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也有人高聲反對。

「凡事都講求個證據,總不能因為時間久,就可以不必證明,那天下人眾說紛紜,豈不是都成了真相?」

「諸位所言極是,倘若沒有證據,自然不會這樣大張旗鼓地鬧到殿上來。」

除了裴江上留下來的玉佩,自然是不夠的。畢竟玉佩只是死物,也不可能開口說話。

顧雲听一哂,抬手擊掌,便有一名年輕的內侍官手捧托盤上來,托盤里擺著一塊金色錦綢,內侍官走到顧雲听身邊時,後者取出了玉佩,擺在托盤正中。

繼而顧伯爺與陳王各自取出了詔書與信箋,分別擺在了托盤左右。

眾人都伸長了脖子,好奇不已。

內侍官先是走向了鎮國老將軍,那位最為年長的老大人與他站得近,索性也湊了過去。

二人官職相當,一同翻閱眾人也不敢置喙,更不敢上前,只能眼巴巴地望著二人的臉色,逐漸從平靜到茫然,再到嚴肅,震怒——

兩人臉上都浮現出怒意,卻反而越發小心恭敬地將兩封書信擺回了托盤上。

「大人,這是——」有人詢問。

「這中間的一枚玉佩,是當太宗皇帝贈與聞良皇後定情,而聞良皇後留給在下外祖,隨家慈陪嫁至長平伯府。老大人與將軍昔年都曾為太宗皇帝心月復,想必並不陌生。」顧雲听適時地道。

眾人聞言,都盯著兩位老大人的反應,二人都沒有反駁,而是面向殿上尊位,正面對著顧雲听,一禮︰「姑娘所言不差,的確如此。」

兩位老者本就集百官矚目于一身,這沉沉一禮,像是某種堅決的表態。

眾人心中一凜,一邊驚詫不已,一邊抓耳撓腮地想看那托盤中其余兩件「證據」。

顧雲听正了衣冠,不緊不慢地施還一禮,少見地收斂了那種深入骨髓的漫不經心,眸光也有些嚴肅起來,正色道︰

「右側書信,是聞良皇後親筆所書。對于楚靈閬的殺心,她早已有所察覺,故而寫下此信,想召真太子回京,只是因為心軟而猶豫著,並未將此信送出,卻不料一時心軟,令自己命喪火海。當日鳳儀宮大火,僥幸逃月兌的宮女帶著此信送往陳國,後來便留存于陳國王室。」

她說著,又指向另一側︰「左邊的詔書,是太宗皇帝臨終所書,藏于龍章宮密室暗格,後來被前去搜找證據的燕氏後人找到。這是一道改立太子的遺詔,太宗皇帝在詔書中言明,是楚靈閬在他的藥膳中下奇毒致使他的病情每況愈下,後來找到了證據,卻已經為時已晚。」

信的存在,是顧川言從趙涪陵口中得知的,而這封詔書,則是行宮那位燕二娘親手交給顧雲听的。

燕氏替聞良皇後出生入死,身後卻還要替自家主子背負罪名,顧雲听本來是猶豫不決的,然而燕二娘卻毫不猶豫地替她決定了這件事。

大概這才是世人口中真正的忠?

顧雲听不怎麼能理解,然而在這樣的自我犧牲精神之前,總覺得莫名敬畏。

……

殿內終于又重新恢復了寂靜。

鴉雀無聲,落針可聞。

「太宗皇帝夫婦的字跡,都有大量文書可作為比對,若諸位心有疑慮,請便。」顧雲听說著,又擊掌喚來早已候在門外的一眾兵將。

這些人早就得了吩咐,去取來了太宗皇帝與聞良皇後生前遺存的墨寶,各自抬著大箱子進殿來,氣勢洶洶。

「……」

連對比字跡的材料都準備好了麼……

有耿直的御史試探著動了一下,見沒有人阻攔,便大著膽子上前,雙手小心翼翼地取過文書,對照起來。

他之後,也陸續有人行動。

但大多數人還是選擇了沉默。

事實上,他們不必去查證,就已經選擇了相信。

做賊之人,容易心虛。比起這坦坦蕩蕩地將證據擺在世人面前,供人翻閱,楚靈閬生前的言行舉止,實在過分心虛了。

兩位老大人都是少年時就追隨太宗皇帝的人,太宗夫婦的字跡,他們自然都了然于心,不會出錯。何況,鎮國老將軍還是當今天子的外祖父……

倘若這證據有假,或是不夠確鑿,他都沒有道理胳膊肘往外拐,向著外人去陷害自己的親外孫。

這大概也是顧雲听他們特意要請兩位老大人都到場的原因之一。

……

太祖皇帝開國,太宗皇帝創下盛世,然而隨後大祁便開始每況日下,直到當今天子登基,朝政才沒有那麼令人心寒失望了,但沉痾已然形成,弊病叢生,楚江宸有才干,但是顯然,他還不足以扭轉乾坤。

除了任君誠等已經站了隊不好改口的人之外,眾人總覺得,顧雲听所說的這件事,雖然令人震驚,但是好像並沒有太難以接受——

對舊制度絕望的人,總是能很快接受新的希望。

顧雲听倒也不著急,慢悠悠地往前踱了兩步,等著那些人慢慢接受。然而她剛走到桌案前,便被趙涪陵偷偷拽了一下袖角。

「那麼重要的信和詔書,三小姐就任由那些人踫啊?」趙涪陵壓著嗓子,小聲地問,「底下好幾個小子可都不服氣,要是趁亂毀了可怎麼辦?」

趙涪陵是陳國排得上名號的大將,對祁京也熟悉,陳王親自來祁京,他隨行自然是為了保護。

他有意壓低了聲音,但天性使然,再小聲,也還是讓兩步前的陳王和顧伯爺听見了。

兩人站得本就不遠,听見他這麼問,不禁都笑了一聲。

趙涪陵一臉茫然,卻因為悄悄話被自己的頂頭上司听見,而略微紅了臉,訕訕地撓了撓耳根子,憨笑了兩聲。

「毀了就毀了啊,」顧雲听沒笑他,一本正經地答道,「兩位老大人都已經看過了,他們門生故吏遍布朝野,足夠了。其他人,添頭罷了。」

有,則是錦上添花,就算沒有,也無關痛癢。

「啊?」

「這一批人不能用,那就換一批,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何必放著賢才不問,非要退而求其次?」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