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215章 累,並快樂著

孫于聰是個聰明的買賣人,看出了餃子館的商機,只是要自己做有些拉不下臉。古毅要做蘇州的總代理,他雖然不相信古毅的經商能力,但也不想把機會讓給別人——會長身份讓他還是有地方保護主義的。

話說回來,明知道是賺錢的買賣,古毅又是跟了自己多年的兄弟,有這好事當然是先可著自己人了。

老譚不傻,听出他的意思,笑了笑說︰「是,之前跟古毅大哥談了,要是往蘇州發展他就是那邊的負責人,還得會長大力支持。」

當然,這事不是三錘二碼就決定的,權當一個說辭,眾人心照不宣罷了。

送走孫于聰和蘇州來的朋友後,老譚的電話響了,劉師傅打來的,說他們四個已經到了蒙古大營,問他啥時候到。老譚說馬上,隨後便掛了電話。

出了飯店門,周曉梅在車前等他。

「楊志軍先走了,叫我把你送過去。」周曉梅說。

「走吧,挺長時間沒和他們熱鬧了。」老譚說著上了車。

車啟動後周曉梅關心的說︰「小叔,到那少喝,今天喝不少了。」

「嗯。」老譚答應著。

「你真想叫古毅當代理呀?」周曉梅問。

「有這想法。」老譚說︰「咱們肯定往南方發展,自己人方便,他在蘇州也有人脈。」

「他倒是行,孫會長有點——我看不上他。」周曉梅直接說。

老譚笑了,孫于聰確實給人一種很城府的感覺,深不可測,可以說是老謀深算,叫人不舒服。但這不是和他合作,也沒什麼。

「他這是幫古毅,跟著干這些年了,應該給投點兒資。」老譚說。

「他能給古毅投錢?」周曉梅不相信的問。

「能。」老譚肯定的說︰「于情于理都能。古毅這些年沒少給他賣命,看著吊了郎當的沒啥正事,咋說也在社會上混這些年,有能量,孫于聰不少棘手事都是他處理的。

沒功勞也有苦勞,給投點兒資正常。就是不投資古毅也能做起來,據我所知他在蘇州認識不少人,混得挺好,並且還是仁義大哥。」

周曉梅沒說話,眼楮盯著路面。

雨已經停了,清洗過的路面在路燈的照射下反著水光,飄進車窗的空氣帶著舒爽的涼意,十分清新。

過了一會兒周曉梅說︰「小叔,古毅這人行,別看混社會的,但講究,夠義氣。孫會長不行,最好少和他接觸。我看今天他是不想叫那個姓喬的跟咱們合作才說古毅是總代理,夠陰的。」

「有這方面的意思。他是東北人,向著自己人說話是對的,這點值的夸贊。」老譚說。

「也是無利不起早——」

轎車拐過興華大街上了外環,再往前走兩公里到蒙古大營。這邊路面高,積水少,周曉梅加快了速度。

「小叔,明天拉著你去醫院檢查體。」周曉梅突然說。

「不去,我身體挺好,就血壓高點兒。」老譚說。

「去吧,華姐今天打電話了,叫我拉你檢查一下。」

「不去,醫院啥好地方?沒病都能檢查出病來。」

「檢查一下不是放心嗎?」

「大夫的話還能放心?不擔心就不錯了。」

周曉梅被逗笑了。

老譚想起大德說的老喇嘛修行的地方,心想有時間到那待幾天還行,清淨清淨的,過過沒人打擾的神仙日子。

來到劉師傅說的燒烤店,楊志軍他們已經點好了菜。

一個烤羊排,一盤烤羊蹄,二十個羊肉串和二十串肉筋,一盆麻辣燙,一盤鹽爆花生米。

喝酒的時候老譚提出了四天休息和取消荷台的事。四天休息大家都表示歡迎,問題是不容易休開,執行有難度。

楊志軍說︰「三哥,現在廚房不說一個蘿卜一個坑也差不多,有時候忙不開還得取消休息,給員工算加班,要是四天的話得加人。」

「那可不,金橋店就這樣,開業那個月所有人都沒休,那還忙不過來呢。」金橋店廚師長說。

「不休息員工沒意見?」老譚問。

「能沒意見嗎?歲數大的行,不休息給加班,多掙錢都不說啥。歲數小的不行,寧肯休息也不要加班。」金橋店廚師長說。

「都那樣,尤其荷台、砧板。」劉師傅說。

額爾敦相跟著點頭。

「前台也是。」周曉梅說︰「那些有家有業的大姐還行,要加班奔著多掙點兒錢,等歲數小的服務員根本不在乎錢,都要休息,有的三天修完了還請假,說累,干不動。」

看來想要四天休息有難度,老譚也就沒再往下說,于是話題轉移到取消荷台上來。

還是楊志軍首先發言︰「取消荷台?我看不行,取消了誰打荷?廚師自己切小料搬盤子呀?還上菜不?」

他顯然是反對的,不但反對,而是認為不可能。

廚房怎能沒打荷的呢?

