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539章 雅茹和老譚的目前

不得不說老譚和雅茹在一起是和諧的,很自然,水到渠成。

雅茹善良賢惠,善解人意,拿過日子來說是把好手,誰娶到這樣的媳婦算燒高香了。

和老譚本來是很好的一對,怎奈世事弄人,種種原因造成了勞燕分飛,有了各自不同的命運。

我們喜歡有情人終成卷屬,願意看美好的結局,只因為現實生活中總有著令人不如意的惋惜。

如果當初雅茹的父母不固執的要雅茹在家跟前兒找對象,如果當初的雅茹有自己的主見,不屈從于父母的安排,他倆也許早成一家人了。

可事情往往不盡如人意。

那麼現在倆人能成一家人嗎?

說不準。

老譚雖然離婚了,成了自由人,但他的離婚和他的癌癥一樣,到現在還瞞著家里人和親愛的兒子,不想叫他們知道。

一來是不想叫親人們擔心,跟著著急上火;二來他不知道癌癥能不能好,雖然現在看著挺好,但癌細胞一天不從體內清除他就一天不能肯定。

說實話這兩件事對他來說已經不算啥大事,甚至是不在乎了,但他知道這兩件事對母親和兒子來說意味著什麼。

如果母親知道了會擔心死,緊跟著是著急上火,八十多歲的人了,萬一出點啥事他得後悔死。

還有兒子,更不能叫他知道,原因簡單得叫人在理解中不知道說啥是好。

說他做得對?但誰都知道紙包不住火,總有一天會真相大白;說他做得不對?但又該怎麼做呢?難道跟兒子說爸爸得了癌癥,跟媽媽離婚了?

兒子在這雙重打擊下能抗得住嗎?他剛十五呀。

雖然這小子很自立,打小就懂事,但他還沒經歷過什麼挫折打擊,不像自己十三歲就開始支門過日子,有大人一樣的承受力。

他不想叫兒子經歷他所經歷的,因為他還活著。

是呀,活著。

活著的美好往往是因為一種責任和期盼,而不是卷戀。這也是人們常說的活著不僅僅是為自己,而是為身邊的親人不悲傷、不惦記、不牽掛——

當然,對于生命本身來講如果不是飛來橫禍和突染重疾,按著自然規律壽終正寢的死亡是件正常的事。可話說回來不是還沒到那時候嗎。

自己畢竟年輕,滿打滿算才四十六歲,離壽終正寢遠著呢。

怎麼辦?

沒別的辦法,必須堅強而樂觀的活著,讓癌細胞在身體里消除,像正常人一樣的壽終正寢。這是對活著的渴望同時也是對親人們最好的交代。

在這種情況下選擇不告訴他們是對的,他們不知道就不會有愁雲慘霧的情況發生,這樣便看不到他們的擔心,自己也能輕松的養病,會事半功倍。

至于離婚確實是緣份走到頭了,沒離婚的之前還背負著家庭的責任和對婚姻的承諾,等離了之後才明白那都是自欺欺人,換句話說是死要面子活受罪。

當然,離婚對孩子來說是不負責任的傷害,為了把傷害降到最低點,所以才準備在兒子上大學之後再告訴他。

也就是說在兒子上大學之前不能叫他看出自己和他媽離婚了,還是一家人。

這就涉及到找不找女人的問題,嚴肅點說就是再婚,具體點說是如何對待和雅茹之間的關系。

這其中還有著現實問題——必須病全好了,是個健康人。病不好不能答應雅茹什麼,這是原則。

那麼我們的雅茹是咋想的呢?

她想的很簡單。

她愛老譚,願意和他在一起,雖然老譚身患癌癥但她並不在乎。只是再婚對她來說目前還不可能——她在乎兒子的感受,雖然知道兒子也希望自己找個伴兒。

這件事她還沒考慮好,想等兒子大學畢業找到工作後再說,再或者是兒子成了家之後的。

在這之前她不想考慮,但現在和老譚在一起是心甘情願的。她想只要倆人相互愛著,彼此的心中有對方,結不結婚無關緊要。都是經歷過婚姻家庭的過來人,那張紙能勝過真感情?

現在老譚有病,她要做的是盡自己最大可能照顧他,給他妻子般的溫柔體貼,這也是他最需要的。她從自己身上有體會,打從兒子一歲時起就過著守活寡般的日子,一晃兒二十年過去了,個中滋味不好受。

男人也一樣。

男人和女人之間除了愛還有性,兩者是相輔相成的,都是凡夫俗子,避免不了。

人的出軌不都是性這方面嗎。

他理解老譚就和理解自己一樣。無性婚姻造成了無性生活,渴求男人的撫慰卻又被世俗所絆,女人又是因愛而性,不是自己可心的人不可能在一起,更也不會放任自己的身體。

好在有兒子,這使自己有了安慰寄托,從而一步步走到今天。

她沒想到的是老譚會離婚,這和她沒想到他會得癌癥一樣。但想到他得癌癥也就知道他為啥離婚了——他會這麼做,不這麼做就不是老譚了。

既然老譚離婚了那和他在一起就沒啥心理負擔了,雖然還不想結婚,但兩個人在一起比啥都好,這就是幸福。

真的下雪了。

是從第二天中午開始下的。一開始就是洋洋灑灑的大片雪花,很快天地間就變成了白茫茫一片,遠處的山都模湖了。

老譚上午抱進屋不少木頭,然後到大棚那買了青菜,到肉鋪買了肉。買肉的時候趕上了新殺的牛,順便割了三斤牛肉,連帶著把牛肚也買了。

下雪天沒啥事,準備到酒坊把周曉梅爸媽叫來涮牛肚火鍋。到了後才知道曉梅老公曹家棟在換空調室外機時把腿摔了,需要在家養段時間,曉梅媽昨天就回了呼市,照顧女婿和三個孩子去了。

老譚心說話今年是咋地啦,先是雅茹出車禍,然後是華清被人砸腦袋,現在家棟又摔著了,下一個是誰?

別再有下個了,一九年馬上過去,都消停點兒吧。

和曉梅爸頂著雪往回走,半道踫上去喊曉梅爸到家里吃飯的英子爸,老譚便來個截胡,把英子爸一道引來了。

到家後叫英子爸打電話把英子媽喊來,免得她一個人在家吃飯。

英子媽來的時候帶了炖好的小笨雞,三家五口人便圍坐在一起熱鬧的吃起來。

在這里順便說一下小英子,這孩子再有兩年就大學畢業了,學的是商業管理,畢業後打算好了到北京王淑蘭的店里上班。

王淑蘭一個無意中的善舉,讓一個貧困山區的農家孩子的命運得到改變,無論從哪個方面說這都是積功德的好事。

在老百姓平凡普通的世界里,其實有著許多像王淑蘭這樣的好人,他們不求回報,認為做點事沒啥,默默地為這個塵世詮釋著善良與美好。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