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28章 一份報告

好不容易打發走了索菲婭,維克托一個人坐在辦公桌後點了一支煙,吸了兩口之後,起身走到南側開窗的牆壁前,抬頭看著牆壁上懸掛的大幅地圖。

這是一份利沃夫地區的地圖,屬于行政區劃圖,上面僅有一些城市和村鎮的位置,另外就是一些道路的標注,更詳細的內容是沒有的,很普通。

盯著地圖看了一會兒,他的腦子里突然閃過一絲靈光。

狠狠吸一口煙,他快步走到辦公室東側的角落里,打開密碼保險櫃的門,從里面取出一份折疊起來的牛皮紙地圖,在辦公桌上展開,仔細查看起來。

與牆上懸掛的那份地圖相比,這份地圖顯然才是專用的地圖,上面展示的是利沃夫地區的邊防軍部隊部署情況,以及一些永備工事的構築位置。

這種地圖屬于絕密地圖,有編號的,持有者遺失的話,是要承擔政治責任的。

維克托嘴里叼著煙卷,站在辦公桌邊上,仔細的查看著桌上的地圖。他所關注的,是利沃夫周邊,準確的說,是利沃夫附近的兩道防御工事。

這兩道防御工事分別以俄羅斯拉瓦村以及斯特魯米洛夫為中心,在帝俄時期,為了對付波蘭人的反抗,莫斯科便在這兩個地區修築了永久性的防御工事。而在國內戰爭期間,波蘭人佔領了利沃夫,又對這兩個地區的防御工事進行了翻修和維護,于是到了現在,這兩處「幾」字形的永久性築壘地域還是存在的,只不過有些荒廢罷了。

在維克托的心里,始終都沒有忘記過一年多時間之後就將到來的那場戰爭,考慮到他短期內不太可能被調離利沃夫,再考慮到他的職務,如果不想在戰爭爆發初期就死掉的話,那麼他就必須提前做出一些準備。

按照維克托的想法,一旦戰爭爆發,作為利沃夫地區的內務人民委員會負責人,如果他直接就逃跑的話,估計即便是安全到了後方,也會被清算掉,畢竟國家安全人員臨陣月兌逃的話,懲罰要比士兵更加嚴厲。

可若是不逃跑的話,作為重生者,維克托很清楚在蘇德戰爭初期,身為一名蘇軍中低級指揮員,生存的幾率有多麼低,最重要的是,他還是他娘的國家安全人員,以他的這個身份,一旦被德國人抓住,那就連作俘虜的機會都沒有了,會被直接槍斃的。

所以,維克托的想法就是,在戰爭爆發之初,他要選擇一個最合適的地點,指揮他能指揮的部隊,象征性的做一番抵抗,然後便在局勢徹底惡化之前,果斷的撤退。

是的,維克托此時的想法就是在戰爭爆發之初,安全的撤到後方,以他國家安全人員的身份和職務,大可不必到一線與德國人死磕。重生而來的維克托也沒有太大的雄心壯志,他只想安安穩穩的在這個世界里度過一生。

那麼,回歸到一切的前提︰他必須要在利沃夫地區做一些抵抗,然後才能想辦法後撤。現在,可以用來抵抗的部隊算是有了,接下來,似乎選擇一個最佳的抵抗地點,便成了第一要務。

過去這段時間,維克托考慮過以利沃夫市區作為組織抵抗的戰線,但是現在,腦子里偶然閃過的一個想法,令他改變了主意,他準備起草一份報告,向基輔方面提議,重新修繕並加固俄羅斯拉瓦、斯特魯米洛夫這兩處築壘地域。

為什麼選擇這兩處築壘地域?很簡單,原因主要有兩個︰第一,舊俄時期以及波蘭統治時期的舊有工事,為築壘地域的興建提供了便利;第二,這兩處築壘地域背依維斯瓦河的之流——桑河,一旦戰事不利,守軍可以選擇撤過桑河,並炸毀桑河上的橋梁,借以遲滯德軍的進攻。

維克托非常自信,只要他能逃過桑河,再向東行進不到四十公里,進入沃倫森林,那麼德國人即便是長了四條腿,也不太可能追上他了,因為對于沃倫森林的情況,他可是比德國人要更加的熟悉。

