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息國的常備軍雖然只有兩百萬出頭,但安息國卻擁有著一套非常完善的預備役體系,使得安息國完全可以在一個月內,就把軍隊的數量擴充到五百萬以上。
而且新擴充出來的三百萬軍隊,基本上都是經過常年訓練的士兵,其戰斗力並不比安息國常備軍的官兵差。
如果給安息國三個月的時間,讓安息國完成第二波的動員,其軍隊數量便可以擴充到一千萬。
當然後面擴充出來的五百萬軍隊,戰斗力照比常備軍要弱很多,不過這五百萬士兵每年也會至少進入軍營訓練兩個月以上,也算得上是合格的士兵。
安息國的預備役體系,還有最後一波的動員,那麼安息國所有十四歲以上、六十五歲以下的男子,都會被編入安息國的軍隊。
讓安息國達到全民皆兵的程度,使其軍隊的數量,達到恐怖的兩千五百萬以上。
正是因為安息國有著如此完善的預備役體系,才能一直壓制著擁有一億三千萬人口的圖盧茲帝國,牢牢掌控著安息國在西大陸的疆域。
這次安息國受到天堂教的邀請,加入了西大陸的東征軍後,安息國便立即啟動了預備役體系的第一波動員,讓安息國的軍隊數量,激增到了五百余萬。
這也讓安息國的國王庫圖魯克,敢把三百萬安息國的軍隊拿出來,編入西大陸的天堂軍。
大漢歷196年的一月底,西大陸各國加入東征軍的軍隊,以及天堂教的一百萬教廷軍,先後抵達了安息國南部重鎮銀輝城。
作為一座軍事要塞的銀輝城,面積並不大,就算塞進十萬軍隊都會顯得異常擁擠。
兵力超過千萬的西大陸東征軍,根本不可能全部進駐銀輝城,各國軍隊只能在銀輝城外修建起了方圓上百里的臨時營寨。
作為東道主的安息國的大將軍艾里西爾公爵,在銀輝城的城主府舉辦了一場宴會,為各國軍隊的將領們接風洗塵。
在宴會開始之前,天堂教的紫衣主教庫普里亞,召集各國軍隊的將領,召開一場軍事會議。
其實說是軍事會議,不如說是參加西大陸東征軍的各國,商量怎麼瓜分戰後的勝利果實。
「各位,根據最新的消息,如今西域地區的焉茲國、安盧國、烏栗國、休夜國、墨山國,已經聚集了超過四百萬軍隊,摩剎教那群異教徒也組織了一百萬軍隊。
不過對我們東征軍威脅最大的,卻是漢國皇帝率領的數百萬漢軍。」紫衣主教庫普里亞沉聲說道。
紫衣主教在天堂教地位,僅次于教皇,整個天堂教一共有七位紫衣主教,庫普里亞是其中最年輕的紫衣主教,今年只有四十二歲。
紫衣主教庫普里亞的話音剛落,普利亞帝國的領兵將領列昂諾公爵,便出聲問道︰「不知漢國皇帝這次帶了多少軍隊?」
這時安息國的大將軍艾里西爾公爵開口說道︰「從焉茲國境內傳來的消息,漢國皇帝這次至少帶了七百萬軍隊,並且其中有四百多萬是來自漢國北方草原的野蠻人騎兵。」
剛剛過了除夕節,孫浩便率領大軍從安陽城啟程,急匆匆奔赴熙州。
這次為了應對西大陸的東征軍,除了四百一十六萬歸義軍的游牧民族騎兵之外,孫浩還抽調了禁軍的第一鎮、第二鎮、第三鎮、第四鎮、第九鎮、第十鎮、第十一鎮和第十二鎮,總計八個鎮的禁軍。
以及御林軍的左右兩衛和前後兩衛,還有十個廂軍鎮。
之所以多出了十六萬歸義軍,是因為孫浩在對御林軍進行了重新調整之後,把裁撤出來的四萬玄甲騎、四萬背嵬騎、四萬虎豹騎和四萬西涼鐵騎,全部補充進了歸義軍。
加上原來在這四百萬歸義軍中擔任軍官的幾萬名百人將,使得這四百多萬歸義軍中,已經有了超過二十萬來自「年簽系統」的百人將。
