砰,砰!
天還未亮,朱雄英就被喧鬧的爆竹聲吵醒。
不是宮中在放爆竹,而是隔著宮牆的宮外。
大明應天府的紫禁城,不是後世北面那座壁壘森嚴,內城中不許百姓居住的紫禁城。緊貼著宮城之外,就是百姓的民居。
所以尋常之家的熱鬧,經常能傳到宮中。
朱雄英頭發有些散亂,披著棉被坐在床上,听著外面傳來的爆竹聲,還有那若隱若現孩童的歡笑,心里忽然生出一個疑問,我們為什麼要過年?
若是在後世,那個物質極度充沛的現代,他大概會說就是過年唄,老祖宗留下的節日。
而隨著在這個時代越來越久,他心中已有了不同的答案。
年,不但是節,更是一種傳承。
節衣縮食忙碌一年的百姓,會在年這個節日中,盡量的放開手腳享受生活。給兒孫子女以新衣美食,給祖先親人以豐厚的祭品。在年這幾天之中,這一年三百六十五天來,不管怎樣的不如意,不管如何的艱難,都要拋擲腦後。
年,過的不是過去,更重要的是未來。
年,不單是團員,更是一種傳承。
年,不單是好吃好喝,更是闔家歡樂的期盼。
年,是種薪火相傳。
「殿下!」賈貴悄悄的湊到朱雄英身邊,「您起來了嗎?奴婢叫人來伺候您!」
他話音未落,朱雄英的貼身丫鬟,春秀已經捧著一堆簇新的禮服進來。
「殿下,娘娘有旨意,今兒您要穿新衣裳!」春秀放下手中的禮服,額頭上有些汗水,腮幫子鼓鼓的正色道,「今兒您要和皇爺還有太子殿下,一起祭拜太廟呢!」
春秀這丫頭,又胖了。小臉圓嘟嘟的,粉粉女敕女敕,一雙烏黑的眼楮,說話時隨著節奏晃動。
「你好像又胖了?」朱雄英看著她說道。
春秀一笑,隨後模了模她渾圓的腰肢,笑道,「皇後娘娘給奴婢吃的太好了,斷頓有肉,天天有糖果點心,還有甜絲絲的鮮果!」
說起來,無論是老爺子也好,還是馬皇後也好,他們的審美和朱雄英極其不一樣。
在他們那代人心中,女人可不能弱不禁風的。最好是胖胖的,還不能是虛胖。而是既有肉又有勁兒的那種胖,因為在他們心中,女子也是勞力,也是要干活的。長那麼弱不禁風的,除了能勾引人,哪點好?
紫禁城中,老爺子身邊的美人不少,但那些女子的身材都偏向豐滿。
即便是馬皇後,年輕時候也和美人兩個字連續不上,也是豐滿壯碩的女子。
「你一頓飯,是孤一天的量!」朱雄英微微一笑,「將來誰娶了你,伙食費都花不起!」
听到此話,春秀胖乎乎的臉露出幾分疑惑,開口道,「奴婢這輩子不嫁人呢!就一直伺候殿下,給你端茶倒水,給您洗衣鋪床!」
「好好好!」朱雄英笑道,「你一輩子跟著孤!」
可是說著,他忽然愣住,目光在春秀水缸一樣的身材上打量。
「不會吧?不會吧!?」
他忽然想起一件事,腦中驚呼。
坤寧宮中,為什麼很少有宮女呢?
