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當家的繼續講述︰「村里的人一商量,誰家的孩子願意獻給山神呀?最後,有人出了個主意,村里大家攤錢,找販賣兒童的買一個。于是,就輾轉找到這伙人販子,買了這個孩子。
「我一听這麼說害怕了,就問他們怎麼送給山神?他們說就是放到深山密林里。我問他們什麼時候放的?他們說買來後就送去了。
「我的心一下子沉到谷底,已經十多天了,就是不被野獸吃了,也會被餓死呀?我讓族長帶我去放孩子的地方,他不去,怕驚動山神。我又抓起他家的孩子,他害怕了,帶著我找到放孩子的地方。
「孩子果然不見了,我在附近仔細看了,使我感到有些怪的是︰沒有血跡,也沒有別的痕跡。但這也不能說明什麼問題呀?被野狼叼到很遠處去吃,附近也不會有血跡?這種情況下,唯一生還的希望是被人撿到。可那種地方怎麼會有人呢?
「我當時氣得真想把那個村的人都屠了,給我的外甥女抵命。被手下的幾個兄弟勸住了。他們說,那些人販子是該殺的,但這些老百姓罪不至死。
「你母親一直滿懷希望的等我把孩子找回去,等來了這個消息後,承受不住這一連串的打擊,最後人瘋了。這就是你被拋棄的全部經過。
「本來沒敢抱任何希望希望,怎麼也想不到秦毅能恰巧出現在那里。老天有眼,老天有眼呀!」
二當家的說完已經滿臉是淚。
秦月始終在靜靜地听著,表面似乎看不出什麼?其實她的心被極大地震撼了。
長期以來,雖然她嘴上說不在乎,那麼小被遺棄至深山老林,對自己的家人是懷有很深很深的怨氣,是一直都耿耿于懷的。
人怕見面,在一起相處是會有感情的,何況是母女呢?特別是當她知道母親有病之後。
秦月以為母親是因為有病而把自己拋棄,也就慢慢釋懷了。一個精神不正常的人?一個沒有行為能力的人?能對自己的行為負責嗎?她想她應該是已經原諒母親了,只是有時候,心里還有陰影。
但是,讓她萬萬想不到的是︰事情的真相會是這樣?想不到自己的家人如此的悲慘?不是因為母親有病而把自己遺棄,而恰恰是自己遭遇的不測把母親害成這樣?此時此刻,,她覺得母親特別的可憐,也特別的心痛。因為錯怪過母親,她甚至感覺到很內疚。
「我的家人還有別的人嗎?我說的是我父親家。」秦月問。
血濃于水,她想多知道一些。
「近親應該沒有什麼人了,你父親本身就是孤兒。」二當家的回答。
「我姓什麼?」秦月又問。
「你家姓杜,你父親的名字叫杜長順,你母親的名字叫徐玉娟,你母親給你起的名字叫杜怡宛。」二當家的言道。
「我們真的是徐達的後人嗎?」秦月問。
二當家的想了一下,猶豫了片刻,終于還是搖了搖頭。
「那兩個孿生兄弟也不是朱元璋的嫡親血脈吧?」秦月接著問道。
二當家的同樣表示了贊同。
「為什麼要編這些謊話?」秦月不解。
「為了出師有名,為了鼓動人心,因為很多人就信這個。這倒沒什麼毛病,其實所有吉兆呀、天象、風水、龍脈等等的說詞都是騙人的?最多是某種巧合。」二當家的理直氣壯。
「對了,我母親說她有個小妹?」秦月突然想起。
「是的,她們姐妹兩個感情最好了,十五歲時,得了很怪的頭疼病,找了不少有名的郎中,也沒撿回這條命。」二當家的表情黯淡,問︰「月兒,你是怎麼知道這事的?」
「听母親說的,那一天她對我說,為什麼一見面就喜歡我?一開始她沒明白是怎麼回事兒?後來想到了,是因為我長得像她的小妹。就是那一天,她還纏著我,和我結拜為姐妹。」秦月回答。
「什麼?有這事?」二當家的楞了一下。
秦月點了點頭。
秦月想了一下,「母親,就是您們這邊還有其它家人嗎??」
「沒有什麼人了,就是我們兄妹兩個相依為命了;不對,還有月兒你。」
「您自己的家呢?」秦月問。
二當家的搖了搖頭。
「月兒,我有一件事和你說,你們母女之間的關系,還是越少人知道越好。」二當家的突然想起。
「為什麼?」秦月不解。
「要防止有人拿這件事做文章,用你母親要挾你,逼你就範。」
