麻、毛、絲產量大、區域集中,為我國服裝行業快速發展奠定了基礎。

經過數十年的發展,我國服裝業形成了一條貫穿紡織原料加工、產品設計、生產和銷售的現代化產業鏈,產業集群效應顯著,深度參與全球分工。

我國已形成規模化服裝產業集群60余個,主要分布在珠三角、長三角、環渤海和東南沿海地區。東部沿海五省,服裝產量佔比達70%以上。

但是,我國比較知名的紡織服裝生產企業,比如說申洲國際、魯泰紡織、健盛集團等,主要的業務是為巨頭代工,並沒有自己出眾的大品牌。

有業內人士評論,「華廈消費領域沒有品牌,只有廠牌。」

何其可悲!

我們到底輸在哪里?

如果深入的分析,我們不難發現端倪。

我國服裝市場海量多元、瞬息萬變,在這片紅海,企業長期獲勝的訣竅不在于低成本的大規模復制,而有賴于經過時間驗證的品牌故事、辨識度高的品牌調性以及充滿創意的設計。

服裝產業是一個上下游一體的復雜鏈條,環環相扣。透過表面的繁榮,從品牌力、產品力、渠道力,乃至人才團隊、供應鏈、企業治理等方方面面來考量,我國服裝企業與國際巨頭的差距不是一星半點。

主要的差距在以下幾個方面。

在硬實力方面,我國自主品牌設計研發能力弱;對市場不敏感,產銷分離,導致很容易觸踫高庫存的暗礁;企業管理層熱衷于賺快錢,不夠專注。

在生產端,我國許多自主品牌服裝毫無靈魂,體現在兩個層面︰面料粗糙,也沒有設計感。

正是因為我國服裝市場無比龐大,國貨品牌不需要成為大牌,只要隨大流抄一抄爆款,吃下市場的一小塊就能活得很滋潤,而原創設計師卻很難生存下來。

時尚潮流不斷變換,這些企業竭盡全力追隨,哪里還有時間挖空心思去錘煉品牌,或者投入巨額資金,開發新產品、研發新面料?

在銷售端,自主品牌大多以加盟制跑馬圈地,卻也因此陷入噩夢。

雖然加盟制能快速做大業績,但無法精準預測市場未來趨勢,使企業產生「只要生產出來就能賣掉」的錯覺,然而消費者並不買賬。品牌不得不打折甩賣,卻加劇自身的衰落,使企業進退兩難。

一度稱霸服裝業的美特斯邦威就是因高庫存而倒下,「庫存之王」海瀾之家也面臨著同樣的尷尬。

服裝企業最大的敵人,正是庫存!

王林最開始不想做服裝產業的原因也是如此。

前世的他,庫房被水淹後,虧得一無所有!

因此,這一世的王林,雖然又進入了服裝企業,但他卻力求「零庫存」的運營和管理。

要做到零庫存,就必須實現精細化的庫存管理,員工會以7天為單位進行數據追蹤,及時調整營銷策略,控制庫存量。

而且,王林沒有搞加盟模式,而是通過自主投資開設服裝賣場的模式進行銷售,從而可以有效的控制庫存,但這麼做的代價是高投入!

從企業治理方面來看,我國服裝企業以民營企業居多,缺乏完善的公司治理及內控體系,經營風險較大。

大多數服裝企業老板熱衷于賺快錢。服裝板塊的上市公司並不少,但很多公司並沒有大力投入研發,而是短期利益至上,品牌、渠道也相應追求短平快。

他們一旦圈了錢,就開始多元化,進軍暴利行業,主業被晾在一邊。但服裝企業多元化成功桉例極少,多賽道經營風險更大,「拆東牆補西牆」式操作很容易將企業拖入萬劫不復的深淵。

即便一些企業能抵擋住外界的誘惑,也免不了激進擴張,高庫存、高租金壓頂,陷入品牌老化、營收下滑的惡性循環。

其次,軟實力方面,國際資本掌控著我國時尚市場的話語權。

現代服飾本就是西方文化的舶來品,國內服飾發展歷史較短,尚不足以支撐百年大牌。

在品牌力塑造上,國內自主品牌大都聚焦大眾市場,甚至三四線市場,品牌形象塑造缺乏長遠規劃,多為粗放式經營,與國際大品牌差距很大。

更重要的是,我國自主品牌的弱勢地位,源自強勢文化的「入侵」。

我國本土的主流時尚輿論一直控制在西方資本手里。

早在1979年,皮爾•卡丹來到我國,辦了我國有史以來第一場秀。

他直接把法國人的審美植入華人腦海里,後者當時在生活享受和美感追求上還是一張白紙。

1988年,法國雜志中文版《時裝之苑》成功創刊,成為最早進入我國的時尚雜志。

90年代末,大部分奢侈品牌已經進入我國,自此開始,我國女性審美已完全西化。

在這之後,我國的時尚輿論就被海外媒體緊緊控制著,而這些海外媒體與海外快時尚公司總部合作密切,導致我國服裝品牌和本土雜志的生存空間被嚴重擠壓。

值得欣慰的是,王林來了!

王林重生到了1988年這個最重要的年份!

這是我國紡織產業轉型升級的最重要轉折點!

王林創建了秀之林這個自主品牌!

國產品牌崛起,成為了一種可能!

從王林立志進入紡織行業以來,他就在下一盤大棋。

創立自主品牌,建設自有銷售渠道,收購申紡集團,成立自己的模特隊,創立愛秀時裝周,研發新材料……

一步一個腳步,王林已經成為國內紡織行業的龍頭老大。

但是,愛秀集團離國際紡織巨頭的距離還差得很遠!

王林要能過愛秀集團的宣傳,樹立起國人的文化自信,提高海外市場接納度,促使國產品牌奮起直追,迎來歷史上最好的出海機遇。

王林堅持自己的發展之路,在多元文化融合中持續創新,致力于構建基于中華文化為核心內涵的文化價值體系,打造服裝強國建設最為根本性的時尚力量。

這一切,離不開時裝周的口碑。

只要愛秀時裝周能成功,那就能引領國內時尚的潮流,讓大家的審美,回歸到中華元素上來。

這是一場真正的時尚審美的大戰。

要改變國人購買服裝的習慣,就要從根本上扭轉他們的西式審美。

誰能定義服裝之美,誰能定義時尚之美,誰就能制定這個行業的規則,誰就能徹底的佔據這個行業!

王林的用心,又有幾個人猜得透?

這盤大棋,又有幾個人能陪著王林來下?

王林能依靠的,只有自己。

他要憑借一己之力,將我國的服裝產業,帶上世界服裝產業巨頭之位!

現在,我們終于明白,王林為什麼要花費那麼多的時間、精力、金錢,來打造一個東方的時裝周。

時裝周的收效,是循序漸進的,是潤物細無聲的。

為什麼我們覺得巴黎是時尚之都?大多數人的觀念,都是來自巴黎時裝周的宣傳,來自那些時尚雜志、視頻的洗腦。

下一步,王林也將成立屬于自己的時尚雜志品牌,這也是為了宣傳愛秀時尚、宣傳中華時尚。

王林率領的愛秀集團,能不能成功?能不能乘風破浪,成為中華服裝在世界的代言?

他自己也沒有底。

王林一個深呼吸,告訴自己︰但問耕耘,莫問收獲!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