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7章 花園式小區 「兒子,燕京情況不太妙啊,你沒事吧?」 兒行千里母擔憂,胡燕蘭給方既明打電話,第一件事就是問方既明的情況。 方既明笑道︰「我都不出門,能有啥事?倒是你們,要小心啊,出去戴口罩……」 「孩子話,我們要去談生意的,哪里能戴口罩呢,對人不尊重……」胡燕蘭笑罵道。 方既明認真地說道︰「媽,生意先放一放,遲一點也沒事的,但這B要是得了,可就麻煩大了。」 「知道了,知道了……」胡燕蘭沒好氣地說道,「這江浙一例都沒有呢,你怕什麼?」 方既明也笑了笑,是啊,江浙不同上輩子,是一例F典都沒有。這估計是嚴防輸入做得好,而且在全國都提起神經的時候,江浙自然也不會松懈。 「小心無大錯,反正你們記得外出戴口罩就是了。」方既明說道。 「知道了,搞得我們好像小孩子一樣……」胡燕蘭非常無語,接著說道︰「對了,忘記告訴你了,我們的景華第一個樓盤就要開工了,你覺得起什麼名字好?」 「天寰吧。」方既明笑道,「天空的天,寰宇的寰。」 「天寰?」 胡燕蘭琢磨了一會,然後說道︰「什麼破名字啊!」 「媽,這你就不懂了,越是高大上的樓盤,就越是受歡迎。不信你們看,只要叫這個名字,保管大賣。」方既明拍著胸脯保證道。 「行吧,名字啥的都隨意。」胡燕蘭不會在乎這個,而是問道︰「你說我們建幾層,比較好呢?」 方既明想了想,說道︰「如果不想裝電梯,那麼只建八層就好,因為九層以上就要裝電梯了。」是的,這跟上輩子的規定不一樣,九層以上才是要裝電梯的。 「八層肯定不信,太矮了,戶型不多,怎麼賺錢?」胡燕蘭立即摒棄了這個建議。 方既明想了想,說道︰「那就建11層?要是12層以上,就要裝雙電梯了。」 「11層也不好,太矮了。」胡燕蘭說道。 方既明一愣,然後說道︰「不是,媽,我們有實力建那麼高嗎?」 「肯定有啊,只要材料足夠好,建高樓大廈算什麼?」胡燕蘭理所當然地說道。 方既明哭笑不得,這還是個門外漢呢!要知道,樓層越高,用到的建設技術也就越高,水泥標號、鋼筋型號也是要求越高的,這成本就大了去了。更別說樓層超過一百米之後,這建設難度就呈幾何倍增。要不然,為什麼建設一個摩天大樓要十幾億、幾十億的?這錢全都花在了地基和上面的樓層了。 「媽,你就算要建高層,那也不能超過33層。」方既明說道,「而且這是一層3米來算的。」 胡燕蘭不明所以,問道︰「為什麼?不是建得越高越賺錢的嗎?」 方既明深呼吸一口,耐心地解釋道︰「當然不是啊,超過33層,用的水泥、鋼筋等等成本都要高很多,而且國家規定了超過100米的樓層就算超高層建築了,每隔15層就必須設置一個絕對安全的避難所,並且這個避難所,不能出租也不能出售,更加要保證隨時隨地可以使用,不可以有雜物堆積。不僅如此,還要設置很多應急設備還有消防設備,以保證房屋的安全性。 你想想看,這些消防設備和應急設備的開銷消費是不是一筆很大的開銷?這些都是成本啊! 再說了,避難所等設備的空間需要用住戶的房間來省出來建造,這也是少了一筆利潤。並且這樣一來,業主的房屋面積也小了,所以業主也是不願意的。最關鍵是,這公攤面積加大了,哪一個業主願意公攤面積加大呢?」 方既明這麼一解釋,胡燕蘭才算是明白過來︰「還有這個講究?」 「當然,33層是利潤最大化的,房屋多了,面積也還算可以,業主可以接受。最關鍵是,我們可以把成本降下來,這樣能吸引客戶購房。」方既明認真地說道,這就是高樓層的好處,建造成本比步梯房便宜,單價可以更低。 當然了,你也要有這麼個建造技術才行。造房子,也是需要技術的!要是因為盲目追求高樓層,而忽視了房屋質量,那麼將會是致命傷! 胡燕蘭說道︰「明白了,我們就建33層好了……」 方既明笑道︰「而且我們也可以打造花園式小區,把綠化面積提上去,還可以挖一個游泳池。」 「等等,你這是敗家啊,什麼綠化,什麼游泳池,這些地拿來多蓋一棟樓,不是更能賣錢嗎!」胡燕蘭心疼不已,那些地不能建樓賣錢啊? 方既明總算明白資本家是怎麼來的了,就是這樣產生的。胡燕蘭像地主老財一樣,一分錢都摳摳搜搜的,為的就是能多賺幾個錢。 然而,只有方既明知道欲取之,先與之的道理。 「媽,你想想,如果你的樓盤那麼高,房子那麼小,客戶為什麼選擇你的樓盤呢?我們不把小區做漂亮一點,怎麼吸引客戶呢?」方既明說道,「做綠化、游泳池的成本,也完全可以分攤到購房者身上嘛!再說了,我們還能賣車位,建造地下停車場的,這根本不算什麼支出。」 胡燕蘭半信半疑︰「真的?」 「如果我們成功了,我們就開發了一個花園式樓盤的模式,這樣會打響我們的品牌。」方既明認真地說道,「只要把品牌做起來,別人就認可你了。」方既明太清楚了,像上輩子的恆大,不就是投資了足球隊,打響了自己的名氣嗎! 如果不是恆大足球隊,奪得了中超冠軍、亞冠冠軍,誰知道恆大是什麼? 現在一說到恆大,別人就想到了足球和樓盤,你說這個策略好不好?就是太費錢了點。據估計,許家印投在足球的錢,都超過百億元了。但是足球給恆大帶來的收益,卻遠遠大過這百億。這,就是打響名氣的好處。 方既明給景華置地有限公司的建議就兩個,一個是在三四線城市開發樓盤,避免跟大房地產開發商發生直接競爭。很簡單,拿地上面都未必競爭得過人家,要走「農村包圍城市」的道路。 第二個建議,就是做花園式小區,拉高自己的檔次。只要格調高了,追求更好生活的百姓肯定會買賬的。 「是這麼個道理,那听你的。」胡燕蘭還是從善如流的,即便她很想賺大錢。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