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68章 就是想要個孩子

夜風習習,帶著絲絲涼意吹在身上,有些舒暢,也有些悵然。

街道上沒啥人,偶爾間踫到的夜歸人都是行色匆匆,向溫暖的家走去。

從火鍋店出來,華清自告奮勇的送李爽回家,王紅和方建軍一前一後的往寢室走。兩個人都不說話,如果在平時王紅會嘴不閑著,有很多話題,但今天卻找不到什麼可說的,一句話也沒有。

她感覺今天和方建軍走在一起很不自在,甚至有些別扭,想快點回寢室,結束這種叫人難受的尷尬。

方建軍和她截然相反,和喜歡的女人走在一起是高興的,心里充滿了愉悅。臉上帶著酒後的潮紅,心砰砰的跳動。他想說話,卻不知說什麼好,看著走在前面的王紅欲言又止,本來就嘴駑,此時更木訥了。

他不住地醞釀語言,並且反復的在心里說了幾遍,感覺語句通順之後給自己打打氣,輕咳了一聲,開口道︰「哎,王紅——」

王紅停下腳步,回過頭問︰「啥事?」

這個木訥的男人呀,在看到王紅美麗面孔時瞬間把想好的話一下子全忘了,只是低著頭訥訥的說︰「我,我,沒啥——」

王紅笑了,鼓勵道︰「有啥話你就說。」

「沒,沒啥,我就是想問你冷不冷。」一個大男人臉全紅了。

「這剛入秋,再說剛喝完酒,不冷,還熱呢。就這事?」王紅問,她知道方建軍要說的不是這個,想叫他把心里話說出來。

「嗯,就這,看你穿的少,怕你冷。」方建軍諾諾的說,不敢直視,目光落在王紅身旁的虛無。

王紅在心里嘆息一聲,知道這個男人不會說了,于是笑了笑,略顯輕松的說︰「不冷,趕緊走吧,回去睡覺,有點喝多了。」

說完回過頭繼續往前走,身後的方建軍在罵了自己一句笨蛋之後,跟了上去。

哎,看樣兩個人的愛情還需要好事多磨。

關東人家十月份生意很好,月初小長假每天都有結婚包席,三號、四號都是兩份,每天營業額達到八萬塊錢,是有史以來單日最高的。小長假過去之後雖然有些下滑,但每天也在四萬塊錢以上。

十月份賣了一百五十六萬,這個結果讓徐總很滿意,對王剛和張麗兩個部下說一定要保持住,爭取下個月賣到一百六十萬。

一百六十萬,王剛和張麗當然想賣到,但是很費勁。倆人也很努力,可是總感覺差點啥,尤其在調動員工的積極性上,有些力不從心。

好像員工對他倆說的話不怎麼相信,員工所想的只是按部就班的完成自己的工作,到月開資就行,至于如何熱情,如何敬業那都是扯淡的事,說說行,誰還真去做?

張麗確實想把工作做好,把生意搞上去,這跟她自身條件有關。

四十三了,在飯店經理這個位置上屬于歲數大的,和年輕人比沒有年齡優勢。很多飯店經理都是二十七、八到三十五之間的,四十歲往上的很少。不是說四十歲往上的不行,只是飯店服務業畢竟年輕化,年輕人更有朝氣一些。

雖然在外表上看不出是四十三的,頂多三十七、八,但多大歲數自己知道,年齡一直是她最大的壓力。她很清楚,如果不在關東人家干了,再去別的飯店應聘經理,不用別的,只要一說年齡很多飯店都不會用。

所以說她很珍惜這份工作,一直努力著要把它干好。實際情況在那擺著,一個人過日子,每個月還得還房貸,不掙錢那行呀。

話說回來,現在飯店的生意確實不太理想。

她來已經快兩年了,說沒成績是不對的,接手的時候一個月一百一十多萬,現在一百四十多萬,這就是成績。別說不掙錢,只不過掙得少而已。

關東人家的運營狀況在她心里裝著呢。賣錢額上升三十萬,這三十萬按毛利算得拿出十二萬的成本才能掙出來。再把上半年給員工漲的工資算上,成本將近二十萬。這麼大店一個月掙十萬塊錢哪都不到哪,如果把行政和運營費用算上,整不好都不掙錢。

這樣的運營狀況對一個前台經理來說,沒壓力是不可能的。

有一點得承認,現在關東人家在省城已經小有名氣。很多人都知道三台子有個挺大的農家院,特色是小毛驢拉磨,小笨雞現宰現殺,水豆腐、豆腐腦現場制作,裝修極有特點,關東風情濃郁,還有火炕。

