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160、第一百六十章

林風心滿意足地處理完自己突如其來的意外桃花, 正滿心歡喜打算出宮去找自己媳婦賣個好,顯擺一下的潔身自好,結果還沒來得及去瑟,就被他皇爺爺逮住, 拎去了端明殿, 並且還被告知, 以後都來端明殿听政。

「什麼, 孫兒以後天天要來端明殿听政,可孫兒不是還要去樞密院麼?」

「樞密院你已經呆了幾個月了, 該熟的也差不多熟了,是時候跟爺爺學點治國之道了。」

于是,林風就這樣被從樞密院轉去了端明殿。

端明殿, 自前朝起, 就是皇帝處理政務的地方。

林風去了端明殿, 就待在他皇爺爺身邊,學習听政。

簡單的說,就是跟著他皇爺爺學習如何做皇帝。

說起這事, 林風是既好奇又忐忑。

他雖然經常和他皇爺爺在一起, 可大多也是在後宮,他皇爺爺去前面端明殿處理朝政時,他肯定是不能跟去的,除非事情涉及到他,被傳召去,所以林風對他皇爺爺天天如何處理朝政,還是很好奇的。

除此之外,林風也有些忐忑,他皇爺爺既然叫他跟著听政, 就是把要立他為接班人的想法放在明面上了,可是前世作為普通人,這世雖然成了皇孫,卻也沒覺得自己學到什麼的林風,真是沒什麼自信覺得自己是一個合格的繼承人。

尤其想到將來要當皇帝,林風頭皮一緊,他完全不會啊!

懷著這種糾結的心情,林風跟著他皇爺爺進了端明殿。

進端明殿的這天,一大早,林風就起來,用過早膳,穿戴好,就去了他皇爺爺的寢宮。

到了他皇爺爺的寢宮,他皇爺爺正在武著一把大刀鍛煉身體,看看他皇爺爺不急,林風也走過去,在旁邊打了套拳。

爺孫倆鍛煉完,皇帝收了招式,這才換了衣服,帶著林風去端明殿。

去端明殿的路上,林風還有些小激動,預想著等會看他皇爺爺是如何坐在端明殿里,運用帝王心術處理朝廷大事的。

很快,兩人就乘坐步輦到了端明殿,皇帝帶著林風下來,走了進去。

端明殿林風之前也來過幾次,里面也算熟悉,看著他皇爺爺走到主位坐在,林風也忙走到旁邊坐下。

皇帝坐下後,兩個內侍就抬來一摞奏章。

看到奏章,林風眼楮一亮,他只在前世電視上看過皇帝批奏章,可還沒在現實中見過,這次,他可要好好瞅瞅。

不過奏章卻不是放到皇帝和林風面前的,而是被放到下首早已等待的一個文人桌子上。

這個人林風知道,是端明殿學士劉昫。

說起端明殿學士,這個職位是前朝沒有的,甚至先帝時都沒有,是他皇爺爺當初不識字,為了方便看奏章,專門設的。

第一任端明殿學士,就是馮相。

後來這麼多年,他皇爺爺也學了一些字,不過通篇看奏章還是有點費勁,再加上年紀大了看奏章費勁,干脆就一直用著。

內侍把奏章放到劉昫的桌子上,一切準備就緒後,劉昫看向皇帝,等著皇帝開始。

皇帝卻不急,先是打了個哈欠,揉揉眼,然後對旁邊大太監,「去端杯濃茶來。」

大太監早已準備好了,輕車熟路端過來,還小心提醒,「茶濃傷胃,陛下切莫喝的太多。」

皇帝擺擺手,「朕知道。」

喝了一口濃茶,皇帝精神好了一點,這才往旁邊一倚,對劉昫說︰「開始吧!」

劉昫這才拿起一卷奏章,打開,讀了起來。

「當貞觀之朝,則廣開醫學。及開元之代,則親制方書。爰在今朝,宜遵故事。方今暄高在近,疫養成是虞,言念軍民,宜加軫閔,其邊遠戍卒及貧下農人,既難息於苦辛,宜偶縈於疾患。地僻既無藥物,家貧難召醫……」1

林風認真听了一會,發現這個奏章是請求重視醫學,在地方尤其邊關設置醫署,培養醫者,以方便百姓看病。

林風眼楮一亮,本來他還以為奏章都是說什麼軍國大事,想不到這種很實際的問題也會上奏,而且這問題雖然看著不起眼,確實關乎民生,看來這這寫奏章的也是個實干的,就是不知道是誰寫的。

結果劉學士讀到最後,「臣和凝頓首。」

居然是和凝寫的,林風哭笑不得,原來這家伙除了寫話本,也沒耽擱上朝沒耽擱工作啊!

