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342章 你的一個億已到帳!

林曉和燕京政府這邊,都有意向盡快把協議簽下來,所以在選定了配套用地後,雙方便立即著手項目合同簽約的事。

燕京政府這邊提出希望林曉成立亙古集團,然後以集團的名義來簽約,林曉也直接答應了下來。

集團公司可以注冊,不過在運行方面,暫時還是各個子公司相對獨立。

而為了推動盡快簽約,燕京方面為亙古集團公司注冊也是一路開綠燈,兩天趕時間便完成了整個工商注冊程序。

隨即整個項目簽約手續也全部完成。

亙古集團的總部基地以及配套用地的事情,也就通過協議予以明確了下來。

而等中關村軟件園的整體規劃批復完成後,林曉就可以到里面選擇一塊位置最佳的用地,用來建設總部。

至于配套的人才住房用地建設,林曉也不急著開發,等集團整個規模都做大後,員工數量上來之後,再來開發也不遲。

反正地放那里又不會壞。

讓林曉沒有想到的是,遠在明珠的李鴻海竟然第一時間就得到了消息。

簽完合同的第二天,李鴻海的電話便打了過來,一開口就是說亙古集團總部的事。

「林曉,我听說你成立了集團總部,並且和燕京簽了投資協議?」

林曉一听就知道李鴻海得到了準確的消息,所以直接說道︰

「是的,李市長,公司要擴大規模,正好燕京設立中關村軟件園,所以就談攏了。」

「要好處了嗎?」李鴻海直接問到。

林曉笑呵呵的說道︰「要了!」

「我就說你這小家伙不會不提的。」

李鴻海帶了一句,沒有問林曉到底提的什麼問題,林曉也不知道對方到底有沒有了解。

這時候李鴻海再次開口說道︰

「來明珠前我拉你把Gpod項目設到明珠,你和我說不方便管理,又和我說要設芯片廠。

到現在芯片廠遲遲沒有動靜,你那個Gpod項目卻發展這麼好,當時就應該把你捆到明珠來。」

李鴻海這話雖然有開玩笑的成分,但也是實話。

Gpod太火了,經濟效益還只是一方面,更大的是社會效益,其實作為體制內的他更清楚,這也是燕京急著和林曉簽約總部項目的主要原因。

擁有好的創新創業環境,這對于一個城市來說是極好的名片,而林曉的亙古系公司就是非常好的品牌效應。

林曉此時听到李鴻海的話,立即笑著說道︰「李市長,捆就不用了,估計很快我就要找上門。」

「哦?」李鴻海輕哦了一聲。

「芯片制造項目,現在情況比較明朗了,我正等張京博士,預計下周就來找你匯報了。」

林曉這兩天又和張京聯系了,項目合作基本上已經達成共識,所以現在和李鴻海說的也就比較絕對。

李鴻海本身是科技口出來的,知道一個芯片制造廠的含量,這時候立即高興的說道︰「好,那我在明珠等你。」

「領導,到時候項目的支持力度應該沒問題吧。」林曉笑哈哈的說道。

他這話頓時引來了李鴻海的一陣笑罵,「你這林曉啊,項目的事八字才剛一撇呢,就惦記著撈好處了啊。」

這就是林曉作為後輩年輕人的好處,開著玩笑說正事,李鴻海並不會覺得是不穩重、不尊重,反而是覺得親切。

並不是每個人都能夠用這樣的語氣來和這些上位者們說話的。

林曉自然也清楚這一點,他的學生以及創業者身份,讓他在與這些政府實權人物打交道時,可以多幾分大膽與直爽。

而這帶來的結果,往往還不錯。

這時候林曉就是用繼續帶著笑意,卻又有些訴苦的語氣說道︰

「不是我非得惦記著要好處,現在不斷的投新項目,而且都是技術密集型的項目,燒錢吶,如果沒有支持,確實很艱難。」

李鴻海這時候則是淡淡的開口說道︰「把項目帶過來吧,這些事等項目來了後再細談。」

這話雖然沒有正面回答,但是也相當于和林曉說,只要條件不過分,他都會盡量滿足。

听到李鴻海的這話,林曉頓時開心的說道︰「好的,你就等我好消息吧。」

掛斷李鴻海的電話,林曉又和張京發了個信息,對方答復後天就會到燕京,林曉這也才放下心來。

話已經跟李鴻海說出去了,無論是從私人感情還是李鴻海明珠市長的地位,那都不是可以忽悠的對象。

兩天的時間眨眼即過,張京也準時的來到了燕京。

