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144、第一百四十四章

自從有了和凝做掌書記, 林風真是輕松了不少。

雖然林風看著平日沒什麼事,可事實上他事還真不少,畢竟身為皇孫, 又已經上朝, 每天大大小小的事還挺多的, 再加上自己宮殿一些雜七雜八的事, 更是繁瑣無比。

而如今,和凝一來,除了上朝和去樞密院學習, 其他的,林風都可以不用管了,林風瞬間憑空多了大把時間。

在一邊感慨掌書記果然是工作政務之必備, 一邊不由開始想著這些時間該用來干什麼。

只是還沒等他想到,皇帝就把他叫到宮里,丟給他一個從沒接觸過的活。

——制幣。

原來朝廷每隔幾年都會鍛造一批銅錢,用于使用,前些日子戶部上報,如今市面上又出現錢荒,請求朝廷再次鑄錢, 皇帝和馮相商量後, 同意了戶部所請, 而鑄錢一向會由朝廷派欽差監制,皇帝和馮相就有心讓林風長長見識, 就派了林風做此次欽差。

于是, 剛剛有空的林風,再次忙了起來。

林風︰……果然他就是一塊磚,哪里需要往哪里搬。

不過幸好, 這次他可以帶著掌書記。

浩浩蕩蕩的欽差衛隊行駛在官道上,馬車里,林風看著和凝給他準備的資料。

銅錢主要是以銅和錫按比例熔在一起鑄成,銅佔主要,所以每次銅錢的鑄造都需要極多的銅,因此銅錢的鑄造為了方便一般在銅礦周圍完成,然後再運到國庫。

而他們這次要去的地方,就是朝廷在京城周圍一個最大的銅礦山。

看著手中的資料,林風有些不解,問旁邊的和凝,「我看著這個所謂的青山銅礦十分大,可銅錢四五年才鑄造一批,那其他時候,它都在做什麼?」

和凝隨口回道︰「當然是采礦煉銅賣銅了,朝廷軍隊的各種青銅兵器、京城世家、百姓從大到銅柱小到銅盆銅鏡,都是從這產的。」

林風恍然,「原來如此,我還以為只有鑄幣司在那。」

和凝笑道︰「這怎麼可能,鑄幣司幾年才開工一次,一個銅礦的銅怎麼可能都用來鑄錢,或者說,其實鑄錢的才是少數,大部分都是用來做銅器。」

林風听了點點頭,正點著,突然覺得不對了,就從錢袋中模出一個銅錢,看了看,皺眉說︰「我記得這銅錢只是在銅中摻了錫等別的東西,而一些銅器,好像也會摻這些,也就是說,其實鑄錢的工藝並不比造銅器難多少吧?」

「這是當然,銅錢鑄造本來就不麻煩,甚至比許多銅器鍛造還簡單。」和凝理所當然的說。

林風愣住了,那這麼說,造□□豈不是很容易。

而且他記得,這個時代的銅可不是和鐵一樣,是受管制的,銅可是處處都用到,就算再窮的人家,也有件銅器吧!

那豈不是說,只要想,人人都能鑄錢。

林風既然有疑惑,自然也就問出來,卻不想和凝听了愣了一下,突然指著林風大笑起來。

「殿下在想什麼呢,世人又不是傻子,怎麼會干出用銅盆鑄銅錢的事。」

「為什麼不會?」林風不解。

「因為銅器更貴啊,」和凝笑道︰「一千枚錢為一貫,一貫重六斤四兩,其中六斤是銅,殿下可知道這六斤銅如果打成銅盆,可以賣多少錢?」

林風還真沒特地去買過銅盆,搖搖頭,「不清楚。」

「最少可以賣六貫!」

「什麼!」林風震驚,「那我要是把銅錢熔了打銅盆,豈不是輕松可以獲得好幾倍的利潤!」

和凝笑了,「是啊,要不殿下以為朝廷每幾年就鑄造一批錢,為什麼市面上還天天缺錢,甚至缺錢到許多百姓不得不以物易物。就是因為每次朝廷一發行銅錢,百姓、世家換到錢,第一想到的不是用,而是偷偷打成銅器轉賣,謀取暴利。」

林風瞠目結舌,想起前世的一個熱搜,兩個造假/幣的,花了二十萬造了十七萬假/幣,當時幾乎被當成笑話,可沒想到,原來現實還有比笑話更笑話的,那就是花了二十萬造了三萬真幣。

難怪古代沒有假/幣,造錢虧錢啊!