果然好學生的玩不是玩,只是學完了順帶。

林風笑著搖搖頭,就看向他皇爺爺,這樣一听就是利國利民的事,他皇爺爺應該會直接準了吧。

皇帝听完,卻沒有直接準,反而問道︰「馮相怎麼說?」

劉學士看了一眼奏章後面,「馮相準了,另批注︰可派京城太醫署醫師前往教習。」

皇帝這才點點頭,坐起身子,劉昫忙把奏章給旁邊內侍,內侍捧著奏章呈到皇帝面前桌上,皇帝提起朱筆,在最後,寫了個「日」字。

然後內侍熟練地收起奏章,劉昫又開始讀下一份。

皇帝身子一歪,又倚在旁邊接著听下一份。

林風坐在皇帝旁邊,看到剛剛整個過程,眨眨眼。

等等,他剛剛看到什麼!

皇帝居然不用親批奏章!

原來奏章由三省六部送到政事堂,是先由三個宰相批過,批好後,才送到皇帝這。

而皇帝看過之後,只要沒什麼異議,也不用再批,只用在整個奏章最後寫年月日的地方,寫個「日」字。

例如︰十月二十三日,政事堂的宰相在寫批注時,故意寫「十月二十三」最後一個日字不寫,空出來,皇帝看了政事堂的批注沒有異議,只要用朱筆在最後把「日」字寫上,奏章就算批完了。

林風簡直不敢相信批奏章居然是這麼批,林風還以為是大臣上奏,皇帝批奏章,可誰能想到,是宰相批完了,甚至還給出解決方案,皇帝只要看過就行,那這不就意味著,要是政事堂批的批注都很合皇帝心思,皇帝豈不是看完每個寫個字就完事了。

事實證明,就是如此,林風看著他皇爺爺一份奏章一份奏章的听,每個听完都寫一個字,林風嘴角抽抽,仿佛看到了前世暑假作業老師寫個閱字。

林風不由想起前世電視上看到的勞心勞力批奏章的皇帝,再看看他皇爺爺,突然不知道哪個更真實。

不過很快,林風就反應過來,這個好像得看朝代,前世明朝朱元璋廢除了宰相,沒了宰相,奏章自然是皇帝自己批,而明朝之前,應該就是如他皇爺爺這樣。

要不,要宰相是干什麼。

林風暴汗,原來明清皇帝那麼累,是自找的啊!

當然,在人家明清皇帝眼中,這是加強了中央集權,說不定還樂在其中呢!

就在林風想入非非時,皇帝已經把奏章批了大半,畢竟說皇帝是在批奏章,其實不如說是在看政事堂的匯報。

皇帝坐的有些乏了,就示意停下,站起身來活動活動,林風忙回過神,跟著皇帝站起來。

皇帝對林風說,「跟著朕出去走走。」

于是林風跟著皇帝走出大殿。

皇帝和林風一起走到旁邊花園,皇帝伸了個懶腰,活動了下筋骨,問道︰「剛才看爺爺批奏章,感覺怎麼樣?」

林風撓撓頭,「其實也挺簡單的。」

皇帝听了笑了,「你這孩子倒是實誠,不過確實如此,批個奏章而已,確實不是什麼難事。」

林風忍不住說︰「當然不是難事了,因為都已經讓幾個宰相批好了,您就寫了一個‘日’字。」

「哈哈哈哈,」皇帝听了更樂,「那你這孩子還想朕寫什麼!」

林風一想也是,幾個宰相都批注的很詳細了,甚至列舉的方案比他想得全面多了,這種情況下,就算想寫點別的也寫不出來。

「看來只要宰相挑的能干,當皇帝也不用操什麼心嘛!」林風感慨了一句。

皇帝听了,點點頭,「你這話算是抓住根本了,宰相執掌朝政,若是房玄齡杜如晦那樣的良相,善謀善斷,自然朝廷政事清明,可若是攤著個草包宰相,就如同先帝那兩個,不僅朝廷一團糟,說不定還得累及皇帝和朝廷,所以這選相,一定得慎之又慎。」

