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馬羌,各部落營地範圍主要居于隴南及武都的西北一帶。
是一個橫跨分布了涼州各郡縣地帶的龐大羌族。
雖說已經派遣了使者前往。
可在還沒有確切的消息傳回時,趙統的心下依然還是懸著的。
白馬羌各部落間是否願意與己方相交,遣軍助陣。
此關乎著他現今間的計劃能夠得以順利實施。
以望城谷已西之地域。
若羌王楊駒父子不願相助。
那獨以他麾下部眾是無法做到同時護佑保全後路的。
兵力方面也會捉襟見肘!
而有了白馬羌結交後。
趙統所懸浮著的憂慮也瞬息間得以塵埃落定。
「此番多虧汝的出使了。」
「為我軍能夠屯駐于此與曹軍主力相持對峙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此功權且記下,待此戰告一段落,本將必會如實為您請功。」
瞧著面前昂然屹立著的使者,趙統欣喜之余, 面色也不由鄭重起來,沉聲保證道。
「將軍言重了!」
「在下只是敬仰將軍所率之士軍紀嚴明,因而仰慕您。」
「功勞並非吾所求也!」
瞧著其如此大義凜然地回應時。
趙統面色所浮現的笑容亦愈發燦爛。
似是稍微沉吟半響,遂又不由流露出滿臉不解之色,予以相問著︰「趙姑娘,本將還是有一事不明。」
「你為何要瞞著家人獨自出行呢?」
一言而落。
原本緊緊屹立于面前, 身長約莫有七尺五寸左右, 席著一身穿著無比嚴絲合縫的得體士子服飾,頭頂著貂帽。
一番打扮看下來,一眼望卻,就仿佛是英姿勃發的翩翩君子。
可只有趙統才知曉,眼前這位看著帥氣的小伙其實是女扮男裝的一涼州女子。
她是在己軍前番北上以來,初進入隴西的邊地之初,歸附過來的。
一開始,趙統都並未看出來,此人竟是女子。
只是後面忽然偶然間才有所發現。
由于現今之間正值亂世。
再初一知曉了她的性別後,趙統準備打探清楚此女子究竟家居何處,將其送回去的。
可誰知女子卻執意央求要留于軍中。
又恰巧趙統需要差人出使白馬羌,苦于一時沒有尋到好人選。
面前趙姓女子听聞後,便主動請命願意擔此重任。
起初,趙統自然是竭力拒絕的。
畢竟她只是一弱女子,羌地敵情復雜,她孤身出使,安危方面難以得到保全。
另一面, 也是此事關重大,關乎著全軍間接下來的戰略計劃。
可此女子卻是接連請求。
並拱手宣誓此番必定將不辱使命!
在連番的央求下, 趙統也實在沒有好的出使人選,就抱著試一試的態度權且應諾了下來。
而女子所給出的條件是,若自己此番能完成使命,她就要長留軍中。
「此乃小女子私密之事,還望將軍您暫時先不要急于打听,可否?」
「待日後時機成熟,我定會和盤托出的!」
「只願將軍能夠遵守你我雙方的約定哦。」
一番番的話語道落。
瞧著她此時間面色間所流露著的絲絲堅定不移的神情,以及數分堅毅的目光。
趙統也心知她暫時不願明言,遂也一笑而過,並未多問,笑著道︰「還請趙姑娘寬心,本將一向說一不二。」
「你此番既是圓滿完成使命,替我軍解決了燃眉之急。」
「那就留于本將身邊,參謀軍議,如何?」
話落于此。
女子听聞此話,自是大喜過望,連忙拱手謝恩道︰「多謝將軍!」
「小女子必不會讓您有所失望的。」
二人一番短暫的交談下來。
趙統的面色上也是漸漸的從其言語間生出了數分欣賞。
從她連日以來的談吐中就頗為不凡。
此番又欣然領命說服了與白馬羌的聯合。
一番番的智計也讓趙統得以感受到她的才能不俗。
隨著白馬羌這面的結盟帶回來了好消息。
剛過次日。
前往更偏北面出使燒當羌的使者也回返了營中呈稟。
可這個消息的結果卻就並不那麼令人喜悅了。
「啟稟將軍,在下按您的吩咐出使燒當羌面見羌王,可卻是壓根連面都沒有見到就被驅逐了。」
「那部族間之眾似乎對我軍並不待見。」
「我觀燒當羌諸人對我的態度都極其的冷漠。」
聞言,趙統居于主位上,只是徐徐點了點頭,遂面上並未流露失望之色,平靜的揮手示意使者退下。
待此人離開,從旁伺立的趙姓女子方才不由拱手問詢著︰「將軍,燒當羌那面並不願意與我軍交好。」
