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五二零章 看來你是真的愛上我了

把續約談判定在26號,那是因為端午節這一天柳青要陪著丁芸過節。

他舉行婚禮之後那幾天時間,丁芸都沒有過來打擾過他,已經給足了他的面子。

端午節這一天,他不能不過去。

農歷節日,在國內那就是傳統的佳節,有條件的需要陪陪家里的老人。

有條件的,遠隔千里都要回家陪老人過節。

柳青和丁芸都在羊城, 兩家相隔很近,這樣的節日都不過去,未免有點太不像話了。

這一天不只是柳青過去了,還帶著老婆和情人一起過去,帶著粽子什麼的禮物,陪著丁芸過了一天。

這一次不是讓葉默開車。

——就在端午節這一天,葉默和一個網紅拳手的商業比賽要舉行,沒有時間給他做司機。

柳青和丁芸他們母子倆單獨在一起聊天的時候,也談到了這段時間集團發展的大概情況。

丁芸過段時間也會去集團轉一下,該簽字的簽字,該蓋章的蓋章,該上會討論的上會討論。

她是董事長,需要她來處理的事情很少,基本上都是很重要的,所以她的事情並不多。

有時候就是董事長辦公室的秘書打電話給她, 或者是將那些要簽署的文件送到她這邊來,她都懶得親自過去……

——過去了也沒用, 還不如守在家里。

以前柳青沒過來的時候沒辦法,為了顯示一下自己的存在感, 必須要經常過去,那時候一個星期會去一兩次, 有時候甚至還有兩三次。

不懂, 但要向集團高管表明一件事情,這個集團是她的。

柳青過來之後,她一個星期都未必會去一次。

柳青前面幾天天天在總裁辦公室,他的辦公室和總裁辦公室相隔也不遠,但就是見不到丁芸。

這一次過節,倒可以聊一聊集團這邊的情況。

主要就是匯報一個大概。

在哪些方面做了投資,在哪些方面又追加了投資,貸了多少款,還了多少貸款。

另外還有集團的整體盈利如何。

雖然是母子之間的聊天,卻也是集團總裁向集團董事長的工作匯報。

這里面倒沒有什麼晦澀難懂的商務用語,都是大白話。

沒有太詳細的匯報,就是一個大概。

目前來說,集團的發展狀況很好,雖然增加了投資,但是負債率不增反降。

這是因為這段時間集團的營收比較好,特別是今年投資的醫療器械生產,和國內國外幾家大的醫療器械集團簽訂了供銷合同, 給他們帶來了大量的現金流。

——和國內簽訂的合同,跟正常的合同差不多, 結款日期會比較遲。

但是和國外跨國集團簽訂的合同, 使用的是出廠就結算的方式,使得他們資金回籠特別的快。

能夠以這種方式簽訂合同,主要還是在于這方面屬于賣方市場,到處都缺這樣的貨,誰手中有貨,誰就有話語權。

另外一方面,那一段時間各國之間強盜式的掠奪別國過境的醫療物資,也給他們提供了必須要那麼做的理由。

天元集團在有一些方面有著比較大的投資,比如能源方面的,目前還看不到效益,投資佔比又比較大。

必須得有一些能夠帶來現金流的項目來支撐著,不然償還銀行到期的貸款都沒能力。

——很多時候,他們是以新的貸款來償還舊的貸款,這樣才能夠維持集團的運轉。

可是現在,一下子多了醫療器械這一方面巨大的現金流,然後在中小企業那方面的盈利能力也增強了很多,現金流比以前要充足很多,讓他們的資產狀況變得比以前好多了。

只不過,丁芸還是對現在的投資有一些擔心︰

「我看了一下,今年這半年時間里,集團的投資總額都超過了一百億,是不是風險太大了一些?投資太高,萬一哪一天還不起貸款了怎麼辦?我們能不能在接下來幾年時間不要做投資,慢慢的把那些貸款還了,以後拿自己賺到的錢再來投資?」