林風笑著說︰「所以皇爺爺當年慧眼識中馮相,現在朝廷政事清明,天下百姓安居樂業。」

皇帝得意地笑了,「那是自然。」

林風默默記下當皇帝第一條︰選個好宰相,政務外包。

皇帝休息好了,就帶著林風回去,接著听劉昫念奏章。

劉昫正念著,一個內侍匆匆走來。

「陛下,秦將軍和趙將軍求見。」

皇帝不解,「他們兩個怎麼來了,可是有什麼事?」

內侍稟報︰「兩位將軍好像因為什麼爭吵起來,想進宮求陛下評理。」

皇帝一听來了興致,「讓他們進來。」

很快,內侍出去,帶著兩個將軍進來。

這兩個將軍林風在樞密院都見過,是城外西郊大營的兩個將軍,兩人管著同一支軍,卻經常因為意見不合爭吵,吵得厲害時,甚至會鬧到御前。

今兒,應該就是這個情況。

果然,兩個老將軍一進殿,沒說兩句,就爭吵起來,然後拉著對方找皇帝評理。

皇帝也沒有不耐煩,听著兩人陳谷子爛芝麻說了一堆,皇帝也知道兩人沒什麼大事,就開始和稀泥,這勸一句那勸一句,勸了大半個時辰,兩人終于不吵了,皇帝就讓兩人回去了。

等兩人走後,皇帝也說得口干舌燥,也沒力氣再听奏章了,就讓劉昫先回去,下午再來。

劉昫一走,林風忙端著茶水,讓他皇爺爺歇歇。

皇帝大口喝了幾口水,這才緩過來,笑著罵,「這兩老東西真有精神,吵架半個時辰都不帶累的,反而把朕這個勸架的累個夠嗆。」

林風不由問︰「我以前在樞密院,也听他倆常常吵架,他倆到底有什麼恩怨,怎麼經常吵吵鬧鬧?」

「也算不上什麼恩怨,不過是早年打仗相互不服氣,就經常吵,後來吵習慣了而已,算不上什麼大事。」皇帝不在意地說。

林風听了點點頭,「既然他們倆有些不合,為什麼駐扎還派他們倆一起,換個人不好麼,省得他倆天天在一起吵。」

皇帝笑著搖搖頭,「不,他倆在一起恰恰好。」

皇帝模模林風的頭,「軍隊和別的地方不一樣,軍隊是個很容易抱團的地方,將士一起出生入死,榮寵與共,很容易生出袍澤之情,這種抱團有利也有弊,打仗時,自然更容易勁往一處用,是好事,可不打仗了,就容易尾大不掉,是禍事,所以要想掌好兵權,就得心中有數。」

林風听了點點頭,很是受教。

林風默默記下當皇帝第二條,熟悉軍務,掌好兵權。

下午,皇帝又接著帶林風處理各種政務、軍務上的事。

一天下來,林風筋疲力盡的回到自己寢宮,眼中卻難掩興奮。

林風突然發現,只要能握住兵權,其他的,好像也沒那麼難。

正好這時和凝過來,林風就和和凝說這事。

和凝听了頓時笑了,「當皇帝本來就沒想像中的難,前朝中期,太監當政,皇帝和太監爭權失敗後,太監為了更好掌控朝政,但凡皇位更迭,都選皇子中最愚笨的人繼位,就是如此,前朝還又延續了百年,可見這皇帝,是個人就能當,只是能不能當好,能不能說的算,差別可大了,殿下還得多加努力才好。」

林風瞥了和凝一眼,他怎麼感覺這家伙話里有話。

把他和前朝皇帝比,這是勉勵他,還是嫌他笨?

哼!

作者有話要說︰  1出自全唐文中五代和凝奏章《請置醫學奏》。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