「可我觀你的神情,卻似乎並無絲毫的意外呢。」
「哈哈!」
聞言,趙統面容上灑月兌一笑,遂說道︰「此事嘛,本將早已有所準備。」
「此番出使羌地,最關鍵的還是要說服與白馬羌這面的交好,概因他們的營地就主要分布于隴南諸地以及武都西北這一片地域內。」
「只要能夠說服楊千萬助陣,憑白馬羌諸部落足以替我軍護佑好望城谷已西的後路,將不會受到絲毫的威脅。」
「至于燒當等其余部族,不過是抱著試一試的想法罷了!」
「成了最好,不成也無濟于事!」
「只要白馬羌這面搞定就是成功的。」
一席席話音落罷。
女子那俊秀的面龐上也浮現了會心的笑意。
眼前的這位男子給她的感覺,安全感太足了。
無論何時,即便局勢危機四伏,都從未瞧見趙統有過驚慌失措的時刻。
無不是沉著冷靜的予以思索應對之策。
頗有一種泰山崩于前而面不改色的神態。
她心下如是想道。
解決了後顧之憂後。
趙統接下來也將重心全權放在了前線的曹軍主力上。
得以全力備戰敵軍。
龍桑城一線。
此刻,兩軍匯聚。
四周戰旗林立,仿佛是充斥著止不住的肅殺氣息以及那一股股濃烈且血腥的殺氣。
自前兩日前。
作為總督隴西郡此涼州之地極為重要的交通樞紐的主將費曜。
如今已是攜部進駐了龍桑城東面約二三十里余處安營下寨。
以與敵軍形成對峙!
這日。
費曜身著甲冑,全副武裝,腰懸利劍的他騎乘著一匹駿馬,領著數十余位親衛騎士出了大營,直直奔向漢軍大營。
行到一處地勢略微高點的高處。
費曜令諸人登上去予以窺探起來。
似乎是觀摩了足足大半響的功夫。
他雙目方才是緊緊凝視著漢軍的營寨,忍不住心生敬佩之色,由衷的贊嘆著︰「久聞那趙統雖初出茅廬,年紀尚輕。」
「卻已是在軍旅之間屢戰屢勝,屢克強敵。」
「今日一見,此子果真是名不虛傳也!」
一言而出。
周遭不少親騎都不由心生疑惑之色。
他們都了解自家將軍的秉性,幾乎是從不輕易主動夸贊他人。
可現在觀其言語間,神態上似乎是對那年紀輕輕的蜀中小將頗為敬仰。
些許親騎面上不由生出了些許不服。
「將軍,您何必如此高看對面敵將乎?」
「那不過一徒有虛名的黃口小兒罷了!」
「去歲將軍您率領我等突襲武都郡,也不過是中了其詐降的陰謀詭計。」
「根本不必如此忌憚此人也!」
一連數語間,都見著是自家的親騎盡數是對敵將趙統的不屑一顧。
見狀,費曜面色卻是依舊極為凝重,沒有絲毫的輕視之心。
似乎是沉寂了半響,方才出言道︰「不,汝等千萬不能持此等觀念,更不要因此輕視敵將而在軍中大肆傳播。」
「不然,一旦雙方真戰起來,我軍是要吃大虧的。」
一語落的。
他也是率先表達了自己的立場。
眼見著自家將軍一臉嚴肅的語氣。
諸親衛騎士也不由漸漸收起了輕視之心。
隨即。
費曜語氣方才是平和下來,徐徐說著︰「那趙統能在短短的一兩載間就在軍旅中屢屢戰勝與之對壘的將領。」
「此人絕非是徒有虛名之輩!」
話說至此處,他還特意伸手指向漢軍營壘的方向,指向各處間的設施,解釋著︰「你等仔細看看,敵營的各處布防都是恰到好處。」
「無論是構建的防御之所,亦或是安排的兵力部署,都是緊密相連且步調一致的。」
「一遇戰事,各部間就能迅速調動而起。」
「靜時,便能以靜制動,不動如山。」
「戰時,就仿佛能侵略如火,動若月兌兔。」
一番番的話音道落。
周邊諸親衛此刻宛若是感受到震耳發聵。
他們萬萬沒有料想到,自家將軍竟是給了敵將如此之高的評價。
「將軍,那敵將趙統當真有您說的那般厲害嗎?」
一位親衛從旁拱手恭敬的相問著。
「此絕非妄言!」
「本將環顧觀了一周,敵營內外相連,有虛有實,相得益彰。」
「這就幾乎能夠證明敵將在排兵布陣上極其有心得。」
「為將者,知天時,曉地利,排兵布陣,無一不精者,堪為良將之才矣!」
「據本將目前的觀察之下,他現在已是基本算躋身進良將之內。」
「故而,我軍接下來與之作戰還得加倍小心才是,切莫不可大意!」
「諸位可曾牢記乎?」
一語而落。
諸眾連連拱手點頭附和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