秦月會意的點了點頭。她知道,想動這種歪腦筋的,只能是神秘組織的這些人。二當家的,也就是自己的舅舅在這里提醒自己,還是讓秦月很感動的。
「您給我母親治過病嗎?」秦月問。
「怎麼能不不治?但沒什麼辦法。最多是犯病的時候,吃一些安神鎮靜的藥。再就是睡不好覺的時候,吃一些安眠的藥。」沉吟了一下,二當家的接著說︰「有一個專治這種病的郎中和我說過,治你母親的病可以以毒攻毒。」
「怎麼個以毒攻毒?」秦月急問。
「他說你母親所以得此病,是因為受到了特別強烈的打擊和刺激,如果能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再施加一次類似的刺激,很有可能會徹底清醒過來。」
「那你想怎麼刺激她呢?」秦月問道。
「你們母女相認。她是沒了女兒得了病,現在女兒回來了,對她來說,還有比這更有刺激的嗎?說不定能清醒過來。」二當家的很有信心。
秦月搖了搖頭。
「怎麼?月兒,你不同意?你不相信舅舅的話?」二當家的問。
「不是的,您誤會我了。」秦月答。
「那你的意思是?」二當家的不解。
「我發現母親她的思想和記憶還停留在失去孩子的時候,她認為她的孩子還是丟的時候那麼小。因此,她是不會相信,她的女兒長這麼大了?」
接著,秦月和二當家的說了,自己曾提議結義母女時遭母親拒絕的事。
「有這樣的事?」二當家的問。|
秦月點頭。
「那怎麼辦?難道你們母女就永遠不能相認了麼?」
「我也不知道怎麼辦?」秦月也很發愁。
二當家的站起身來,在屋子里走了起來。
秦月沉吟了一下,「您看這樣行不行?」
「月兒,你說。」二當家的在注意地听。
「母親她最信任的人是您吧?」秦月問。
「這是肯定的,自從她病了後一直是我在照顧她,她誰都不認識了,也還是能認識我。」二當家的答。
「那您可不可以先和她談談。就說她的女兒當年被人救走,現在已經長大成人,看看她怎麼說?」秦月言道。
二當家的眼楮一亮,「好哇,這是個好辦法。」
「如果您沒別的事了,我現在就去找她。」秦月說。
二當家的想了一下,點了點頭。
秦月回到自己的房間,母親沒在里邊,到別的屋子里去找,也都不在。秦月去問五爺,譚五說他看到她和趙天宏在院子里玩。
秦月有些擔心,連忙到院子里。還好,母親正和趙天宏在院子里踢鍵子玩。看來是正在興頭上,看到秦月出來,招手讓秦月也過去和他們玩。
徐阿姨正玩得高興,秦月勸了好半天,才把她送進廳里。
二當家的和徐阿姨兩個人,在里邊待了將近一個時辰。當他們從里邊出來時,二當家的對秦月使勁地搖了搖頭。看來,沒能如願。
一家人本來是想留二當家的吃完飯再走,二當家的說路途有些遠,還是早點走好些。
送二當家的出門時 ,他發愁對秦月說︰「沒辦法,怎麼和她說她都不信。一口咬定,說我哄騙她,還生我氣了。」
秦毅來這里已經是六個年頭了。
自從修了山洞,有了出入大山的路,村里的人能走出去了。同樣的,外邊的人也能進來了。
這村的人有一個特點,特別的淳樸,特別的樂于助人。有時候,這村的人出去,踫到了逃荒的人。看著可憐,就把人帶到村里來。
這外來人如果是單身漢,可以寄住在別人家里。
如果是整建制的家庭,正如當年田中園和田小燕來這里一樣,全村的人就會為這一家人蓋起房子,這家人也就在這里安頓下來。
不但是蓋房子,如果這村里有哪一家有修房子之類的大活,村里的人也都會來幫忙的。這是一種互助互濟活動,因為有些活人少了干不了,比如蓋房子時的上大梁。同時,對每個個人來說,也是一種儲蓄和積累。
因為別人有事的時候,你去幫忙了,出力了,等你有事的時候,別人也同樣會幫你,同樣為你的事出力。這在民間,也叫人情往來。
也是在一定的社會條件下,人們的一種交往方式。
這些外來的人家,因為是家鄉受災,在老家活不下去了,出來逃命。因為故土難離,老家有房子有地,災荒過去後,多數還會離去。
他們住過的房子,就可以給新來的人家住。(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