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面來了幾個騎者,秦月退到李如剛馬後。待對面的一行過去後,秦月又趕了上去。
「月兒,如果說一個人成為壞人都是環境的作用,好像也不盡然。比如,同樣的壞境下,有些人就能夠一心向善,這又如何解釋呢?」李如剛繼續剛才的話題。
听了李如剛的話,秦月不能承認義父的話有道理。
「義父,人一生下來,應該都是一樣的吧?總不能有的人生下來就是好人,有的人一出生就骨子里壞吧?」
「月兒,怎麼說呢?人一生下來,應該是差不多的。在成長的過程中,或許生長的環境對其後來的善與惡,有決定性的作用。你應該知道孟母三遷的故事,說的是環境對小孩子成長的重要。但人長大以後,有了是非觀念,知道怎麼作對怎麼作不對,是不是就不能再怪環境了。明明知道是干壞事,為什麼還干呢?能怪別人嗎?如果是有人逼迫,當然要另當別論了。」
「義父,牛頭山的掌櫃唐傳文,他說人都有一個好心眼,一個壞心眼,好心眼引導人干善事,壞心眼鼓動人干壞事,我覺得他的話也有一定的道理。可不可以這樣說,不能簡單的把人分成純粹的好人和純粹的壞人。每個人身上都有好的方面,也有壞的方面。在好的社會環境下,人身上好的方面就能被激發,而在壞的社會環境下,人身上壞的方面就會興風作浪。」
「這好像也解釋不了我剛才說的,同樣的壞境下,有些人能夠一心向善?但是,月兒,你剛才說的,在好的社會環境下,人身上好的方面就能被激發,而在壞的社會環境下,人身上壞的方面就會興風作浪,也是有道理的。我好像應該收回我剛才說過的話,即使對于一個很成熟的人,環境的影響也是很重要的。我記得有人說過,好的環境下,壞人很難干壞事,壞的環境下,好人也可能干壞事。還有,肯定地說,不能簡單的把人分成純粹的好人和純粹的壞人。但這個世上,還是有好人和壞人的。月兒,你說是不是?」
「義父,這事怎麼越說越說不明白了,真夠傷腦筋的。」
看看秦月眉頭緊皺的樣子,李如剛哈哈哈大笑,「怎麼會事?咱們爺倆怎麼談起了人生?」
被李如剛的笑聲感染,秦月也禁不住地笑了。
如果秦月和李如剛是個哲人,他們或許就能知道,人和環境是一個不可分割的整體。在人類社會發展的漫長過程中,人與環境形成了一種既相互對立與相互制約又相互依賴與相互作用的辨證統一關系。
其一、是人與環境的統一性︰人與環境之間連續不斷地進行著物質交換、能量流通與信息交流,保持著動態平衡,成為一個不可分割的統一體。
其二、是人對環境的適應性︰在人類長期進化發展過程中,各種環境條件是經常變化的,人體經過長期的適應性調節,對環境變化具有一定的適應能力,人的行為特征、形態結構和生理功能都是適應其周圍環境變化的結果。
其三、是人與環境的相互作用︰環境與人的相互作用包括人對環境的作用和環境對人的作用。首先,環境為人類提供生命活動的物質基礎,環境的組成成分及存在形態的任何改變都會對人體產生影響;其次,人的生活和生產活動也以各種形式不斷地對環境施加影響,使環境的組成與性質發生變化。
可惜,他們倆個都不是哲人。
終于平平安安到了京城。
當李府的老爺、老夫人和少夫人等聞訊迎出來時,對小孩子有一種特殊情愫的秦月,和大家打過招呼後,很快被少夫人手里牽著的小男孩吸引。秦月當然知道這個男孩是誰,這是特別帥氣的小家伙,水汪汪的大眼楮里閃動著一雙黑黑的眸子,紅撲撲的圓臉上瓖嵌著好看的酒窩。
秦月走到男孩身前蹲下,「來,讓姐姐抱抱。」說著,張開雙臂。 小男孩不到兩歲的樣子,平日里集千般寵愛于一身,除了家里人,別人是到不了身邊的。但是,這會兒卻主動投到秦月的懷里。秦月把他抱起,他竟用小手去抓秦月的臉。秦月把他舉得高高,不但沒像每次那樣驚呼,而是咯咯地笑。看著眼前的一幕,這一家人都不敢相信自己的眼楮。 篤信佛祖的少夫人嘴里連聲地說道:「定數!定數!」
