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光飛逝,歲月如梭。
轉眼就到了洪武二十六年的元旦。
此時的元旦不是後世的元旦,他就是咱們現在過得春節,也就是大年初一。
本來,按照老朱的規定,這個時間沒有什麼事的藩王都是要回京城拜訪他老人家的。
畢竟人老了,都是想念自己的孩子的, 尤其是老朱這種重視血緣親情的人。
沒辦法,他老人家小時候過得太苦了,十幾歲的時候父母和其他的親人基本上就死光了,沒咋享受到天倫之樂和父母的庇護。
他能走到現在的這個位置,當年到底吃了多少苦,受了多少罪,怕是只有他自己知道了。
所以, 老朱在當了皇帝之後, 對自己的兒子們格外的好, 即便他們干出一些出格的事情,他也不忍心怪罪,反而是非常操蛋地讓王府的長史背鍋。
自己小時候沒有享受過在父母的庇護下任性地生活,那就讓自己的兒子來彌補自己的遺憾吧。
這想必是老朱內心最為真實的想法,也是他作為一個普通的父親最為真實的想法。
至于那些王府的長史們冤不冤枉,他才不管呢,在他看來,這些人吃著他老朱家的俸祿,戴著他老朱家的官帽,就該為他老朱家的子子孫孫服務。
受點委屈怎麼了?不服氣你回家種地去啊,就問你舍不舍得這一身官服了。
你要是走了,老子立馬就會找一個人來頂替你,這年頭,三條腿的蛤蟆不好找, 想當官的人還不好找嗎?
不過, 朱桂今年卻沒有回去, 不是他小子翅膀硬了, 敢于給老朱添堵了,事實上,朱桂心里清楚地很,只要老朱還活著一天,他就不敢瞎蹦。
不管他打下了多大的地盤,就封建社會的一句忠孝就可以壓死他,各位請試想一下,如果朱桂對老朱不孝,在老朱活著的時候就跟他對著干,那他怎麼要求自己的臣子對自己忠誠呢?
你的腰桿子不硬啊!
當年周平王東遷之後,勢力一落千丈,僅僅是因為地盤變小的原因嗎?
也不盡然,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他勾結犬戎弒父,你對自己的老爹都不孝,又怎麼要求諸侯們都終于你呢?
你統治的法理基礎就崩塌了啊。
所謂的統治秩序是什麼,其實就是統治人們的觀念,當所有人都認可你的統治的時候,你的統治才牢固。
相反,你跟這個時代的觀念背道而馳, 非要搞什麼自由、民主,那也只能被這個時代所拋棄。
沒辦法啊, 這個時代的人們就認忠孝,既然來到了這里,就得認可這里的規矩,即便是藩王,也不能與傳統太背道而馳。
要不然,分分鐘就被時代拋棄。
朱桂之所以沒有去朝見老朱,主要的原因還是他太忙了,沙洲剛剛打下來,這里的統治還需要鞏固,這里的生產還需要恢復,他實在是走不開。
而且,他下一步還準備進攻哈密,要把大本營給搬過來,更是還有千頭萬緒需要他去忙活。
在這個時候,他真的是走不開啊。
所以,還沒有到臘月的時候,朱桂便派了使者去向老朱請了假,他相信老朱是會理解他的苦衷,原諒他過年不回家的。
老朱是個務實的人啊,那些個繁文縟節跟實際的利益比起來真是屁都不如啊。
朱桂在干什麼,他可是在給老朱家搶地盤啊,在這個緊要的關頭,他怎麼可能去打擾自己的這個好兒子呢。
而且,朱元章對中亞的局勢也很關心,他已經知道了,帖木兒帝國正在迅速崛起。
為了跟對方搞好關系,老朱先後派了幾批使者,希望能跟對方簽一個互不侵犯條約。
