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想來就來,想走就走?

柳依依因為練武,而且吃得好,所以她的身高比同齡的女子高很多。

柳依依搖頭苦笑,「都怪于氏在齊端陽面前胡說八道,既然如此,那我就早出晚歸,去軍營幫忙。就算爹爹不讓我上戰場,但是我會醫術可以救治那些受傷的戰士。」

「好!」孫氏回答,面帶慈祥地看小女兒,「我的女兒有一副慈悲心腸。」

「其實也沒有娘親說得那麼好,這些戰士們為了保護青峰縣以及青峰縣的老百姓受了傷,我既然有能力,就要盡自己的一份力,把他們的傷勢帶來的影響降低到最低。」柳依依說出自己內心的感觸,並沒有像孫氏說的那樣偉大。

孫氏笑了笑,她的女兒就是這樣,明明做了很多好事,幫助很多人,但是從來不居功。

不過公道自在人心,只要做了,終歸會留下痕跡。別人看到了,自然會稱贊。

得知于氏要過來,孫氏安排了一處很大的院子,侯府的西面,跟柳依依的院子一東一西,距離很遠。如果不刻意走向東面,應該不會在院子里踫到。

于氏來到侯府之後,看到府里有這麼多人,終于放下心來,「多謝大嫂收留我們,夫君不在家,我一個婦道人家帶著兩個孩子,在家里整日惶惶不安。看到大嫂,我就安心了。」

孫氏輕笑,「恆之臨去京城的時候,就來跟我和侯爺說了讓我照應你們。只是沒想到發生戰事,難免人心惶惶。咱們住在一起也好,距離近,的確方便照應。二弟妹如果有什麼需求盡管說,我能辦到的,一定幫忙。」

于氏看向熱情中帶著一點疏離的孫氏,不敢像以前那樣隨便,她記住丈夫警告她的那些話。現在大哥大嫂已經不是在十八峰寨時的大哥大嫂,而是有爵位有官位有誥命的勛貴。其實在京城里,那也是能夠數得著的。

他們要有高低尊卑敬畏之心,要和跟大哥大嫂相處好,絕對不能像以前那樣。

一開始于氏並不以為然,但此時再次見到孫氏,她能夠感受到孫氏身上傳遞出來的氣場跟在十八峰寨的時候截然不同。

此時不得不認命!

「謝謝大嫂!侯府里,樣樣都好,沒有什麼不好的。」于氏骨子里就是一個欺軟怕硬的人,覺得孫氏跟以前不一樣,變得不好惹之後,老老實實。

于氏回到院子里,之後跟女兒,兒子說︰「希望你爹這次去京城能夠考中進士。做了官,咱們就是官宦之家。以你爹的才能,只要有機會就能夠升官,到時候也能給我掙個誥命回來。」

現在于氏把一切寄希望于齊恆之身上,希望齊恆之能夠給他帶來更多的榮耀。

齊詩語也非常羨慕,「娘親,爹爹一定可以。」

齊端陽也點頭附和,「娘,我也會努力讀書,將來也給你掙個誥命。」

「好,好。」于氏見女兒孝順,兒子上進,心里的那點羨慕,不平,也淡了一些。還是丈夫說得對,世上沒有十全十美的事情。珍惜現在得到的,才是最重要。

幾日之後,周平帝派過來的援軍在劉將軍的帶領之下,已經趕到青峰縣城。在沈冰竹和柳黑熊,沈冰松,劉將軍的協助之下,對南越國十萬大軍形成包圍圈。

大決戰終于來臨!

南越國那邊探查到大周這邊有大量援軍之後,意識到事情不妙,準備撤離。可世上事,哪有這麼容易?你們想來就來,想走就走?

他們大周最是好客,既然來了就別走了,留下來做客,一輩子的那種。

柳依依和小蘭都想上陣殺敵,但被沈冰竹和柳黑熊禁止。

雖然他們有絕對的把握勝利,但戰場上瞬息變換,刀槍無眼。

其實有萬分之一的可能會受傷,他們也不希望出現在柳依依的身上。

戰爭從來都是殘酷的,柳依依和小蘭雖然沒有上戰場,但是從前線不斷抬回來的傷員,可以看出來戰事非常激烈。

原本有些遺憾的柳依依在看到這麼多傷員之後,再也不想其他全身心地投入救治這些傷員。

有的傷員被射中了胸口,柳依依用銀針在他的身上扎針止血,然後快速拔掉箭頭,上藥縫針。

柳依依那些藥方派上了用場,制作出來的金創藥和止血藥發揮了重要作用。

只要不是斷氣的,不是心跳停止很長時間,再重的傷,柳依依也能竭盡全力救回來。

原本那些軍醫還小看柳依依,覺得柳依依這個大小姐純粹是胡鬧,居然拿著明晃晃的刀具剪子在人的身上割出來一道道口子,在人的身上做手術。

原來的軍醫那些手段真的非常粗暴,即使有柳依依給的一些醫療手冊,但這些人只學了表面並沒有學到精髓。

好在柳依依和小蘭過來了,及時糾正,而且現在是大冷天,細菌不易感染,所以即使醫師少,但也能夠救治過來。

那些軍醫看到柳依依救治過的那些重傷員基本上都醒來,而且精神還不錯,紛紛過來求教,跟著學。

柳依依當然希望把這些急救之術能夠發揚光大,這樣就可以救治更多的兵士。

這些年輕人雖然肩負著保家衛國的責任,奮勇殺敵,即使犧牲,也在所不惜,但他們也是家里的兒子,丈夫,父親。

軍醫現在對侯府大小姐滿心佩服,虛心學習。

這一場總決戰,整整進行七天,各種圍追堵截,終于俘獲南越國七萬戰俘,對方死傷兩萬,高級將領全部被抓獲。

雖然是大勝,但大周這邊也死傷五千多人。

剩下的事情交給柳黑熊和劉將軍,沈冰竹開始安排撫恤金的發放,絕對不能讓這些死的一千五百多名兵士白白死去。

凡是死亡兵士家屬,現有的田產免稅十年,若是有年邁父母,每個月每人有五斗米,五百錢,一直到老人去世;若是有孩子,每月有三斗米,直到十五歲;若是有妻子,給女子二十兩銀子補償。

那些失去兒子,丈夫,父親的家庭,悲痛絕望,但縣太爺發布的撫恤舉措,讓這些人傷心,但並不絕望。(未完待續)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