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生工程 ()」!
余生很快領悟到了鄭前飛所說的意思,點點頭說到︰「鄭前輩,您是說‘靈魂’這個詞匯是古代人對古代科學的一種記載?」
鄭前飛頓了頓,說到︰「我是一個人體學研究者,算是對人體算是了如指掌,但是一直有一個問題讓我不能夠理解。」
「什麼問題?」余生問到。
鄭前飛說到︰「單從生物學和化學的角度來講,我們人與人之間的身體構成元素都是一樣的,都是氧、碳、氫、氮、鈣、磷、硫、鉀、鈉、氯、鎂、鐵、銅、碘、錳等元素組合而成,我們的身體結構也是一樣的,兩個眼楮一個鼻子一張嘴,兩只手臂,兩條腿,心髒都在左邊……。」
「同樣的藥,同樣的救治方法能在我們不同的人體身上治療同樣的病,這就是我們醫學能夠存在的根本。」
「而這種根本是基于我們擁有基本相同的身體,有著相同的生命運行機制。」
「如果我們是機器的話,我們簡直就是出自同一種模具下的產品,我們應該是相同的。」
「但我們世界上沒有完全相同的兩個人,即便是雙胞胎,也不會完全相同。」
「甚至我們的世界上沒有完全相同的兩個樹葉。」
「我們同樣是人這樣的一個身體構造,卻有著不同相貌,不同的性格,千姿百態的活著。」
「到底是什麼讓同樣的元素物質組合起來的生命體,產生了不同?」
余生開始托著自己的下巴思考這個問題。
「好看的皮囊千篇一律,有趣的靈魂萬里挑一?」余生說出了自己在大學的時候在網上看到一句話。
「皮囊千篇一律,靈魂萬里挑一」這充分說明人身體的共同性和生命體所展現性格的不同性。
「也許真的有個叫‘靈魂’的東西,讓我們所有的生命體都變得不盡相同。」屏幕里的費力克斯說到。
「靈魂在世界各地的宗教當中都傳得神乎其神,人們總是將一些超自然現象,科學解釋不了的東西,都歸結于是有靈魂在搞事情。」
「但我們現在科學所說的靈魂,大多科學家都認為那是我們今天說的意識、精神、心理活動,那是大腦生理活動的結果,是物理、化學反應的產物,並不能月兌離大腦而存在。人一死,大腦活動終止,意識喪失,所謂的靈魂也就跟著消失。」
「多數科學家現在的看法是,靈魂是存在的。」
「只不過靈魂,就是我們大腦所產生的意識而已,只是大腦的一種綜合功能。」
「我們總說是靈魂在驅使著我們的身體,但現在科學證明,是我們自己的大腦在趨勢著我們的身體。」
「意識,或者說是靈魂,只存在于有生命的活體中,主要是大腦,當然也許肌肉記憶也是靈魂的一部分。」
「當生命死去,神經的活動和新陳代謝如同其他組織器官的活動也都停止了。我的意識也就消失了,那麼我們靈魂也消失了。」
費力克斯講出是目前科學界對靈魂比較工人的說法。
余生閉上眼楮仔細想了想,突然睜開眼楮搖搖頭說到︰「不對,如果生命的靈魂,只是我們腦子里的細胞進行化學反應所產生的意識的話,那麼靈魂將伴隨著生命的結束而結束。」
「如果你們所認同的觀點是這樣的話,你們兩個怎麼會跟著劉錦夏前輩去做‘靈魂抽取實驗’?」
余生問出了一非常尖銳的問題,瞪著自己好奇的眼楮看著這兩位。
鄭前飛和費力克斯卻相視一笑。
費力克斯說到︰「我剛剛說了,那只是大多數科學家所認為的觀點,我並沒有說那是我們所認為的觀點。」
余生眼前一亮,隨即問到︰「那劉錦夏前輩是如何認為的呢?」
余生之所以這樣問,是因為他已經充分認識到劉錦夏才是這三位思想的核心,雖然他已經不在了,但關于‘靈魂存在’的這種說法,一定也是劉錦夏的說服他們的。
不是余生小瞧他們兩個,就鄭前飛這種研究人體科學青年,主動去相信靈魂存在這種事情是不可能的。
鄭前飛和費力克斯再次相視了一眼,他們都能夠看到彼此的尷尬。
費力克斯清了清嗓子,開口說到︰「小子,你可听過靈魂的重量有21克的說法?」
余生搖了搖頭,他並沒有听說過這種說法,非常疑惑地問到︰「靈魂會有重量?」
費力克斯指了指自己的左臉,示意自己的左臉話說多了會痛,讓鄭前飛接著自己的話茬講下去。
鄭前飛略微整理了思緒說到︰「1987年,一張疑似靈魂出殼的照片,在科學界引起一陣騷動與熱烈討論。」
「這是墨西哥的一位心靈學家胡力安-馬爾撒斯所公布的病人死亡前一剎那的照片,照片中,在病人死亡的瞬間,有一道白色的東西從身體內沖向上面。」
「心靈學家解釋說,這就是死者的「靈魂素粒子「剛要離開死人的軀殼,這種初次出現的靈魂在心靈科學上稱為‘靈魂的正體’」
「1907年4月美國麻省的醫生鄧肯•麥克道高發表在「美國醫學」雜志上的研究,發表了題目為《關于靈魂是物質的假說並用實驗證明靈魂物質的存在》的論文。
「麥克道高為了驗證靈魂是一種可以測量的物質,特殊設計了一種安裝在一種很靈敏的秤上的床,試驗方法是讓快死的人躺上面,然後一直精確測量這個人的體重,看在死亡的瞬間體重的變化。死亡的瞬間輕了部分就是因為死亡丟失的部分,麥克道高稱之為靈魂的重量。」
「麥克道高一共測量了6個人,4個結核病人,1名糖尿病昏迷的病人,另一個不明原因。21克的說法來自第一個病人,這是一個患結核病的垂死的男人,麥大夫選擇這個病人的理由是,這個人死的時候基本上不動,因為這樣才能保持秤的平衡,以便于準確測量。這個人死亡前共觀察了3小時40分鐘,在這段時間里,這個人的重量緩慢地下降,速度是每小時1安士,也就是28.3克,麥克道高估計是因為體液的蒸發所致。然後他把秤的平衡調到接近上限條,以期待死亡時候的下降,然後在死亡的瞬間,秤的指針快速下降到了秤的下限條,就再沒有彈回來,這一瞬間重量下降了4分之3安士也就是21.26克,這就是著名的靈魂21克的誕生。
「其後的5例測量都無法重復這個結果,第2例,因為沒有辦法確認具體的死亡時間,結果不能用。第3例,死亡的瞬間,重量下降了1.5安士,隨後的幾分鐘,又下降了1安士。第4例,因為秤沒有調節好,盡管人死的時候重量下降了8分之3到半安士,但這個結果也不能用。第5例,因為死亡來的太突然,盡管重量下降了8分之3安士,但這個結果因為秤的原因,也不能算數。第6例,也不能算,因為病人剛放到床上不到5分鐘就死了,秤還沒來得及調整。」
「所以,麥克道高所得靈魂有21克重量這個理論其實也只是誤打誤撞的實驗結果?這好像並不能證明什麼。」余生攤攤手說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