這就是很保守的投資觀念。

先不求能夠賺到多少,求的是不要有太大的風險。

但這種思維觀念和現代商業模式是截然相反的。

柳青對丁芸的話深有同感︰

「我也是這麼想的,反正咱們賺到的錢已經夠多了,只要把債務還清,以後每年賺到的錢都是可以落入自己口袋的,那才叫踏實。」

他們母子倆不是不知道借雞生蛋的理論,而是,對自己的能力很是懷疑,才會傾向于這種最保守的投資理念。

「為什麼你不那樣做呢?」丁芸問道。

柳青進入董事會後,集團還貸了那麼多款,做了那麼大的投資,這就跟保守的投資理念不大一致了。

柳青無奈的嘆息道︰「主要是有一些投資機會不能錯過,錯過了就不會再有了。看準了它會賺錢,而且還有著時間窗口,手上又沒有現金,那不只能貸款?」

他向丁芸舉例︰「比如說我那家口罩廠,我覺得做口罩會賺很多的錢,會讓我名利雙收,還會對社會做出重大的貢獻。可這個時候手上沒有錢的話,我就做不了這樣的投資。如果有一個可以貸款的機會,那我肯定要貸款,做更大的投資。」

說到這個,還小小的吐槽了一下︰

「那時候媽你不讓我向銀行貸款,要不然我就會找銀行貸款,最好是追加幾個億的投資,能賺的錢就更多了。」

口罩廠一個億的投資,現在已經給他帶來了十幾億的利潤,還不包括賺到的巨大名聲。

如果能多加幾個億的投資,那賺的就更多了。

丁芸有一些不好意思,道︰「我那也是擔心你沒有這方面的經驗,怕你賠太多的錢。」

柳青點頭︰「我當然能夠明白媽你的意思,我只是舉這個例子,向你說明有些投資機會一閃即逝,必須要及時的抓住,不能等到條件周備再來做,因為到那個時候,機會就沒有了。就像疫情後面投資口罩廠的,也只是遲了一兩個月的時間,大多數就賺不到錢,反而是賠錢了。」

丁芸若有所思。

柳青又道︰「再比如,咱們集團今年一個最重要的投資,就是對醫療器械方面的投資,一次就投資了幾十個億。要是等到我們有充裕的現金了再來投資,那肯定來不及,機會就過去了。這種情況下只能從銀行貸款,謝天謝地,我們還能夠從銀行弄到幾十個億的貸款。然後這幾十個億的投資,會成為我們集團今年最重要的利潤增長點。這個也是等不得的。」

這一點丁芸也明白。

在口罩和醫療器械方面的投資,是柳青的神來之筆,也是柳青坐上總裁的位置,卻沒有人不服氣的主要原因。

她當然清楚這個,已經有不知多少人當著她的面夸贊柳青的商業遠見了。

「你的意思是,你當上了總裁以後,遇上有把握的投資,還是要投的?」她問柳青。

柳青點頭︰「有把握的投資,有可能帶來巨大利潤的投資,到時候可能還是要投。別的方面,我想更謹慎一些。」

丁芸點頭︰「這樣也好。」

保守歸保守,有能賺大錢的機會,她當然也不希望錯過。

誰會嫌錢多呢?

只是她無法確定那些投資到底能不能夠賺到錢而已。

同意了柳青對未來集團發展的想法,又叮囑他︰

「以後的投資你一定要看準一點,寧可失去一個賺錢的機會,也不要冒險。更重要的是,不能做出那種會讓集團的資金鏈斷開的投資,那會把集團葬送進去,以後咱們一大家子都完了。」