不但他這麼想,其他三人也同樣這麼想。

劉師傅說︰「老大,打荷的挺重要,切小料,搬盤子搬碗,上菜,看高壓鍋,活兒不少,得有個人干。」

「還有上漿掛糊呢。」額爾敦補充說。

「打荷的取消不了,廚師全指著他配合呢,老大,你不是認真的吧?」金橋店廚師長說。

「我這只是個想法,不成熟。」老譚看著眼前四人,「現在有飯店取消打荷的了,和你們探討一下。」

「咱家是取消不了。」楊志軍肯定的說。

他的意見代表了所有人,老譚知道就目前所經營的菜品結構想要取消打荷的有難度,之所以提出來是想听听他們的意見,給自己點兒思路。

但看來這些戰斗在一線的指揮官打心底抵制這件事,認為是不可能的。

既然不可能就不提。

老譚想得出去考察一圈,看看別人家是怎麼做到的,閉門造車是肯定不行的。

他認為,像阿巧餃子館這樣的中小型餐廳以後想要生存,取消荷台是一件必然的事,因為人力成本將佔據主導地位,一旦控制不住人力將很難掙錢。

當然,提高營業額是最有效的賺錢方式,前提是有充足的的人力和過硬的產品,以及行之有效的營銷模式。

就目前來說,阿巧的產品是肯定的,營銷模式到位,人力充足。但盈利空間在逐漸縮小,以前一家店一個月賣六十萬賺十萬的話,現在只賺七萬,有時還不到。

不斷上漲的原材料和人力成本所造成的壓力越來越大。短短幾年間,肉類上漲了一半,青菜上漲三分之一,餃子面從過去的一百一一袋漲到了一百八。色拉油一桶漲了十塊錢,雞蛋價格成倍翻升,各種調料都在不同程度的漲價,以至于毛利點不斷下降,利潤越來越小。

這些員工們可以不考慮,但老譚得考慮,不但考慮,還得拿出行之有效的解決方法,要不然以後的發展都是問題。

不但這些,由于中餐有很強的模仿和復制性,還要面對來自同行的不規範競爭。目前省城、呼市兩地都出現了和阿巧幾乎相同模式的餃子館。同樣的裝修、同樣的產品、同樣的服務,就連員工的服裝都一模一樣,唯一不同的就是名字,有時不細看還分不清。

雖然菜品質量和餃子味道和阿巧沒法比,但勝在以假亂真和價格低,不同程度上也搶走不少客源。俗話說小雞拉屎不撒尿——各有各的道。人家敢模仿你,就有自己的生存之道,要知道很多時候創新往往都是從模仿開始的。

老譚回到公寓已經十二點了,先燒了壺開水,把茶泡上,然後洗了個澡。當倚在床上點上煙,喝了一口茶的時候,一天的工作才算結束。

行動上的工作結束了,思想上的工作還在繼續。

他想到了古毅代理蘇州餃子館的事,進而想到張老提出成立集團的建議。按發展的眼光看,成立集團不失為一步好棋,但現在成立為時過早,有點裝相,但應該往那方面發展。

他把餃子館的擴張在腦袋里分成三個方向︰省城、內蒙、蘇州。成立集團的話,內蒙這邊的代理人是王總王淑蘭,蘇州是古毅,省城的人選目前沒有,在他心中覺著鞍山的合伙人黃老板比較不錯。

代理人不同于區域經理,前者是投資人,後者是運營人,倆人如過去的文臣武將,相輔相成。這樣一來總部減少了投資壓力,相對于去管理眾多的合伙人也省事不少,只管理代理人就行了。運營好了代理人都不用管——一個區域的總老板會和總部的老總一樣上心自己的買賣。

看來有必要找王總和古毅談一談了,當然,談之前得先和艷華、張宇確定一下,征得他們倆人同意才行。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