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226章 人不一樣

「永生工程 ()」!

「對,科學這樣發展下去,不會締造我們的終極世界,我們在正在離生命的真諦漸行漸遠。他否定了我們的所有,但是他當時就是這樣說的。」

「枯瘦的身軀,似乎蘊含著無盡的能量。」鄭前飛一直都是仰著頭看著那個天花板,似乎那里有一個屏幕一樣,呈現著劉錦夏當時的樣子。

但那里並沒有屏幕,除了那些木雕的花紋在那里定格著,用靜止漫度著漫長時間,什麼都沒有。

而鄭前飛的眼楮里似乎仍然能夠看到曾經。

那是因他腦海深處的一些細胞將那些記憶鎖在里面,即便細胞會凋亡,但那些記憶也會流轉,一直存在那里。

這個世界上總有些人會刻在別人的腦子里。

只要他在這個世界足夠努力。

「鄭前輩,您對這些事情還記得如此清楚,難道您也會經常听那些回憶的錄音嗎?」余生之所以這樣問,是因為有阿爾曼主任的前車之鑒。

生物部科技主任阿爾曼在和余生講述劉錦夏故事的時候,每一句話都記得樣清楚。

余生當時就問他,您怎麼能將十幾年前的事情記得那樣清楚。

而阿爾曼說,自己搞到了一份和劉錦夏對話的錄音資料,自己經常反復地去听,就像我們在睡前喜歡听歌,喜歡听相聲一樣。

鄭前飛繼續仰著的頭,嘆了一聲說到︰「雖然我們都是生命,雖然我們講人人平等,生命平等,但只是講我們在這個世界有平等的機遇,我們有著一個法律一視同仁的世界。」

「但是,這不代表生命和生命都一樣,人和人都一樣。」

「有的人或著,輕如鴻毛;有的人死了,重如泰山。」

「重到你想忘都忘不掉。」

余生眉毛跳動了一下,他當然在課本上學到過這句話,明白這句話的對一個逝者贊美的分量。

所以,余生現在也清楚了劉錦夏在鄭前飛心中的重量。

余生不理解地問到︰「鄭前輩,劉錦夏前輩在您心中有著如此重要,您為什麼在他離開之後,不選擇去研究他離開的原因,而是選擇逃避呢?」

余生問這句話,是因為余生知道在那研究劉錦夏消失的三十多名科學家的名單中,並沒有鄭前飛的名字。

鄭前飛搖了搖頭,終于將一直仰著的頭正了過來,看著余生說到︰「因為不想研究。」

余生眨著自己的眼楮表示自己沒有想到理由竟然是這樣簡單。

鄭前飛繼續解釋到︰「我雖然是一個見慣了死亡醫生,研究尸體也是經常的事兒。但是如果我身邊最要好的朋友死了,讓我去研究,我的心里過不了那個檻兒。」

「也許是我的醫學素養還麼有那麼高吧。」

「您……您就不好奇?」余生問到。

如果劉錦夏只是被高壓電電死,所有人就沒有去研究他的必要,只能為這位「鬼才」感到惋惜的同時,安葬他的身體。

但劉錦夏是憑空消失了,連尸體都沒有留下。

做為人體學專家的鄭前飛竟然沒有任何研究的興趣。

這不得不讓艾倫蓋爾探長感到懷疑。

當然,余生也不能理解這一點兒。

鄭前飛繼續解釋到︰「好奇,當然會有些好奇,但更多的是悲傷。」

「那時候的劉靜秋,受到了很大的打擊,他們劉家的男人像是受到詛咒一般,一個一個犧牲在人類追求長生的路上,而且還讓她親身經歷自己父親和哥哥的犧牲過程,再剛強的女孩也受不了這種打擊,所以我不得不在她身邊,慢慢疏導她。」

「因為他說過,如果實驗失敗了,就讓我照顧好他妹妹。」

「反正他們的研究陣容足夠龐大,多我一個不多,少我一個不少。」

「再說,我只是個人體學的工作者而已,如果驗尸,我或許還能幫得上一些忙,但是讓我一個沒有留下尸體的死者,這不是我所能及的範疇。」

「我只是只會努力的人才,而不是像劉妖孽那樣,是一個天才。」

鄭前飛終于承認了自己和劉錦夏的差距。

余生睜大了自己困倦的眼楮。

所有人描述中的劉錦夏都是那樣神奇的存在。

一個二十幾歲就消失在世界的他,在每一個遇見他的人心中,都留下了那麼不可磨滅的印象。

就像是未來之城中,一個時代的烙印一樣。

如果打個比方的話,劉錦夏那就是音樂界的周杰倫。

如果將這里的科學家比作音樂界的歌手的話,演講就是他們的演唱會。

一個令很多人折服的演講,會讓很多人記住你。

很多令很多人折服的演講,會讓很多人不會忘記。

「劉錦夏前輩是個很喪的人嗎?」余生突然問到,因為在所有人對劉錦夏的描述中,他從小就受到自己父親的「虐待」,他有著一個非常糟糕的童年。

他的科學思想也很極端,總是站在現在的科技上,展望最極致的未來。

就像一只總是喜歡仰望星空的螞蟻。

即便能夠舉起比自己重400倍的東西,但對于星空來說仍然是極其微不足道地存在。

星空是美,但仰望得久了,總會讓人感到更加孤單,更加憂郁。

而且他還否定我們人類一直引以為傲的這些發明和制造。

余生在根據這群科學家對劉錦夏的描述後在腦海中所勾勒出的劉錦夏一定是個負能量爆棚的人。

鄭前飛搖搖頭說︰「他並不是那樣的人,你們沒有見過他傻笑的樣子是有多傻;你們沒有听他描述未來的時候眼神中充滿多少希翼;你們沒有見過他實驗時候的專注和熱情,甚至瘋狂;你們更沒有見過,他將手指點在自己妹妹鼻尖時候的調皮。」

「我說過,每個人都希望這個世界能夠變得更好,他也不例外。」

「他只是和我們看著世界的角度不同而已。」

「會有人不信服他,會有人質疑他,會有人覺得他只是個瘋子。」

「但他所講的,並不是空穴來風,都值得我們用科學的態度去探討。」

「就像你所講的‘人類外星說’,沒有多少人會因為你說諾亞傳說就是人類歷史記載,就相信你所說的。」

「但是他們也同樣不能完全推翻你的想法。」

「科學不是編造,科學是確確實實存在于這個世界的規律。」

「總會有人從不同的角度去發現它。」

「真理並不掌握在大多數人手里,也沒有掌握在少數人手里。」

「真理就是真理,它只是客觀存在。」

「就像我們地球是圍繞著太陽轉一樣。」

「總有一天會有人不同的角度發現這個真理。即便沒有哥白尼和伽利略,也會有其他人。」

「真理最終會從少數人那里普及到多數人。」

「但發現真理的人值得被銘記。」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