將地圖仔細看了看,大概的內容記在心里,維克托將地圖暫時收起來,放到一邊,自己坐到椅子上,拿過一份信箋放在面前,香煙也點上一支,開始考慮這份報告應該怎麼寫。

類似這樣的報告不是隨意寫的,最起碼的格式是需要遵循的。比如說開篇先要分析邊境地區的形勢,借此來闡述兩個築壘地域修建的必要性。

要闡述這一點,那就必須拿德國人做靶子。考慮到目前蘇德兩國的友好形勢,維克托要在報告中闡述德國人是威脅這一點,明顯是需要承擔一定風險的。不過,作為利沃夫的內務人民委員會負責人,維克托接觸到的各種公務告訴他,莫斯科對柏林並不是沒有戒心的,就像之前他接到的命令,要求配合工業委員會的人,將利沃夫一系列可遷移的工廠拆卸,連同設備、材料一起運往後方。這樣的命令,足以說明莫斯科已經有了早晚與德國人開展的想法,現在蘇德之間的蜜月,不過是塑料愛情罷了。

闡述完了築壘地域修建的必要性之後,就是分析這項計劃的可行性了,這方面的內容相對來說復雜一些,因為需要用到很多工程方面的知識,維克托需要安排這方面的技術人員,到兩個築壘地域進行考察,拿出一個大概的預算數字。

在蘇聯,修築作為永久工事的築壘地域是有相關標準的,這個標準主要沿用的是伏羅希洛夫在1928年提交的《我們需要建設築壘地域》的報告中列舉的一系列標準。隨後這些年,軍事委員會對這個標準做了多次修改,所以,築壘地域的工事並不是誰想怎麼修就怎麼修的。

按照維克托的構想,要想讓這兩條築壘地域連成一片可以互為犄角的牢固防御陣地,並在桑河對岸構建成一道足以對桑河大橋構成火力封鎖的工事群,那麼至少需要在築壘地域原有的基礎上,增設不少于400處永備工事,其中包括150座鋼筋混泥土碉堡、100處炮壘以及更多可得到炮兵支援的火力點。

這無疑是一項很大的工程,可一旦建成的話,待戰事爆發,利沃夫失守,後撤的蘇軍可以在撤離利沃夫市區不到四十公里的短距離上,便獲得來自築壘地域的火力支援。最關鍵的是,這兩個築壘地域構建成的防線,橫亙在斯特爾河與德涅斯特河之間,背依桑河,由此形成了一道利沃夫東方的牢固防線。如果蘇軍能夠牢固的防守住這道防線,那麼將有效阻截敵軍試圖由利沃夫方向,向基輔發功的攻勢。

為了起草這份報告,維克托將手頭的其它工作都丟到一邊,利用將近一周的時間,先後三次前往俄羅斯拉瓦、斯特魯米洛夫等地考察,不僅如此,他還從利沃夫的幾所院校中,專門請來了幾位工程學方面的專家,對整個工程項目做了詳細的論證。

就在剛剛進入十月份的第一個周末,維克托將這份長達六十余頁的報告,提交給了基輔,同時,還抄送了一份,直接送往莫斯科的內務人民委員會總部。

在提交這份報告的時候,維克托絕對不知道一點,那就是在如今的莫斯科,國防人民委員會內部,針對築壘地域的修築問題上,兩種截然不同的觀點正在激烈的爭論中。

作為世界上第一個遵循馬克思主義而建立的社會主義國家,蘇聯的憂患意識一直都很強烈,甚至可以說,這個龐大的紅色帝國,本身是強盛于憂患意識,也是覆滅于憂患意識的。

正是因為這一份憂患意識,自從國內戰爭結束之後,為了防御下一次隨時可能到來的侵略戰爭,蘇聯就在全國各地修築以永固防御工事為主的築壘地域,從遠東到白俄羅斯,從摩爾曼斯克到黑海,防御工事可以說是無處不在。

而在這其中,最著名的一條無疑就是北起卡累利阿,南至黑海的「斯大林防線」了,這條被稱為歐洲四大防線之一的漫長防御工事,從1928年開始修,一直修到1939年。之所以在1939年結束了修建,並不是因為修完了,而是因為隨著西白俄羅斯、西烏克蘭的回歸,蘇聯領土東擴了,因此,隨著邊境的西移,這條防線就顯得有些不合時宜了。

于是,從瓜分波蘭開始,蘇聯高層就出現了兩種觀點︰一種是主張繼續將斯大林防線修建完成,並以這條防線作為國家防御的重點。另一種則是主張放棄斯大林防線的修建,在新的邊境線上,修建一條貫通波羅的海與黑海的全新防線。

這兩種觀點的分歧,主要還是源自于對德國人進攻的時間評估。主張前一種觀點的人,認為德軍對蘇聯的進攻不會拖太久,在1942年之前,這場戰爭就會爆發,所以,蘇聯沒有時間修築這麼一條全新的防線了。

而第二種觀點的主張者,則認為德國人只有在征服了法國和英國之後,才有可能對蘇聯發動攻勢,因此,這場戰爭到來並不會那麼快。

維克托這一份報告上交的時間,正好處在兩種觀點激烈對峙的時候。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