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一百五十章 兵諫

騰格看到漢軍竟然換了一個身材瘦弱的將領,來與自己斗將,心中不由一喜。

這麼瘦的漢將,簡直是來給自己送人頭一樣。

如果能斬殺這名漢將,哪怕下一陣,那個叫高寵的漢將重新上來,自己就算敗退下去,也能保全一些臉面。

「東祿族正綠旗,騰格。」

「大漢,李元霸。」

雙方互相通名之後,騰格才注意到李元霸手中的一對鐵錘。

按照這對鐵錘的個頭,如果是實心的話,恐怕得有七、八百斤,所以騰格斷定,這應該是一對空心的鐵錘。

不過就算是空心的鐵錘,分量應該也不輕,于是騰格暗中加了小心。

然而當騰格手中的長柄狼牙棒跟李元霸右手的鐵錘相撞在一起後,騰格卻感到了一股巨力涌來,握著兵器的雙手,虎口頓時被震得裂開了。

重達一百余斤的長柄狼牙棒,隨即也被震的飛了出去。

騰格心中剛喊了一聲︰「不好!」

李元霸左手的鐵錘便砸了過來,躲閃不及的騰格,直接被這一錘砸飛了出去,重重摔在了地上,再也沒有了聲息。

號稱是東祿族正綠旗第一猛將的騰格,就這樣被李元霸僅僅用一招給砸死了。

「東祿韃子,再上來一人!」李元霸手持雙錘,大聲對東祿族的軍隊吼道。

別看李元霸的身材瘦弱,但嗓門卻極大,加上剛剛砸死了正綠旗第一猛將的騰格,使得李元霸的喊聲,不由讓正綠旗、瓖綠旗的眾多將領,臉上都露出了些許懼意。

就連正綠旗的旗主博爾晉和瓖綠旗的旗主托格,也是臉色大變。

「十二哥,接下來怎麼辦?」托格低聲問道。

博爾晉咬了咬牙說道︰「你我兩旗各出一個‘甲喇’的精騎,試一試漢軍的具裝甲騎,到底有多厲害。」

托格趕忙點頭說道︰「就按十二哥說的辦。」

東祿軍隊一個「甲喇」的精騎,指的是不包括輔兵在內的騎兵,大約有兩千五百騎。

正綠旗和瓖綠旗各派出一個「甲喇」的精騎,加起來就是五千騎兵。

看到東祿人不再繼續斗將,直接派了幾千騎兵沖了過來,孫浩立即派出了三千大雪龍騎迎了上去。

東祿族的騎兵,基本上都是披了甲的重騎兵,甚至很多東祿族的騎兵,都會披兩層甲,外層為鐵甲,內層為棉甲。

棉甲是將采摘的棉花打濕,然後反復拍打,做成很薄的棉片,再把多張這樣的棉片綴成很厚很實的棉布,用銅釘固定。

棉甲對弓駑的防御能力雖然不如鐵甲,但鐵甲和棉甲配套使用之後,一般的弓弩,對這樣的兩層甲,已經很難造成致命傷。

另外東祿族所在的地區氣候寒冷,棉甲還具有防寒的作用。

可惜東祿族騎兵的兩層甲,卻防不住大雪龍騎投出的標槍,而東祿族騎兵引以為傲的騎射,根本射不穿大雪龍騎的鎧甲。

三千大雪龍騎僅僅一個照面,就把五千名東祿族的騎兵,殺得只剩下了不足五百人。

如果不是剩下這四百多東祿族的騎兵逃得快,恐怕三千大雪龍騎再來一次對沖,出戰的五千名東祿族騎兵就得全軍覆滅。

「漢國的具裝甲騎果然厲害。

十二哥,正面對決,咱們兩旗的勇士,不是漢軍具裝甲騎的對手。」瓖綠旗的旗主托格沉聲說道。

正綠旗的旗主博爾晉倒也果斷,「十七弟,你我兩旗暫且先退,如果漢軍敢追來,再找機會殺一個回馬槍。」

東祿族的正綠旗和瓖綠旗想要撤退,孫浩當然不會同意,自己率領御林軍的四十萬精銳趕了三千多里路,總不能就殺了東祿族的數千騎兵,就收兵回京吧!

