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回到住處,王淑蘭沒有像昨天那樣回自己的房間。

兩個人像在美麗谷時一樣,溫馨、和諧、自然的住在一起,如久別勝新婚似的纏綿。

恩愛之後倆人沒馬上困覺。老譚點上根煙抽著,王淑蘭則把頭倚在他的肩窩里,手在他肚子上輕輕滑著,愜意的享受激情過去之後的滿足。

「老譚,我可喜歡和你在一起了。」王淑蘭說。

「現在不在一起嗎。」老譚說。

「是在一起——咱倆沒在一起有一年半了,是不?」

「嗯——」

「有時候就想你,惦記著——你這人叫人鬧心,折磨人——」

「是嗎?」

「嗯吶,和你——咋說呢,說實話我喜歡把你當弟弟,然後用姐姐的身份關心和照顧你。但見著你就控制不住自己,想和你辦事,和現在這樣式兒的。」

老譚把煙灰彈進煙灰缸,說︰「很正常,我是男的你是女的。」

王淑蘭說︰「也不再,主要是喜歡——」她把頭抬起拿手模了模老譚的光頭,接著說︰「和你在一起開心,有依靠,呵呵,幾乎啥事都不用想。」

「我天生操心的命。」

「別說還真是,有時候我都覺著你累。」王淑蘭似乎來了興致,把身子往上依,背靠著床頭坐起來。

反正屋子里就他倆,也不怕走光,豐滿的胸脯展示在了充滿情調的曖昧中。

她說︰「你要是不那麼累,不那麼拼命估計不會得癌癥。」

老譚擠著嘴角笑了一下,說︰「啥都是命中注定的,該著有這點兒災禍。

給你說,沒有誰一輩子風平浪靜一順百順的,總有點兒上坡下梁溝溝坎坎,要不然哪來的酸甜苦辣悲歡離合,你說對不。」

「你就是不消停兒。」王淑蘭說。

「人活著就不能消停。別的不說吃喝得解決吧,解決了吃喝還得解決穿衣戴帽蓋房搭屋。

跟你這麼說吧,打我記事的那天起就知道我吃的和別人家的孩子不一樣,穿的也不一樣,和他們玩都玩不到一起去。

看著我挺強大,其實都是表象,如果你經歷了我經歷的就知道什麼是被人瞧不起,什麼是打內心里發唯。

人不能克服骨子里的懦弱一輩子也就那樣了——被人瞧不起,受人欺負。

我的第一次反抗不是自己被欺負了,而是村里人瞧不起我媽。

那時候我八歲,當時根本不知道什麼是怕什麼是恐懼,就是生氣,氣得不行,發瘋似的沖上去跟人家拼命。

當然打不過人家,一個孩子咋能打過一個大人——被揍得鼻青臉腫,但不知道疼,只要從地上爬起來就沖上去繼續打,直到打我的人怕了。

打那以後我明白一個道理,只要我不要命,那要命的就是別人。」

「看來你小時候挺愛打架的。」王淑蘭說。

老譚說︰「不是愛打架,是非打不可。在農村人熊過不了日子,總被人欺負。我媽一個家庭婦女,寡婦失業的拉扯著我們姐弟六個,我是家里唯一的男人,還最小,說實話都是逼的。」

「你挺不容易。」

「嗨,咋說呢,誰都不容易,就看咋活了。」老譚又續上一根煙,接著說︰「窮不丟人,沒尊嚴才丟人呢。

從小長這麼大從來沒因為家窮低賤過,相反到覺著挺富有。記著上高中時我就一身衣服,上身是同學父親給的勞動服,灰色的那種,特禁穿,現在好像沒有了。

是一條草綠褲子,就是假軍褲,上打著補丁,為了結實我大姐用縫紉機來來回回的匝了很多道兒,抗磨。

腳上是一雙黃膠鞋,沒襪子,光腳板穿。

按穿衣服說我是我們班最破的,看著不像學生,像莊家把式。」

「我能想象你那時啥樣,有點像我小時候的我爸。我爸那時候在軋鋼廠上班,穿的就是灰色的勞動服,上面有兜下面沒兜,袖口緊口的,帶扣兒。」王淑蘭說。

「對,就那樣的。」

「七十年代的人都那身打扮,八十年代也那樣,等到九十年代幾乎就沒有了。」

「我們那礦區,下井工人穿,我同學他爸是下井的,煤黑子。他爸發了勞動服給他穿,他嫌乎磕磣給我了,我拿著當寶似的。」

「按理說你們那應該挺富。」

「你說的是煤礦那些工業戶,我家是農業戶,不行。跟你說只要是礦區農業戶都不行,多山地薄,地少還不長莊稼,忙活一年不餓肚子就不錯了,出錢的地方少,恓惶的要命。

要不然我不能出來打工。在家連媳婦都說不上,誰家閨女能看上我呀,就算看上了父母也不同意,家窮的叮當的。」老譚說。

王淑蘭把身子往老譚這邊靠了靠,光胳膊放在老譚的胸口上,溫熱的胸脯傳遞著溫柔。老譚把毛巾被往上拽了拽,她會意的把兩個漂亮的蓋上。

「你在家相過親嗎?」她好奇地問。

老譚說︰「相過,沒成,之後就不相了。」

「你不是到雅茹家去過嗎,那時候你已經掙錢了,咋還沒成?」

「呵呵,去晚了,她訂婚了——」

「可惜了——」

「——」

「雅茹真挺好,賢妻良母,長得還漂亮。」

「你啥時候學會吃醋了。」

王淑蘭悠悠的道︰「女人愛吃醋不知道呀,尤其咱倆這關系,我還沒大度到啥也不在乎的程度。」

老譚沒吱聲。

「但我不嫉妒,你倆本來認識的就比我早。」王淑蘭說。

老譚把煙頭按死在煙灰缸,回過頭說︰「相識有先後,情緣有短長。人生有早晚,轉瞬暮時光。活人的最佳狀態是不糾結,放下那些莫須有的,讓心輕松敞亮兒。

金剛經里說凡所有相皆是虛妄,把這弄明白了也就啥都輕了。」

「不好弄明白,人是有的。」

「使人一葉障目不見泰山,究其根本是沒大的波折和經歷生死。人一旦經歷了生死會自然而然的看明白許多,能分清身外事和身內事。

身外事都是表象,沒啥是自己的,更不可能永遠擁有。和天上的浮雲一樣,來時無風去時無雨,能做到不留痕跡最好。

身內事是自我修行,說白了就是修心。

咱們都是凡人,不可能無欲無求,守住一顆心最好。

像老子說的去私欲為他人求,少為自己求,雖做不到完全的無我利他,但求心安即可。」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