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2
是的, 他就是有些不甘而已。
不甘重活了一世,那個男人還是沒死,還是爬得比自己高。甚至在開元帝那兒, 都比自己受重視,他知道若是薄春山願意倒戈北晉, 開元帝絕對會掃榻相迎,是時北晉哪還有他的容身之地。
所以他明明帶著任務來——離間薄春山和南晉皇帝的關系, 拉攏他, 並伺機攪亂南晉。
他卻只做了一半。拉攏那是莫想的,之前他尋機找薄春山見面, 不過是做給北晉的探子看,畢竟他們也不是全然沒有管控。
薄春山得罪了太多人, 太多人不想他坐在水師提督的位置上, 這里面不光有北晉, 南晉也有太多人謀求那個位置,甚至連南晉的皇帝, 大概也不太想他繼續坐那個位置, 所以才會妥協召他回應天。
而南晉果然不負爛透了之名, 太多人有自己的心思, 他幾乎不用費什麼力氣, 南晉內部的矛盾就一個個冒了出來。
安國公覺得不能再等了, 再等下去安國公府最後的下場就是被溫水煮青蛙一直到死, 五軍都督府那幾位老牌勛貴的都督,也看出康平帝想撤掉五軍都督府的心思,所以這些人和安國公府一拍即合。
只要安國公能事成,扶了潘皇後的養子三皇子上位,他們又可安枕無憂至少上百年。
想法很好, 計劃也很好,卻萬萬沒想到那個明明已經被圈了起來,就是為了防止他出來壞事的薄春山,又出來壞事了,不光將安國公等人一網打擊,還把他逼成了這樣。
「照你這麼說,之前構陷他勾結北晉的事,不是你做的?」
「那事確實有我有關,但你們應該知道我沒想置他于死地。」
齊永寧這是意有所指,指出那兩封信內容有可指摘的地方,所以要想憑著這兩封信把薄春山置之死地是不可能的。
顧玉汝心想,恐怕不是他不想,而是北晉那邊只給了他這兩封信,所以才不能。若是所有信都給他,以齊永寧的性格,絕不可能只拿出這兩封。
「他們也知道僅憑這兩封信想摁死他罪名不容易,所以打從一開始就是沖著他的官位去的,把他圈起來也是不想讓他出來壞事,沒想到最後還真是他出來壞事了。」齊永寧略有些感嘆道。
明明就只差了一步!
到現在齊永寧還十分感嘆,如果讓安國公得逞,以這些人只知竊弄威權的秉性,北晉大患便除,說不定若干年後還能打到南晉來,而這一切卻都被一個人破壞了。
明明心里不願承認,齊永寧卻不得不承認開元帝說的對,薄春山就是那個變數。
而另一邊顧玉汝卻在想,根據齊永寧所言,顯然他對宮里和外面的情況很清楚,所以必然還有人給他傳信。
他應該不是當晚就藏到了這里來,應該是事後來的,不然當天她和僖皇貴妃在聚星閣,齊永寧若早在這條地道里,絕不會放過這個機會。不過他當時應該也不知宮里具體情況,應該是等第二天宮門開了,才知道安國公事敗了。
至于這里為何有一個地道?
顧玉汝突然想起很久之前的一件事,當初肅王明明被圍在肅王府,偏偏悄無聲息的消失了,想必就是通過這條地道。
至于為何齊永寧能知道這條地道,這里以前是肅王府,後來又成了薄府。若是北晉對南晉有所圖,這就是一條備用的路,現在不就用上了?