于是在孫浩的命令下,御林軍的第一鎮和第二鎮,總計派出了二十萬大雪龍騎,對東祿族正綠旗和瓖綠旗的兵馬展開了追擊。

最後二十萬大雪龍騎一直把東祿族正綠旗和瓖綠旗的兵馬,攆出了燕國的疆域,才勒住了戰馬的韁繩。

在追擊的過程中,東祿族正綠旗和瓖綠旗的騎兵,曾經多次試圖反身一擊,但在大雪龍騎強悍的戰斗力面前,根本毫無作用,反而損失更大。

等正綠旗的旗主博爾晉和瓖綠旗的旗主托格,逃出了燕國之後,統計了一下各自手底下的兵馬,不禁全都感覺到手腳冰涼。

正綠旗的十五個「固山」,算上輔兵大約有五十七萬人,現在全加起來只剩下了三十余萬人。

瓖綠旗的十三個「固山」,算上輔兵有近五十萬人,現在只剩了二十三余萬,折損過半。

「十二哥,太慘了,實在太慘了。

我們瓖綠旗的這十三個‘固山’算是徹底被打殘了,回去以後,父汗定然不會輕饒了我。」瓖綠旗的旗主托格,一臉苦澀的說道。

正綠旗的旗主博爾晉,臉色陰沉的說道︰「現在已經顧不得被父汗懲罰,咱們必須趕快回去,把漢軍的強悍,盡快稟告給父汗。

看來漢軍,才是我東祿族的生死大敵。」

在康安城的皇宮內,燕國的皇帝陳宣,滿臉愁容的把十幾位重臣召集了過來。

「各位愛卿,大漢皇帝給了我燕國兩個選擇。

一是直接並入大漢,成為大漢的燕州,一是大漢與我燕國月兌離從屬關系,以後東祿韃子再入侵,大漢將不會再派一兵一卒的援軍。

各位愛卿認為,我燕國該如何選擇?」

皇帝陳宣的這番話,頓時引起了大多數燕國重臣的憤慨,紛紛希望皇帝陳宣能硬起一些,從此不再認漢國為宗主國。

皇帝陳宣看著一直沒有說話的左丞相關徽,開口問道︰「左丞,你是什麼意見?」

左丞相關徽嘆氣說道︰「陛下,如果沒有了大漢的庇護,恐怕我燕國很快便會被東祿韃子給滅國。

臣覺著雖然是兩個選擇,但對我燕國來說,實際上只有一個選擇。」

皇帝陳宣想到東祿人對其他滅國的皇室,所做下的那些殘忍事情,不由打了一個寒顫。

這時吏部尚書楊歇慷慨激昂的說道︰「陛下,我燕國立國兩百九十年,如何能只憑那漢國皇帝一句話,就成為漢國的一個州。

就算我燕國要滅亡,那也要站著被滅亡,彰顯我燕國的骨氣!」

皇帝陳宣一听,不由暗道︰朕可不想為了什麼骨氣,最後被東祿韃子給千刀萬剮,看來不歸順大漢是不行了。

為了防備發生什麼意外,孫浩始終沒有進康安城,一直住在城外的營寨內。

這一日,孫浩正與高寵切磋槍法,突有人來報,燕國的彩雲公主陳采雯在營寨外求見。

孫浩知道,燕國的皇帝陳宣,有意要把彩雲公主陳采雯送入自己的後宮。

不知這個時候,彩雲公主陳采雯來找自己所為何事?