一家人請秦月和譚五到家里坐,李如剛和少夫人對秦月說這原本就是她的家。但是,秦月和譚五交換了一下眼神,說還是先回他們自己的家。反正就住在隔壁,一家人也沒再強留。
見到摯愛的家主從天而降,石女乃女乃高興得不知怎麼辦好。正是自家菜地最忙的時候,平日里這個時候,只有石女乃女乃帶著幾個孩子在家。今天還真巧,在誠信鏢局飼養馬的大兒子回家取東西,正好在家。
石女乃女乃趕緊打發大兒子到菜地喊人,晚飯可是要好好張羅一頓。
石家大兒子臨出家門說,他到菜地通知完後,要直接回鏢局一趟,要把這好消息趕快報告燕老鏢頭。 秦月有些不解,問怎麼回事? 「好幾天了,燕老鏢頭一再囑咐我,秦大俠秦姑娘回來,要盡快告訴他,看樣子,是有很急的事。」 「能有什麼事呢?」秦月看向身旁的譚五。 誠信鏢局和燕老鏢頭,那是時刻放在秦月心里的。 譚五認真地想了一下,終于搖了搖頭。
「要不我現在去一趟,反正離這也不遠。」秦月征求石家大兒子意見。 石家大兒子想了一下說:「主人一路勞累,還是歇歇吧!應該不急在一時,再說了,我回來的時候,燕老鏢頭好像出去了,這會兒不見得回來。」 譚五也說:「好容易回到自己的家,總得把椅子坐熱,家里人回來見上一面,還是不急著出去的好。」 「是呀,家里人很快就回來了。」石女乃女乃在一旁附和。
功夫不大,一家人興沖沖回來了,秦月和譚五,早把這些人當成他們的家人,這一家人也是同樣。大兒媳和小兒媳在廚房忙著,其余的人圍攏在秦月和譚五身旁,其樂融融,愉快地嘮著家常。
秦月問起這一家人的日子過得如何? 石爺爺說,有了那片菜地,一家人有活干,加上大兒子在誠信鏢局還有一份收入,這一家人的日子比上不足,比下有余,過得還是可以的。 「莊戶人家,能求大富大貴嗎?能吃穿不愁,就燒高香了。這兩年投入有點大,日子過得緊一些,往後會好的。」 從一家人穿的用的看,能看出這家人的日子過得並不寬余。
「石爺爺,這投入有點大是怎麼回事。」秦月不解地問。 「這菜地和大田不一樣,菜沒有充足的水能長嗎?原來那家就是因為缺水,而經營不下去了。這兩年打了幾口井,這地方地下水深,打一口井可是花不少錢。」石爺爺回答。 「現在菜地的井夠用了嗎?」秦月關心地問。 「井是夠用了,可是……」石爺爺欲言又止。 看石爺爺有難言之隱,秦月忙道:「秦爺爺您老有什麼難處,說就是了。」
石爺爺猶豫了一下,「這打了井,水充足了,菜的產量就上來了,銷路就成了大事。挑著擔子到菜市場去賣,能賣多少。大兒子在誠信鏢局,和燕老鏢頭說了,還不錯,鏢局的吃菜包給咱家了。可鏢局就那麼多人,用量畢竟有限,我就想呀,要是多找幾家就好了。」 「石爺爺,您的意思是說?」秦月問道。 「這些日子,我就尋思,咱家主人在家就好了,這可是,心想事成,想什麼來什麼。」石爺兩眼閃著光。
「石爺爺,您是讓我找一下燕老鏢頭,求他再幫我們找幾家客戶是吧?秦月問。」 「可不是,哪還能再麻煩人家?一些天來,小兒子也在這周圍找了找,離咱這里不是很遠陳家武館,人可真夠多,少說也有幾百人,……」 「陳家武館?」 「是呀!就是陳家武館,小兒子回來和我說,我馬上想起陳家武館的館主,是咱們家主的好朋友。」
「石爺爺,我明白了,您是讓我找陳館主幫忙,請他們也吃咱家的菜?」 「就是呀!一個陳家武館,可頂好幾個誠信鏢局。」石爺爺連連點頭。 「武館反正是要吃菜的 ,買誰的菜都是買,陳館主是個很熱心的人,也特別的仗義,我去找他,這個忙他肯定能幫。」秦月很痛快地答應。 「太好了!太好了!」石家小兒子負責買菜這一塊,很長時間了,一直為銷路大傷腦筋,听了秦月的話,高興的差點跳了起來。 「咱們這菜的品相和價格可也得差不多呀!」譚五在旁提醒。 「那是一定的,咱們送過去的菜,一定要比別家的好,價錢也要便宜。」石爺爺連忙做出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