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三百三十四章 國之棟梁

就在趙昂攜主力諸部進入谷內,將要抵足深處之際。

此時的谷中,廝殺聲是不絕于耳!

趙統所率部早已與曹軍前部展開著激烈廝殺。

「啟稟將軍,敵方援軍已入谷,就要與我軍所相遇。」

「接下來,該當如何?」

隨著查探消息的斥候快速奔來予以稟告後,正在廝殺著的眾將士為之一振,情緒漸漸有所波動開來。

這也是出于下意識間的反應。

他們雖說戰前就已明悟此番必將是以少擊多,以卵擊石。

但听聞援軍已至,眾兵士胸間還是略有心慌。

听聞著這一變故,正在戰陣之間持著戰刀大殺四方,渾身甲胃上都沾染著血跡的柳隱幾乎是沒有什麼猶豫,便縱馬奔至趙統身旁予以請戰道︰

「將軍,听此動靜,敵方援兵不會太少,現在羌人尚且還未包抄過來,未免遭受兩相合圍。」

「末將請命領一部前去阻擋其部。」

「由將軍繼續攜部攻殺曹軍前部。」

此話一落。

只見其面上充斥著濃烈的戰意,即便他知曉敵方兵力眾多,亦未有絲毫的懼意。

听罷,趙統面色依舊嚴肅,鄭重的點了點頭,以示同意了他的請求。

畢竟,柳隱所言不錯,若不阻攔住對方援軍,一旦己方被兩面包圍到此片狹窄的山谷內。

在兵力處于劣勢的情況下,恐是撐不到羌人趕赴而來。

可目前軍中武勇能夠獨當一面的除卻他也就唯有柳隱最為合適,前去抵擋曹軍援兵了。

他短暫沉吟一番,就批準了此請求。

「末將定將曹軍阻于谷外。」

瞧著自家將軍應允了自己的請求,他瞬息間就已經是滿面布滿著濃烈的戰意,拱手高聲回應道。

對于此,趙統只是一笑置之。

有信心是好的,此番是否能夠拖住對方主力部眾,饒是他自己恐怕都不能有所保證。

但有些事心里門清就好了,沒必要吐露出來,以此開打擊下屬。

隨著柳隱攜一部,約千余人徑直往谷外奔去。

此刻的趙統亦是為了盡快殲滅敵軍前部。

他也是高舉著長槍,縱馬加入戰團。

一槍一騎,率部沖鋒在前。

沿途所遇敵卒,無不是一擊而過。

宛若猶如無人之境!

