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0080︰入戲太深【求收藏,求月票,求追讀】

「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這句話同樣適用于歌曲,人的年齡、經歷、性格等各方面的差異,造成了審美的差異。

從心理學理論上來解釋,因為人的注意力不可能長時間集中在一個無法理解的事物上,鑒賞的結果不一樣,而「喜歡」的感受是根據在,自己的已知記憶中,潛意識的相比較其他因素後得到的一個主觀標簽,如果主觀上並不具備著方面的經驗和知識,那刺激到對方感覺美的藝術內容當然無法獲得相同的主觀感受。

就拿《追夢赤子心》這首歌來作為例子,不論是藍星,還是地球,都有喜歡的和不喜歡。

每個人都有評價的權利,這一點毋庸置疑,但對別人最起碼的尊重得要有吧?

姜戈和林宇的微博就收到了不少來自「不喜歡」群體中的極端者的私信轟炸,各種質疑、貶低和謾罵,你跟他講道理,他說你玻璃心、說只能夸不能提「意見」、說你心眼小格局小,總之他是站在了道德的最高點,以個人的主觀感受指點江山。

實際上。

姜戈前世在地球上寫小說的時候,就遇到過很多這樣的人,看個簡介就「從這些作品就能看出作者品味不怎麼樣」、「毒死了,這種垃圾作品都寫」、「這個作者就不知道什麼叫好作品」,更甚者,直接混進你的粉絲群,然後私聊罵你,怎麼難听怎麼來,反正是在網絡上,你能怎麼著吧?

他印象很深的是一個小說寫得很好的作者,有幾本精品萬訂的,就是被這樣的人追到微信和QQ上各種噴,最後不得不放棄那個馬甲,當真是無語、無奈、無助。

扯得可能多了點。

姜戈之所以會想到這些東西,是為兌換了《死了都要愛》和《親密愛人》這兩首歌的一個自我安慰,因為在地球茫茫歌海中的好歌實在太多,只要花上更多的時間和精力,必定能找到兩首更好的歌。

他眨巴了下眼楮,又推卸責任道︰都怪系統不智能,等同于大海撈針,太難了。

【巨星養成系統】︰喵喵喵,怪我咯?

很好。

自我安慰的效果非常顯著,心情立馬變得十分舒暢。

姜戈把杯子里的咖啡喝完,繼續干自己的「正事」。

只見他移動鼠標,打開瀏覽器,輸入「國足2022世界杯預選賽視頻」,敲擊確定鍵搜索。

1:2。

3:1。

2:0。

……

好家伙!

當看到國足在世界杯亞洲區預選賽和十二強賽上的所有場次的比分,姜戈直呼好家伙。

你敢信?居然是贏多輸少,而且國足自己踢進了亞洲區四強,要知道東道主是直進決賽圈的,本不用這麼費勁的去踢。

「不知道平時世界的另一邊,地球上的國足有沒拿到名額。」

姜戈其實算不上一個球迷,就單純喜歡看而已,哪怕是常常讓球迷善良的心靈飽受摧殘的國足的比賽,只要時間不是太早或太晚都會看,當然了,最後的心情很難是「好」的。

不過……

目前看來,藍星上的國足水平高一點,至少該進的球能進,該贏的球能贏。

姜戈找了個大比分贏球的場次看,目的是為了尋找靈感,希望能借著比賽的精彩和激情,想到挑一首什麼樣的歌曲送給他們。

視頻剛剛播放幾分鐘,手機震動了一下,來了一條微信。

姜戈瞥了一眼,是莫嵐發來的。

莫嵐︰「有打擾到你工作嗎?」

姜戈︰「沒有,有事嗎莫嵐姐?」

莫嵐︰「顧瑤出了點問題,我覺得有必要跟你說一下。」

姜戈︰「……」

顧瑤不是在荔枝台錄制《演員的自我修養》這檔綜藝節目嗎,能出什麼問題?

姜戈心里一瞬間冒出數個不好的猜測來,微微有些愣神。

——————

顧瑤的問題跟《演員的自我修養》這檔綜藝節目沒有關系,而是跟《小魚兒與花無缺》這部電視劇有關系。

江玉燕這個角色令她一夜爆紅,深受觀眾們的喜愛,從之前默默無聞的小演員,變成了邀約不斷的大熱演員。

問題便因此出現——入戲太深。

顧瑤當了這麼多年的演員,明白戲里戲外,兩種人生。

但是,她沒有從江玉燕這個角色里走出來,甚至已經分不清是自己在演了江玉燕,還是江玉燕演了自己,那種霸者的氣勢、眼神、狠勁,時常不自覺的被表露出來。

昨晚在《演員的自我修養》這檔綜藝節目的錄制中,輪到她點評一個學員剛剛的表演,忽然之間,從言語、表情、眼神上變成了江玉燕,給那個學員嚇得說話都哆嗦了。

所有人都以為她是在親自示範,沒覺得有任何的不妥之處。

後來回到住處,莫嵐隨口調侃了一下她在節目中的舉動,目的是讓她注意分寸,演太過了會成為槽點,但她的回答,是根本就沒意識到自己在用江玉燕的形象給學員做點評。

接著是幾個小時的深入交談,通過細心觀察發現,她實際上是很自然的且無意識的在自己和江玉燕之間切換。

「有時候她不經意間的一個眼神,能把我嚇一跳……」莫嵐說。

「如果只是單純的出不了戲還好,回歸正常生活一段日子基本就月兌離出來了,但如果是比較嚴重的,角色形象植入到了潛意識里面,那麼,搞不好會人格分裂……」姜戈說。

在影視表演當中,一般分為兩種表演派別,一是體驗派,一種是表現派。

其中體驗派就是演員身臨其境,把自己的表演情感與人物的情感完全融為一體的表演方式,這種體驗需要演員全情投入,以至于很多演員入戲太深,拍完作品依舊走不出來。

可能有人會講,演員入戲深了才會自然,入戲足夠深還能遮掩掉不需要技術修飾的匠氣,對觀眾和演員都是好事情,于觀眾,觀眾可以看到更好的表演,于演員,演員可以表演得更舒服。

然而有些演員卻因為一個角色入戲太深,有的甚至嚴重到影響生活、抑郁、自殺,所以這還真的未必是一件好事。

典型的有,《蝙蝠俠黑暗騎士》中小丑扮演者希斯萊杰,《紅樓夢》中林黛玉的扮演者陳曉旭,《異度空間》中羅佔的扮演者張國榮,都是入戲之後沒走出來,幾乎是跟角色融為了一體。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