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527章 師徒交流

老譚確實站不下,他惦記著長沙那邊,想去看看,所以吃過飯和寶利圖交代一番後便和蘇亞琪琪格一同下了山。

老譚在呼市逗留兩天,分別見了木蘭、圖雅、楊志軍和各個店的店長與廚師長,又和張宇兩口子見了面,聊了聊飯店的經營情況,第三天出發去了長沙。

秋天的長沙美麗舒爽,溫度剛剛好,空氣中帶著澹澹的濕氣。

橘子洲頭賞秋意,一灣碧水話塵煙。

要說老譚這輩子廚師當的行,祖國大部分地方都去過,美景欣賞過,美食嘗過,美女看過,不說死而無憾吧也值了。

當廚師就這樣好,隨時隨地可以開啟說走就走的旅行。旅行費用不高,只要帶上出發的火車票就行,到一個地方後給當地的餐飲界朋友打電話,吃住上十天半月是沒問題的。

到下一個地方也是這樣,有時火車票都是上一個地方的朋友買好的。

當然,外地朋友來自己所在的城市也要熱情招待,啥都是禮上往來,你要是狗人,放心,絕沒人拿你當人待成。

老譚到長沙後便面對兩件事情,兩件事都跟人有關。

首先是小鳳的事。

小鳳和郝南已經生活在了一起,按郝南生的條件自然不想小鳳太辛苦,想叫她下來到車行當老板娘,車行畢竟比飯店輕松。

這打算年初就有,當時老譚病著,小鳳沒好意思提。現在老譚比年初好多了,正常人一樣,所以就提了出來。當然,在跟老譚提之前已經和周曉梅說過了。

之後是韓軍的事。

韓軍和白佳琪結婚後岳母杜紅梅便把整個公司交給了他們小兩口打理,這樣韓軍就不能再在飯店上班了。他雖不願,但媳婦一個人打理公司確實累,也只能從阿巧離職。

天下沒不散的宴席,小鳳和韓軍的離職很正常,合情合理,老譚也理解。

在征詢了周曉梅的意見後把圖雅調到長沙做老店店長,接替了韓軍。小鳳督導的位置直接取消——當初是為了輔助劉洋叫小鳳做的督導,現在劉洋已經能獨當一面了,督導也就自然取消了。

這樣一來整個阿巧便沒了督導,這也是企業發展到成熟階段的一個必然。

小鳳和韓軍是阿巧的老員工,有功之臣,不能像秦海嘯那樣消無聲息的離開。周曉梅要參加東方美食主辦的交流會,在時間上趕不開,歡送晚宴便由老譚主持。

和員工的告別儀式已經在早例會上舉行完了,很多員工都流了淚,依依不舍。

長沙建店小鳳和韓軍功不可沒,他倆是第一家拓荒店的創始人,開國元老,怎能沒感情。

正是倆人兢兢業業忘我無私的付出,阿巧才得以在長沙立足,由一家店發展到四家店,打造了品牌創立了口碑。

大地從來不吝嗇對付出者的康慨,付出就有回報,阿巧給與他倆的也十分豐厚。

說來他倆也是有緣人,在阿巧這個平台都找到了人生的另一半,開啟了生活的幸福模式。

讓我們祝福他倆以後的生活更好。

晚宴過後眾人散去,劉洋送師父回住處。

秋夜的風透著溫柔的涼意,明亮的街燈照著前行的路。

師徒倆散步一樣的走著,邊走邊聊。

「師父還是你有氣場,多大的場面都能壓住。」劉洋拍著老譚的馬屁。

「是不是有啥事呀?」老譚笑問。

「沒事,啥事沒有。」劉洋說︰「韓軍和鳳姨提離職的時候我差點懵了,有點找不著北。嘿嘿,依仗你老人家在,一出面啥都解決。」

「你也能解決,只不過還沒到時候。」

「那是,我還得練。」

「管理是一門學問,也是藝術,需要的不單是智商,還要有胸懷、格局。用咱們餐飲人的話說管理者就是廚房里的折籮桶,好的能裝壞的能盛。」

「是。」

「任何一個好的管理方法、管理模式都只是管理工具,就像砧板手里的菜刀一樣,有好有壞,有的鋒利有的鈍駑。但原料切出的形狀好壞、是否標準往往和刀沒太大關系,而是拿刀的人。若細想刀快不快也是人的關系,和刀本身無關。

好工具還得好人使用。

師父干這些年,在飯店管理上總結出三條,今天正好有時間和你說說。

第一條,最好的管理方法不是這個制那個制,而是以身作則。人不行到啥時候都不行,就算是好的管理模式也會被帶跑偏了。

記著,一個人的思想越反動,給出的負能量就越大,企業往往被這樣的人帶入萬丈深淵萬劫不復。所以說先做人後做事,人坐正了事就做對一半,剩下的一半想錯都難。

第二條,人的格局是在不斷地經歷和自我反省中錘煉大的,不是那些假大師說的是用委屈撐大的,坑人害人呀。作為一個管理者整天用委屈撐格局,那得憋屈死,還管啥理?

管理者就得敢作敢為雷厲風行,心細膽大老虎吃天,委屈著哪行?那不叫管理者,叫祥林嫂。

第三條,一定要有智慧。我說的是智慧不是小聰明,小聰明耍的再好明眼人一看就穿,沒用。

要睿智,大智若愚。

有超人一等的前瞻性和對市場前景理智而準確的分析,懂放下知取舍,知一看二眼觀三,不說是運籌帷幄決勝千里吧,至少兩三年的得看出去,並作出規劃。

跟你說徒弟,好的管理者是輕松的,樂觀、積極向上,渾身是正能量,到哪都是太陽。老板信任員工喜歡,這樣才行。」

「謝師父教誨。」劉洋認真的點頭。

「嗨,謝啥,打收你也沒教啥,你還是半路出家,不像李爽進飯店就開始跟著我,哪天都能跟著學點兒。」老譚說。

「你剛才說的這些就夠我受用了。」劉洋又適時地拍著馬屁。

「師父領進門修行在個人。啥樣還得憑你自己,師父帶不了你一輩子。」

「師父你就在長沙待著得了,我天天伺候你。」

「呵呵,沒伺候呢,伺候上兩天就夠。」

「不能。」

老譚笑笑沒說話,心里倒挺高興。

劉洋隨後問老譚今年形勢這麼好為啥不擴張開店,她的意思是如果擴張開店了秦海嘯也不會跳槽。當然,她沒有怪師父的意思,只是有些不解。

老譚向跟別人解釋那樣跟她解釋了一遍,最後說︰「人在往前奔的路上總是急匆匆的趕路,都是奔著好去的,想日子好點。

可是總會發生一些本可以避免發生的事,為啥?就是走得太急,沒考慮周全,或者是太自信,基礎沒打好就往上干,往往得不嘗試,還興許一個失誤就回到解放前。

企者不立跨者不行說的就是這個道理。人要經常反思自己,不要總把胸膛整得像波濤洶涌的大海似的,咱還沒那大胸懷。

企業也是這樣,發展到一定階段就得停下來整頓整頓,修煉修煉內功,儲存儲存後備力量,要不然戰線拉太長了給養供不上會死掉的。」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