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547章 小酌幾杯夜話長

本來周曉梅想請王淑蘭和老譚去全聚德吃烤鴨的,王淑蘭說出去吃不安全,別看現在解封了,仍有風險,萬一湊巧中獎了咋整。

不得不防,安全第一。

何況在家吃可以放開量喝酒,不用擔心回不了家。

飯桌上老譚先說了自己的身體情況,王淑蘭和周曉梅听了都替他高興,分別敬了酒。

心情好吃飯喝酒都香,尤其和知心好友。

要說老譚命也夠好的,和他在一起的大部分是女人,並且都是美女,雖然歲數比他大,但環肥燕瘦各有千秋。

說實話沒有不的男人,老譚也不例外。

分兩種,一種是欣賞型的,遠觀而不近玩;一種是純色,看到漂亮女的就想上床,風流加流氓型的。

俗話講常在河邊站哪有不濕鞋的,老譚和王淑蘭就是這樣。雖然開始只是互相欣賞有著距離,但兩個人單獨在一起的機會太多,也就有了肌膚之親。

嚴格講老譚是出軌行為,在感情上對不起林燕,雖然和林燕過著的是無性婚姻,但有錯在先的是他。

當然現在不算——他離婚了。

三個人都是好酒量,相比較周曉梅最厲害,幾乎沒見她喝多過,像抖音上常說的那樣——一直喝。

老譚次之,加上有病不敢多喝,但半斤八兩對他來說還是沒問題的。

王淑蘭相對弱點兒,但對女的來講她也算能喝的了。

酒過三巡菜過五味,三個人臉上都有了酒精考驗的紅暈,話題也多了起來。

「我就納悶了,你說你倆在一起多好,可偏就不在一起。」周曉梅惋惜的說。

老譚和王淑蘭相視一笑,用眼神無聲的交流一下,那意思這樣挺好,你周曉梅不懂。

「看,你倆還笑,我說真的呢。」周曉梅接著說。

「倆人好就非得在一起呀?」王淑蘭笑著問。

「那可不。」周曉梅回道。

「不一定。」王淑蘭說︰「男人和女人的關系有很多種。領證結婚的叫夫妻,同住一個屋檐卻總是同床異夢。要不然咋說夫妻本是同林鳥,大難臨頭各自飛呢。

背著愛人搞曖昧的叫婚外戀,雖不住同一個屋檐卻總在一個床上,用你們東北話講叫處鐵子,用過去話講叫搞破鞋,抓住得游街的。

現在倒成了私底下公認的正常現象,上哪說理去?但記著婚外情永遠是一把雙刃劍,偷偷模模的到啥時候都不行。這錯誤我犯過,沒少吃虧。」

說到這她點上根女士煙,吸了一口後繼續說︰「但真有倆人好卻不在一起的,女的恨相逢未在待嫁時,男的恨相逢未在待娶時。

都是真情真意,愛的轟轟烈烈死去活來,天各一方全是思念,海角天涯滿月復相思,一顆心有著深愛人的牽掛,一段情有著苦咖啡的回味,你能說人家不是愛情嗎?只不過沒在一起而已。」

「我怎麼發現你說的是你和我小叔你倆呢。」周曉梅玩味的說。

「咯咯——」王淑蘭肆意的出聲笑,說︰「我和你小叔還沒到那個份上,畢竟相見時晚,沒純純的感情基礎。

我們倆算姐弟,也算是紅顏知己,流行話講是生命中的一段情,好自珍惜便好。我說的對吧?老譚。」

老譚沒吱聲,微笑著端起酒杯喝酒。

「不說話就算承認了。」王淑蘭也不在意,接著說︰「我倒是希望你還和剛得病時那樣,老實的像個孩子,真那樣我寧肯伺候你。

哼!病好了就不是你,又開始四處亂跑,想抓個人影都抓不著。我都這大歲數了,犯不上跟著你抓心撓肝的,還想多活幾年呢。」

「你心里還是有我小叔。」周曉梅說。

「那肯定的,這我承認。」王淑蘭看著老譚說︰「咋說也是我這輩子第一次心甘情願伺候的男人,能沒有嗎?

但有歸有,不能因為有就在一起,要是那樣我心里還有許文強呢,年輕的時候床頭貼的都是他的畫報,我倒想和他在一起,可能嗎?

其實這樣挺好,心里有個想的,還能時不時的見一面,不挺好嗎?我喜歡現在的生活,一個人自由自在,沒事帶帶孫女跳跳廣場舞,再不就和幾個老姐妹出去旅旅游,逛逛祖國的大好河山,挺充實的。

唯一感到孤獨的時候是小孫女回家去住,晚上身邊沒個人陪著空落落的——但這些年一個人慣了,真要有個人還不習慣,不像三、四十歲的時候那樣了,總想男人。」

「我就不信你現在不想男人,你剛多大,又不是七老八十了。」周曉梅半開玩笑的說。

王淑蘭沒馬上回答,端起酒杯示意喝酒。老譚和周曉梅把酒杯舉起,三個人踫了下杯把杯中酒干了。

「想是想,但不強烈,一會兒就過去了。」王淑蘭說︰「到我這個年紀就開始挑挑撿撿了,不對心思的不願意搭理。再說我現在啥也不缺,再蹦二十來年一點問題沒有,找男人干啥?給自己找累呀?」

「你是活明白了。」老譚說。

「也不算太明白,就這樣活吧。」王淑蘭接過老譚的遞過來的煙點上,接著說︰「我現在看金剛經和道德經呢,佛道同修,心境開闊不少,很多事不糾結了。」

「金剛經講凡所有相皆是虛妄,和老子講的清淨無為是一個道理。一個是堪破世相,掀開一葉障目,叫人離苦得樂;一個是直接授法,教人修行之道,好好做人。」老譚說。

「全都在悟,」王淑蘭說︰「應了那句老話,不經知不長知,人不到一定年齡看不懂這些,只有經歷才能琢磨。

我也是閑著沒事看看,挺多東西也弄不懂,但看了就比不看強,至少學會大度了,不糾結了。

人到五十知天命,還真是這回事。五十歲之前的不惑而惑是自做聰明,五十歲之後聰明沒了,覺著那都是小孩玩的。倒有了啥都看透的感覺,開始傻乎乎了。」

「那不叫傻,叫大智若愚。」老譚說。

「愚不愚的不知道,就是覺著和我小孫女差不多,多了幾分童趣。」

「你這是悟道了。」

「呵呵呵呵,還修佛呢?」王淑蘭嫵媚的白了老譚一眼,說︰「人家那些農村老太太不知道金剛經也不懂道德經,甚至連字都不識,但對人生的感悟比咱們都深。

我去雲南旅游時到了一個大山里的村子,那里的阿婆都在家供佛,初一十五的燒香磕頭。我問她們信佛呀她們說信,然後我問那燒香磕頭佛能保佑嗎?

你猜她們咋說的?」

「咋說的?」老譚和周曉梅同時問。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