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唉,看來本少爺果然天賦異稟,第一次作畫便能得到太子殿下的肯定。」衛遠歸滿臉得意,「來人啊,把這幅畫給本世子,本世子一會要把它帶回去,裱好掛在書房里,天天看。」
說著,又舉起了他那副畫,「真是好看啊,本世子真的是太厲害了。」
「啪」的一聲,得意洋洋的衛世子被一只手拍到頭上,因為來人力氣過大,坐在自己席位上的衛世子一下子被拍得臉朝下倒在桌子上。
同時,那人開口,「人貴在有自知之明,你怎麼就不明白呢?」
「嗷~~~」被拍到臉的衛世子哀嚎一聲,捂著鼻子坐了起來,「阿承,我告訴你,你再這樣冷酷無情是真的會失去去我的,真的會的啊。」
而對比,我們冷酷無情,冷冰冰面癱著臉,一臉淡然的周世子只回了一個「呵」字,順便表達了一下自己的鄙視。
「失去就失去吧,我無所謂的。況且,就你這樣的人,失去了就更好,倒貼給我都不要。」
說著,又看了一眼衛遠歸畫的畫,「就那幾個墨點誰能看懂畫的是什麼,你個白痴。」
「阿承!」衛遠歸一臉幽怨,「咱倆這麼多年交情了,你居然還這麼打擊我。我畫的其實也沒那麼差吧,最起碼大家能看得懂……吧。」
說到最後,衛遠歸也有些心虛,不會真的看不懂吧,如果真是這樣,那他這人可就真的丟大發了。
看到衛遠歸明白過來,雲承又「呵」了一聲,坐在衛遠歸身邊,「殿下。蘇姑娘。」
「殿下,他們兩人的感情真好,而且,以衛世子的性格,估計也就周世子能壓得住他了。」從頭到尾目睹了一切的蘇可夏有些感慨。
她和衛遠歸認識了這麼久了,對于他的性格,不說完全了解,也知道個大概了。
衛遠歸此人,生性喜愛玩鬧和自由,厭惡約束。當然,他那傲人一等的家世也能支持得了他自由任性,為非作歹,興風作浪。
當然,這樣直來直往,只憑直覺行事的他身邊有著深謀遠慮喜歡走一步看十步的雲承在壓制著他保護著他,也是他浪了這麼多年,還沒有出事的原因之一。
當然,最重要的是他的背後,有著一尊愛護短的太子殿下在背後護著他。
「衛周兩家本就是如此。」方啟 頓了頓,「歷代武安侯都喜歡在前面直來直往,而歷代,定國公則喜歡在幕後出謀劃策。」
「因此,自大啟開國以來,歷代武安侯和定國公交好,他們是天然的最牢靠的盟友。」方啟 抿了抿唇,「如果衛周兩家能夠如此和諧下去,百年之內,我大啟再無外憂。」
「執子之手,與之偕老。」方啟 拿出筆,在自己面前的紙上寫下了兩句話,「這是百年前啟靈帝賞賜給當時的兩位家主的,以彰顯二人親如一家的深厚情感。」
「這兩句話用在這里是不是有些不對?」雖然確實也沒表達兩位大人物之間的深情厚誼。但拿這戀人之間用來表達情感的詩句來形容兩個朋友,這讓她總感覺有些奇怪。
「何處奇怪?這兩句詩最初本就是為了表達朋友之間的深情厚誼的。」方啟 頓了頓一口飲盡杯中之酒,「生死契闊,與子成說。執子之手,與子偕老。于嗟闊兮,不我活兮。于嗟洵兮,不我信兮」
他說著,將前兩句也添了上去,真真是筆走龍蛇,力透紙背。
「殿下,」蘇可夏不說話,看著這字許久,才抿了抿唇,「可以把這副字送給我嗎?我很喜歡您的字。」
「可夏想要?」方啟 挑了挑眉,思索片刻,「可以。不過你要保證它不會被外人得到。」
「是,太子殿下,我一定會好好保管它的。」蘇可夏開心地上前,小心翼翼地收好畫卷。放在自己手邊,心中一陣喜悅。
雖然知道太子寫下這幾句話的真實含義是什麼,可她仍然忍不住要把這幾句話據為己有。
因為,這會讓她產生一種錯覺,這些字,其實是太子殿下特意親自為她而寫的。
其實蘇可夏不知道,剛開始的兩句話方啟 確實不起有意寫的,只是突然提到了那兩句話才寫下來的。
可是最後添上去的那兩句話,方啟 確實故意的,那兩句話,是他自己想要寫下來,打算送給蘇可夏的。
這副字,哪怕蘇可夏不提,他也會想辦法盡快把它送給蘇可夏的。
當然,如果蘇可夏願意收下,那就皆大歡喜。但如果沒機會送出去,或者送出去被拒絕,這副字他也會在曲水流觴宴之後立刻銷毀,絕不留給讓它流落在外的機會。
畢竟,在他眼中,整個大啟,除了蘇可夏,沒人能擔得起這副字中的含義。
「殿下,您的字可真好看。」回味著方啟 那筆走龍蛇,端莊大氣的字,蘇可夏有些慨嘆。
「那當然,」衛遠歸不知何時又湊了過來,「殿下幼時啟蒙。練習書法,仿的就是王右軍的《蘭亭集》,書法啟蒙老師,是大啟第一書畫家書知畫先生,又經過多年苦練,如今早已自成一家,堪稱大家了。」
「但因為太子殿下很少在奏折之外的地方寫信,因此,如今在和延街,太子殿下的一副墨寶,可以賣到幾千和延幣,放在外面,那可就是幾百萬兩啊。」
衛遠歸說著說著就有些算了。「唉,真是羨慕,太子殿下隨隨便便一幅墨寶就幾百萬,要是哪天沒錢了。他隨隨便便寫幾幅字,畫幾副畫,就不會愁沒錢了。」
「孤不會這麼做的,你死心吧。」太子殿下對于這個提議嗤之以鼻,「孤乃堂堂大啟皇太子殿下,未來儲君,筆跡不可隨意流出,以免對將來產生影響。」
看寫蘇可夏迷茫的眼神,方啟 忍不住多說了幾句話,向她解釋了自己墨寶不便外流的原因。
同時,也是希望蘇可夏可以重視他的墨寶,不要隨意讓別人接觸,以免有敵對之人人通過此字學會仿太子筆跡,背著他做出什麼誤導和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