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看來暹羅是要比琉球富上許多,送來的貢禮之中竟然還有大象,烏龜等活物。

不過朱雄英注意到,老爺子並未因為暹羅進獻這些珍奇走獸而顯得多麼高興,反而微微皺眉。

「難為你了,千里迢迢的過來,還要帶這些活物!」老爺子開口道,「下次再來,這些就不必帶了!」

暹羅使臣王子昭祿叩首道,「這些,都是下邦小國的一片孝心!」

和琉球的使者比起來,這位王子的漢語,說得不是那麼的琉璃。但態度,卻是更加的恭敬,可謂誠惶誠恐。

「既然有孝心!」老爺子笑笑,繼續說道,「下回來呀,這些中看不中用的東西換成別的。听說你們那邊都是水田,想來水牛是很多的,帶些好的水牛過來!」

這就是老爺子方才不怎麼高興的根源了,珍奇走獸也就是看著好。不當吃不當和,而且還要耗費東西養著他們,甚至還要給他們找獸醫。在老爺子看來,什麼大象,白猿,烏龜,原不去能耕地的水牛重要。

牛,能耕地,所以比其他牲畜的地位高出許多。

從洪武元年開始,老爺子下詔,不得私殺耕牛,病死的牛也要上報官府。至于吃牛肉,那更是想都不敢想的事。民間或許有人偷偷的賣,但在宮中,一年都吃不上一頓牛肉。

暹羅王子昭祿有些不解,還以為老爺子不喜歡他帶來的貢品,連連請罪。誠惶誠恐之下,口中的漢語說得越發不流暢了,讓人根本听不清他口里說什麼。

「他說啥?」老爺子有些不悅的問道。

暹羅使臣之中,一模樣看起來穩重,身材也更高大些的中年人,馬上跪地叩首說道,「陛下,暹羅王子是說,帶著些珍奇走獸,是為了獻給大明祥瑞,既然陛下不喜歡,下次進貢時就換成水牛等牲畜。」

「唔!」老爺子點點頭,隨即對那中年人說,「你漢話說得還怪好哩!」

那人叩首道,「草民陳子仁,祖籍福建」

不等他說完,老爺子頓時怒氣沖沖,「既是漢人,為何不在父母之邦要去那蠻夷之地?天朝這麼大,還容不下你們嗎?」

陳子仁趕緊再叩首,「是草民祖父那一代出海打魚,被海風吹到了暹羅,便在那邊安家落戶。不過三代以來,草民之家從不敢忘天朝父母之邦,讀漢書學漢語,衣冠文字不敢改也!」

這明顯是糊弄人的話,什麼海風能把人吹到暹羅去?

其實蒙元之時,沿海就有許多百姓出海,去東南亞一代謀生,在當地落戶。他們不但給那些蠻夷之地帶去了先進的文明和傳統,還憑著華人的身份在當地獲得土王的重用。

甚至許多人,干脆自立為王。

日後的暹羅就是例子,明清兩代始終接受中原王朝的冊封。後來暹羅華人鄭信建立了吞武里王朝,成為暹羅國王。

後來鄭信被手下謀朝篡位,篡奪者建立了曼谷王朝,王號拉瑪一世。也就是後世泰國小背心國王,祖父的祖父的祖父。

為了謀取清朝的冊封,篡位者不得不在詔書中謊稱自己是鄭信的兒子,叫鄭華。當時大清乾隆爺本不想認這個亂臣賊子,奈何清軍有在東南亞作戰的意圖,所以也就認了。

但從這以後,歷代暹羅國王,都要有個中文名,冠以鄭姓。

不單是暹羅,工業革命之前中華周邊之國,都是如此。因為他們明白,若想生存下去,就要學會跟天朝,裝孫子。

「你在暹羅官居何職?」太子朱標開口問道。

陳子仁叩首道,「草民在暹羅負責收取商稅!」

「官還不小!」老爺子笑道。

「蠻夷小國,一年的商稅也頂不過我大明一縣的賦稅!」陳子仁開口道。

「也不要如此妄自菲薄!」朱標說道,「國雖小,但也是一國!」說著,頓了頓,繼續說道,「這次來朝貢,除了恭賀正旦之外,還有別的事?」

「這次草民與昭祿王子朝賀正旦,除了進獻祥瑞之外,還有一事!」陳子仁開口道,「暹羅國王請與大明通商,請陛下許大明商人,前往暹羅!」

「這人腦子活!」朱雄英在心中對陳子仁下了一個定論。

此時大明實行海禁,除了幾個御定的通商口岸之外,其余地方一律禁止下海。禁海,不是禁止出海大雨,而是禁止海船遠航,禁止貿易。

這陳子仁能跟著暹羅王子以使臣的身份來大明,定然在暹羅國內權勢不凡。須知,落戶在東南亞的華人,可是掌握了這些國家的經濟命脈,長達數百年之久。

而且這人很會說話,他沒說請老爺子準許讓暹羅的商船過來,而是說讓大明的商船過去。

雙方一旦通商,暹羅的香料,胡椒,蘇木,象牙等物,就能源源不斷的賣到大明來。而大明的布匹,紙張,瓷器等物,也能賣到暹羅。

寶座上,老爺子和朱標微微深思。他們如何能听不出來對方的話外之意,只是在他們心中,海貿這種事並未太過重視而已。

「你們從哪來?」朱雄英對陳子仁問道。

後者再叩首,「草民等在溫州上岸!」

溫州算得上是大明僅有的幾個對外港口之一,同屬浙江境內還有一處港口,是專門對倭人開放的,寧波。

朱雄英點點頭,走下御階,從鴻臚寺官員手里接過暹羅的禮單,上面寫著,除卻那些珍奇走獸之外,還有胡椒一萬斤、蘇木一萬斤,奴隸六十人。

「洪武三年,七年,十年,你們都來了!」朱雄英繼續笑道,「每次都是貢品豐厚,難得難得!」

暹羅王子趕緊說道,「是下國一片心意!」

「皇爺爺!」朱雄英轉頭,對著寶座上的老爺子說道,「看在他們一片誠心的份上,許他們在溫州港口做生意吧!」

「胡說!」朱標不悅道,「英哥兒,海禁不可貿然開,此等大事,你少多嘴!」

「父親!」朱雄英笑著上去,挨著朱家爺倆小聲說道,「許他們在溫州港做生意,可不是為了跟他們買賣東西。而是為了糧食呀!」

一听糧食,老爺子頓時雙眼發亮。

朱雄英繼續說道,「暹羅的稻谷可是一年三熟,不但量大而且便宜,正好可以運到咱們大明來呀!」

老爺子想想,對陳子仁問道,「暹羅的大米多?」

陳子仁連連叩首,「暹羅一年四季風和日麗,少有天災,稻米年年豐收,多到吃不完!」

「他娘的,那麼個好地方,住的卻是蠻子!」

朱雄英清晰的听到老爺子咬牙笑聲罵了一句,隨後就听老爺子繼續說道,「許你們在溫州做生意,不過要多運稻米,良種過來,明白嗎!」

「草民遵旨!」陳子仁大喜。

抬頭之時,卻見大明皇太孫,有意的對他微微眨眼。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