恐怕是為了燕國並入大漢之事。

孫浩讓人把彩雲公主陳采雯請到了自己的營帳內,當孫浩看到彩雲公主陳采雯,神情不由有些恍惚。

因為彩雲公主陳采雯,與孫浩封印前的正妻洛萱,長相十分相像。

通過「中級探查之眼」,孫浩發現彩雲公主陳采雯的魅力值,也與洛萱一樣,達到了97點。

「雯兒見過陛下,願陛下萬福。」彩雲公主陳采雯嬌聲說道。

「你要見朕,不知有什麼事情?」孫浩沉聲問道。

彩雲公主陳采雯語氣突然變得凝重,「陛下,我父皇已經準備同意把燕國並入大漢。

不過有一些大臣卻不甘心,他們正聯合起來,想要實施兵諫。」

孫浩聞言不由一愣,「兵諫?此事可屬實?」

彩雲公主陳采雯點了點頭,「陛下,此事千真萬確,雯兒已經得到了一部分將會參加兵諫的大臣名單。

陛下如果不信,先抓捕名單上的幾人,一審便知。」

說著彩雲公主陳采雯從懷里,掏出了一張白布,提給了孫浩。

孫浩接過了還帶著彩雲公主陳采雯體溫的白布展開一看,發現上面寫滿了人名和官職。

「你父皇可知此事?」孫浩沉聲問道。

彩雲公主陳采雯搖了搖頭,「回稟陛下,我怕宮中有宦官也參與兵諫,所以沒有敢聲張,父皇那邊還被蒙在鼓里。」

孫浩隨即扭頭對身邊的項羽吩咐道︰「立即把樊噲和雄闊海喊過來。」

樊噲是御林軍第一鎮的大都督,雄闊海是御林軍第二鎮的大都督。

項羽和李元霸這兩位無敵猛將被召喚出來後,孫浩暫時沒有給他們安排軍職,讓兩人先跟在了自己的身邊充當貼身護衛。

彩雲公主陳采雯出城的當天下午,數萬陌刀手涌進了康安城,開始按照白布上的名單抓人。

在康安城內的兵部侍郎府,兵部侍郎劉鐔對幾名心月復將領說道︰「漢軍已經進了城,不能再等了,立即舉行兵諫,擁立慶王登基。」

慶王陳旺,是皇帝陳宣的親弟弟,在燕國素有賢名。

不過在暗地里,慶王陳旺卻一直利用各種手段,籠絡燕國朝廷的文武大臣,早已對皇位有了窺視之心。

孫浩給燕國皇帝陳宣開出的條件中,可以冊封陳宣為漢國世襲罔替的吉昌侯,但燕國其他的權貴們可就沒有這樣的待遇了。

于是不甘心子孫後代淪為平民的慶王陳旺,才匆忙策劃了這場兵諫。

但是在彩雲公主陳采雯交給孫浩的名單中,卻沒有慶王陳旺的名字,也沒有兵部侍郎劉鐔的名字。

這也讓兵諫最終還是發動了起來,慶王陳旺率領的叛軍,在一些宦官們的配合下,甚至還攻入了康安城的皇宮。

還好漢國御林軍第二鎮副大都督陸文龍,先一步率領三千陌刀手進入了皇宮,把燕國皇帝陳宣保護了起來。

面對戰力值清一色達到85點的三千名陌刀手,攻入皇宮的叛軍,很快便被清剿一空,慶王陳旺則被生擒。

「慶王,你告訴朕,你為什麼要這麼做?」皇帝陳宣怒氣沖沖的問道。

慶王陳旺冷哼了一聲,「你連祖宗的基業都不要了,還不允許別人來守祖宗的基業嗎?」

「你別跟朕說那些沒有用的,你應該清楚,以我燕國如今的狀況,只能歸順大漢,我陳氏一族才能繼續繁衍生息下去。

如果沒有了大漢的庇護,東祿韃子早晚會把我陳氏一族給殺絕的。

所以你說的什麼祖宗基業,應該都是托詞,想必你早就盯上了朕的這個皇位吧!」

慶王陳旺隨即說道︰「盯上了皇位又如何?

如果你不是嫡長子,你有何才能可以繼承大統?」

其實燕國的上一任皇帝,是屬意由慶王陳旺繼承皇位的,但卻遭到了許多大臣們的反對。

大臣們以「立嫡不立庶,立長不立幼」的原則,硬是逼迫燕國的上一任皇帝,把皇位傳給了比較平庸的嫡長子陳宣。

皇帝陳宣咬著牙說道︰「看來這些年,你始終不甘心由朕來繼承皇位。」

慶王陳旺情緒突然有些激動的說道︰「我燕國本來就危機四伏,此時就應該由有能力的皇子,來繼承我燕國的皇位。

結果皇位卻讓你這個庸才繼承了,你看看你繼位的這十幾年,除了貪圖享樂,你還做了什麼!

如今我燕國貪官污吏橫行,軍備松弛,邊關重鎮幾乎形同虛設,讓東祿韃子想來就來,想走就走,這都是你的過錯!」

皇帝陳宣突然有些語塞,慶王陳旺說的倒是沒有錯,皇帝陳宣繼位十幾年來,燕國可謂是每況愈下。

僅僅國土便縮小了差不多一半,人口也減少了六百萬,徹底淪落成了一個小國。

皇帝陳宣嘆了一口氣,然後扭頭對陸文龍說道︰「陸將軍,請您轉告陛下,我燕國願意變成大漢的燕州。

希望陛下看在陳旺是我燕國的皇室子弟,能饒他一條性命。」

慶王陳旺這時怒聲喊道︰「陳宣,不用你假惺惺的,本王既然敢反,就不怕被砍了腦袋!」

皇帝陳宣無奈的說道︰「慶王,不要再 了,你不為自己考慮,也得為慶王府的幾百條性命考慮一下。」

慶王陳旺听到皇帝陳宣提及他的家眷,臉色微微一變,緩緩低下了頭顱。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