距離前一次兩人在 谷見面時,已經過去半年時間,所以林曉一見張京,頓時笑著開口說著道︰「張博,我在燕京,可是等了你半年了啊!」

「林總,雖然半年的時間久了一些,但是也讓我看到了你的遠見、誠意與耐心。」張京笑呵呵的說道。

「這都是觸動我,打動我願意和你合作的重要原因,所以從這點來看,這半年時間,也是值得的。」

「這倒是!」林曉此時點著頭,「為了張博這樣的領軍人才,別說是半年一年,就是兩年三年我也願意等。」

「那可等不了,市場不會等我們,技術也不會等我們。」張京搖著頭笑道。

「所以,這個芯片制造項目,我們得加快了!」

林曉對此更是贊同,他的那個計劃其實要推動起來也是要趁早,芯片制造項目越是早推動,對他而言,那就是越有利。

于是,在簡單的寒暄過後,兩人也就迅速開始聊起了項目合作落地的事情。

因為很多事情之前通過電話和郵件已經反復溝通過幾次,所以此時兩人的洽談也很快有了結果。

項目整體而言的大方針是林曉出資金、張京出技術,考慮到後期源源不斷的需要資金投入,到時候應該是還會吸引一些投資資金進來。

而根據兩人初步的協商是林曉通過未來投資出資1億米元,佔股75%,張京出資500萬米元再加上技術入股,佔股25%。

後續如果有新的投資者引進,再由兩人的股份按比例進行稀釋。

如果按照真實出資,林曉的佔股比例應該更高,但是芯片制造這一塊,技術工藝是重中之重。

所以在張京只出資二十分之一的情況下,林曉依然願意給對方25%的份。

而且還有一個很關鍵的點在于,張京前一世帶領華芯國際把公司做起來了了,雖然華芯國際是後幾年才發展起來,那時候張京已經被迫離開公司,但是總得來說,這一切都得益于張京打下的基礎。

這可不像是做互聯網,哪怕沒有章小龍、小馬哥等人,林曉或許也能夠通過招聘引進技術不錯的工程師,再按照自己的設想和要求把產品做出來。

可是芯片制造卻不一樣了,如果沒有張京,林曉就算想找也不一定能夠找到合適的人選來牽頭做這個項目。

而且很關鍵的一點時,這個項目本來也是由張京來主導的,沒有林曉,對方未必不能夠找到合適的投資人來投資做。

畢竟前一世,張京可就是拉到了外國投資的。

在與張京明確了合作的大方向和原則後,林曉隨即也把自己準備和明珠政府談的思路與張京做了個交流,因為後續整個項目那是需要由張京來具體實施的。

張京對于林曉的整個思路也非常認可,一切都談妥,兩人也就商定著前往明珠進行具體的洽談。

當然,李鴻海畢竟也是一市之長,而且這是一個全新的項目,所以也不可能貿然的就跑到明珠去。

兩人先是把張京之前的項目投資計劃書進行了修改完善,並且把需要政府給的政策都寫了進去,然後林曉把項目投資計劃書發給了李鴻海的秘書許志鳴。

對方應該是要把項目和政策都研究一下,然後才會把自己叫到明珠正式進行談判。

第二天明珠那邊還沒有答復,林曉也就在燕京繼續等著,卻意外的等到了瀾語墨帶來的好消息。

這些天,瀾語墨每天或者隔一天就會大概的和林曉說一說米國納斯達克的情況,至于瀾語墨每天操作賺了多少錢,林曉也沒有太記在心上,這每天動不動就是上千萬的,記不過來啊。

今天的瀾語墨照例把當天的買賣說了一番後,並沒有掛斷電話,而是接著說道︰「林曉,我今天下午去銀行把賬戶里的錢轉進公司賬戶,你記得去看一下。」

林曉先是「哦」了一句,隨即又反應過來,不對啊,瀾語墨上次說過,滿一個億米金再轉賬的啊。

想到這,林曉當即問道︰「你那邊賬戶又賺足一個億了?」

瀾語墨輕輕「嗯」了一聲。

這……薅得爽啊!

林曉听到,當即笑了笑。

瀾語墨之前賺足了一個億的操作資金,可是和他說過的。

沒想到,這才沒多大功夫,竟然又入帳一億米金!

因為本金2個億瀾語墨早就已經打了回來,這就相當于已經淨賺2個億啊!

嗯,還是米元!

自己的計劃,又多一個億的資金保障吶!

第二天上午,林曉就跑去銀行查賬了,果然,一個億已到帳!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