不過,令朱元章沒有想到的是,這個帖木兒實在是太膨脹了,居然一點面子都不給他,還扣押了他的使者。
說實話,老朱對那邊的形勢還是比較憂心的,因為有情報顯示,帖木兒帝國的實力很不俗,有雄兵幾十萬。
而他的領導人帖木兒也是一帶雄主,更為要命的是,這貨雖然是個突厥人,但是卻自稱是蒙古人,還娶了成吉思汗家族的女兒做老婆,自稱是黃金家族的女婿。
這一點,就挑痛了朱元章的神經了,他知道,明朝的最大威脅仍然是蒙古人。
即便他們在捕魚兒海之戰之後被分裂成了瓦剌、韃靼和兀良哈三部,但是他們的實力仍然很強大。
更為重要的是,在遙遠的西部,還有金帳汗國、察合台汗國等蒙古人的分支,一旦他們聯合起來,那實力絕對是可怖的,夠大明喝一壺的了。
現在,這個帖木兒自稱是黃金家族的女婿,很明顯是想要整合蒙古人的勢力,一旦令他得手,那大明就會面臨著巨大的邊患。
朱元章知道,自己已經老了,還能活多少年他自己都不知道,本來悉心培養的接班人也先他而去,這就更令他擔憂自己的身後事了。
老朱風風雨雨一輩子,看人是很準的,他知道朱允炆的為人,沒有什麼雄才大略,當個守成的君王還行,一旦讓他面對強大的蒙古聯軍,他怕是很難應對。
而他手下的大將呢?有能力的是有不少,可是這些人的野心同樣也很大,把軍隊交給他們實在是不放心啊,所以,還是讓朱允炆靠他的叔叔們吧。
畢竟是自家人,退一萬步將,就算是有人造反,肉爛了,也是爛在了鍋里。
而且,一家人畢竟有血緣之親,到時候只要朱允炆不太過分,留一條命估計還是可以的。
人所共見的是,如果帖木兒真的東征大明,那肅藩必定是首當其沖。
不過,令老朱欣慰的是,他的兒子肅王還是很能干的,短短的時間之內又平青海,又定沙洲,已經展現出了卓爾不群的軍事才能。
相信即便將來帖木兒真的打過來,肅王也可以擋住他吧,當然,這個的前提是肅王必須要有一定的實力。
所以,老朱現在很理解朱桂的請求,不會在這個時候為難他,好讓他專心的抓好封地的建設。
經過這段時間的恢復工作,敦煌的經濟已經從一開始的戰火中漸漸地恢復了過來。
大部分的水渠都已經被疏通完畢,人民百姓也漸漸安定了下來,市面上的商業逐漸地恢復了往日的繁榮。
看到這一幕,朱桂心里很是滿意,不過,今天令他更為高興的是他的王妃和眾位家卷就要從甘州搬過來了。
實話實說,寡人還是很想他們的。
在敦煌,雖然也不缺女人,但是這里的女人跟自己的王妃還有詩劍比起來,根本就是庸脂俗粉,甚至連綠蘿那個小丫鬟都不如。
只不過是他現在實在是缺女人,只能靠她們充數。
這一大早,朱桂便讓僕人把王宮給打掃干淨,等著迎接王妃等人的到來。
到了大概辰時的時候,王妃徐妙莐便坐著馬車,在眾人的擁簇之下來到了王宮的門口。
為了表示對王妃的尊重,朱桂親自來到了王宮門口迎接。
馬車緩緩地停了下來,徐妙莐、詩劍、綠蘿等人掀開門簾,從馬車中緩緩地走了下來。
見到朱桂之後,徐妙莐等人,先是一驚,「呀」了一聲,然後忙齊齊地跪倒在朱桂的腳下,道︰「殿下千歲。這麼冷的天氣,有勞殿下親自迎接,臣妾等人罪該萬死。」
朱桂看了看徐妙莐這張絕美的容顏,心里的憐惜更勝以往,忙把她扶起來,笑道︰「今天是大年初一,怎麼一見面就說死不死的?多不吉利。」
徐妙莐笑了一下,微微福了福身子,道︰「是。都是臣妾失言,請王爺贖罪。」
