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486章 大浪淘沙洗紅塵

《荒古志異》曰︰遂古之西極,有地,來風曰夷,處西南隅以司日月之長短。

不知何時,忽然陽世有修士發現,昔年曾經鼎盛陽世亙古歲月的火湯絕地,就這樣忽然消失不見了。

一時間,這成為了芸芸諸修的奇聞。

甚至此事驚動了不少大能前來探尋。

古怪處往往有怪誕事,這意味著不祥,很可能在未來歲月中席卷一部分山河,動蕩一些勢力。

不止一人,施展著不同的精妙術法,甚至有人斗膽,施展著禁忌道法探尋曾經火湯絕地的蹤跡。

可惜,這樣的探尋並沒有甚麼結果。

他們只從昔年火湯絕地的邊緣,感受到了十分隱晦的天地偉力。

「火湯絕地到壽了。」

有人蓋棺定論,如山川,如汪洋,如江河,甚至如陽世的天與地,也都是有壽命存在的,只是過于綿長,時常讓人以為這便是亙古。

如今,只能說是時也命也,自開天之初便誕生了火湯絕地走到了盡頭,在天地偉力之下,消弭隕落于悄無聲息。

起初還有人不信,認為絕地崩潰,會有天象降世,大能也會心生感應。

這不是絕地到壽,而是不祥孕育。

這一部分人執拗的停留在了那里,試圖用這樣的方式監察「不祥」。

于是,歲月便在眾人不經意之間緩緩逝去。

千年,數千年,萬年……

悠悠萬載歲月逝去,不祥並不曾爆發,反而昔年駐守在此地的大能,不少已經壽終坐化,失去了爭奪飛升機緣的機會。

從那之後,再也沒有人提及不祥,更沒有人再去提及火湯絕地。

它徹底成了各宗門古籍中的只言片語。

而與此同時,放眼整個陽世。

北山,重元樓掌教元歌子,為鎮宗門氣運,生生于陽世撕裂部分虛空,演化成此宗洞天福地,甚至自身化道兵解于洞天之中,證洞天仙,成為此宗最後的底蘊!

不日後,演玄大能觸動自身機緣,臨仙境大圓滿,三花五臨身,「證道飛升」。

自此之後,也掀開了重元樓與演天宗于此世的不解之仇,兩宗弟子意氣相爭生死搏殺時常有之,隕亡無算,但更有天驕妖孽月兌穎而出,成為兩宗二代扛鼎人物,一方巨擘。

煉心魔宗也自衰頹之中重新起勢,終歸,鬼語子乃是這一世第一位飛升的新道修士,為此宗留下了十分渾厚的底蘊,歷經千載廝殺之後,又有三代掌教月兌穎而出,帶領著整個魔宗佔據南疆萬里山河,稱尊做祖!

東方,道玄宮布道紅塵,一部《誅心天律》定鼎萬古不易之基業,至此,正道執牛耳者,非再是清濛大能,而是道玄宮掌教!這是傳承之序,也正因之,清濛大能逐漸隱退幕後,道玄宮二代弟子紛紛崛起。