不但如此,省城的餐飲協會也注意到了,並且把徐總吸納為協會會員,給了一個副會長職務。

不管咋說,關東人家現在是窗戶紙吹喇叭——名聲在外。

其實我們不妨認真的思考一下,說成功到底難不難?有這樣一句話,說成功並不難,只是在成功的道路上堅持的人太少了,所以只有少數人會成功。

當下還有這麼說的,沒人說堅持就一定成功,但是不堅持絕對不會成功。

從中我們不難看出,堅持是成功的基本要素。如果選擇的方向是對的,並且知道通過努力一定能拿到結果,那堅持就十分重要,它是成功的必然。

做飯店也是如此,當初的選項正確,對前景的預知正確,那麼剩下的就是堅持。沒有幾家飯店一開業就掙錢,都是經過反復的調整和不懈的堅持,一步步走過來的。如果見不掙錢就關門大吉,那飯店就別開了。

存在的就是必然的,只要存在著,那就堅持下去。當人們慢慢熟悉和認可之後,生意一定開始抬頭。如果堅持不住,就只能死在半路上。

到現在為止,關東人家開業整整兩年。五千平的店面不小,人們走過路過都會看上一眼。一年過去之後有了印象,兩年過去之後就算沒進去吃過飯也知道這里有個農家院,在心里說啥時候進去吃一頓,看看啥樣。

說實話,每天四萬多的生意在外面看也是車水馬龍,每到飯口時候門前的停車場都會停滿車,給人的感覺這家飯店生意真好,停車場都滿了,看來不錯。

這是給周圍老百姓最直接的印象,認為這家飯店行,已經做住了。

兩年來徐總一直在堅持,他認為自己選的項目正確,並且逐漸被客人認可,雖然生意沒達到火爆程度,但一直在往上走,這就是好現象,也給了自己極大的信心。

兩年來關東人家的進步很大,特色逐漸形成,有了自己的招牌菜品,企業文化也在建立之中,員工隊伍趨向穩定。雖然工資不像別人家那麼高,但每個月準時開資,從不差員工一分錢,這一點是很多飯店做不到的,為自己贏得了口碑。

飯店在進步,管理人員也在進步。

兩年來王剛通過培訓學習和自己的磨煉積累,現在能夠很好的駕馭一個六十多人的廚房,並且有了自己的套路。在管理上雖然還有很多不足,但照比兩年前強了很多,不是一點半點。

他一邊管著廚房,一邊跑著外面的事,有時會力不從心。好在李旭也成長起來了,能夠主動管理,減輕了他不少壓力。

總體來看,關東人家存在的問題是菜品質量忽好忽壞,不穩定;員工工作積極性不高,處于被動工作狀態;前後餃接不理想,總出現月兌節現象;管理團隊能力不足,執行力不夠。

把這四個問題解決掉,生意會大幅度上漲。

關于員工工作積極性不高這個問題,張麗和王剛探討過。按張麗的意思是把以前的四個團隊再建立起來,豐富員工的業余生活,通過這個把員工積極性調動起來。

王剛覺著把團隊建起來效果不大,他認為員工想的是怎麼多賺錢,說的直接點就是一次性把工資給到位,所有人都能積極干活。

有一天周曉梅對他倆說︰「你倆到我小叔的餃子館看看,人家現在是積分制管理。干得好加分,干得不好扣分,只要分數達到了直接漲工資,掙多錢自己說的算,幾乎不用咋管,員工都挺積極。」

「你說的是他家往二樓上的樓梯牆上貼著的那個積分表吧?」張麗問。

「嗯,就是那個,那天李爽給我講了一下,我覺著挺好,有時間你倆看看。」周曉梅說。

王剛說︰「沒听你說過呢。」

周曉梅白了他一眼,說︰「你多忙呀,哪有時間听我說話。」

「再忙也得听老婆的。」王剛嬉笑道。

「淨撿好听的說,我問你,昨天出去唱歌是不是找小姐了?」周曉梅審訊道。

「你看我是那樣人嗎?」王剛一本正經起來。

「跟你說王剛,我要是知道你找小姐,哼,啥後果你知道。」周曉梅瞪著眼楮說。

王剛問︰「啥後果?」

「咋地?你想試試呀?要試趕緊試,就一次機會,錯過就沒了。」周曉梅說。

王剛假裝害怕的縮了下脖子。

張麗說︰「你倆秀恩愛到別地方秀去,少在這刺激我。」

周曉梅瞪了王剛一眼,王剛很知趣的走了。

「你倆結婚是不是回老家辦去?」等王剛走了之後張麗問。

「嗯,先從我家辦,然後去他家,最後回來再辦一下。」周曉梅說。

張麗拿手模了一下周曉梅的臉,說︰「好呀,馬上就成人家媳婦了,羨慕。」

「有啥羨慕的,我現在倒有點害怕,不想結婚。」周曉梅說。

「知道不,你這是婚前恐懼癥,等結完婚就好了。」

周曉梅悵然的嘆了口氣,悠悠的說︰「其實我就是想要個孩子。」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