「那熔錢造器的利潤這麼高,朝廷真能制止的住麼?」林風有些擔憂,眾所周知,銅是熔點很低的金屬,有雜質的銅熔點更低,要不青銅器也不會成為人類最早冶煉的金屬,換句話說,把銅錢熔了鑄個銅盆,這點工藝隨便一個銅匠在家都能弄好,這要禁,只怕很難。

和凝點點頭,「不錯,確實禁不住,熔錢造器太過簡單,別說銅匠,就是普通百姓,也很多都會,所以朝廷特地頒布嚴令,但凡抓住熔錢造器的,超過六斤,皆流放處理,可即便如此,私下依然屢禁不止,甚至每次朝廷新流通銅錢後,百姓、世家為了躲避巡查,會把換得的銅錢先用壇子埋起來,等風頭過了,再熔成銅器。」

林風听了哭笑不得,所以不管怎麼說,大家最後都會把錢熔掉,難怪朝廷過幾年就造一批錢,市面上卻還這麼缺錢。

朝廷再能造,也擱不住全民打銅器啊!

「難道這問題就沒有法子解決?」

和凝搖搖頭,「很難,這問題歷朝歷代都在想辦法解決,也有一些措施,可大多不甚理想,反而一時不甚,造成物價動蕩,就例如三國時蜀國,因為銅貴錢賤,蜀中名士劉巴給蜀主劉備獻策,鑄大錢,用一枚比銅錢大許多的銅錢代表五百文,劉備听從後,短時間內,確實使國庫豐盈,可卻坑慘了百姓,因為百姓值五百的物資,朝廷只要一個大錢就能買走,而這一個大錢,本身遠不值這個錢,而更可怕的是世家手中還有一些以前的銅錢,許多世家就直接把小錢熔成大錢,五六枚就能熔成一枚大錢,熔一枚可獲利百倍,如此導致了蜀內物價飛漲,後來諸葛丞相屢次出兵魏國,沿途收割物資,填補蜀中虧空,亦有此緣故。」

林風這還是第一次听到諸葛北伐的另一種解釋,雖然以前就知道諸葛丞相所謂的北伐定然不像三國演義說的那樣只是為了匡扶漢室那麼簡單,畢竟劉備登基稱帝時,漢獻帝可是活的好好的,甚至比劉備晚死十多年的諸葛丞相都差點沒活過漢獻帝(漢獻帝和諸葛亮是同年生同年死),但和凝的解釋,無疑更符合情理。

因為林風也是做了皇孫後,才發現錢和物資對于一個國家有多重要。

听到和凝說的大錢,林風頓時把紙幣的想法吞到肚子里,一枚大錢甚至因為本身不值五百文,會造成物價飛漲,通貨膨脹,那要用紙幣,在沒有前世那種穩定的金融體系下,用紙幣簡直和玩火差不多。

歷史上大明寶鈔,最後膨脹到連廢紙都不如,不就是個最明顯的例子麼!

所以在沒有穩定的金融體系下,為什麼古人會選擇金、銀、銅為貨幣,不是因為大家默認,而是因為金、銀、銅本身就值這個錢。

想到這,林風突然有個疑惑,「那如果別的東西也值這個錢,是不是也能當錢用?」

和凝笑著點點頭,「這是自然,就例如前朝,因為熔錢成器屢禁不止,朝廷又無法負擔沉重的造錢消耗,干脆實行錢帛通行。」

「布也能當錢用?」

「當然,兩匹帛價一貫,你拿一貫錢和兩匹帛有區別麼?其實也就這些年朝廷富裕,造的銅錢多了,銅錢畢竟比撕布方便,各地用帛才少了,你還年輕,不清楚,當初先帝為什麼攻打蜀國,不就是因為蜀國國庫帛成堆,朝廷正發不起俸祿,想用來解燃眉之急麼!」

「可是帛自己能織啊,那豈不是意味著大家自己可以在家織錢?」

和凝頓時笑了,「朝廷也從來沒禁止大家造錢啊,你要有銅礦山,你自己想造,只要別錫摻太多,弄成劣幣,朝廷也不管你,你要造多了,朝廷說不定還給你封個官呢!」

林風忙擺擺手,他才不會吃飽了撐的干這種虧本的買賣呢!

突然,林風想到以前學過的課本上的《孔雀東南飛》︰雞鳴入機織,夜夜不得息。三日斷五匹,大人故嫌遲。非為織作遲,君家婦難為!

難怪都說焦母是惡婆婆,你兒媳婦天天在家織錢,三天織五匹,你還嫌慢,難怪人家要和離回娘家,難怪人家剛回娘家就被郡守相中,打算娶給自己兒子。

三天五匹,一個月五十匹,五十匹就是二十五兩,一年十二個月,就是三百兩,靠,他當初在御林軍當侍衛時都沒這麼高的俸祿!

林風內流滿面,人家劉蘭芝不是家庭主婦,人家是高薪造錢骨干技術人員啊!

難怪最後焦仲卿上吊,誰丟了這樣的媳婦,不得上吊,不心疼媳婦,也心疼錢啊!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