朱桂模了模她的秀發,笑道︰「愛妃說的哪里話,寡人想你還來不及呢,又怎麼會怪罪于你。好了,你們舟車勞頓,走到這里也餓了吧,趕緊進來看看咱們的新家,寡人給你們準備了好吃的。」
徐妙莐等人確實是餓了,本來她們貴為王妃,即便是搬家,也是有專門的廚子跟隨的。
但是,徐妙莐是個很節儉的人,再加上趕時間,想要盡快來朝拜朱桂,所以在路上很多時候都是吃干糧。
走到這里,肚子里的油水也確實早就被抽干了,一听說朱桂要請她們吃好吃的,都忍不住咽了咽口水,笑道︰「臣妾謝過王爺,不知道王爺準備請臣妾等人吃什麼?」
朱桂神秘的一笑,一把拉住徐妙莐的手,道︰「寡人先賣個關子,一會兒你不就知道了嗎?」
隨後,又對隨行的宮人和侍衛說道︰「好了,諸位護送寡人的家卷也都辛苦了。諸位就此解散吧,寡人自有賞賜。」
眾人齊齊下拜道︰「臣等謝過殿下。」隨後便就地解散,各安其職了。
朱桂拉著徐妙莐的手,帶著詩劍和綠蘿來到了自己剛剛繳獲的王宮,對她們無不得意地炫耀道︰「眾位愛妃,你們請看。這是寡人給你們的新房子,不知眾位愛妃意下如何?」
中國的女人自古都是有房子情結的,即便是貴為王妃也不例外,說實話,之前甘州代王宮實在是太寒酸了,還不如徐家在京城的院子大。
徐妙莐是個知書達理的人,她知道自己的丈夫現在不容易,正在篳路藍縷,以啟山林,所以便對住所沒有提過高的要求,但是這並不代表著她不在意這些。
她和普通的女人一樣,都是很在意自己的住所的,現在見自己的丈夫給自己準備的新房子寬敞漂亮,而且莊嚴鄭重,最關鍵的是,這房子還不用花錢,心里別提有多開心了,嘴角不由地抹出一絲笑意,
道︰「臣妾謝過王爺,只是王爺,這房子好奇怪啊,它好像主要是用石頭砌成的,怎麼弄的跟城牆似的?」
朱桂笑了笑,道︰「愛妃有所不知,西方的房子大多數都是這種風格,這種房子堅固耐用,傳上個幾百年什麼問題也沒有,而且還能當堡壘用,萬一有人造反,住在這里可比住在木頭做的房子里安全多了。最起碼,不用擔心賊人火攻。」
徐妙莐被朱桂逗得抿嘴一笑,道︰「王爺說的是,臣妾還是第一次見到這樣的房子。不過,想來這房子住著也不錯,最起碼很結實。」
朱桂笑了笑,將徐妙莐等人引入到大廳,然後讓侍女幫她們月兌掉了大氅,道︰「愛妃請看,這個大廳如何?這就是咱們的餐廳,寬不寬敞?」
徐妙莐仔細灑了一眼這個大廳,見它的風格也跟中式的大廳迥異,整個大廳十分寬敞,比中式的餐廳大了好幾倍。
中間擺放著一張巨大的石桌,想必是主人和他的家人用餐的主要地方,確實氣派非凡。
見到這些家里的裝飾,徐妙莐打心眼兒是喜歡,這些東西跟她之前用過的完全不同,而且看起來更加氣派。
不過,她喜歡貴喜歡,還是不忘告戒朱桂,道︰「沙洲王如此奢侈,難怪會亡國,殿下可千萬要引以為戒,不要步他的後塵啊。」
朱桂「哈哈」一笑,道︰「父皇曾經說過,家有賢妻勝過國有良相,寡人今天是體會到了。放心吧,愛妃。寡人是絕對不會辜負你們良苦用心的。
寡人今天就在這里答應你,一定好好做一個藩王,節制自己的,宮殿就到此為止,絕對不再復加了,如何?」
見朱桂很尊重她的意見,徐妙莐打心眼兒里高興,微微一笑,福了福身子,道︰「殿下英明,臣妾在此謝過殿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