那是因為馬皇後把身邊會伺候人的宮女們,都賞賜給了她的兒子們。
比如說西安的秦王,山西的晉王。每個人身邊,都三四個馬皇後給他們挑選的,從小伺候他們的身材有些壯碩的宮女。用馬皇後的話來說,壯碩的女子好生養。
不是當成奴婢賞給他們的,而是當作側妃。
想到此處,朱雄英看看胖乎乎的春秀,一下捂住了額頭。
「莫非,皇祖母把春秀這小水缸放在我身邊,是為了將來許給我?」
再一想,春秀也就比自己大了三歲,正符合老太太女大三抱金磚的傳統思想。
這時,寢宮的門,吱的一聲被推開,馬皇後帶著一群嬤嬤進來。
「咋還沒給英哥兒換衣裳!」馬皇後少見的有些嚴肅,「今兒是大日子,可不能耽誤時辰!」
說著,走到那堆禮服旁,又吩咐道,「快,去給英哥兒打洗漱的水來,俺給他穿衣裳!」
隨後,又捏捏朱雄英的小臉,笑道,「大孫呀,今兒可不許調皮,你要和你皇爺爺,還有你爹,去祭拜太廟哩!」
朱雄英似乎有些不情願,「祭拜太廟,不是有皇爺爺和父親就夠了嗎?」他真是不大喜歡參加這種繁瑣的儀式,祭拜太廟是重中之重,因為里面不但供奉著朱家的先祖,還有歷朝歷代賢明的君主。
當然,這些君主都是老爺子首肯之後才能位列太廟的。也就是說,管他是誰需老爺子看得上才行。
「胡說哩!」馬皇後正色道,「可不敢說這些無法無天的話,你是咱朱家的嫡長孫,祭祖當然要你去!以後你皇爺爺死了,就是你和你爹去,日後你爹也沒了,就是你帶著你的兒孫去!」
說著,一邊給朱雄英穿襪子,一邊說道,「你是嫡長孫呀,得讓老祖宗們看到你,曉得咱們朱家子孫興旺。也要讓那些歷朝歷代的皇帝看看你,曉得咱大明後繼有人!」
禮服有些沉重,不是平日穿的金線繡龍袍服,而是傳統的袞服。
袞服,相傳起于夏,乃是歷朝歷代的天子用以祭天祭拜的最高禮服。從夏至明,一直在使用。後滿清入關,剃發易服之後,不再使用。
(袁世凱當皇帝祭天時,穿的就是這種。)
不是後世粗制亂造的電視劇中,黃乎乎的龍袍。而是分為上下兩層,上面的是玄衣,日、月、星辰、山、龍、華蟲六章紋,下裳繡藻、火、粉米、宗彝、黼、黻六章紋,共十二章。
十二章只有皇帝才有資格用,皇太子和親王是九章,因為是大明的皇太孫,所以朱雄英也是九章袞服。繪龍、山、華蟲、火、宗彝五章紋,裳繡藻、粉米、黼、黻四章紋,共九章。
是纁裳,前面三片後面兩片,都是長方形帶褶的,維系在腰部。上面織藻、粉米、黼、黻四章。
這四種圖案分別代表,清潔的水,養活人的白米。象征著男兒自強剛健的斧子,還有寓意臣民背惡向善。
大明建國之後恢復的是唐禮,雖然平日宮中穿的束腰衣服,多少有些前朝的蒙元的遺風,但凡是這種重大禮節,都是隆重的漢家禮法。
一套衣裳,穿了差不多小半個時辰。
就連鞋子襪子都有特別的規制,除了身上穿的,還要配上龍紋綬帶,玉佩玉帶等物。
這些還不算,接下來還有冕。
賈貴小心翼翼的捧著一個漆盒,跪在朱雄英的面前。
馬皇後親自打開,取出其中的旒冕,鄭重的戴在朱雄鷹頭上。
皇帝是十二旒,親王是九旒,而皇太子是十一旒,朱雄英這個皇太孫也是十一旒。
旒冕又叫平天冠,他的頂部是一塊玉板,下面套在頭上的位置中,穿插著一根金簪,四周瓖嵌著金邊,但通體還是故意涂抹成了黑色。
前後兩邊,各垂著十一道,絲線穿著的各色寶石珠子。
說實話,這東西戴在頭上可一點都不舒服,雖不至于搖搖晃晃,但也未免有些頭重腳輕。
穿戴好之後,馬皇後看了朱雄英許久,忽然有些傷感道,「俺的英哥兒長大了,這麼精神!」說著,笑笑,「也不知俺,還能給俺的大孫,再穿幾回袞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