在弄清楚這些謎團後,顧玉汝顯然也失去了想和齊永寧周旋的心思。
「說吧,你讓人把我打暈弄到這來,有什麼目的?該不會是出不去城,想拿我當人質,送你們出城?」
「玉汝,有沒有人跟你說,你實在太聰明了?」
顧玉汝已經不想再跟他浪費口舌了,所以沒有說話,只是看著他。
齊永寧站了起來,道︰「我們確實是這麼打算的,不過……」
顧玉汝緊緊地盯著他,威脅道︰「齊永寧,我勸你不要打任何歪主意,如果你還想出城的話,如果你不想被人追殺千里,或是逼著他去找北晉皇帝,以他的倒戈來換你的人頭。」
齊永寧看著她眼中的警惕,啞然失笑。
他笑得惆悵、感嘆、自嘲、遺憾……太多太多的情緒夾雜在這里面,往昔的畫面一幅幅地閃過他的眼前,有前世的,有今生的,最終定格為她眼中的警惕。
終究是回不去了,早就回不去了。
他心里也清楚,只是他一直不甘心罷了。
「玉汝,不管你信不信,從始至終我都沒想過要傷害你。」
他們通過一條長長的地道,來到一個十分偏僻的小院。
來到這座小院後,顧玉汝才知道之前齊永寧他們其實一直藏身在這里,這里應該是處在貧民區,因為她看得出這座小院很破舊也很簡陋。
房主是一對中年夫婦,從他們簡陋的衣著和粗糙的手腳,可以很明顯看出他們平時就住在這里,可能是一直在這里生活,所以才能掩護齊永寧他們在這里藏身。
李雅清也在這里。
顧玉汝被請進一間屋子時,看見李雅清拉著齊崿站在另一間屋門前。她眼里有些東西,不過她沒有看清楚就進去了。
知道齊永寧的目的就是想出城,所以顧玉汝也沒做出喊叫吸引人來救自己的舉動,她被關在一間屋子里,屋子里有床有桌,雖然簡陋,但還算干淨,
終于可以一個人待一會兒的她,終于開始想著自己的心事。
她在想家里是否已經發現她失蹤了?知道她不見了,他估計又要急瘋了,他會去哪兒找她,會不會做出什麼不理智的事?
這麼想想,她心里又翻滾起對齊永寧的厭惡和仇恨。
以前她對這個人是無視的,可這麼一次又一次,她實在控制不了自己不去厭惡並痛恨這個人。
門突然被打了開,李雅清端著一個托盤站在門外。
見顧玉汝看向自己,她走了進來,道︰「我們走的匆忙,所以也沒帶婢女,這院子里也就只有兩個婦人,那個粗手粗腳的,所以他讓我給你送些飯來。」
那個他不言而喻,就是齊永寧。
「我不餓,謝謝了。」
「怎麼?你是怕這飯菜里被下了毒?你若是不放心,我可以吃一口給你看,他那麼重視你,怎麼可能會在飯菜里下毒……」
話語聲在顧玉汝默默的目光中,終于消了音。
李雅清也懶得再裝了,將托盤放在桌子上。
她不說話,顧玉汝也不想說話,本身她與她就沒什麼可說的,天然的身份造就其實兩人踫面就是很尷尬。
最終,還是李雅清沒沉住氣。
「你知不知道,我很羨慕你,但我也很討厭你。」
她深吸了一口氣,臉上帶著笑道︰「你大概不知道,他書房里有一副你的畫像,所以我雖然早就知道你,但也是看到那副畫像後,才知道你長得什麼樣。」
然後呢?她來就是想說這個?
「你難道沒發現我們倆其實有些像?」
听到這句話,顧玉汝終于動了,上下打量了一番她。
可能她的目光太淡定,相反李雅清就淡定不了,她還是笑著,臉上的笑卻有些僵硬。
「我以前也以為我是像你的,可來到這里見過你後,我才發現其實是不像的。恐怕現在沒有人會覺得我們長得像,因為人的面相和氣質經過時間會發生改變,我開始也很困惑,後來才明白我應該是像很多年前的你。」
顧玉汝微蹙起眉︰「我並沒有覺得我們像。」
至少臉是不像的。
若說唯一有些像的,應該就是氣質,卻並不像她未出閣之前,而是前世的她。此時顧玉汝終于意識到李雅清為何會說自己像很多年前的她,為何之前她看到李雅清時,總覺得她有幾分眼熟。
她的眉皺得更緊了,卻沒有說話。
「你也看出來了?可那時候我卻不懂,」李雅清笑著道,「對于他,一開始我知道他是祖父的學生,婚事沒成,其實我並沒有放在心里,只是心想這個人讓自己丟了臉面,幸虧旁人不知道。後來去了北晉後,有一次我在祖父的書房外看見了他,不過他沒看見我……」