而情況與之前也大差不差。

隨著趙統親自加入戰圈,麾下各部軍士的軍心、斗志也在節節攀升著。

轉瞬之息。

前部主將馬遵眼神飄向四周,盯凝半響,不由是倒吸一口涼氣。

他已是莫名間感受到了一陣陣的壓力。

己方軍士似是比之方才更難有抗衡對方的情況。

眼見著此等情景,雖然先前早已見識過漢軍戰力的他,還是不由得一陣頭疼。

片刻間,只見那位少年小將卻是疾馳奔來,遂快速拱手說著︰「馬將軍,敵軍戰意忽是全方位的上升。」

「依目前的局面而觀,那趙統乃敵軍間的軍魂也!」

「從這數戰下來,但凡此人持槍沖入戰團展開廝殺,麾下軍卒自發的就會身受鼓舞,繼而斗志昂揚。」

「若照此下去,恐我軍的防線將會被撕開呢。」

此話方落。

馬遵一听,亦是頗為贊同性的點點頭。

由于此地處谷內深處,這條道路本就並不寬敞。

即便是前部的兵力就已是不弱于漢軍。

但礙于地形的因素,卻無法發揮兵力優勢。

此地不能容納大兵團間的廝殺。

道路的狹窄,將注定了這場戰斗會以雙方的斗志、氣勢所予以取勝。

姜維針對性的提出這一問題,他也是迅速就反應了過來。

「伯約,可否有何想法乎?」

此時間,本就戰況著急,外加上平素里姜維就智計百出。

即使如今其年紀尚幼,馬遵也問詢著對策。

聞言,卻見姜維面對著其問策,面色極其平靜,不驕不躁的緩緩回應著︰「馬將軍,小將不才,願以此區區槍法前去抵擋住那趙統的攻勢。」

「只要能夠擋住此人的勢頭,那我軍就能將戰局拖下去。」

話至此處,只見此刻的姜維臉色間掛著濃濃的戰意與自信,即便是此刻的趙統已是聲名遠揚,他亦未有絲毫的懼意。

瞧著其這副神色,馬遵略微間有所心安,但思吟一陣,內心還是有所擔憂,不由旬聲相問道︰

「伯約,趙統此人槍法神鬼莫測,先前的龍桑城下對峙時,此人就曾憑借百余騎縱橫馳騁于我大軍之間來去自如,無人可擋!」

「你雖說槍法不俗,但畢竟尚且年幼,恐非其敵手也!」

說罷,他面色凝重,徐徐說道。

雖說他知曉姜維所言非虛。

目前很顯然趙統親自上陣,就是帶動麾下部眾向己方發動最為 烈的攻勢,以期達成速度攻的策略。

最好的應對方式自然是派遣出一將,阻攔住其腳步。

令其不能肆意妄為。

可或許是惜姜維之才,馬遵並不想他有所閃失,因而有所猶豫。

不過,卻見姜維徑直拱手回應著︰「請馬將軍放心,維雖然不敢有把握擊敗趙統,但就憑小將掌中一桿長槍,保自身周全還是可以的。」

「我有萬分的把握能將之拖住。」

此話一落,瞧著其眼神里似是透著一絲絲的灑月兌,充斥著來自于少年的數分率真。

有此自信,馬遵自然也不好多加干涉,隨即就應允了下來。

一語落的。

姜維不再猶豫,身軀間稍是抖擻數下,果斷的提槍縱馬反殺而回。

這面自趙統持槍加入站端後。

漢軍各部間的攻勢就愈發的 烈開來。

張嶷,霍弋等將都無不是充斥著無上的信念與之交鋒。

氣勢上就無比恢宏。

戰意昂然之下,場面上就似乎頗有一種壓著曹軍前部打的趨勢。

而就在此時,卻見敵方一小將心懷無畏之色的攜一部徑直往己方這里攻來。

趙統的眼神何其敏銳?

幾乎是一瞬間的功夫就注意到了使槍少年姜維的奔來。

瞧著其掌中揮舞著一桿長槍,使得極其有章法。

招式之間精妙且又不落俗套。

進攻之余亦不忘在身間四周予以防御。

眼瞧著此等情況,趙統揮槍刺死數位軍士,不自覺間的夸贊了一番道︰「敵方陣間率一部往我處徑直襲來的那使槍年輕小將武藝頗為不俗啊!」

「使一桿長槍進退有度,當真不錯矣!」

一語落下。

就見其面上已是生出濃濃的欣賞之色。

此人當生擒之!

趙統腦海里亦是快速浮現出此道想法。

如此年幼,槍法卻是已是如此出眾。

又有誰人不欣賞乎?

縱馬襲來,距離趙統約莫只剩下數十余步的距離時,姜維面色一沉,厲聲高呼道︰「趙統,可敢與我天水姜伯約一戰否?」

此言一落,他渾身間戰意盡顯,更是無視其勇武,當先請戰道。

姜維?姜伯約?

一听聞此名頭,趙統的目光忽然就忽是鄭重火熱了起來。

還不待予以回應,從旁的霍弋瞧著敵方那小將竟然是如此猖狂,挑釁自家將軍,自是心下不忿,遂揮槍高聲喝道︰

「汝不過一介黃口小兒,有何能為?」

「竟敢如此大言不慚?」

「欲要挑戰我家將軍,先過我這一關再說。」

說罷,霍弋整裝挺槍,作勢就要代替上前廝殺。

但趙統隨之是揮手阻攔了他,面上流露微微一笑之色,輕聲道︰「無妨,對方既敢指名道姓與本將對壘。」

「顯然是有幾分武藝的,與之廝殺一番又有何為呢?」

一語落的。

止住了霍弋的沖勁,緊隨著,他命霍弋不必在意自己,繼續攜部沖擊敵陣。

趙統本人則縱馬揮槍襲向迎面攻來的姜維。

對方既然都已是自報家門了。

那他也沒有避之不戰的道理。

何況天水姜伯約,可以說在他前世,還是極其敬重且惋惜的一位歷史人物。

身為蜀漢粉,應該沒有不粉姜維的吧?

身為敵國降將,卻在歸附季漢朝廷後,承繼了諸葛武侯的理想與遺願。

再四相相繼凋零以後,獨自承擔起了整個季漢朝廷的命運。

身為大將軍,手握重兵。

曾攜眾兵出隴右,北伐曹魏十一余次。

與敵國大將鄧艾,陳泰,郭淮等戰至一團。

以一己之力對抗諸魏明星將領,絲毫不落下風,且戰功卓著。

即便是季漢朝廷已是覆滅,天子投降。

他尚且是心懷復國之志,委曲求全,暗中謀劃復國,以圖重振漢室。

因此有了「一計害三賢」的歷史評價。

縱然他北伐終未成功,季漢朝也走向了滅亡,但姜維卻已經是竭盡所能,無異于悲情英雄之稱。

這些想法在其腦海里一閃而逝。

緊隨著,他的思緒也是快速回歸現實,看向攻來的姜維,眼神里此時不僅僅是欣賞,還多了數分崇敬。

此乃國之棟梁,當招攬之!

畢竟,姜維本就是漢室忠烈之後。

其父就是在抗擊羌胡的叛亂中喪生。

只是,趙統也清楚,此時並非是招攬的好時機。

念及于此,隨著雙方的距離逐步逼近,趙統的目光重新堅決了起來。

手下亦未有絲毫的留情。

一槍徑直刺出,宛若勁風吹拂般,直直襲擊而過。

看似就要席卷包裹其全身。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