西域,諸佛林立,已成定局,但白骨寶象宗于數千年之內,立白骨淨土,為此世諸佛魁首,通慧大和尚更是因之得大機緣,大氣運,大功德。

此時間,有其余佛宗方丈,蹈空步虛,前來問道。

沒辦法,萬古歲月悠悠逝去,依舊活動在陽世的初代修士已經越來越少了,有些事情,他們這些晚輩要問清楚。

「敢問通慧法師,昔年陽世揚眉尊者,如今何在?」

老和尚拈花而笑答。

「昔年,老衲曾听聞,尊者有言曰︰古神有壽,尊者又壽幾何?」

諸方丈聞言恍然。

此後,世傳尊者壽盡,陽世最高者,便為大能境修士。

不日,通慧法師于白骨淨土,「證道」寶象佛陀,「飛升」而去。

自此之後,連道玄宮初代掌教清濛大能的蹤跡,也徹底絕跡于陽世,世說紛紜,有人言之坐化,有人言之飛升。

但未過幾年,便有清濛大能首席弟子,登掌教之位。

自此,昔年弄潮者,盡付之于風流。

這恍若成了一個引子,一個證明著這黃金大世愈發鼎盛的引子。

從此之後,偌大陽世,忽然機緣紛紛涌現。

諸宗之中,各有天驕妖孽,巧得機緣,「證道飛升」。

又有芸芸散修,踏遍山河,攬盡四海,尋得古之瑰寶,無上仙葩。

紅塵之中,亦多天驕。

此間「證道」者,亦不知幾凡。

此時間,偶有傳聞,昔年曾經征戰四海,後來征戰陽世的一位散修道士,自號鴻鈞道人,忽得揚眉尊者遺蛻傳承,證道大能,隱修于昔年尊者道場。

這便是歲月的真諦。

這便是蘇幕遮昔年所言之出世。

他不需要做什麼,只需要隱居于某一處,歲月悠悠轉逝,陽世便不會再有人記得一位叫做揚眉的尊者。

……

陽世,火湯絕地。

這一方絕地,自然不曾隕滅。

蘇幕遮布下了蘊含天地道韻的陣法,用類似于煉化洞天福地的法門,將這絕地與陽世隔絕開來。

只是蘇幕遮的道與法,已然過于高深,陽世諸修,難以探尋到跟腳,甚至無法察覺人為的痕跡,最多找尋到那一縷刻意留下的天地偉力。

他盤膝在絕地的某一處。

再入火湯絕地,蘇幕遮並不曾冒然涉足那最深處的辛秘,反而刻意躲避。

還不是時候。

這悠悠萬古歲月,蘇幕遮便隱居在此地,一心悟道。

體內的道種世界也好,化神道君境界的極道之路也好,還是陽世不朽的超月兌之法也罷。

這都是前人從不曾走過的道路。

往後的每一步,蘇幕遮已經失去了印證,失去了參考,只能步履蹣跚,涉險而行。

但蘇幕遮這半生,浪蕩兩界,見過了太多的古之仙人留下的道與法,甚至是他們落在後世的棋子。

觸類旁擊,或許可以給蘇幕遮帶來靈感。

譬如荒古界中老妖猴的《生死同歸》。

譬如昔年所見洛仙傳世道法《三世枉生功》。

譬如承雲仙派的傳承《好生仙君應運普化青霄雷法》

譬如洛仙的術《橫斷諸天——寂滅萬古!》

譬如笙簫樓主的石碑字跡《荒古長生》

當然,也有《百鬼經綸》,更有《歲月三式》。

……

太多的道與法,太多浩瀚的古之天驕,他們走到了各自道途的極限,或者曾經飛升,或者桎梏于最後半步。

蘇幕遮在悟往後的道途,也是在參曾經的前塵。

某一日,蘇幕遮靜如石塑的身軀,忽的動了。

他不再盤膝而坐,倏忽之間,站起身來。

喑啞的聲音在身周回蕩。

「荒古長生……」

這是昔年笙簫樓主留世的石碑。

蘇幕遮曾因之問道妖靈子左司。

「唉……笙簫樓主的道碑……」

「敢問妖靈子前輩,這荒古長生四字,何解?」

「此四字,為昔年笙簫樓主悟道所得……至于此四字何解?便是太初諸友看去時,所得感觸都各不相同,有些說辭,便是老朽也不曾听聞詳細分說,倒是其中有一種說法,想來最為適合說給你听。

那是洛尊昔年與老朽閑談時感慨說,此之四字,道盡歲月種種!荒著,蕪也,萬象伊始,諸生諸道自無中出,化作有,歲月亦然,故此之一字,為歲月之始!

古者,一瞬一老,一瞬一古,為逝者悲,為逝者誦,歲月亦然,吾觀歲月長河滾滾逝去,想來古者如是,故此之一字,為歲月本真。

長生者,長生遷去者為仙,彼之仙人,舉天地同壽,超歲月不朽,昔年逝去的歲月,如身後已經攀登過的山巒,未曾到達的歲月,如眼前即將踏上的群峰,故長生二字,為歲月之終。

歲月不可視,然歲月長河可視,荒之一字,若此河之源頭;古之一字,若此河之本軀;長生二字,若此河之盡頭。歲歲月月,荒古長生!」

昔年的話語,此時間恍若洪鐘大呂,一字一句,轟響在蘇幕遮心頭。

「荒……歲月之始……」

輕聲呢喃著,蘇幕遮的身周,忽有微不可查的歲月毫光,若流螢般纏繞周身。

那不是荒古界的歲月長河,亦不是洪濤界的歲月長河。

這是蘇幕遮曾經走過的歲月!

恍惚之中,蘇幕遮伸手,沒入歲月毫光之中。

下一瞬,等蘇幕遮再收回手的時候,掌心中,卻握著一柄骨杖。

昔年浪蕩荒古,這是他曾經祭煉的法寶——蹈海歸真骨杖!

後來,此寶毀于混沌海中。

今日,蘇幕遮從歲月的「荒」中,重新取出了這柄骨杖!

啪——!

仍有血跡,沿著骨杖滴落,落到地面上,因之迸濺,恍若梅花。

蘇幕遮低頭看去。

那血仍舊殷紅!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