以她的想法,巴不得把集團給整上市,自己手中的股份能套現多少就套現多少,以後帶著現金過日子去。

把錢存在銀行里,而且是存在自己國家的銀行里,這樣就不用擔心會因為冒險的投資弄得傾家蕩產。

從當上了集團董事長後,一想到還有那麼多的負債,她就有一種心驚膽戰的感覺,感覺自己擁有的不是巨額的財富,而是一個巨大的炸彈。

經常都做噩夢,夢到公司破產了,自己變得一無所有,流離失所。

好在柳青來了,而且還表現出了一定的經商能力,讓她很長一段時間都沒做這樣的噩夢了。

但心中還是有一些擔心。

柳青跟她的想法其實也差不多,只想著穩妥一點,賺不賺無所謂,留住手上的錢,那才是王道。

以他們現在擁有的財富,只要都能夠變現,就讓他娶上幾十個老婆,生下上百個兒子,都完全沒問題。

只要國家沒有崩潰,物價再怎麼上漲,都不會上漲到影響他財務自由的地步。

既然如此,那就沒有太大的冒險的必要了。

母子倆達成這樣的共識。

晚上睡覺的時候,柳青和蘇綺談起這件事情,蘇綺忍不住笑了起來︰

「你們母子倆到底是對自己多沒信心啊?一個是集團的董事長,一個是集團的總裁,集團最有權力的兩個人,思想就跟農民一樣保守。」

柳青無奈︰「這也是沒辦法的事情,誰叫我沒有那樣的能力呢?」

「相信自己,你有這個能力的。」蘇綺認真的說道。

「看來你是真的愛上我了。」柳青郁悶的說道。

蘇綺臉上一紅——她還從來沒有在柳青清醒的狀態下跟他談情說愛過。

莫名的就心跳加速了一下,笑著問道︰

「怎麼突然間這麼說呢?」

「愛情使人盲目啊,」柳青道,「我看你現在對我就挺盲目的。我都沒自信呢,你倒是替我盲目自信起來了。」

「我的判斷是建立在事實基礎上的。」蘇綺給自己辯解。

柳青撇嘴︰「得了吧,我是什麼樣的人,我心里還沒數?」

蘇綺問道︰「所以你也是贊成你媽意見,以後保守投資?」

柳青點了一下頭,然後對蘇綺說道︰「以後啊,很長一段時間,不論是咱們國家,還是整個世界,經濟發展都會陷入到困境中。不說是幾千年未有之大變局,但至少是這幾十年未有之大變局,保守才是最穩妥的方法,那些冒險的,誰也不知道會死得有多慘。」

蘇綺來了興趣︰「你是怎樣得出這樣的意見的?」

柳青苦笑︰「現在不很明顯嗎?沒法消滅的疫情,無休無止的毛衣戰,越來越分裂的社會,哪一樣是奔著好的來的?」

「疫情真的沒法消滅嗎?我看著現在咱們國家控制得挺好的啊。」蘇綺道。

對疫情的判斷方面,蘇綺還是挺信服柳青的分析的。

她覺得柳青的分析比所有專家的分析都要靠譜,都有前瞻性。

這不是因為愛情產生的盲目,而是以前柳青精準的判斷建立起來的權威感。

「咱們國家控制得再好有個屁用?」柳青郁悶了。

蘇綺道︰「咱們控制好了,至少疫情影響不到咱們。」

柳青搖了搖頭︰「想太多了,周圍都是垃圾堆,你就別想著干淨下來。」

這個是他重生之前看到的,根本就沒有辦法守住,時不時的來一場大的,弄得人心惶惶,也極大的影響到了經濟。

蘇綺點了點頭,算是把他這句話听進了心里。

又道︰「毛衣戰對經濟確實有比較大的影響,可是到秋天他們再選一次,換上一個人應該就沒事了吧?」

柳青笑了︰

「這個就更扯了。只要咱們要發展,只要他們不想將第一拱手讓人,這毛衣戰就不可避免,換誰都不會換政策。相比之下,毛衣戰算是最溫和的,要是只局限在毛衣上面,就謝天謝地吧。」

蘇綺狐疑的看著他︰「你是看了哪本地攤雜志了?怎麼會冒出這樣的想法來?」

柳青言下之意她听得懂,但是她不大相信。

她是一個接受了高等教育的人,還留學多年,自認為接受了現代文明的燻陶,認為未來世界的發展趨勢是融合而不是對抗。

現在出現的對抗,她更願意歸結于某一個人的原因,而不是現代文明的潮流。

她相信這樣的對抗可以很快的化解,而不是越來越強。

柳青這樣的言論,她覺得是受到了某種狂熱的地攤文學的影響。

柳青嘆息一聲,說道︰「走著看吧……反正我不樂觀就是了……」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