說到這里,她似乎陷入了回憶。
顧玉汝在心里卻嘆了口氣,猜到這大概是個本以為無緣,誰知陰錯陽差再續前緣,而且還心悅上的對方的故事。
「他一開始還是拒絕了祖父提的婚事,說是家業未立,無心婚事,卻沒想到與我偶然見過一次面後,他突然松了口。我以為他是不是想通了,滿懷欣喜地嫁給他,卻未曾想到一次偶然下,我在他書房里看到你的畫像,那一刻我才明白,他為何會松口願意娶我。」
「若是換做你,你會怎麼想?」說到這里時,李雅清臉上已經沒有笑了。
顧玉汝半垂眼瞼,斟酌了下言辭︰「我希望你能明白,我對你們之間的事,並不感興趣,你不用對我說這些。我與他的關系,就像我之前說的那樣,婚事既已作罷,便是男婚女嫁各不相干,以後不用再提。你沒必要因為他的行徑,來記恨上我,你不覺得這樣對我來說很不公平?」
「是啊,我也知道不該這樣,」李雅清悵然一笑,道,「可我實在忍不住,你成了他心里誰都不能踫的禁忌,哪怕我是他的妻子,我也不能踫觸。他一心放在官場上,連我祖父都說,若干年後,他必能坐上一閣首輔之位,只有我知道他想干什麼,你大概不知道,這次來南晉本是不用他來,是他自己向陛下請了命。」
顧玉汝不知道該說什麼,只能保持沉默。
難道她去跟這個女人說,齊永寧其實並不愛她,他最愛的永遠是他自己?他之所以對她對薄春山如此鍥而不舍,是因為前世,是因為不甘心?
說不通,只能不說。
李雅清也不打算再說什麼了,到底她也有自己的自尊,之所以會失態,不過是埋藏在心里許久的不忿罷了。
她站了起來,又恢復了屬于貴婦的端莊和從容。
「那些飯食你願意吃就吃,不願意就吃就放在這里吧,這應該是我們最後一次見面,想必以後大抵是見不到了,他以後應該也見不到你了,這讓我很高興。」
「我也很高興。」顧玉汝道。
李雅清點點頭︰「希望都如我們所願。」
等李雅清走後,顧玉汝很感嘆。
但也僅僅是感嘆而已,她現在最想的就是可以趕快回到家,雖然她和薄春山也就是早上才分開,但她很想他。
次日,兩輛馬車停在了小院前。
顧玉汝被帶進其中一輛馬車。
車輪轉動,馬車往前行著。
顧玉汝能感覺到馬車就在大街上走著,由于出來之前就有人來跟她說過,他們今天就會出城,出了城就會放了她,希望她能夠配合,再加上她對面還坐了個彪形大漢,所以她也沒突發奇想做出什麼呼救的舉動。
城里的關卡很嚴格,顧玉汝能感覺到中間車被攔停了幾次,但最終都是過去了,甚至到了城門前,守城門的官兵也未進車搜查,直接給予放行。
顧玉汝猜測可能齊永寧已經跟薄春山有了交涉,心不禁又往下放了些。
不知走了多久,車突然停下了,那個大漢下了車,車又往前走了一會兒,終于停止不動了。
她等了一會兒,還不見動靜,正想掀了車簾看看外面,突然車簾被掀開了,一個熟悉的懷抱抱住了她。
作者有話要說︰ 我看有評論說為什麼又被抓,是不是為了制造戲劇沖突?
解釋下,這真不是制造戲劇沖突,如果有記得前文的話,應該對這個伏筆有印象,本章里也有說。(當年肅王府被重兵圍困,沒想到肅王根本不在肅王府,出現在潁州。肅王一直密謀大位,他府里會有地道,其實不難想象。當然這個不難想象,是基于我們這些喜歡看小說的,一般王府皇宮都有密道啥的哈哈)
還有之前一再說過,齊永寧最愛的其實是他自己,他出不了城,在顧玉汝身上動主意是必然的。
從這一刻起(他拿顧玉汝當籌碼想出城),就代表他徹頭徹尾的輸了,他的感嘆惆悵也是因為這,同時也是他承認顧玉汝所言,他其實不愛她,他愛的是他自己。
如果換成薄春山,別人說出那樣一番話威脅,他只會老子就這麼辦了你想咋地?當然,這是玩笑。
所以真不是為了戲劇沖突,算是個結束吧,兩世的結束,齊永寧不甘心的結束,他認命認清自己的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