之前為了夜襲一百五十萬蒙羯族騎兵,而召喚出來的二十萬大雪龍騎,則被孫浩全部編入了御林軍中。
目前漢國御林軍的左右兩衛和前後兩衛,全部下轄十萬名大雪龍騎。
御林軍的南北兩衛,各下轄五萬虎賁騎和五萬白袍騎,東西兩衛各下轄五萬陌刀手和五萬白袍兵。
其中缺額的一萬虎賁騎、一萬白袍騎、一萬陌刀手和一萬白袍兵,都是孫浩在回京後,利用「悍將轉換器」新兌換出來的。
算上禁軍第一鎮、第二鎮、第三鎮、第四鎮的十六萬大雪龍騎,孫浩這次出征,等于足足帶了五十六萬大雪龍騎。
另外孫浩在大漢歷196年的年簽中,人品大爆發的簽出來了三億點轉換值,讓「悍將轉換器」中儲備的轉換值,頓時超過了四億七千萬點。
這也意味著,如果孫浩需要的話,他可以隨時再兌換出四十七萬余名大雪龍騎。
有了百萬大雪龍騎在身邊,就算西大陸各國的軍隊,聚集幾千萬軍隊,孫浩也有戰而勝之的信心。
除了簽出了三億點轉換值,孫浩還簽出來了八員戰力值全為100點的猛將。
高寵(兩宋)、陸文龍(兩宋)、岳雲(兩宋)、楊繼周(兩宋)、曹寧(兩宋)、付天亮(兩宋)、迪雷(兩宋)、何元慶(兩宋)。
這八名剛剛簽出來的「百級」猛將,被孫浩分別派到御林軍的八個衛擔任副都統,使得御林軍八個衛各自擁有了兩名副都統。
目前孫浩已經率領御林軍的四個衛、禁軍的八個鎮、廂軍的十個鎮和四百一十六萬歸義軍進入了焉茲國。
與焉茲、安盧、烏栗、休夜、墨山五個西域國家的四百多萬軍隊,以及摩剎教組織的一百萬軍隊,匯合到了一起。
如果需要的話,漢軍在熙州境內還有兩個禁軍鎮和四個廂軍鎮,可以隨時進入焉茲國增援。
普利亞帝國的列昂諾公爵隨即皺眉說道︰「如果算上漢國的七百萬軍隊,我們東征軍在兵力上,可就不佔什麼優勢了。」
這時勒普伊帝國的領兵將領約瑟維公爵,語氣輕松的說道︰「我們各國這次加入東征軍的可都是精銳,比如我勒普伊帝國雖然只派來了五十萬軍隊,但其中卻有十五萬具裝甲騎。
所謂的西域聯軍那邊,焉茲國、安盧國、烏栗國、休夜國和墨山國的軍隊,戰斗力都很一般,想必摩剎教那群異教徒匆忙組織的一百萬軍隊,戰斗力也不會太強。
戰斗力最強的漢國軍隊,大部分還是由野蠻人騎兵組成的,所以我認為東征軍的優勢,仍舊是非常明顯的。」
東征軍各國的領兵將領,基本上都十分認同約瑟維公爵的這番話。
在西大陸的最西面,是一片面積十分廣闊的荒原,西大陸各國一直把在西部荒原上生活的人,稱為野蠻人。
在西大陸各國人的認知中,漢國北方草原的各個游牧民族,應該跟西部荒原的野蠻人差不多,是落後、愚昧的代名詞,所以他們才會稱呼草原騎兵為野蠻人騎兵。
普利亞帝國的列昂諾公爵依舊皺著眉頭說道︰「別忘了漢國可是東方大陸的第一強國,漢國完全有能力把四百多萬野蠻人騎兵武裝到牙齒。
如果西部荒原的野蠻人,也能擁有足夠多精鐵打造的武器和鎧甲,必將成為我們整個西大陸的噩夢。」
紫衣主教庫普里亞跟著說道︰「列昂諾公爵說的很有道理,對于漢國皇帝帶來的野蠻人騎兵,我們必須加倍小心。
當然,不管異教徒多麼強大,我堅信東征軍都會取得最終的勝利。」
頓了一下,紫衣主教庫普里亞突然轉移了話題,「趁著各國領兵的將領們都在,不如先研究一下戰後分配的問題。」
紫衣主教庫普里亞的這個提議,立即讓氣氛變得熱烈起來。
安息國的艾里西爾公爵馬上說道︰「這次我們安息帝國將會派出三百萬精銳軍隊,佔了整個東征軍的四分之一還要多。
所以我們安息帝國希望能在戰後得到焉茲國的全部國土和人口。」
艾里西爾公爵剛剛說完,圖盧茲帝國的領兵將領卡爾洛公爵就反對道︰「這次我們東征的目標,是攻佔焉茲國、安盧國、烏栗國、休夜國、墨山國。
一個焉茲國的國土和人口,幾乎相當于安盧、烏栗、休夜、墨山四國之和。
你們安息國的兵力,只佔了東征軍的四分之一,卻想要霸佔一半的勝利成果,實在也太不要臉了。」
「混蛋,你說誰不要臉?」安息國的艾里西爾公爵,直接抽出了自己的佩劍。
圖盧茲帝國的卡爾洛公爵,同樣不甘示弱的抽出了佩劍,「一個人口剛剛七千萬出頭的國家,就敢自稱是帝國,這不就是不要臉嗎?」
安息國與圖盧茲帝國之間,經過爆發邊境沖突,甚至隔幾十年就會爆發一場大規模的戰爭,這讓兩國的關系一直處于敵對。
所以其他國家的領兵將領,對于安息國和圖盧茲帝國的兩位公爵吵起來,甚至還準備動手,一點兒都沒有感到奇怪。
還好紫衣主教庫普里亞及時站出來,才化解了這兩位公爵劍拔弩張的場面。
接著紫衣主教庫普里亞說道︰「按照教皇的意思,這次既然西大陸所有的國家都加入了東征軍,那麼最好能徹底把西域納入我們天堂教的懷抱。
也就是說,我們東征軍的最終目標,要把漢國在西域的熙州也打下來。
在戰後分配的問題上,大家可以把漢國的熙州也考慮進去。」
經過東征軍各國將領們的商議,初步確定了戰後利益的劃分,不但依據各國出兵數量多少來決定,還要根據各國軍隊的戰功來決定。
不過在紫衣主教庫普里亞的支持下,焉茲國在戰後,基本上會成為安息國的戰利品。
宴會開始之後,端著酒杯的圖盧茲帝國卡爾洛公爵,邀請普利亞帝國的列昂諾公爵,走到了房間的一處角落里。
圖盧茲帝國的卡爾洛公爵隨即壓低聲音說道︰「列昂諾公爵,這次天堂教好像有些偏向安息國。
你說天堂教和安息國會不會有什麼暗中交易?」
列昂諾公爵端著酒杯輕輕抿了一口紅酒,「就算天堂教和安息國有什麼暗中交易,應該也不會針對你們圖盧茲帝國。
安息國畢竟不是純正的西方國家,天堂教的那位教皇,應該還是明白什麼是親疏遠近的。」
卡爾洛公爵搖了搖頭說道︰「我對天堂教那位教皇可沒有什麼信心,這次如果不是你們普利亞帝國起頭,我們圖盧茲帝國甚至都不願意加入由天堂教組織的這支東征軍。」
普利亞帝國可謂是西大陸當之無愧的霸主,如果不是普利亞帝國一直被西部荒原的野蠻人,牽扯了太多的精力,也許現在西大陸還得有不少國家已經消失了。
列昂諾公爵又喝了一小口紅酒,然後說道︰「不管怎麼樣,這次東征,對我們西大陸的所有國家都是一個機會。
東大陸的富足,大家都非常清楚。
如果這次東征能夠成功,所有國家都應該可以大賺一筆,並且能夠在東大陸的西域,獲得一塊領土。
這樣的好事,我們普利亞帝國當然要插一手。」
卡爾洛公爵猶豫了一下,聲音壓的更低了一些,「列昂諾公爵,听說你們普利亞帝國,近期準備對西部荒原的野蠻人,采取一次大的行動?」
列昂諾公爵眼中突然閃過一絲異色,不過語氣卻非常平靜的說道︰「我們普利亞帝國多年來,一直在清剿西部荒原的各個野蠻部落,可以說每年都會有大的清剿行動,今年當然也不例外。」
其實普利亞帝國這次會如此痛快答應天堂教加入東征軍,是因為普利亞帝國確實在策劃一次針對西部荒原的大行動。
普利亞帝國希望西大陸各國的注意力,都吸引到東征軍的身上,以便普利亞帝國在西部荒原的行動,可以順利實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